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泉八云(Lofcadio Hearn,1850—1904),日本作家。——译注
[3]穆修斯·斯卡沃拉(Mucius Scavola,公元前140年—前82年),古罗马著名演说家,他刊布了首部有关罗马民法的系统论述,以勇敢著称。——译注
[4]《法句经》,伦理及宗教的格言汇编,包含423首偈颂,收录进《巴利文大藏经》。由利奥波德·冯·施罗德(《真言》)和卡尔·欧根·诺伊曼(《真理之路》)翻译成德语。
[5]黑塞的表弟威廉·贡德特(1880—1971),日本语言文学研究者,翻译了《佛教禅宗语录》(即《碧岩录》)。
[6]欧玛尔·海亚姆(Omar Chajam,1048—1122),波斯诗人、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哲学家。其成就是创作了《鲁拜集》,编撰了《代数学》,改革了穆斯林历。——译注
[7]吠檀多,梵语名:Veda-nta,源自Veda-anta。由婆罗门圣经《吠陀》(Veda)和终极(anta)两个词组成,原指编撰于吠陀时代之后的印度教哲学论文《奥义书》,意为“吠陀的终极”,也是对印度教一元论的总称,后来,甚至成为教派的名称。
[8]黑塞的这篇观察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几个月之后。
[9]理查德·冯·加伯(Richard von Garbe,1857—1927),梵文学家。
[10]这首诗原名为《轮回》,写于1921年2月15日。
[11]赫尔穆特·冯·格拉泽纳普,《印度教,当今印度的宗教和社会》,慕尼黑,库特·沃尔夫出版社,1922。
[12]《经藏》为“巴利三藏”即用巴利语记录的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典籍之一,其余两部为《律藏》与《论藏》。《经藏》分为《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13]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原名为理查德·威廉,来中国后取名卫希圣,字礼贤。德国汉学家,传教士。卫礼贤曾在中国待了二十多年,翻译出版了《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著作,还著有《实用中国常识》《老子与道教》《中国的精神》等。——译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