此生-生活之中,生命之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刺猬因为与生俱来的棘刺,而无法抱团取暖。他们只能选择孤独,试图在棘刺环护的世界里保全完整的自己,不受伤害,也不去伤害他人。这是属于一只刺猬的优雅。

    一个决定在十二岁生日那天自杀的天才少女帕洛玛,一个默默无闻却喜爱读书的公寓楼女看门人米尔夫人(熟悉的人叫她勒妮),她们不约而同将自己锁闭在独属于自己的世界,不爱与人交流,也不冀望别人的理解,她们情愿背负着“古怪”的标签,寂寂地行走在人群之外。然而,同类总是能在漠漠的人群中辨别彼此,莫名地靠近。只是这个漫长而又短促的春天,必将成为少女帕洛玛终生难忘的一段记忆——渴望以死亡结束自己“古怪”一生的她,经由另一生命洞悉了“死亡”的真正含义。

    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关涉“死亡”,却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悲情泛滥,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淡而隽永。

    影片在两个镜头下展开,一个是少女帕洛玛手中的摄像机,一个是导演所支配的摄像机。

    天才少女帕洛玛有着比同龄人更深刻的认知,这让她显得言语古怪,行为突兀,她惯于沉默,因为不被理解。她有超群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会制作精美的动画插图。她也有着不受干扰的气质,镇定地将自己固守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以抵御“生命的毫无意义”。现实生活中,她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言行板正的国会议员,带有神经质的母亲将精力用于浇花、看精神科医生、吃安定药片,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会在孩子身上支付太多的情感关注。在帕洛玛看来,人的一生不过是困守在金鱼缸中的金鱼,她不愿忍受这样的生活,决定自杀。她对自己说,“重要的不是死亡,也不是你在什么年龄死去,而是死亡的那一刻你在做什么……”在走向自杀的路途上,她生命最后的一百六十五天,她打算用手中的摄像机拍摄一部电影,让人看到“生命是如何的荒诞不经”。

    摄像机仿佛一个向外的窗口,让这个天才少女开始关注他人的世界、他人的生活。无意中,她进入了女看门人勒妮的房间,看到她阅读的书籍《赞美阴暗》。手持摄像机的帕洛玛有微微的惊异,这个看起来并不和蔼可亲,也不喜欢与人多言的女看门人,日复一日做着打扫,分发信件,收拾垃圾,毫无引人注意之处。然而,她的房间里有几柜子书籍。帕洛玛觉得,她是在看门人的身份之壳里隐藏了自己。

    死水微澜,需要一粒石子的惊动。突然而至的新业主小津格朗先生,改变了这套公寓的既有格局。他从第一次见面,似乎就感觉到了女看门人勒妮不同寻常的气息,那被房东、被来来去去的房客所无视的特殊的优雅。这优雅是藏在勒妮屋子里的几架书籍赋予她的,在漫长而寂寥的时光中,她常常将自己隐藏在一扇门的背后,在一本本书和一版版黑巧克力、一只慵懒老猫的陪伴下度过。原本,她的一生会像她因癌症死去的丈夫一样,不惊动任何人,不留下深利的刻痕,可是,意外出现了,一个来自遥远国度的日本男人“看见”了她的存在,一个少女也洞悉了她的秘密,她进入了“他人”的视线。

    原本,孤独是隐形的铠甲,勒妮可以安全而又平淡地度过此生,她愿否卸去这铠甲,她能否适应来自“他人”的温暖注视?这是一个疑难,对于一只习惯了孤独的刺猬。

    第一次见面时,小津格朗与勒妮有简短的几句对话,那一句取自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仿佛一句暗语,让两个同一频道的人辨识出了彼此。小津格朗不像其他人那样无视一个女看门人的存在,而是郑重地与她打招呼和告别,礼貌的举止间透出尊重。他也让少女帕洛玛感受到了不同,他对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十一岁女孩表现出得体的尊重,耐心地听她说话,友好地询问,主动提出纠正她的日语发音。寥寥数语,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小津格朗面前,帕洛玛不再是那个沉默少言的孩子,时而露出轻松的表情和笑容。

    小津格朗,这枚突然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有着富裕的家境,生活得极有品位。他的两只猫一只叫吉蒂,一只叫列文,取自托尔斯泰的小说。这也仿佛暗语,让同一频道的人再次确认。勒妮的猫,取名雷昂,这让小津格朗洞悉了她对托尔斯泰小说的喜爱,《安娜·卡列妮娜》一书成为他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形成对比,帕洛玛家的猫取名宪法和议会,它们十足展现了男主人的趣味。生活的趣味渗透在无数的细节之中,而这些细节构筑起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

    女看门人成为小津格朗和帕洛玛之间的话题,“您也认为她不是别人想象的那样?……表面看来她对人很尖刻,待人很冷漠,可我觉得她内心深处感情细腻,伪装出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她显得极其孤僻,举止却又极其优雅。”这是一只“刺猬”对另一只“刺猬”的确认。帕洛玛的话,引起小津格朗的共鸣。一个花大量时间阅读、让书籍填满自己精神空间的女人,优雅会不知不觉渗透在她的举止和言行中,哪怕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看门人。

    可是孤独已经占领勒妮的生活太久太久,以至于她都忘记了去爱一个人或是被人爱的可能。她恐惧这种可能。当她第一次接到小津格朗放在她屋门口的礼物,显得十分无措,她难得地露出笑容,紧接着又摇了摇头。她一遍遍斟酌词句写回信,在末尾落下“看门人”,又一次次将纸揉皱,她找不到恰切的表达,因为已经不习惯去表达。

    实际上,勒妮将自己禁锢在了“看门人”的身份里,她习惯了这样的位置,这样的躲藏,而小津格朗仿佛一个意外,掀起了她的“铠甲”。尽管孤独是生命的本质,每一个来到这世上的人都将孤独地来,孤独地去,可上天还赋予了生命另一项本能——那就是爱。小津格朗先生散发出的温暖而优雅的爱意,让这个习惯了孤独的女人,无法拒绝。她的生活泛起了涟漪。

    在朋友曼努艾拉的鼓动和帮助下,这个从不去理发店,也不去逛商店的女人,第一次想到了收拾打扮自己。她双目低垂坐在理发店的镜子前,直到一切弄妥,才迟缓地抬起眼睛,那双眼睛里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异。她穿上朋友为她从别处偷取来的衣服,去赴小津格朗共进晚餐的约会。她拿上点心和录像带,与小津格朗在老影片《宗芳姐妹》的光影中,度过了一段美妙的下午茶时光。

    影片中人物内心的波澜,都以极其舒缓而含蓄的方式展现。即使是独自一人时,勒妮偷偷观看镜中改变了发型的自己,她坐在有音乐的马桶上时的惊诧和继而露出的会意笑容,不仅仅因为爬楼梯而变得艰涩的呼吸,还有回到房间动作粗暴地搬动沙发床、责怪自己“愚蠢”的她,在帕洛玛面前忽然失控哭泣的她……情绪的波动,是因为一个生命慢慢地敞开了自己。“亲密”一词,在英文中的意思是“没有恐惧”。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变得亲密,就意味着彼此越过了安全距离,向对方敞开了自己。敞开带来亲密的可能,也带来受伤的可能。那些害怕受伤的生命,宁愿选择孤独,将自己闭锁在一个壳里。比如,以刺作壳的刺猬。

    当一只刺猬选择敞开自己,也就意味着它露出了自己最软弱的部位。在小津格朗所展现的生活中,勒妮看到了另一种生活质感,另一种可能,这是对她过去数十年生活的否定与颠覆。她难免犹豫,忐忑,怀疑,恐惧。她对小津格朗先生表示出的好感,渴望又拒绝。

    少女帕洛玛目睹、期待并推动了这一切的发生。“我之所以想死,因为我相信这一切是否还会有另外不同的命运。我是否该经历另外一种别人给我安排的命运。”这是帕洛玛自杀念头的根由。她无法对任何人说出这一理由,只能对着摄像机的镜头说出,并由自己消化。也正是基于这一想法,在察觉到小津格朗对勒妮的好感之后,帕洛玛成为勒妮“另外一种命运”的推手,她期待着“在我死之前必定会发生些什么”。

    每周,帕洛玛从母亲的安定药里拿一片药,母亲却没有察觉,她依然每天絮絮地对着花草说话。生活似乎没有改变地向前演进,向着帕洛玛决定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个时间点逼近。

    不管是借由摄像机镜头的向外张看,还是因为情感微澜而来的敞开,让帕洛玛和勒妮有了更深的交集。“您不是一个普通的看门人。您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处。”帕洛玛觉得自己洞察了勒妮的秘密。这两个并不善于与人交流的人,之间的交流却没有丝毫障碍,自然、直接、轻松、和善。面对面时,她们脸部的肌肉线条明显松弛下来,眼神里的戒备消失了,笑容不时地浮现。

    在这套公寓里,勒妮是唯一不拒绝面对帕洛玛的摄像机镜头的人。她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了自己的一生,包括她对自己的评价,寡妇,矮小,丑陋,身材臃肿,双脚长满老茧,早晨醒来满嘴臭气,身无分文,谨小慎微,微不足道,独自生活,待人冷漠但有礼貌,大家不喜欢我但接受我,“因为我完全符合一个看门人的角色”……在这个小女孩面前,她不打算有丝毫的伪饰。当勒妮拒绝小津格朗的再一次邀请,回转身忍不住失控痛哭时,帕洛玛扑进了她的怀里。作为唯一的旁观者,早慧的她洞悉了勒妮内心的脆弱、内里的波澜。那一刻,她们像一对真正的亲人抱拥在一起。

    在探索死亡的过程中,帕洛玛曾将一粒药投入鱼缸中,看着金鱼于贝尔·若斯吞下药片,又将纹丝不动浮在水面的金鱼冲进了马桶。她的脸上看不到悲伤。此时的她好奇、期待着死亡,这一她并不能真正洞悉之物。

    影片最后,这条金鱼奇迹般地出现在一楼看门人的马桶里,勒妮用水杯将它舀起,养在了玻璃缸里。游弋在玻璃缸中的金鱼,被帕洛玛重新捧在了手中,那一刻她是否在庆幸死亡并没有降临在这小小生命的身上?刚刚,在另一场不期而至的死亡里,流下眼泪的她终于洞悉了死亡的本质——“这就是死亡,你再也见不到你爱的人了,你也见不到爱你的人了。如果这就是死亡,那就是人们说的悲剧。”

    在那一场刚刚发生的死亡里,勒妮为了一位流浪汉的安危,被疾驰而来的洗衣店的小货车撞飞。死亡发生在影片之中,却又被隔绝在镜头之外。如同死亡存在于生活之中,却又存在于生命之外。

    帕洛玛度过了生命中的一场危机,与生活和解。她在心里对自己,也对去往天堂的勒妮说:“勒妮,死亡的那一刻您在做什么呢?您在准备去爱一个人。”爱,胜过了死亡本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