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城市接管-建立宜宾新政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陈中民 卢彦山 程超[83]

    成都战役后,我们十军二十八师未及休整遂转入进军西藏的准备。但很快接到西南军区的命令:参加地方工作,担负剿匪、征粮和建立新政权的任务。部队立即整装出发,向川南宜宾开进。

    建立政权

    受领新的任务后,虽然没能做更多的准备工作,但大家对川南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和面临的任务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我们在向宜宾开进的同时,对部队着重传达川南区党委在沪州召开的会议精神,明确当前形势和任务。

    为尽快在宜宾打开局面,我们积极同宜宾地区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共同分析研究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而后立即进行各项工作的部署和展开。根据西南局的指示,将部队实行彻底分散,分区包干,担负城镇接管,开辟农村工作和剿灭土匪等任务。1950年2月20日,各部队均按分配到达了指定位置,完全接替了十八军五十四师在宜宾地区的防务。

    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需要,西南军区决定,将野战军全部化为军区和军分区,统受同级党委领导,并抽调大批军队干部到地方工作。根据这一指示精神,1950年2月2日成立了宜宾军分区。分区司令员由师长陈中民兼任,师政治委员于笑虹兼分区政委,师政治部主任高世平兼分区政治部主任,并同时兼宜宾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勤处等部门和机关的干部均由二十八师一套干部兼任。八十二团随分区驻宜宾;八十三团驻江安、长宁、兴文、南溪;八十四团驻庆符、高县、珙县、筠连、沐爱地区。

    宜宾军分区成立后,我们与宜宾地区各级党组织一道,共同进行专署和县区政权机构的建立工作。为便于开展工作,党、政、军实行一元化领导,地委书记由师政治委员于笑虹兼任,专员由师长陈中民兼任。地委、专署各部门和机关主要干部均从二十八师抽出。4月21日,川南区党委正式通知:宜宾地委由于笑虹、陈中民、赖达元、卢彦山、高世平、黄子健、王鹤平、张守愚八人组成。8个委员中有5个是分区领导。王鹤平为组织部长,张守愚为宣传部长。

    县区两级政权机构也由驻该县的团营干部和西南服务团的干部负责组建。派到地方县区工作的同志,在到任之前,地委都要具体交代任务,传达川南区党委会议精神,特别强调要把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搞好征粮、剿匪工作放在首位。

    1月份,各县为解决新区严重缺乏干部的问题,先后开办地方干部训练班或青年干部训练班,招收了大量青年学生、教员等,进行7—10天的培训。全区共培训2000多人,他们在帮助了解地方情况,开辟工作和征粮、剿匪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中旬,专区还举办了公务人员训练班,调训各县机关留用人员400多人,历时4个半月,在团结教育改造留用人员方面,起了好的作用。

    接着,我们对宜宾地区旧县区武装及乡保武装进行了接管、训练和改造。这些旧武装,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基层爪牙,是维护封建利益的工具,他们人数多,危害大,与土匪、地痞结合,对我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很大阻力。为消除这股反动势力,我们奉西南军区指示,对这些旧武装、旧军官缴械接管,在军分区成立俘训所集中进行改造。首先是对他们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个人前途教育。初步稳定情绪后,号召他们坦白问题,揭发匪特。然后根据政策和一贯表现进行处理;凡参加起义、投诚或解放后参加我军取得军籍者,无论其时间长短、功绩大小,一律按复员处理;携械投诚和参加接管工作有一定贡献者,按资遣处理;俘虏、散兵游勇、土匪,一律按释放处理;校以上军官送西南军区;参加特务组织时间较长,任特务组长以上和国民党军队政工人员、罪大恶极的土匪,交地方进行长期管制;民愤较大或死心塌地与人民作对的判处徒刑或死刑;年龄18岁以上、30岁以下的青年学生及身体健壮、思想纯洁、没有政治问题、反动军龄较短的少尉以下军官、士兵或有特殊技术的下层军官,经动员后,自动报名参加我军者,争取留用。这次改造旧武装,共接管和集训了4000余人。经过改造,留用补入我部队的715人;资遣的400人,释放的2277人;集中强制劳动改造的193人,后判处死刑的17人,判徒刑的9人;送地方处理302人,因其他原因未处理的124人。

    巩固政权

    潜伏在宜宾地区的匪特,乘我忙于建立行政机构,整理内部,改造起义部队和接管工作之际,勾结各地封建势力、惯匪及溃散的散兵游勇,组织大小股匪开始暴乱。他们到处煽惑群众,造谣破坏,暗杀靠近我军的群众,制造恐怖,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我各项政策的实施,使群众不敢接近我们。到3月份,土匪已由分散变为集中,由一般性抢劫变为政治性破坏,攻打人民政府,残杀工作人员和无辜群众,夺粮劫商,破坏我建立政权。在此情况下,我们大力宣传共同纲领、约法八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有关的方针政策,揭发国民党的欺骗谣言。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的同时,部队还大力开展了拥政爱民运动,各部队结合政府工作任务,下乡做群众工作,积极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为群众修建房舍,担水劈柴。许多部队白天帮助群众种地,晚上以摆龙门阵的方式宣传我军剿匪政策,揭露土匪罪行。同时注意发现和培养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组织秘密的农民小组。这些积极分子和农民小组以后成了成立农协的基础。

    1950年2月,根据川南区党委指示,地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组织武装工作队,把征粮剿匪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来完成。3月下旬,地委又成立了宜宾、南溪、高县三个地区的征粮指挥部,分别由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组成。司令员亲自深入县、区和部队基层,督导征粮和剿匪工作。机关干部大部分下乡,发动群众组织农协会和人民武装自卫队。

    为适应剿匪斗争,川南军区于3月份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普遍建立县区武装。县建立大队,原则不超过400人;区建立区中队不超过50人。后把县大队改为警卫营,区干队改为区中队。县大队编制三个中队,每个队120人。每个区设中队50人。其成员是抽出我建制班、排,调到地方武装作为骨干,与已经初步改造或较进步的旧武装组成。全师共抽调了营级干部15名,连级干部64名,排长208名和3617名班长骨干组成县区武装。截至4月底,共组织了9个大队,20个中队,51个区队,9个公安队。被抽调后部队的缺额,一是征集500多名战士进行补充;二是由起义和解放战士补充,保证了满员。县区队的成立,大大提高了我军在剿匪征粮中的机动灵活性。

    时至8月,全区部队、十五军四十四师,在县区武装、联防自卫队和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消灭土匪5万余人,平息了猖獗匪势。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扩大与巩固农村统一战线,建立了专署、县、区剿匪委员会,吸取了一些开明绅士和进步知识分子参加。乡保两级组成剿匪小组,作为剿匪初期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公开组织形式。通过剿匪委员会和剿匪小组,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深入开展对土匪的争取和瓦解工作。这样,就团结了各阶层的人士,组织了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力量,从而有效地分化了地主阶级,孤立和打击了匪特和恶霸首恶分子。

    恢复经济

    我们在搞好征粮和剿匪工作的同时,还开展了货币斗争,进行了工商联的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刚刚解放的宜宾地区仍然是银圆(也叫现大洋)占领市场,人民币还不通行,集市上购买东西认银圆不认人民币,严重妨碍了物资交流和市场物价的稳定,阻碍了人民币的发行。鉴于这种情况,地委于1950年3月发出了关于货币斗争的指示,在全区上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当时除西南军区战斗歌舞团及部队宣传队上街大力宣传外,还开展了打击投机倒把、组织货币发行和抛出物资等活动,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两三个月后,在县城和主要集镇,人民币开始占领了市场。

    为稳定社会秩序,我们对没收官僚资本的22个银行、工厂、企业等单位进行了安抚,工厂让其继续开工生产;商店让其照常营业,并暂不纳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10月,专署召开了由工商管理部门、工商团体和公营代表65人参加的工商业调整会议。会议着重传达了川南工商业调整会议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研究讨论了具体措施。会后,人民银行、百货、土产等公司组成两个小组到一些地区开展工作,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

    宜宾地区解放初期被我接管的中小学校共有49所,由于土匪的袭扰,加上许多中等学校的学生参军或参加地方工作,几乎所有中小学校都停课停学。我们先在匪情不太严重的地区恢复了小学教学。到1950年下半年形势好转时,着手进行恢复中等学校教学的工作。为此,8月份,我们在专区举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中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全区共集中了434人参加学习。主要学习《历史唯物论》《共同纲领》《土改法》和《减租条例》等。讲习会采取上课、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办法,既交流了思想,又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思想觉悟。

    1950年10月,西南局和军区指示,在全区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10月下旬,地委召开了各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和部队团营干部约60人参加的扩大会议。会后,在县区和部队团营以上干部中开展了整风运动,纠正了少数干部思想作风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在取得初步胜利之后所产生的麻痹思想、厌倦疲劳情绪及享乐回家思想,加强了党和群众的联系。接着,各县区还开办了干部培训班,进行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的政策和策略的教育,在广大群众和各阶层人士中广泛宣传了减租退押和土改的政策法令。同时,各县区还建立和健全各级农协组织,举办了农民训练班,训练农民积极分子,充任乡、保及农协干部。召开了农民代表会议或农民大会,深入开展了诉苦运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11月23日,宜宾县喜捷乡召开了有1.2万多人参加的反霸斗争大会,斗争恶霸匪首张劲柏、江蜀东等3人。经过大会控诉、公审后枪决了三犯。这一大会对全区震动很大,促进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在全区顺利开始。

    在开展清匪反霸运动中,于1951年1月成立了专区禁烟禁毒委员会,在各级剿匪委员会和群众的配合下,全区捉拿了一批烟毒犯。20日,宜宾召开群众大会,枪决了大烟贩温福州、何泽林等12人,当场烧毁烟土、吗啡等2000余斤;次日,江安召开群众大会,枪决了烟犯宋文光,烧毁一批烟土。是月,全区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先后告一段落,全区农民从减租退押和赔罚所得的粮食,相当于全区1950年公粮的一倍半。这一运动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削弱了封建经济基础,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巩固了人民政权。

    我二十八师自1950年1月进至宜宾到1951年4月出川北上,共经历了1年又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在宜宾地区党委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完成了征粮剿匪建立人民新政权等任务,与宜宾人民结成了血肉相联的鱼水关系。实践证明,我军不仅能在军事上打击敌人,并且能在政治上团结一切力量,建立巩固自己的新政权。

    (李来柱、燕翼、柳金铭、田海、吕树等同志参加了此文的回忆与写作,特此说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