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莱茵:访德随笔-访问贝多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到了波恩,不能不去拜望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由于考察团的日程安排较满,没有单独安排这个时间,所以,我利用早晨起床后的时间专程去了一趟贝多芬故居。

    从波恩老城集市场广场朝西北方向行走不远,有一条叫波恩的小巷。这条小巷同我们在德国一些城市见过的许多古老的小巷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谈不上什么特色,只是因为每一位到访者都带着贝多芬情结,所以心灵上的感觉不一样,总觉得有一种音乐之声在耳边徘徊。

    小巷的20号就是贝多芬的旧居。据史料记载,这位闻名世界的古典音乐大师,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这里,并在此生活了22年,创作了40多件闻名于世的伟大作品,直到1792年,他去维也纳拜海顿为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条小巷。在这条小巷生活的22年里,他曾一次次从小巷里的石板路上走过,一边走,一边思索,一边轻轻哼着他的音乐。那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分娩的过程。毫不夸张地说,这条小巷的每一条石缝里,都渗透了贝多芬的音乐之声,每一片砖瓦里,都凝固着贝多芬思想的火花。我从波恩的介绍看到,贝多芬一家在波恩也曾因各种原因搬迁多次,只有矗立于波恩小巷的这幢三层小楼的贝多芬故居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由此可见波恩人对贝多芬的热爱程度,贝多芬音乐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一直是波恩人的精神宝库。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所代表的思想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深远感,又具有陶冶性情、激励人心的现代感,它的力量是无形,却又是巨大的。

    绿阴覆盖的贝多芬故居的小庭院,仿佛是一座德国古代民俗博物馆,让人思绪起伏、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手压式汲水机、酿制葡萄酒的工具和大木桶,向来访者展示着这座小院的历史,同时,也展现出当年小院主人的生活情景,具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你不仅想走近它们,还想抚摸它们,亲近它们,与它们轻轻说上几句话。这时,你耳边会情不自禁地响起贝多芬那些动人心弦的乐曲。有人说,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难人,锻炼人,让人成长得更坚强。事实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从贝多芬的旧居可以看出,他当时的成长环境并不是多么困难,条件相对还不错。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一个人能否创立伟大的事业,关键还在于他的天才和勤奋。

    早在1889年,为了纪念贝多芬这位音乐大师,波恩就把他的故居辟为纪念馆。馆内藏有贝多芬生前的一些珍贵的资料,如贝多芬出生时教堂洗礼的证书、童年时的用品、一些乐谱手稿、贝多芬作品的最早印刷品、贝多芬收藏的画和乐器,还有贝多芬最后用过的钢琴和听筒等等。多年来,不管岁月怎样变迁,即使在战争时期,这片地方都被很好地保存着。看来人民对这位为波恩带来了显赫荣誉的“波恩的儿子”,怀有深深的感情。

    1946年5月,波恩人恢复了因二战而搁浅的一年一度的贝多芬音乐节,并一直延续至今。每年,波恩都要举行一次贝多芬音乐节。有人曾说过,世界上的人们,能够记住波恩每届市长甚至德国每届总理的不多,但贝多芬却是永远不能忘记的。这句话不仅在今天,就是以后若干年后也不为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屡次成为政治中心的波恩,少了一些浮华的政治气息,多了一些浪漫的艺术气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