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花明,不如情暖一场-惊天动地,我的爱是迟来的信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想,绝世的爱恋,当属那正当好的年纪,爱上了一个正当好的人。大文豪沈从文在当年热烈追求张兆和时,就曾写:“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而著名诗人席慕蓉也曾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可是,人间原本就有许多的遗憾。偏偏有那么多美好的感情,在我遇见你时,你已有了别人;在你为我放弃一切回头时,我已踏进婚姻。

    还有那么一句伤人的缘分,却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想来,是多么惋惜。

    小曼遇到志摩,便已是缘分迟到了许久。但她是真性情的人,在懂事以前不明白爱情是何种感受,所以才听命别人做主,草草步入了婚姻;懂事之后,她彻底明白眼下的生活不是自己所追求的,就在心底牢牢打下了主意,要跟王赓有个了断,然后跟志摩携手一生。

    娇弱瘦小的小曼,在对未来的决断上,倒是颇有主见的。她在《爱眉小札》中这样写道:

    “在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说来也十年多了),我是早已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别人结婚了,虽然当时也痴长了十几岁的年龄,可是性灵的迷糊竟和稚童一般。婚后一年多才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与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当时因为家庭间不能得着安慰,我就改变了常态,埋没了自己的意志,葬身在热闹生活中去忘记我内心的痛苦。又因为我骄慢的天性不允许我吐露真情,于是直着脖子在人面前唱戏似的唱着,绝对不肯让一个人知道我是一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无意间认识了志摩,叫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

    或许是上苍明白小曼忍受这种不得意的生活太久了,担心她再这样下去会把自己闷坏,所以才派了志摩来救她一命……

    看到这里,我恍然对这一幕有所熟识,仔细一想——这不是前不久刚刚发生在我生活里的一件事吗?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最近一年多总是打来电话诉苦,她虽跟现在的先生是自由恋爱结合,但婚后却发现俩人非常不合适。她和先生两个人都是急脾气,一点小事就能吵得不可开交,几次下来先生甚至要扬手打她耳光,为此,他们的关系岌岌可危。考虑到两个人现在没有孩子,她打算离婚。可是自结婚以来她已一年多没有出去工作,总是担心离开先生以后,自己的生活会变得困难,于是,就这么一直耽搁着。

    我本以为事情也就是如此了,却不曾想两天前她又给我打来一通电话说,她在上午已经跟先生办理了离婚手续,一想到再也不用过这种“强低头”的生活,她整个人都变得好得意,连声音里也带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兴奋感。我问她为什么偏偏这次就下定了决心,她又一笑,悄悄告诉我说,是因为最近遇到了另一个脾气很好的追求者。

    看吧。虽然说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保持希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真正能主动为自己制造希望和光明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既不甘心过眼下苟且的人生,却也害怕走出目前所谓的“安全区域”,人类内心深处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恐惧,所以才不敢轻易打破当前的稳定结构。

    ——所以,能够真正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实乃少数中的少数。

    从小曼的文字记录中可以看出,小曼也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子。但好在上苍对她的解救也很及时。

    若说志摩对小曼是才子佳人式的一见钟情,那么小曼对志摩则属于在长久的陪伴下稳定地擦出了火花。

    王赓的性格有些木讷,没有丝毫恋爱经验的他,根本不懂得如何赢得美人心,再加上他与小曼之间也是实打实的“包办婚姻”,所以婚前他们也着实没有太多感情。而他又是一位工作狂,对工作的认真也使他很少关注小曼的情感需求,反而是在小曼想要依靠的时候,总习惯性地丢下一句:“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

    徐志摩与王赓同是梁启超的学生,两人私交甚好。王赓工作不忙时,常邀请志摩同他们夫妇一起到西山看红叶,玩累了就去“来今雨轩”喝茶,或者去舞厅跳舞。小曼爱好文艺,性格也活泼好动,自然对这位凡事处处彰显出热情与活力的诗人颇有好感,也常常就一些文学上的问题向对方请教。一来二去,王赓觉得妻子在志摩面前倒有了些许生机和笑容,也就不介意志摩得空时能来多陪陪她。

    于是,每当小曼空虚时,王赓便拿志摩来做“挡箭牌”;而每当志摩来家中拜访时,他也还是一心盯着工作,干脆就叫小曼作陪——一来二往,诗人与热衷文艺的小曼愈发熟稔。说起来志摩倒是心甘情愿,他第一次见小曼就心生好感。而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小曼也渐渐开始不满于他们仅仅只是丈夫的朋友和朋友的妻子这种关系了。

    后来,王赓调任到哈尔滨,她在北京的家一下子更冷清了,于是跟志摩的接触也就更加频繁起来。虽然小曼与志摩的“交往”是得到王赓首肯的,但两个人毕竟“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志摩往小曼的住处跑得多了,也渐渐生出一些流言蜚语。

    可是高傲如小曼志摩,两个人是不惧怕流言蜚语的。尤其是志摩,其生来似乎就是一个“爱情的使者”,一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就将自己寻找爱情的决心,告白于天下。也可能是在这种莫大的压力之中,他们反而不再那么拘束和扭捏,大胆地进行着两人的“疯狂而持久的热恋”。

    天气好的时候,他们游长城,逛天桥,忙得不亦乐乎!倘若出不了远门,志摩就陪着小曼一起打牌;小曼喜欢听戏,志摩也买了戏票,陪着小曼有说有笑地走进戏园子;小曼热衷画画,家里有不少她兴起时临摹的丹青,志摩每幅画都热心注视,给出中肯而妥帖的点评,又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介绍了不少京城画界的名家给她认识——人家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就这样你陪陪我,我陪陪你,两个人愈发离不开对方了。

    而我在想,小曼这些喜好也不是一时兴起,她在婚前就有这样的生活习惯了,她那些像宝贝似的画作,常年放在房间的某一处,王赓却始终未能发现,更别说是陪着妻子一块儿赏花作画了。这使我忽而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情,他们之所以能够相好多年,不外乎二人经常“赌书泼茶”。可见,小夫妻间确实要有些共同的兴趣才好,有利于和谐生活。

    这些东西,可是小曼的精神生活,要知道,她能够成为京城最著名的名媛,也是因为她自己很喜欢和适合这些珍贵的文艺创作。而对于志摩来说,小曼就像一道闪电,重新照亮了他暗淡的世界,也像一捧甘露,滋养着他清贫干枯的人生。自从遇到小曼,志摩作为诗人的情思便打开了,他为她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我的诗魂的滋养全得靠你,你得抱着我的诗魂像母亲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给他穿衣,他饿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爱他就不愁饿不怕冻,有你的爱他就有命!”

    啊,不置可否,此时的志摩,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小曼。

    而小曼呢,当她在脑海中将眼前这两个人互为对比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惊。多情的才子志摩为她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子,更重要的是他能读懂自己那小心翼翼藏好的内心世界。小曼知道,这才是她一直想要的理想伴侣。可是,眼下她已经结婚了,“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她是个有夫之妇,这可怎么办才好……”她陷入无限的伤感。

    这份迟来的爱,让小曼有了心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