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风情-欧洲风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奇特的英国风情活动

    英国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面积24.41万平方千米,人口5800多万,其中83%的人口集中在英格兰。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约有1/4人口讲威尔士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伦敦。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那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曾是国力强盛的世界霸主。

    英国,以最早发生产业革命而闻名于世,又以拥有莎士比亚等众多艺术家而令世人瞩目,但更以绅士之国而享誉世界。不过,这个不算太大的岛国,却有各种各样我们看起来非常奇特的风情。

    星期天的禁令

    英国的法律有这样奇怪的规定:每逢星期天,商店可以卖割稻谷的刀子,却不能卖刮胡须刀;顾客可以购买汽车或收音机的配件,却不能买鞋;人们可以在花园里买花,却不允许到花圃里买花。

    在17世纪,英格兰还有诸多禁忌,人们认为如果在星期天从事任何与宗教无关的活动都会招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些活动包括砍木头、烧饭、整修花园,甚至是亲吻自己的太大。

    美国新泽西州有个名叫奥森·戈洛大的小镇,这里一直实施着一条奇怪的法令:每逢星期日,禁止使用一切交通工具。小镇的街道都用铁链隔开并上了锁。

    在这一天唯一能使用的,是邮局送报纸的自行车,这也是经过长期争取才被允许的。据说,这条法令至今已经施行100多年了。

    英国绅士不穿内裤

    据说,18~19世纪的英国绅士是不穿内裤的。这是因为,这样不穿内裤直接穿裤子更好看。因为当时的内裤都是厚厚的,没有现在我们所穿的薄料子,所以,爱美的英国绅士只好不穿内裤了。我们知道,古代英国军人是穿及膝短裙的,可这些军人竟然也不穿内裤。穿着笔挺的军服、戴着高高帽子的军人不穿内裤,真是可笑。

    如今,一直保留传统服饰习惯的部分英国人,依然是不穿内裤的。而不穿内裤的英国绅士就用长长的衬衫来遮住前后。所以,如果你在传统的英国裁缝店做衣服的话,衬衫的长度肯定比普通的要长一些。

    见面就谈天气

    英国人特别关心天气变化,他们见面,往往第一句话就是关于今天天气的。英国绅士的标志是一顶礼帽再加一把雨伞,这已经成为了英国人根深蒂固的习惯。

    这种习惯的形成和英国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英国的天气变幻莫测,忽晴忽雨,往往早上还是阳光明媚,到中午却又阴云密布了。到了冬天,更是阴冷多雾,英国首都伦敦就素有“雾都”之称。

    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岸,濒临辽阔的大西洋,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势力非常强盛的北大西洋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气流受到地形影响抬升后,就形成了很大的降水量。

    正因为如此,英国的天气变化十分频繁,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瞬间就会变成大雨倾盆。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在英国只有天气。”

    于是,这种天气使人变得格外谨慎,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英国人在阳光明媚的早上出门时穿着雨衣,带着雨伞。外国人可能会感到可笑,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会为自己的“可笑”而后悔了。

    正是这样多变的天气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话题,在英国,即使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摸木头带来好运

    英国人(也包括许多其他西方人)在高兴或说了一句得意的话之后,往往会下意识地摸摸木头,碰一下木桌或木椅,嘴里还念念有词:“摸摸木头”或“碰碰木头”。英国人认为,这样一来,让自己高兴的事便不会消失了。

    有这种习惯的,往往年轻人较多。如有的青年说“我5年没生过病了”,“我这次考试一定成功”,说完这样的话就得赶紧碰碰木头,要不然他就会得病,或者考试失败。

    碰木头的起因是耶稣被钉在木十字架上为世人担当了罪,所以木头代表了十字架或耶稣本人。摸摸木头就表示向耶稣感恩,祈求神的保佑。

    用哭来迎接客人

    如果你有幸拜访英国西海岸麦格斯韦岛上的祖芬格族,一定会对他们的欢迎方式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是用哭来迎接客人的。祖芬格族就是举世闻名的“哭笑颠倒族”。

    凡是遇到令人高兴的事,他们常常以哭来表达,越高兴,哭得就越伤心,甚至捶胸顿足,号啕大哭。相反,如果碰到悲伤痛苦的事,他们往往用哈哈大笑来表达自己悲伤的情绪。

    这是因为,在当地人看来,哭是真诚坦率、幸福痛快的,而笑则是虚伪假装、肤浅浮夸的。

    英国新年礼俗多

    在英国,公历的元旦虽然不像圣诞节那般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这天,英国还是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各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的。

    在除夕的深夜,英国人喜欢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亲朋好友。但他们到了对方的家里却不敲门,而是径直走进去。按照英国人的习惯,除夕夜过后向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将有好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头发的男性,或者是一位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那么主人就会将在全年都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那么主人就会在新的一年中遭霉运,遇上困难和灾祸。而除夕在亲友家做客的人,在没有交谈前还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这等于是在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新年的庆祝活动大多在除夕夜举行,其中“迎新宴会”便是活动之一。这种宴会又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通常从除夕晚上8点开始,直至元旦的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各样的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享受。到了午夜时分,人们还会打开收音机,一起聆听教堂大钟的响声,钟声鸣响后,人群中会一片欢呼,并互相举杯祝酒,高歌《往昔的日光》,预祝大家新的一年好运气。

    另一种庆祝活动就是“除夕舞会”。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就会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然后在美妙的乐声中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人会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像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此外,新年打井水也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来的水则是吉祥之水。所以在元旦一大早,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拎着桶,向井边进发,以期望自己能打到新年的第一桶水,获得好运气。

    新知博览——领带是怎么来的

    现在,人们总习惯穿西服要配系领带,那样才显得英俊潇洒。可是你知道领带的来历吗?领带是英国妇女发明的,这个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有趣的过程。

    中世纪的英国十分落后,那时候的英国人只知道吃猪肉羊肉,他们把猪和羊整个烤熟了吃,吃的时候就用手抓,把大块大块的肉送到嘴边去啃。再加上那时候,还没有刮胡子的工具,所以男人大多留着一大把胡子。长长的胡子被油腻腻的肉骨头弄得一团糟,男人伸手就用衣服袖子去擦。

    这下可苦了洗衣服的女人们。为了对付这种不爱干净的行为,女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男人的衣领上挂一块布,叫他们用这块布擦嘴。可男人们总记不住,怎么也改不了用袖子擦嘴的坏习惯。于是,女人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男人的袖口前边钉上几颗小石头。没想到,这些小石头还真管用,男人们再用袖口擦嘴,不是把胡子拉断,就是把脸划破,这才逼着男人用布擦嘴。久而久之,衣服下面挂布条,袖口前面钉石块,就成了英国男式上衣传统的附属物。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布条和石块渐渐被淘汰,但女人们又舍不得将已经形成传统习惯的两件“宝物”丢掉。于是,她们煞费苦心地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将挂在领下的一块布,改成系在脖子上的领带;将在袖口前边钉石头改成了在袖口后边钉纽扣。这样一来,领带逐渐成了受人欢迎的装饰品,并流传至今。

    英国的饮食习俗

    在英国,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在家用餐的,而且英国人不太讲究烹饪。到英国伦敦来的外国来访者常说,那些晚上在餐厅中用餐的人,在餐厅中工作的人,以及经营餐厅的人,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来者在这些餐厅中,从不会感觉到这里是英国。

    一日四餐的英国人

    在大多数英国人的家中,都是一日四餐的:早饭、午饭、茶点和晚饭。当然,这可以说是一般富裕家庭的标准。

    早餐的时间大约在早7点到9点之间进行,品种主要有用燕麦或麦片、牛奶、糖或盐做成的燕麦粥、火腿蛋,以及涂有奶油或橘子酱的面包等。

    午餐大约在中午1点钟左右进行,多为冷肉、土豆、黄瓜、西红柿以及甜菜头等做成的凉拌菜。其实,多数英国人在午餐时仅仅喝点水,有些人也会喝点酒。即使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午也是不喝带有酒精的饮料的,比如白兰地、威士忌等。

    到了下午四五点钟,就是一天的茶点时间了,这是一天中的非正式用餐。如果你此时打算去拜访一个朋友,那么即使不被邀请或事先打招呼,也可以去随便喝茶。在喝茶时,大家都比较随便,每个人都拿着一个茶碗、一个茶碟和一个小茶匙,茶碟中放着少许饼干和糕点。不过要注意的是,茶碟中的蛋糕、面包等不能先吃,也不能向自己的茶碟中放两片蛋糕或面包片。

    对于英国人来说,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也是正餐。晚餐一般在晚上在7点半左右进行,许多人在吃晚餐时,都会换上非常正式的晚礼服,然后正襟危坐地聚集在餐桌旁。通常来说,一家之主要坐在长方桌的一头,主妇则坐在另一头。如果家里有客人,那么客人要坐在荣誉的座位上,也就是主妇的右首。如果有多位客人,那么荣誉座位就由最重要的客人坐。在进行晚餐时,你可以与坐在你左右两边的人交谈,但不能与离得很远的人谈好,否则就会被视为不礼貌。

    英国人的饮茶风俗

    喝茶一直都被英国人看做是一种悠闲和舒适的享受。英国人沏茶是很讲究的,由于英国一年大半时间都比较寒冷,因此也喜欢在泡茶前先烫壶,而且沏茶的水一定要煮沸,并马上冲入茶壶内,否则他们会认为泡出来的茶不够香。

    英国家庭中通常都有一种常用的小茶匙,他们放茶叶的数量通常是每位一茶匙的茶叶,另外再加一茶匙作为“壶底消耗”。冲泡出来的茶水也有许多叫法,其中有些事地方俗语,如茶汤、茶水、茶浆等。

    对于茶叶的浓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但通常人们喜欢在其中加入牛奶。不过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们习惯饮清茶,茶具也多为玻璃杯而非瓷杯,有时还会放一片柠檬,但这在英国就比较少见,只有在英国的一些特色餐厅中才能见到。

    现在,英国也能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中用大茶杯喝茶,但都不带杯盖。如果想找带盖子的大茶杯,就要到英国少数大城市的中国商店中才能看到。

    以前那种在正式场合常见的下午茶,现在在英国不多见了。但在英国的家庭、办公室和学校等场所,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还是免不了要喝上一次茶的。

    英国还有一个传统的老习俗,就是清早会给客人送上一杯早茶。在家中,这也是唤醒客人的最好方法,顺便还能询问客人的就寝情况,以示关心。在不少英国家庭,尤其是家庭中的中年人,这种早茶的习惯还被视为一种舒适的享受。但是,这种习惯多用在非正式的工作日或者周末的早晨。

    英国人的饮酒风俗

    英国人通常会喝啤酒,但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要喝也是到外面的酒吧或小酒店去喝。在英国街头的许多小酒店中,至今还有一根铜条,客人可以将脚放在上面,与老板愉快地聊天。其实,我们经常说的“bar”原本就是棒和条的意思,现在则成为国际通用的酒吧了。

    酒吧不仅是人们喝酒的地方,还是在寂寞无聊时慰藉心灵的地方。即使在那里只买一小杯的啤酒,也能坐上一晚上。

    每到星期五的晚上,一般的小酒店就会挤满了人。这些人常常都是刚刚完成了一周的工作,愉快地聚集在这里欢度周末的。人们通常会在这里喝酒、吸烟、聊天,相当热闹。

    历史侧影——富翁的逃税天堂

    在英吉利海峡中,距法国海岸仅两万米的泽西岛可以称得上是英国的世外桃源。英国越来越多的富翁涌向这个小岛。目前,泽西岛正被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困扰,当局不得不把每年移居这里的富翁限定为5名。

    泽西岛面积仅100平方千米,人口却已突破了8万。该岛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除了当地环境优美,没有自然灾害,也没有人为的骚乱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这里征收的赋税比其他地方要低,这里成了富翁们的逃税天堂。

    英国富翁为避税移居小岛的历史至今已有两个多世纪了。从1926年开始,泽西岛才征收所得税,1941年以后统一税率为20%;而英国本土的税收则由最初的29%增至60%。至今,泽西岛仍不征收遗产税、资本盈利税等。

    泽西岛发行自己的货币,设有自己的法庭、邮政局,自行管理岛上的财政事务,只有外交和国防仍依赖伦敦。

    在19世纪20年代,英国政府曾试图遏止富翁为逃税而流入这里。但泽西岛不愿意限制这些富有的移民,因为他们缴纳的所得税极为可观。富翁的迁人,使这个小岛成了着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不过,泽西岛对接纳新的居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条件。每个候选人至少要拥有200万英镑的财产,还需要在岛上购买价值为50万英镑的房产,但最终只会挑选最富有的5名候选人为新的居民。

    不太浪漫的法国风情

    法国是个充满浪漫的国家,不过,这个国家也有一些不太浪漫的风情。

    法国人的嗜酒习惯

    法国人有饮酒冠军之称。他们喝起酒来不分日夜,想喝就喝,把酒当成一种普通饮料。

    法国人有一种习惯:酒不过年。他们认为,要是在新年开始的时候家中还有剩余的酒,这一年便要交厄运。因此,法国人在除夕夜一定要将家中的酒全部喝光才肯罢休,以致许多人在这一天喝得酩酊大醉。法国每个成年人一年里酒的消费量约30升,比居世界第二位的意大利要多出一倍以上。

    法国人酿酒和嗜酒的传统源于拿破仑时代。当时政府为了减轻退伍归农士兵的负担,特别准许他们每人每年免税酿造含纯酒精10升的私酒,外加家用酒25升。

    农民生活贫困,为补家用纷纷酿酒出卖,于是全国酿酒量大增。法国人嗜酒的习俗更是有增无减,这种做法一直沿袭至今。

    20世纪30年代,法国政府曾大力鼓吹酒的营养价值和功用,医生也为饮酒大肆宣传。60年代,法国虽然只有250万农户,却有350万人在家酿制私酒,加之从阿尔及利亚等地大量输入葡萄酒,从意大利、美国和中国进口各种酒,法国人几乎沉浸在酒的江河之中。

    法国的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即使穷乡僻壤也都能找到酒吧。外来人要想辨认道路,熟记酒口巴的招牌和式样是最为方便的。

    告别单身生活的葬礼

    在法国的萨瓦省卢阿里区,一直盛行着一种十分怪诞而有趣的习俗:埋葬单身生活。

    在婚礼前夕,新郎都要举行一次“告别单身生活”的晚会,广邀自己的知心好友参加。主人一般要在饭店或宾馆摆设宴席,以丰盛的美酒好菜招待客人。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青年人在新婚大喜之日都忌讳不吉利的言行,而法国青年却喜欢在这个时候别出心裁地举行“埋葬单身生活”的“葬礼”。为了达到逼真的“葬礼”效果,告别宴会结束时,还要播放哀乐,新郎和众人一起进行祈祷仪式,并不时流露出哀伤的神情。

    最后,众人将棺材扔进河里,任其漂流而去,或在一块空地上挖一个坑将其埋在地下。这种“埋葬单身生活”的“葬礼”表演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不知底细的人可能会真的认为是某个人离开了人世,颇具戏剧色彩。

    法国钓鱼非常难得

    法国的渔具精美耐用,在巴黎,从杂志、报纸和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见到渔具介绍,着实诱人。在一些大一点的超市里面,会看到各种海竿、手竿、钓钩、钓饵、钓鱼服、皮划艇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问起价钱,不禁咋舌。

    在塞纳河边,游客常会看到一种组合钓竿,架在一个钢质支架上,有一套电子调控系统,灵敏度极高,只要鱼儿稍微擦碰一下线儿,就会铃声大作。可是价格不菲,竟要5000法郎。

    说法国的钓鱼用品昂贵,还可以举个例子,在中国的渔具店,2元钱就可以买一包蚯蚓,怎么着也得20来条;在法国,十来条一盒的,标价15法郎,合20元人民币左右。但为了过把钓瘾,钓鱼迷们还是要掏腰包的。

    在塞纳河畔钓鱼,绝大部分钓者都将钓得的鱼放生,只是方式不同,一种是的一条放一条,另一种先将钓得的鱼存入鱼护。待尽兴收竿时,再将护中的鱼统统放生。

    在法国,钓友的哥们意气绝不亚于中国钓友。他们见你不太适应当地水域,会主动上前介绍;见你没带饮料或鱼饵,会热情地送给你。你若一味不要,他们还会不高兴。

    像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法国的垂钓文化也是令人称羡的。首先,由于垂钓的管理严格规范,人们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文明垂钓,蔚然成风。而无论在河海湖边,也无论钓者多寡,傍晚收竿以后,遍地干干净净,就如同没有人来过一样。

    法国的市区还有垂钓博物馆,系统展示垂钓文化。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垂钓文化是从娃娃抓起的。每年夏天塞纳河的垂钓节活动中,组织者会专为儿童划出一段河岸,精心用塑料布围出一片片小水域,在里面放上小鲑鱼苗儿,还备有装好饵料的钓竿。活泼可爱的学龄前儿童在大人的帮助下,手持钓竿学习钓鱼,身旁的大人一边教给孩子们垂钓的方法,一边告诫他们要从小爱护环境,爱护塞纳河水。河边的帐篷里,还有各种图片和知识性画页,孩子们很有兴趣地逐张浏览。

    法国是一个法制严明的国度,有人开玩笑说:“法国法国,顾名思义,就是法制国家。”真是一点儿不错。单说它的渔政管理,就细得出奇。钓鱼要纳税,不仅江河湖海的税率各有不同,各个省市也不尽相同。就是在一个巴黎地区,不同水域也都有不同价码。在塞纳河垂钓,一年期的税卡价格280法郎;在巴黎近郊莫东市森林内的小湖垂钓,每年需缴500法郎。

    另外,因为巴黎四季气候温和,水域从不结冰,故而365天,天天可以钓鱼。但是,四季之中,自春至冬,早晨开竿和晚上收竿时间逐月逐周都不同,钓者必须仔细看好,以免违规。

    还有,钓上来的鱼,哪种多大尺寸,多少斤两可以拿走,哪些必须放生,都有极明确的规定,那也是错不得的。

    奇闻轶事——法国的裸居小岛

    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有一个长8公里、宽2公里的狭长岛屿。这里,可以称得上是裸体倡导者的世外桃源。

    小岛距离土伦港不远,被命名为“Heliopolis”(古希腊语意为“太阳之城”)。早在6世纪,这里曾是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区。19世纪后,这个小岛又成为少年犯罪的囚禁地。1931年,一个名叫德斯-加斯顿和安德烈-杜里危勒的人来到这里,创办了这个裸体主义的天堂。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质朴,尽管这里从未通电,夜晚人们也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但这种反璞归真的生活,让很多裸体主义者在此一呆就是数十年。他们每天可以无拘无束地裸行,真正地贴近大自然,享受岛上温暖和煦的阳光。这个小岛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裸体主义者的世外桃源。

    在这个小岛上,人们是不能使用交通工具的。在大家生活的小社区中,还设有咖啡屋、面包房、杂货店、市镇大厅、邮局等,甚至还有学校。岛上还有穿着制服的执勤警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命令部分人在此必须脱去身上的衣物,还命令部分人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要穿着得体。

    德国的特殊风情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面积35.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00多千米。人口8220万,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还有少数丹麦人和吉普赛人。通用德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在德国,有许多风俗习性,而一些特殊的风情,几乎令我们惊讶不已。

    最讲究秩序的国家之一

    德国人最讲究秩序了,看到没有打扫的屋子、满地垃圾的街道、没有清洗干净的车,德国人都无法释怀。不管是屋子、街道,还是车,德国人都不停地扫啊、擦啊。因此,德国成了世界上最干净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在德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待在原来的位置上,不能毫无理由地随意挪动。所以,德国人自然也不喜欢经常换工作的人,因为他们破坏了原有的秩序。

    在德国,只要有人违反交通规则或肇事后逃逸,肯定很快就有人去举报,因为德国人绝对无法忍受破坏秩序的行为。据说在世界上,有关德国政府腐败和丑闻的报道也是最少的。

    而德国的家电产品,尤其是汽车工业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与他们讲究秩序的意识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无关系。

    但遗憾的是,恰恰是德国的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世界和平。

    闹婚时摔盘子打碗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由于现时的德国年轻人极难奢望“白头偕老”,婚礼或许不再是人生仅有的一次,因此德国人的婚礼越来越简单。然而,婚姻毕竟是人生大事,因此,减来剔去,仍然保持了很多传统色彩。

    “闹婚之夜”,是迄今德国依然保存的极富传统色彩的结婚仪式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它的自由、随意,因此也一直成为年轻人乐意参与的一种仪式。“闹婚之夜”是新人们选择在正式婚礼前的一两天举行的一种仪式,在这之前,新人们是通过某种方式将此信息发布出去的。届时,朋友和熟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杯碗勺盘等,来到新人的住处,在门外将其摔碎,以祈祷能给新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由于要求被摔的器皿易于摔碎,且爆碎声要越响越好,所以各种陶、瓷制品也就成了最好的“牺牲品”,被当作最合适的选择。

    或许是由于这种传统的“闹婚之夜”的含义有借此检测新人的应变、理家能力的含义,所以这个习俗还有个附加规定:来客不一定是收到邀请的,完全可以“不请自来”,这也增加了新人们准备工作的难度。因为新人们必须对所有来宾都管吃管喝,不得有丝毫的怠慢,否则将会是“自讨苦吃”。

    来宾们在酒足饭饱之后,仪式结束前,往往会乘新郎不备群起而攻之,强行脱下他的长裤,并与新人一道点火将其烧掉,埋入地下,以示新郎的“童男”生活的彻底结束,成家立业从此开始。而摔碎的陶、瓷碎片等,还必须由新人们自己打扫,让他们开始体验理家的艰辛。不过,何时清扫客人们就不管了。如果此前新人们招待不周,“得罪”了客人,那么客人们就会暗中作梗,借着酒劲“失手”连新郎的内裤一并脱下,让其当众“出丑”。遇到这种情况时,新人们也只能暗暗叫苦。不过这种事情倒是很少能发生的。

    德国百年历史的高跷

    在每年的夏季,在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中,总有几位身着彩色长裙、头戴礼帽和面罩的高跷手在那里欢快地表演。德国人本来就身材高大,如果再戴上一米半的高跷腿,就更显得鹤立鸡群了。他们通常都手拿彩色气球,跨着大步,行如疾风,穿梭于人群当中,做出各种幽默、逗人发笑的动作。

    但是,德国人玩高跷还是不如中国人玩得那么灵活,总有几分笨拙,摇摇晃晃的,看上去有点头重脚轻,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样,这可能与是他们身体比较庞大有关的。不过,他们可以没有一个人会摔倒,倒是会故意会表现出要摔倒的样子来。当好心的围观者上前去扶时,他们就会高声叫着,突然将彩色的纸屑抛向人们的头顶,然后欢快地离去了。

    除了进行流动表演,德国的高跷手还会在规定的区域内表演一些舞蹈。比如当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响起时,表演者便会踩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或缓缓转动,或挥动双臂,准确的节奏加上优雅的舞步,也别有一番情趣。

    爬高过新年

    德国有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在新年的时候比赛爬高,以示步步高升。每个村里都会选一棵又高又直的大树,然后砍去树枝。在元旦的早晨,小伙子们开始奋勇争先,都争着想第一个爬上大树去获得“新年英雄”的称号。

    德国不少地方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风俗,每当除夕之夜,男子们便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直到午夜。当时间快到12点时,便一起跳到桌椅上,元旦钟声一响,便一个个往下跳,说是跳进向新年,紧跟着再扔掉棍子,以示辞旧岁。

    最奇怪的门牌号码

    在德国西部的许多村镇上,在一栋栋日耳曼风格的房子大门上,都会悬挂着有趣的装饰物,比如金狮、金牛、小鹿、巨鹰、提灯的天使等等。

    虽然这些有趣的门饰在今天只能起装点环境的作用,但在中世纪的德国,它们却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没有了它们,人们的生活简直就要乱套了。在当时,各职业的界限十分清楚,不同职业的人是不可以在同一家旅馆下榻的。但那时候的房屋并没有明确的门牌号码,于是,旅客们只能够依靠这些挂在门上的小饰物来寻找自己可以投宿的地方。

    比如说,在为屠夫设立的旅店门口,往往挂着一只金牛;而面包师只能住在门上挂有面包圈的旅店里。而且,不同的门饰往往还代表着不同的阶层。为达官贵人设立的,是带有皇冠标志的豪华旅馆;而提供医生住宿的旅店门口则大多挂着一个提灯的天使。

    德国的着名美食

    提到德国的美食,就不能不提到德国的香肠,因为德国人都比较喜欢肉食,尤其喜欢吃香肠。他们制作的香肠有1500多种,许多种类都风行世界,成为各地人们喜爱的美食。

    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的卷心菜上铺满了各式香肠,有时再用一只整的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通常一只烧熟的整只猪腿,德国人能面不改色地一个人吃完!

    德国菜的口味以酸和咸为主,调味一般较重,烹调方法则以烤、焖、串烧和烩为主。通常在饭店的餐桌上都会摆着一筐面包,客人们在等待时可以慢慢享用。德国的面包都很有嚼头,牙齿不好的人都难以品尝出味道来。

    德国的汤汁比较浓厚,德国人喜欢把原料打碎放在汤内。据说德国人都比较节俭,一般水煮香肠,加上一锅浓浓的马铃薯汤,再来一些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就解决了。

    除了以上这些特色美食外,德国比较着名的美食还有德式青豆汤、德式烤杂肉、德式柔肠、德式苹果酥,以及酸菜、煎甜饼等。

    德国人的饭局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吃猪肉、喝啤酒。每年,德国每个人消耗猪肉的量可达65千克,居世界第一。在德国的饭局上,菜大部分也都是猪肉制品。

    新知博览——现代女巫盛行西德

    中世纪时,巫术被教会视作异端邪说,女巫被当作能装神弄鬼给人造成灾难的妖女,受到严厉惩处。15至18世纪,在德国土地上有几百万妇女被作为女巫烧死、淹死或被四马分尸。18世纪晚期,这些酷刑被取消,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巫术的信念也从此彻底消失了。

    现代的女巫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手摇小铃,夹着小册子招摇过市,而是转入了秘密活动。许多人白天与其他普通公民一样,坐着小汽车正常上班,只有到了晚上,才操起女巫的行当。她们所凭借的工具也是过去的女巫所望尘莫及的;她们坐汽车活动,用电话联络,甚至通过邮局管理巫术信仰者的委托。如奥根斯堡一名女巫,自称委托人只要给她寄一张照片,讲明出生日期和滴在白手绢上的一滴血,她就能为委托人施行法术,去邪治病,或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学做女巫或请女巫施行法术需要付出很高的报酬。在莱法州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位自称女祭司的心理学女大学生,她已经30多岁,收了许多弟子。她每两个星期开一堂课,每堂课收13名弟子,讲课根本没有讲义,只用口头传授。即使如此,每名弟子听一堂课还得交160马克。

    还有一位名叫苏姗娜·内特科文的女巫,专为妇女行施“爱情魔法”和“分离魔法”。她自称通过魔法能使妇女获得自己所倾慕的男子的爱情,最后结为伴侣;或可驱除离婚带来的损害,以避免对后来人产生不好的影响,按她的收费标准,施行一次“爱情魔法”,按时间不同要收500~2000马克,施行2次“分离魔法”收费更高。

    女巫自称魔法无边,能帮助解决所有困难,但在有一点上却也显得无能为力,那就是钱。许多信徒在请女巫施法的时候,第一个希望就是为自己变钱,每当这时女巫总是面有难色,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变钱太难了,通常不能成功,如果真能成功的话,那确实太美了。”可见,女巫对自己的“魔法”也显得信心不足。

    海德尔堡还有一位名叫露茜亚的女巫,已经50多岁,以前是女秘书。她自称在她需要钱时,就是思想中“进入地下”,去找“地下的侏儒”,他们会帮助她。不过多年来,她完全靠的是失业救济金来维持生计。

    信仰巫术的人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其中大部分是女权主义者和年龄在45岁以上自身陷入危机的妇女。她们希望找到一种“生命的新含义”,以解除心理上的压抑。许多人在事业上失意,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想寻找一种精神支柱,这也是女巫泛滥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女巫都相信人能再生,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这些妇女只有在女巫集团里才第一次获得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在她们以前的生活里是从来没有过的。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妇女愿意花那么高代价加入女巫行列,或请女巫为自己施行“魔法”,帮助“排忧解难”了。

    古老多情的意大利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意大利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

    意大利人的姓氏

    在中世纪的时候,意大利的城市都是很小的,城镇居民的人数也不多。无论在街上漫步,在商店里买东西,还是在教堂里祈祷,人们彼此间都认识,为此,人们不需要有姓氏来区别各自的家庭。

    今天刚好相反,姓氏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居住着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每个人必须有各自的姓以区别每个家庭的成员,使之不发生误会。

    但是这种姓氏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在中世纪的时候还不存在。以后城市变得比较大了,人口也多了,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交往、贸易之中经常把同名的人弄混。学校的老师感到有必要把一个淘气的学生弗朗西斯科同一个学习扎实的学生弗朗西斯科区别开来,商人在发货或记帐的时候也必须把同名的收货人或债务人区别开。这时意大利民间就开始用父亲的名字来注明同名的人,如淘气的弗朗西斯科的父亲叫乔万尼,就称他为乔万尼的弗朗西斯科,学习好的弗朗西斯科的父亲叫彼得,那么他就被称为彼得的弗朗西斯科。慢慢的乔万尼、彼得又传给了弗朗西斯科的儿子们,逐渐变成了意大利人的姓氏。

    由于在意大利语中形容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后边,因此名字放在前边,姓氏放在后边,写成弗朗西斯科·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彼得。那时候也有人用母亲的名字来区别同名字的人,于是玛丽亚、罗萨等阴性名词以后也同样变成了姓氏。

    此外,也有人用表示一个人身体特征的绰号来表示姓氏,如用头发的颜色、面孔的肤色等,或者用一个人的缺陷来表示,这类姓氏如金、白、红、丑、驼背、弓腰、瘸拐等,世代相传也成为今天意大利人的姓氏了。

    意大利人非常讲礼貌

    意大利人是非常讲究礼貌的,朋友、邻居、师生见面都要相互问候。即便相互不认识但住在同一座楼房,或在一起学习,见面时也要说一声早晨好(或晚上好)。在商店买东西时,售货员十分热情周到,有礼貌地为顾客介绍商品。而顾客也有礼貌地对待售货员,都是说“先生(或小姐),请您把那个商品给我看一看”。临走时无论成交与否都要相互告别。意大利人中教师与学生、顾客与售货员、乘客与司机都习惯以“您”相称,只是家庭成员之间、至亲好友或同学才彼此以“你”相称。

    意大利的公共汽车上也是秩序井然的,汽车由前后门上,中门下。车上座位不多,前边的几个座位旁钉着一块块小牌子,上边写着:“专供战争残废者坐!”因此这几个座位除去老年人入座外,其余人都宁愿站着。如果谁疏忽了坐在那里不动,老年人上车后即指指那块牌子,于是坐着的人会马上醒悟过来。当上下班车子拥挤时,谁想移动到中间车门都会有礼貌地说一声:“我可以过去吗”从无乱挤乱推或吵架现象。如果谁无意地碰了对方一下,都立即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或请原谅。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如果有谁在罗马迷了路,向当地的意大利人请教时,他会马上坐进他的汽车为迷路的人带路,一直带到他要去的街道。这种风气不仅仅限于罗马,意大利全国各地也都有这种热心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意大利人都是遵守纪律、讲究礼貌和助人为乐的,但是应该看到在这个国家里仍然保留着文明古国的遗风。

    意大利人的亡灵节

    每年11月2日为意大利的亡灵节,相当于我国的清明节。在这一天,人们纷纷到已故亲属或好友的坟地去祭扫,以寄托哀思,慰藉亡灵。

    亡灵节前,人们要清扫道路,家里也要打扫干净,拆洗被褥、房间里到处点燃灯火,欢迎死人光临,因为按照传说,这一天死人要返回人间。有的地方还举行斋戒和小斋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为死者准备酒席。

    亡灵节那天,即死者重返人间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礼仪。这种仪式可在死者的家里举行,也可在公共场所或靠近坟场的地方举行。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庄重的葬礼,也有跳舞、唱歌,甚至化装假面舞会。

    古代的“亡灵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现在则作为民俗仍流行于意大利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在弗留利地区,亡灵节这天夜里要点燃油灯,饭桌上备好面包和水,以祭祀死人。在阿布鲁佐地区,人们认为从11月2日“亡灵节”起至来年1月6日“主显节”止,死人一直同家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总是备好丰盛的酒席,以慰藉亡灵。

    在西西里,“亡灵节”这天则给孩子们赠送礼品,实际上成了孩子们的节日。

    过去意大利人在“亡灵节”用的供品主要是蚕豆,如今则采用蚕豆形状的各式糕点。

    相关链接——佛罗伦萨的古老足球赛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和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那里的居民自古以来就有酷爱足球的传统。当现代足球比赛的狂热席卷意大利的时候,佛罗伦萨仍没有忘记举办传统足球赛。

    这种传统足球赛分4个球队,分别代表佛罗伦萨的4个区:圣十字区队员穿蓝色队服,圣乔万尼区队员穿绿色队服,圣玛丽亚·诺韦拉区队员穿红色队服,圣灵区队员身着白色队服。队员来自4个区的居民,他们个个身强力壮,精神抖擞。比赛按照该队的颜色穿上队服和肥大的灯笼裤。

    比赛前,要举行隆重的游行。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旌旗,后面是骑在马上的将军,中间有爵士、贵族后裔,他们都穿着文艺复兴时代的服装,帽子上还饰有漂亮的羽毛。游行队伍里还有鼓手、乐手和武士。武士身穿铠甲,头戴金光闪闪的铜盔,手执利剑和长矛,在鼓乐声中列队而行,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身穿4种不同颜色服装的足球队员穿过欢呼的人群,经过各主要街道,向比赛场地——圣十字广场进发。

    佛罗伦萨古典足球比赛不是在草皮球场上进行,而在圣十字广场较量。那里的场地是石块砌成的,比赛时垫上厚厚的一层沙子,场地四周用木栅栏围起来,外边搭起的临时看台上座无虚席。当参加比赛的队员进入场地后,鼓乐声顿时停止,整个广场鸦雀无声。

    这种古典足球比赛的规则介于今天的足球和橄榄球之间,允许手脚并用,竞争激烈,对抗性极强。球门是条状的大网,分别挂在球场两侧的顶端。每队27人,进球叫做“狩猎”,每进一球,都伴随着一声礼炮。礼炮是由一种古代的长炮鸣放的。每逢这时,观众台上欣喜若狂,摇旗呐喊,甚至引吭高歌,手舞足蹈。

    由于规则允许脚踢、手抢,再加上上场人数比现代足球多一倍,所以比赛要比现代足球赛激烈得多。场上的气氛十分热闹。观众情绪的高潮是为胜利者发奖。获奖者得到的不是锦旗,也不是金杯,而是一头烤熟的小母牛。当队员们高举小母牛向观众致意时,场上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佛罗伦萨的古典足球赛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据意大利的一本史书记载,1530年,佛罗伦萨被皇家军队包围并遭到猛烈攻击,忽然一天城内鼓声大作,人们拥上街头,整个城市呈现一派节日气氛。原来,这是佛罗伦萨人不顾敌人“兵临城下”的困境,正在进行狂欢节前的足球赛。后来每年6月都要进行3场这样的足球比赛,已经形成传统。前些年这种足球赛曾在市中心的大公广场和其他广场进行,自1985年以来,比赛又回到了圣十字广场,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芬兰的特别之处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芬兰人形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但实际上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的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澡堂里开议会

    洗“萨乌那”(蒸气浴)是芬兰人的传统习俗。在芬兰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都是在“萨乌那”中度过的。

    许多芬兰人是在“萨乌那”中诞生的;结婚时,新婚夫妇要一起洗“萨乌那”,并相互交换桦树枝,表示和睦生活的开始;临终时,芬兰人也要在“萨乌那”作最后一次净身,干干净净地离开尘世。

    “萨乌那”在芬兰的政治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萨乌那”里,人们不分等级,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人人都赤身裸体坐在长木板上,因此容易坦率地讨论、解决问题。

    芬兰的议会大厦里都设有“萨乌那”,议会的许多辩论,以及每周一次的内阁例会也都在“萨乌那”里进行。

    在芬兰,全国有200多万个“萨乌那”浴室,平均每2个人就拥有一间浴室。更加有趣的是,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萨乌那协会”,专门研究“萨乌那”的历史和现状。由此可见,“萨乌那”在芬兰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现在,“萨乌那”不仅在芬兰十分流行,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游览之余,尽情地享受“萨乌那”所带来的惬意,该是件多么欢乐的事啊。

    特殊的婚礼仪式

    在芬兰的夏初季节,人们可能会看到如下令人不可思议的景象:一群年轻的小伙子或姑娘用绳子拖着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溜达。这个被绳子拖着的人带着面具,而且衣衫不整。你可能根本想不到,这个人其实就是将要做新娘或新郎的人。

    在芬兰,初夏时节正是举行婚礼的最佳季节,这些年轻人实际是在欢送他们即将结婚的朋友结束单身生活,开始新的生活。

    早期芬兰人订婚和结婚都要取得双方家长的认可。男女双方的家长相互握手订婚,举行婚礼则是确认两家正式缔结姻亲关系。芬兰人的婚礼风俗的形成不但受到民间传统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教堂和教会一些宗教规定的影响。

    从公元前开始,人们就已经形成了交换订婚礼的风俗。公元1686年,教会法规定订婚相当于有法律效力的婚约协议。实际上,在乡下很多年轻人订婚后就开始真正的婚姻生活了。16世纪,在一些贵族中开始流行订婚戒指,但是在贫穷的乡村,只能以相互握手表示订婚。

    1988年,芬兰的婚姻法重新修订,取消了订婚的法律效力,但是订婚的传统并未从此消失。

    从18世纪一直到1917年,只有在教堂举行的婚礼才具有法律效力。现在,大概86%的芬兰人都信奉路德教会,他们在举行婚礼时一般都到教堂或者小礼拜堂进行,也有时会在家中或婚宴上举行。

    我们将现代婚礼和旧时芬兰乡村中举行的传统婚礼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芬兰人的特别婚礼风俗。

    在芬兰乡村,年轻人选择结婚对象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父母的影响和限制。而婚礼则是向他人展示自家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大好时机。乡间的婚礼欢宴经常会持续几天,新娘和新郎家分别举行热闹的庆典。一般来说,在秋天和圣诞节期间举行婚礼比较多,因为这时没有多少农活,而且食物较其它季节充沛。筹备婚礼时要请一些专业人士,像媒人、新娘化妆师、厨师和歌手等。

    芬兰人举行的“王冠婚礼”很是特别。之所以叫“王冠婚礼”是因为新娘头带着漂亮的王冠。婚礼欢庆队伍要经过一个拱门到大婚礼举行现场,新娘和新郎在一个天篷下举行婚礼。婚礼到达高潮时,人们开始狂欢、跳舞、唱歌,直到精疲力竭。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如此豪华奢侈的婚礼,一些穷人只能在牧师住处举行一个简单的婚礼,参加婚礼的客人有时还凑一些礼钱给新婚夫妇。

    在19世纪,芬兰各阶层的社会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婚礼风俗中。极少数贵族人举行的婚礼明显模仿欧洲大陆人的婚礼风俗仪式。

    现在,芬兰人举行婚礼不但要创新、有特色,而且更要反映他们的传统风俗,像抛洒大米、切婚礼蛋糕等。有时在豪华婚礼轿车上装饰着叮当做响的锡罐,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槛,等等。对于现代芬兰人来说,这些都是真正的传统。

    网络最发达的国家却没有网吧

    拥有500万人口的芬兰,是世界上网络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芬兰人非常喜欢网络,也很会有效地利用网络。在芬兰,网络几乎无处不在。但让人吃惊的是,在网络如此密集的地方却没有网吧。

    网络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工具,在芬兰,几乎看不到有人用它来玩游戏、聊天。在芬兰,随处可见网络图书室,它们郡是免费开放的,人们只需要注册自己的真实姓名,保证对自己上网的操作内容负责就可以了。

    政府为了普及网络知识,推广网络应用,还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其中就有为老年人及电脑知识薄弱者推出的网络大巴、网络芬兰浴等设施,为人们学习网络技术提供了许多便利。

    在网络大巴上,设置了让人们免费学习电脑的空间,乘务员同时还兼任电脑培训师的工作,以便使所有的芬兰人都能尽快地掌握网络知识。

    奇闻轶事——背着夫人赛跑

    在距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不远的一个小镇,每年7月5日,都要举行传统的“背夫人赛跑”的活动。

    这项运动起源于公元19世纪,一个名叫龙卡伊宁的贵族想要招收一些身强力壮的卫兵。报名的人很多,可是如何才能录用到合格的人选呢?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一条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让应征者背着麻袋通过,优胜者即可人选。这便是背夫人赛的雏形。

    1996年,这项比赛被确定为正式的国际性比赛。比赛规则是:在200米长的跑道上,分别铺设了沙路、草地、柏油路,路上还设置了2道木障和一道水障。为保证安全,在比赛时还专门配备相当数量的保卫人员。

    有趣的是,如果在奔跑过程中,“丈夫”不小心将自己的“夫人”摔落在地上,那就要罚15秒钟的时间,以处罚对“夫人”的照顾不周。比赛中所背“夫人”的年龄必须在17岁以上,可以是自己的夫人,也可以是“借”来的夫人。获得比赛第一名的“夫妻”,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品和奖金。

    土耳其的特色美食

    土耳其是世界上三大着名的美食国家之一。在土耳其美食中最让人垂涎的恐怕要数苏丹饭和烤羊肉了。

    苏丹饭

    相传,在15世纪,奥斯曼帝国强盛时期,穷奢极欲的苏丹王和贵族们非常讲究美食。坐落在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黄金角海湾的苏丹宫殿托普卡帕宫有一个规模庞大、设备齐全的宫廷膳房,可一次供应两万人的宴会。

    苏丹和妻妾们在后宫“哈雷姆”,用膳。这个称为“哈雷姆”的女人宫是苏丹王和母后、妻妾们起居、用膳、娱乐的地方,生怕有人暗害;平时任何男人不许进入。开饭时,御膳房的厨师们只能把饭莱送到“哈雷姆”门口,安放在专设的大理石长桌面上,然后由宫女呈送上去;宫廷里对膳食管理非常严。御膳房机构庞大,大约不下三四百人,分工精细,有配莱的、掌勺的、打杂的。苏丹王吃的饭菜要经过严格选挑和检查,由掌勺御厨按照上莱的次序烹制,呈送上去。据说每顿饭的莱肴有百样之多。用膳的餐具也十分讲究,均为金银制品。

    苏丹饭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苏丹叶美依”(苏丹饭),其菜肴之丰盛,席面之豪华,用料之考究,形式之美观,绝不逊色于我国清朝的满汉全席。

    目前在土耳其,苏丹饭是官方用来招待友好国家副总理以上的贵宾的。现在土耳其全国只有两家饭店供应苏丹饭,一家在伊斯坦布尔的老王宫里;一家是首都安卡拉的“首都”饭店。这家坐落在市中心的四星饭店的底层专设了一个经营“苏丹叶美依”菜肴的宫廷餐厅,但价格并不昂贵。你只要付出5000里拉(约10美元),就能欣赏和饱尝陈列在各式餐台上的100余种宫廷食品。

    当你走进餐厅的时候,珍馐美味的浓郁香味扑鼻而来,轻柔优美的奥斯曼王朝的宫廷音乐,引人遐想,使人恍如进入了苏丹王宫。穿着红色古典服装的男服务员笑脸相迎。用红丝绒和鲜花装饰起来的餐台上摆满了各式凉菜、汤菜、热菜、点心、饮料、瓜果、甜食等百余种精致鲜美的土耳其传统宫廷食品,真是琳琅满目,使人目迷五色、馋涎欲滴。

    这家苏丹饭餐厅以自助餐形式供应百来种食品,顾客可以随意选吃,不受限制。

    第一餐台是各式凉菜,有20多种:鲜嫩的生菜,青绿的黄瓜,透红的西红柿,生鱼片,其中羊脑髓和茄子做得别有风味。羊脑是上等补晶,是苏丹王妻妾们爱吃的菜肴,而茄子的吃法,在土耳其菜里,不下200多种。

    第二餐台是汤菜,有十几种:豆汁汤、羊肉奶油汤、鸡丝汤、西红柿奶汁汤等都有一种特殊的风味。

    第三餐台是热菜,除烤;熏鸡鱼外,大多是羊肉菜,这是苏丹饭的主莱,有烤全羊、转烤羊肉、麻辣羊肉串、炸羊腰、烤羊头、羊排、红烧羊肉块和羊肉抓饭等。这些菜都是现烤现供。一只被烤得外焦里嫩,闪着绛色油光的全羊放在一个银色大盘子里,顾客可以任取它的各个部位和羊腹中的抓饭。

    第四餐台上摆满着甜食点心。甜食有好几百种,在苏丹饭中占有重要位置,土耳其人上下都爱吃甜食,其中,糖煎条又酥又软,是用蜜糖泡制的,咬上一口,满嘴香甜,沁人心肺。卡尔马卡尔奶油拉糖是土耳其的特产,另外还有甜蛋糕、芝麻、果仁、椰仁软糖等都是人不能不尝的。最后一道是甜瓜和冰淇淋。

    烤羊肉

    土耳其全国的大小城镇,餐馆林立,特别是称为“开巴帕”的烤羊肉小吃店更是比比皆是。转烤羊肉,是种有着浓厚土耳其风味的传统快餐,价廉物美,备受欢迎。只须花上五六百里拉(为月平均工资的1%~2%)就能品尝佳肴。难怪这些小吃店总是门庭若市了。

    在各种烤羊肉中,以转烤羊肉为最佳。它的制作方法是这样的:一只设置特别的竖立式电烤炉或煤气烤炉(一般安装在饭馆门口),炉火前有一根比大拇指略粗的转动的金属棍。许多鲜嫩的羊肉块(或牛肉块)插入金属棍中叠放起来,形成一个长长的肉柱,直径约为20~30厘米。金属棍不停地转动,左右上下均匀地被熏烤。厨师边烤边切边卖。烤肉师总是汗流浃背地站在烤炉旁,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所以,私人烤肉店厨师的工资很高,有的月薪达20万里拉,相当于一个“国家艺术家”的月薪,比教授还高。

    厨师手持一把剑式长刀,敏捷地从转烤的羊肉上削下肉片,铺在烤饼上,浇上特制的佐料,放上生菜,有的夹入小圆面包,便是土耳其式的“热狗”了。吃的时候,外焦里嫩的羊肉,加上热气腾腾的脆饼或面包,再佐以一杯酸羊奶,使人觉得味美爽口,其乐无穷。

    土耳其各地的烤羊肉,都有自己的地方特点,有不同的做法和风味。较闻名的伊斯肯特罗“开巴帕”是在烤羊肉上浇西红柿汁,不含糖的酸牛奶和熟羊油,而阿达纳的烤肉饼则是带辣味的,是把绞碎的羊肉馅做成肉条串起来烤熟后吃。有一种叫“孟加尔”的烤羊肉,更是别有风味,顾客自己在炭炉上边烤边吃,可烤羊排、羊腿、羊腰、羊肝等,味道各异。

    相关链接——伊斯坦布尔的“一夜屋”

    伊斯坦布尔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南端,是一座拥有400万人口、横跨欧亚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工业、运输、贸易和文化中心,也曾是奥斯曼帝国首都,它经历过罗马文明以及拜占庭和奥斯曼伊斯兰文明的洗礼,它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名城。伊斯兰世界有句谚语“《古兰经》诞生在麦加,读者在埃及,珍藏在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也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作为欧亚两洲分界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市中心穿过,在海峡两岸,高楼栉比,到处可见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点缀于花丛绿荫之中。由于商业和旅游业的繁荣,每年都有不少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从内地流入沿海,致使伊斯坦布尔城人满为患,人口拥挤,住房十分紧张。

    由于住房紧张,房租也非常昂贵,一般两居室一套的租金,几乎要占去普通职工收入的1/3;倘若室内设备齐全或地段适宜,租金则要超过普通职工的月薪。因此,伊斯坦布尔的住房问题,是市政当局最伤脑筋的一件大事。有很多居民为找住房而日夜奔波,特别是从乡村流入城市的农民,他们大多无处栖身,露宿街头。至于低收入、多子女的家庭,往往十来口人挤在一间狭窄的一二十平方米的斗室里。尤其那些等房结婚的男女青年,更是焦急万分,他们大多已相爱多年,有的早已身怀六甲,甚至婴儿业已出世,但还不得不分别住在双方父母家中。许多居民在郊外公家的荒地上盖起了简陋的棚屋栖身。但由于违反市政管理章程和侵犯产权,往往被治安警察强行拆除,甚至为此还发生了流血冲突。在广大无房居民的长期斗争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土耳其议会通过了一条法令:凡是在地面上盖起了一座已有屋顶的“房子”,不管其支撑屋顶的基础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任何人就无权强行拆除。此后,“一夜屋”就应运而生,成为无房户们解决临时栖身之处的一种手段。

    在一般情况下,许多无房户经过互相串联,并看好一块无主的荒地(但必须是属于国家的土地),于是就秘密准备建房的材料。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他们邀集了各自的亲朋好友,有的挖地基、有的砌山墙,经过一夜的奋战,终于把房屋盖起来了。只要盖上了屋顶,大家就可以回家休息。如果天亮后还没有盖上屋顶,治安警察就有权强行拆除。

    经过一个夜晚就盖起来的房屋,人们称它为“一夜屋”。“一夜屋”的出现,充分说明土耳其人互助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当然,这些前来帮忙的人大多是无房户的至亲好友,他们不要任何报酬,但必须招待他们一顿比较丰盛的晚餐,外加一顿可口的夜宵。

    “一夜屋”大多是砖木或泥土结构的,屋顶一般是用铁皮。这些“一夜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鳞次栉比,逐渐形成了住宅区。但无论如何,“一夜屋”终究还是贫民窟,卫生条件很差,没有学校,没有各种服务设施,社会秩序也很混乱。因此,住户们一旦找到固定的或工资较高的职业后,他们就设法离开这里,毫不留恋地告别“一夜屋”,把他的“一夜屋”转送或出售给别人。

    伊斯坦布尔市虽然兴建了许多新的住宅区,但远远满足不了急剧增长的人口需要。在一般的情况下,伊斯坦布尔市政当局对于“一夜屋”的出现是不加干涉的,因为它毕竟缓和了严重的房荒问题。在众多“一夜屋”住户的呼吁和请求下,市政当局还对这些棚户区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善措施,如修筑马路、修建下水道、通水通电等。倘若有幸的话,有些“一夜屋”会被列入市政建设计划,那么,这些“一夜屋”的主人就可以成为“拆迁户”,可以轻而易举地往上比较舒适的公寓了。

    荷兰的风土人情

    荷兰是一个着名的旅游国度,也是一个多种族文化、安全与现代国际化的社会,以郁金香、风车、木鞋、运河、奶酪和画家凡高闻名于世。荷兰被公认为举行国际重要会议最好的地点,最近被E.I.U.评监为拥有全世界最优良商业环境的国家。

    荷兰的国土面积不大,拥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不论是短暂的停留或者是较长的度假旅游,观光客可随意地将海滩、博物馆、购物和其他行程串联在一起。1999年,世界各地共计有近1000万的旅游者到荷兰观光。

    用木鞋向恋人求婚

    在外人看来,荷兰的木鞋只是一种工艺品而已,但事实上,木鞋对荷兰人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荷兰木鞋取材于那里特有的一种杨树。这种木质比较坚硬,但容易清洗,原料便宜,而且到处都有,加工起来也简单,所以几乎所有的荷兰人都会制作木鞋。同时,木鞋也是荷兰人最安全的劳动防护靴,可有效地保护脚趾。

    在荷兰,婴儿出生后,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小宝宝准备一双小木鞋。如果是男宝宝,长大谈恋爱时,要设法悄悄量好女友的脚形和尺寸,然后亲手为她做一双木鞋,并刻上女友的名字。结婚时,男方要将做好的木鞋作为爱情信物送给妻子,并要亲手为她穿上。

    荷兰风车村

    去荷兰,不看风车就等于没到过荷兰。而要看风车,荷兰的风车村是最方便的选择。风车村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北部,大约15分钟车程的桑河岸边。这里以独特的风车和17世纪建筑风格的绿色木屋而闻名世界,并有木鞋和乳酪工厂,以及餐厅和礼品店等。因此,这里也是一处相当受游客欢迎的小村庄。

    风车村的出现,是因为当时桑河的两岸要改造,因此一些古老的房子和风车要拆掉,当地人觉得很可惜,所以就将两岸的房屋和风车都原封不动、一砖一瓦地搬到桑戴克,建起了这个风车村。桑戴克的风光非常迷人,除了迎风转动的风车外,当地一些有钱的商人还在桑河边盖起了房子,并漆成绿色,因此一眼望去非常好看;而且每栋房子的山形墙虽造型不同,但上面的装饰也都相当漂亮,各具特色。

    荷兰的煎饼远近闻名

    煎饼是荷兰最普通也最受欢迎的餐点。荷兰的煎饼有点像葱油饼,个头稍微小一点,但荷兰煎饼口味却相当丰富,有咸肉、奶酪味道的,也有水果、巧克力味道的。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到处都是制作煎饼的餐厅,有些咖啡馆也会提供煎饼。以达姆广场为中心的城区,都能找到地道的荷兰煎饼店。荷兰有一个叫乌普兰的小镇,那里就是荷兰煎饼的发源地。镇上有一家着名的煎饼店,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个煎饼店整体都是木质结构,墙面是由清一色同样粗细并带有树皮的原木纵向排列组成,屋内地面是厚实坚硬的大木板。整个建筑都被架在距离地面一米高的空中,有点像我们南方一代池塘上的竹棚。周围还有一圈带有扶手栏杆的阳台式游廊,四周都有台阶通向地面,煎饼店的四侧还有四扇大门。

    在煎饼店的菜单上,列有70多种煎饼。煎饼上来后,每张厚厚的煎饼都像一个小生日蛋糕,而真正的煎饼在底下,也是薄薄的一张,上面放着肉、蔬菜或其他食品等,并用淀粉等东西将它们固定在煎饼上,形成一个坨型。

    最具荷兰特色的煎饼,是“海鲜大全煎饼”,焦黄的煎饼上堆放了一层层的海鲜,有鱼、虾、蚌等,同时还会在这些海鲜上浇上各种颜色的汤汁,然后在最上面盖上绿色蔬菜。这种煎饼吃起来是很讲究的,就是不能平着吃,要纵向吃,这样各层海鲜才会尽在口中。此外,还有火腿煎饼、托里煎饼、沙拉煎饼等,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在煎饼上堆放各种食物,吃法也一样。

    据介绍,荷兰煎饼是采用玉米面、黑麦粉、燕麦粉、杂粮粉或几种面粉的混合,再加入一定比例并经充分搅拌的牛奶、果汁、鸡蛋和肉汁等。而且,调好的面粉还不能马上用,要饧一个小时左右。并且,煎饼也不是一下就烙出来的,要先将面平摊在平底锅中,用小火烙三分钟左右,待煎饼成型后再放入蒸锅,蒸六七分钟,最后再放到平底锅烙一下,这样才能作出正宗的荷兰煎饼。

    10月3日吃“国菜”

    每年10月3日,荷兰人都要吃一种用土豆、洋葱和胡萝卜配成的菜,这种菜被称为“国菜”。说起吃“国菜”的习俗,还有一段不平常的来历。

    1547年5月26日,西班牙军队包围了荷兰一个美丽的城市莱顿。城里的居民向外求援,吉列尔莫亲王答应给予援助,但要求他们坚守3个月,以给他装备舰队所需的时间。

    莱顿城的居民坚守了90天,已经弹尽粮绝,而亲王的舰队还没有到达。这时,亲王给被困居民送来了一封信,说他原想打开运河的堤岸,使他的舰队能够驶往莱顿,但是没想到漫出的水只有几厘米深,所以计划没能成功。莱顿的居民为了不当俘虏,忍受着饥饿继续坚守。10月2日,大暴雨整整下了一天,水位迅速上升,亲王的舰队终于启航了。

    围城的敌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撤退,放弃了攻打莱顿城的计划。城里的居民看到敌军撤走,马上争先恐后地向敌军阵地奔去。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找些吃的。但西班牙人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带走了,只剩下一些土豆、洋葱和胡萝卜。人们便把这些粗菜放在一个锅子里煮熟,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为了纪念这一次守城的胜利,从此每到10月3日,荷兰人便要吃用土豆、洋葱、胡萝卜配成的“国菜”。

    奇闻轶事——骑车得穿救生衣

    在荷兰的弗士兰地区有一条奇特的交通法规:骑自行车者必须穿救生衣。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骑自行车怎么还要穿救生衣呢

    原来,这个地区的大街小巷都傍靠着一条运河,骑车者稍有疏忽:便会连人带车落人河中,严重的甚至会因此溺水身亡。

    为了保证骑车者的生命安全,当局才制定了这项奇特的交通法规,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了解瑞典的特殊生活

    瑞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权国家”。2000年,瑞典与它的北欧邻国芬兰一起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范国家”。

    在瑞典的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40%,在1986年,瑞典的32个部长中一度由女性占据了其中的16席。而瑞典妇女在社会活动中比男人更活跃,据统计,在瑞典的对外贸易活动,女人创造的价值占了近60%。

    瑞典人的家庭生活

    在瑞典,55岁以下的女性中约有85%的人担任社会上的全职或兼职有薪工作,工作时间每周通常为40小时。如果是年轻的夫妻生了小宝宝,男女会任选一方可享受一年的有薪假期。一旦孩子病了,男女中也允许有一人请假在家陪孩子,而工资照平时一样领。

    据了解,瑞典的父亲请假照顾孩子的次数几乎与母亲一样多。在许多中年家庭和多数青年家庭中,男女平等已是这里公认的事实。男人可以打扫卫生、上街购物和烧菜做饭,因此,在瑞典的家庭里很少有雇佣人的,即使高薪的人家也愿意自己管理家务。在瑞典,如果一个家庭中新生了一个婴儿,父亲还会代替母亲在家里照顾婴儿,尽管很少有爸爸愿意代替妻子在家抱孩子。

    瑞典属于高消费的国家,因此仅靠家里一个人工作是难以维持生计的。只有两口子都出去工作赚钱,才能适应那里高消费生活。因此,瑞典也容许自由堕胎。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养两个孩子是最理想的,不论这两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男的欢迎,女的也不会有人嫌弃。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个孩子,那么政府也会对这样的家庭提供较多的子女补助金,因为瑞典的人口稀少,45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只有830多万人。

    在瑞典,未婚同居的人也比较多,多数人都是有了孩子之后才正式结婚。但结婚与不结婚对孩子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不管孩子的父母是否结婚,他们都享有同样的法定权利。每个家庭用来供养16岁以下儿童的那部分收入可免税。在孩子不到8岁时,父母每天的工作时间可以从8小时缩短为6小时。

    瑞典的退休年龄通常为65岁,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60~70岁之间随时退休,或逐步减少工作时间直到领养老金为止。目前,瑞典退休老人约140万人,几乎占全国人口的14%。

    没有围墙的监狱

    在瑞典,监狱的外部是没有围墙的,而且监狱里还设有像宾馆一样的单间。瑞典全国约有4000名在押犯。按照法律规定,每座监狱中只能关押45名犯人,每3名犯人就得配备两名看管人员。

    在监狱里,犯人也享有最大的自由,他们可以在里面读书、看报、看电视,还可以自己出版报纸。为了减少犯人的孤独感,犯人每天都可以和家人通电话,监狱方面每月还允许犯人的家属来监狱中与他们共同生活半个月,享受亲情的关爱。在出狱前,犯人还可以提前外出找工作。因此,这里的犯人根本没有必要越狱,监狱自然也不用设围墙了。

    当然了,这里的犯人们每天都有一定的劳动时间,但他们都是有报酬的,而且报酬也颇为丰厚。不过,犯人的劳动收入不能占为已有,得全部用于赔偿受害者,如果不够则由监狱负责补足。

    瑞典最有意思的情书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邮政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一封南非苏路兰姑娘写的古老情书。

    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每当我见到你的时候,在我的心里总是燃烧起那闪闪发光的小火花,它们仿佛是天空的闪电。这情景,意味着在我的内心时刻燃烧着对你的爱情之火。”

    也许你以为这不过是一封普通的情书罢了。但有趣的是,这封信并不是用文字写在纸上的,而是一条很漂亮的项链。它是用五光十色的玻璃珠粒、谷粒、植物的叶子和茎串编成的。这些材料,就是写成这封信的所有“字母”。

    苏路兰人在通信时,就把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次序严格地排列起来。项链排好后,就能向亲密的朋友诉说自己的心事了,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件有趣的装饰品罢了。

    原来,在苏路兰地区,长期以来遭受殖民主义者的野蛮统治,以致苏路兰人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只能用“会说话”的项链来互通音信,而其中最别致的便是苏路兰姑娘们用来表达感情的五彩缤纷的项链了。

    白色的项链象征纯洁朴实、忠诚可靠;红色的项链说明姑娘的眼睛因为思念而哭得发红;浅蓝色意味着幸福;黄色代表美好;绿色是患病的信号;而黑色则表示忧愁与不幸。

    延伸阅读——重女轻男的民族

    瑞典人对女儿十分珍爱。生育女儿的父母逢人便夸耀自己的女儿如何聪明、漂亮,可以在“露西亚节”成为象征光明的圣女。为了家中能出现受人喜欢的“圣女露西亚”,全家人都苦苦盼望着女孩儿的降生。

    在澳大利亚土着部落里,妇女能够比男人干更多的活,而且心灵手巧,因此妇女在部落里受到广泛的尊重。生了女孩的妇女更像英雄似的,受到全部落人的祝贺。

    印第安曼达族的妇女以多面手着称。她们不仅能干地里的农活,而且砍柴、捕鱼、料理家务样样精通。妇女们大多还善于交际和经商,能为家庭带来丰厚的物质财产。因此,谁家要是降生了女孩,便被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亲友们纷纷前来道贺。

    东非班图族人对女儿十分偏爱,家里人都把女孩当作宝贝。平时,父母也总是把女孩子们打扮得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美丽动人。而该族的女孩们对自己父母也十分尊敬,她们尽心操持家务,料理农活,减轻家庭的负担,不辜负父母的疼爱之情。

    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还保留着重女轻男的风俗,结婚时不是女方嫁到男家,而是把男的娶过来。这里的风俗还有:如果婚后头胎生的是女儿,父母就不再要孩子了,因为只有女儿有权继承遗产,儿子什么也得不到。

    丹麦风情令人称奇

    丹麦是个美丽的欧洲国家,而其拥有的一些特殊风情,也令人称奇。

    天天点蜡烛

    即使电力供应很充足,丹麦人也喜欢晚上点蜡烛。走在丹麦街头,人们常常都能看到一幢幢公寓、别墅的窗户上映出点点烛光,人们会在烛光下愉快地品酒、聊天。室内的烛光与天空的星光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情调。

    丹麦靠近北极,夜晚漫长,因此蜡烛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因此丹麦人就渐渐养成了点蜡烛的习惯。也正因为如此,丹麦蜡烛的人均销量全球第一。

    丹麦的蜡烛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在婚宴上,蜡烛是白色的,象征着纯洁;在圣诞节上的蜡烛更是别有特色,每支蜡烛上分别印有1~24的数字。人们从12月1日起,就每天点上一支蜡烛,直到圣诞前夜为止。丹麦人认为,圣诞蜡烛燃尽时,圣诞节就到了,圣诞老人将会在这时候给大家送来意想不到的礼物。

    自行车可以免费骑

    丹麦人生活在国泰民安之中,因此将锻炼身体看得特别重要,而骑自行车就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买汽车很贵,油价也高,停车也难,而在丹麦,存自行车是不用交钱的。丹麦人普遍都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认为保护大气清洁对每一个人都有利。因此在上下班时,骑自行车者很多。在节假日里,成群结队的自行车骑手就会聚在林荫或海滨大道上进行自行车赛。车手们在自行车专用道上骑得飞快,行人和汽车都不能挡道。当然,自行车上路必须有前后灯,小孩坐在自行车上,也必须有小凳子,而且必须戴防护帽。有许多自行车手晚上还在自己的小腿上系上反光带,车灯一照,老远就能瞧见。

    丹麦的自行车多为国货,有的轮胎很细,但很结实,很少有爆胎的现象,但价格可是贵得吓人。在丹麦还有免费的自行车。丹麦是以高福利着称,政府为了鼓人们锻炼,为了保护环境,同时也为了给人们提供方便,在哥本哈根市投放了好几百辆自行车。要骑这种车时,将二十克朗硬币放进车链上的孔眼内,用完再锁在任何一个存车处,取出硬币即可。

    聪明的丹麦人把存自行车的架子设计得相当小巧,有的只是一个直径只有三十厘米的圆圈,又美观,又实用,更为重要的是不占空间。

    最爱说反话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冬日,风雨交加,天气很冷,丹麦人却说:“今天天气真不错,不禁使我想起夏威夷来,那边的天气还比不上我们这里好。”

    丹麦人都知道自己国家小,丹麦语在国际上没有大的月途,但他们却自豪地宣称:“只有智慧最高的人才能学会丹麦文,所以世界上只有500万人会说丹麦话。”

    如果一个人穿了一套笔挺的新西服去上班。很快,他的丹麦同事就会故作惊讶地问:“你今天为什么打扮得这样难看?这套衣服是不是从救济所领来的?”

    一位在丹麦居住了5年的美国女歌星说她每次开完演会后,总有人对她说:“你昨天晚上的表演真是糟糕透了。”她初听这些话时担心得吃不好、睡不香,后来在丹麦住久了,才知道这句话其实是一种恭维。

    每当外国人对这种幽默方式提出质疑时,丹麦人总是自我辩解说,他们的幽默绝对不是一种恶意的嘲笑:“你看见我的表情吗?我说这些话时,嘴边带着一丝微笑,眼中闪着俏皮的光。我有意尽量把事情夸大来说,你怎么会领悟不到其中的诙谐呢?”

    一位丹麦心理学家认为:丹麦人只称赞小孩,成人之间便不再说彼此恭维的话。那是因为人人都有一种“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的心理,所以连称赞别人也要刻意掩藏在假意的嘲笑里。

    丹麦婚礼的特殊礼物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习惯给他们的恋人戒指或一束花,作为订婚礼物。但在丹麦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送给未婚妻刻满情诗、木制的棒槌才是最吉利的,因为棒槌能带来好运和美满。

    丹麦人在筹办婚姻的几天内,都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

    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还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小知识——西方奇特的点烟法

    用一根火柴连续点三支香烟的做法,在西方被视为一大禁忌。因为西方人相信,如果这样做的话,厄运一定会降临到抽第三支香烟的人身上。而这一禁忌源于下面这个故事。

    1899年,英国和荷兰为争夺南非殖民地而交战。当时还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武器,狙击手所持的步枪就成了最有杀伤性的利剑。

    有一天晚上,在两军对垒的阵地上,一名士兵点燃了一支香烟,敌方看见远处有一点微弱的火光,就将子弹推上了枪膛。当那名土兵将燃着的火柴递给他的同伴点烟时,敌人开始举枪瞄准。最后,当这根火柴落到第三名士兵手里时,敌人的子弹发射了,第三名土兵倒在了血泊中。

    因此,西方人在给人点烟时,一般都采取这样的做法:先用火柴点燃一支烟,再用这支烟点燃其他烟。如果使用打火机的话,每点燃一支烟后立刻把火熄灭,然后再点第二支。

    注重体面的波兰人

    波兰是中欧最大的国家,面积为31万多平方千米。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首都华沙坐落在维斯瓦河沿岸,维斯瓦河是波兰境内最长的河流。波兰的自然风光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波兰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地。民族遗产是波兰的国宝,包括老城、建筑遗址和珍贵的艺术品。

    波兰具有迥异的东欧风情。首都华沙呈现明快的现代都市特色,有东欧小美国之称;波兰南部的克拉科是波兰历史上重要的古都,有热闹缤纷的市集广场、古老的大学,以及王室遗址城堡。克拉科旧城区是联合国UNESCO榜上有名的世界遗产。

    波兰的民俗风情也吸引着诸多的国外游客前来旅游,这也加深了世界对波兰的了解。可以说,波兰民族是一个热情、纯朴、慷慨的民族。

    借钱也要招待客人

    波兰人特别注重名誉和体面。虽然不少波兰人还很贫穷,但对待来访的客人,波兰人总是非常慷慨。波兰有一句俗话:“家里来客人,上帝也会一起来。”所以,波兰人宁可自己负债累累,也会殷勤地招待每一位客人。

    其实从客人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本来只想来喝杯茶的,主人却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客人常常为此惴惴不安呢!

    即使在非常艰难的时候,波兰人也不会亏待客人。可是等客人走后,余下的一个星期,也许这一家人就得吃客人剩下的饭菜来过日子了。

    波兰人最不愿意从客人嘴里听到什么不满意的话,所以不管多么困难,只要是客人来,主人都会摆出满桌子的饭菜。

    虽然这是非常有趣的风俗,但在经济条件不那么宽裕的时候,最好还是量力而行。

    在宴请客人时,波兰人也有不少讲究:一是忌讳就餐者是单数;二是在吃整只的鸡、鸭、鹅时,波兰人通常要由在座的最年轻的女主人亲手操刀将其分割开来,然后逐一送到每位客人的餐盘中:三是不论饭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争取多吃一点,开要对主人的款待表示谢意:四是口中含着食物讲话,在波兰人看来,是十分粗鲁而没有教养的表现。

    穿浴袍赴宴会

    在波兰北部地区,当地人的婚礼特别热闹有趣,非常具有波兰传统特色。

    新人在教堂举行完婚礼仪式后,还要选个好日子举行传统婚宴,届时,要邀请很多亲朋好友喝喜酒。

    酒足饭饱后,最热闹、也是最有意思的活动开始了。这时候,无论男女老幼个个精神抖擞,踊跃地加入到疯狂的游戏当中。

    其中最奇特的是系扣子游戏。游戏一开始,一些人便穿上从家里带来的浴袍,还有些人干脆就是穿着浴袍来赴宴的。

    因为这项游戏的规则,是比谁衣服穿得快,而浴袍是没有扣子的,只需要往身上一披就穿好了,所以穿浴袍的人就很容易获得胜利。

    大家边喝酒,边游戏,一直狂欢到第二天日出时,婚宴才算结束。这样隆重的婚宴,花费自然不少。按照当地的传统,这笔费用得男女双方共同承担,这样就意味着今后夫妻两人要共同承担生活的责任。

    历史侧影——走“免刑柱”免受惩罚

    古威尼斯的国王曾经制定过这样一条有趣的法律:凡是犯了罪的臣民都有一次得到天神援助的权力。至于天神是否会援助罪犯,就要看他能否通过“免刑柱”。如果能顺利通过,那就是天神显灵,罪犯可以免受一切惩处;反之就要依法受到制裁。

    所谓“通过”,是指罪犯被判决后,由官兵押到免刑柱下,放开一切羁绊。罪犯背向圆柱,用脚跟沿着3寸宽的圆柱边沿由左向右绕行一圈,手不准扶柱,脚不准在半途滑出圆柱边沿,否则就是通不过。

    显然,要得到这样的免刑,其希望是微乎其微的。但每个罪犯都不愿意放过这个侥幸求生的机会,因此每个人都要全神贯注地试一试,如果过不了关就只能无可奈何地受刑了。

    更有趣的是,不少人为防患于未然,在平常的日子里,就花不少的时间练习通过“免刑柱”,以备有朝一日犯了罪,能顺利免刑。

    在沙特阿拉伯,那些被判处长期徒刑的囚犯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一项新颁布的法律规定:犯人在服刑期间,只要能将《古兰经》全部背熟,即可将刑期减牛。《古兰经》文字优美,全书约8万字,分为114章,若要将它全部背熟,实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刑罚。

    希腊的奇风异俗

    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陆地上北面与保加利亚、马其顿以及阿尔巴尼亚接壤,东部则与土耳其接壤,濒临爱琴海,西南临爱奥尼亚海及地中海。

    希腊被誉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对三大洲的历史发展有过重大影响。

    发源于希腊的母亲节

    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是每年的1月8日,而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则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希布莉(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3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由于母亲节的出现,现在父亲节也出现了。我国的父亲节是每年的8月8日。我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民国时代。民国三十四年的8月8日,上海闻人所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热烈举行庆祝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仕绅,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并且8月8日的两个8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是“父”。

    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人们采纳了杜德夫人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们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对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后来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了佩戴白丁香,宾夕法尼亚人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另外,在父亲节的那一顿早餐是由子女们做的,父母早上不必早起,可以继续睡,子女们做好早餐后拿到床前给父母亲用。

    光着身子参加奥运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之后每隔4年举行一次。比赛开始前一个月,希腊宣布全面停战。这是为了避免在比赛中发生战争,以保证观众的安全。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只允许希腊男人参加。奴隶和妇女是不能参加和观看比赛的。别国的男人也只允许观看比赛,不能参加比赛。奇怪的是,那时候的选手都是光着身子参加比赛的,即便是观众也得光着身子观看比赛。

    所以在比赛期间,女人连走近赛场都是被严格禁止的。即使在平时训练时,如果哪个女人偷看了运动员,也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比赛的优胜者叼以得到一顶用橄榄叶编织而成的橄榄冠,而且被允许供奉在神坛上。能把橄榄冠供奉在神坛上,在当时是一件最为光荣的事情了。

    拍照不能用三角架

    在希腊,拍照的时候绝对不能使用三角架,因为在这个国家有个特殊的规定:立三角架拍摄照片,必须获得官方的允许。

    当地人认为,使用三角架拍摄的人,一定是专业摄影家。而希腊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一个职业摄影师郑重其事地立起三角架拍摄照片的话,很可能他的“杰作”会被印制成风景明信片或画报,这是希腊当局所顾虑的。因此,除非经过当局的特殊审批,否则绝对不能用三角架拍摄照片。

    同样,在法国巴黎的所有博物馆里拍照,也是不允许使用三脚架和闪光灯的,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对珍贵的文物造成损害。

    如果游客不遵守这些规定,擅自使用闪光灯、三脚架,当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会没收您的“武器”,也不会把您的胶卷从相机里面拉出来曝光,只是工作人员会走过来向您提出警告。

    希腊“鸽巢”

    象征和平的鸽子一直是人们喜爱的动物,在希腊,鸽子更是作为和平使者成为希腊的重要成员。古希腊时期,鸽子被认为是爱神维纳斯的圣鸟,如今的希腊人把“鸽巢”也当成当地一景。

    在希腊的蒂诺斯岛上,远远望去能看到一座座白色的小楼散落在山坡上。房子的“主人”正是鸽子。这是当地人专门为鸽子建造的“鸽房”,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是当地的传统建筑之一。白色的鸽房有上下两部分,楼上有一个个错落有致的三角形小格子,有的可以直接通到房子里面,方便鸽子们的进出;有的只是一个格子,就像鸽子的“阳台”,鸽子们可以站在里面一边休息一边晒太阳。三角形的格子不仅划分出“大门”和“阳台”,对建筑物本身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而且这种结构非常牢固,抗风沙的能力很强。鸽房的下半部分是人们储存粮食和农作物的地方。

    据说鸽房的建造很有讲究。选址时要选在山坡上,并且要靠近肥沃的土地。据了解,鸽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被外来者占领期间。当时只有贵族才有特权养鸽子。他们离开后当地人才开始养鸽子,并建出更多的鸽房。19世纪岛上鸽房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多座,但今天保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

    没有一个女人的国家

    在希腊海滨的阿索斯山上有个被称为“修士之城”的国家——阿索斯自治共和国,这是个名副其实的男人国。这个国家仅有1000左右的人口,全是从世界各地来这里过隐土生活的修道土和僧人,除了圣母玛丽亚的神像外,全国没有一个女人。

    就是男人们在入境时,也必须持有其保护国希腊外交部的介绍信,并经自治政府严格审查方可人城。而更为严格的是,在阿索斯自治共和国领海5海里的范围内,任何“女性和雌性动物”都不得接近。这个国家至今还没有电灯、电视、电话,也没有交通工具、货币、警察、犯人和医生,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方式。

    修道士们年复一年地过着清教徒的生活。每当晨曦初露时,修道院钟声四起,修道土们开始举行宗教仪式。他们的生活每天严格地划分为3个阶段:8小时祈祷,8小时劳动,8小时休息。

    修道士们整天粗茶淡饭,终年在这个仅有360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含辛茹苦地生活,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平静而快乐地生活着。

    奇闻轶事——雅典城的午睡

    在希腊首都雅典,人们睡午觉的时间是很长的。每天下午2点一到,机关都停止了办公,商店一律关门打烊,人们都匆匆赶回家去,把落地木制的百叶窗严严实实地关了起来,整个城市立刻安静下来,人们都进入了酣睡的白日梦乡。这一觉要睡到下午5点钟才告结束,商店5点一刻开门,到7点半打烊。但是,雅典人真正的活动,却要到晚上7点半以后才开始。

    这时候,红日初沉,凉风习习。每家门口都会摆出几张靠背椅、一个小圆桌,人们悠闲地坐在那里纳凉品茗。不少街头巷尾,都设有许多已经斑驳的桌椅。这些桌子和椅子,因为年长日久,已经被磨得油润光滑。午睡后的希腊人,就在那里一边悠闲地喝着小杯的浓咖啡,一边恣意高谈阔论。

    在大街闹市的饭店里,也是希腊人傍晚以后的活动场所。他们乐天好客,普遍认为:“人生不过百年,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华灯初上,希腊人就开始梳洗打扮,穿上华丽的衣服,到餐馆或其他应酬场所,尽情欢娱。有趣的是,希腊人说“午安”,一直要说到深更半夜,最后分别的时候,才道一声“晚安”。

    饭店的营业高峰要到晚上10点半才开始,因为雅典城里人们的晚饭时间一般都是在10点钟以后,凌晨2点钟收场。这也许就是雅典人要在午后睡大觉的缘故。希腊属于亚热带气候,一到夏天,赤日炎炎,干旱少雨,使人昏昏欲睡。在午睡时间,即使有什么急事,他们也要待睡完午觉再办。所以,有很多人开玩笑说下午2点到5点,是希腊的“不设防时间”,连政变也不会发生,因为要发动政变的那些人也在睡午觉呢!

    刀光剑影话斗牛

    任何一个去过西班牙的旅游者,如果竟然连一次斗牛都没有看过的话,那不仅令人费解,简直被认为是一桩咄咄怪事。因为西班牙不仅是斗牛的故乡,而且西班牙人精湛的斗牛技艺,始终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神圣的斗牛活动

    斗牛,在西班牙人的心目中,被看成是一种传统的、具有艺术性的运动。它必须在圆形的建筑场地、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斗牛的时间一般都在傍晚4~5点钟开始,持续两小时左右结束。斗牛的顺序是:野牛上场-骑士斗牛-镖师斗牛-斗牛士斗牛。

    在观众的骚动声中,一场人与兽、生与死的搏斗拉开了序幕。只见七八个身穿金色紧身服的斗牛士,簇拥着一头庞然大物。他们使劲地推着、搡着,将它押到了场地中心。这是一头全身乌黑发亮、长着犀利双角的野牛。它的重量在500千克以上。

    斗牛士们分散地站立着,凭着他们的机智和技巧,对牛施展着一套又一套的花招,想方设法地挑逗和诱惑它,随心所欲地支配和摆布它,迫使它东奔西跑,左突右窜、来回冲撞。这是斗牛士们对牛的一场考验,目的是从中摸索它的动作和习性,了解它凶悍和警觉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他们之间,将有一人要在最后阶段与牛进行一对一的生死搏斗。

    令人窒息的斗牛过程

    从整个斗牛过程来看,这可算是一个最文明的阶段,对牛来讲,也许这是它唯一不受皮肉痛苦的时刻。但即便如此,牛与入之间也还是毫无“平等”可言的。这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不均衡(七对一或八对一),还表现在防御措施上的不公平——一个敌不住牛冲撞的人,可以随时地躲入四周的木制安全屏障中去,而被人追逐得精疲力竭的牛,却是无处可藏的。

    乐队随着高坐在平台上的裁判员的暗示,奏出了激昂的声响。它预示着斗牛的第二阶段开始了。尘土扬处,两名骑士各跨着一头骏马,耀武扬威地飞驰进场。骑士身穿银色耀眼的戎装。马也套上了牛角戳不进的铠甲。也许可怜的牛没有预感到大祸将临,也许是那种不甘示弱的本性在支配着它,它昂举着犀利的双角,凭借着全身500千克的重量,猛然地向斗牛士和骏马冲扑过去,将骑士的坐骑掀了起来。可就在这子钧一发之际,骑士手中的长予也同时戳进了坚硬的牛背。鲜血从牛背上喷溅了出来……

    乐队又一次奏起了乐曲,第三阶段开始了。但见两名身穿银裳的镖师,飞步奔到了场心。吸引着观众视线的是他们手中的梭镖。那些用五彩绣花织物包缠着的镖柄,使人看了眼花缭乱。

    这是一场较前更为紧张、更为惊险的搏斗,牛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差距似乎是缩短了些,因为镖师一不穿铠甲,二不骑马,唯一的武器只是手中的梭镖。而且按规定,梭镖只能在规定的地点投射,每次只能投两镖,直到投中六镖,这一阶段便告结束。这就全凭镖师丰富的经验、灵活的战术,正确的判断和敏捷的身手来取胜了。不论是战术上或战略上的半点差误,都随时可能遭受牛角戳入胸膛的致命打击。

    镖师过早地投镖,投镖的失误,或者虽然命中但不是规定的地点投射的话,都会招来观众蔑视、嘲笑和抗议的吹哨声。镖师打中六镖退场后,乐队再次奏乐,它告诉观众,最精采的最后阶段开始了。

    斗牛士穿着金色绣花紧身服,在夕阳的光照下,浑身闪烁着光芒,精神抖擞地健步登场。斗牛士的体重一般不得超过60千克,与庞大的牛体一比,简直就轻盈得像个芭蕾舞演员了。

    斗牛士与牛对阵交锋了。斗牛士是胸有成竹的,因为他在第一阶段中,已经掌握了这头牛的个性,同时,他又利用牛的一个普遍的生理缺陷——牛的视力对动体是敏感的,而对静止物的反应却是迟钝的。就这样,斗牛士开始施展他的绝招了。只见他猛力地掀动着红色的披肩,在野牛面前左右摆动,不中用的牛眼看到这样一个蓦然出现的飘忽着的物体,便误认为是敌手的袭击,立即狠命地猛扑猛撞过去。而斗牛士呢,为了防止被牛撞上,只是稳稳当当地站着,偶尔稍为挪动一下身躯。斗牛士以逸待劳地一再挑逗,终于使牛脾气大发,如疯似狂地来回奔驰冲撞。牛冲得愈凶、撞得愈猛,观众的欢呼喝彩声就越发响亮,仿佛他们得到了一种最美的享受,斗牛士的身躯相距猛冲着的牛角愈近,动作愈惊险,就愈会受到观众的称赞。

    渐渐地,牛的蛮力终于耗尽了。它开始大口大口地吐气,喘息得连舌头也拖了下来,可谓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这时,斗牛士已经胜利在望了。只见他步步紧逼,耍尽各种花招,迫使这头庞然大物低垂着头。于是,斗牛士利剑出鞘,银光闪处,锋芒由肩而入,直穿心脏。

    一头顽强、凶猛、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庞然大物,在身受重创的情况下,又遭到这致命的一剑,一个踉跄摔倒尘埃。在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2匹骏马把笨重的尸体缓缓地拖了出去。

    当你看过上面的描述后,也许会认为,这样的“斗”法,斗牛士是稳操胜券的。但事实却也不尽然。在马德里“爱丽娜”大楼前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西班牙一位杰出斗牛英雄的塑像。他的斗牛才能发挥到顶峰的一刹那,也就是他失去生命的一瞬间。在他失去生命的前一刻,他还丝毫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力量,因为当时他是那样得心应手地摆布着牛。观众对他娴熟的技巧、无畏的气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近似疯狂的喝采。也许是观众的捧场租他所处的优势,使他过分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那头俯首帖耳、奄奄一息的牛,猛地向他冲来。在电火花般的一闪中——那是生命的顶峰与荣誉的陶醉间的一闪——牛角刺进了英雄的胸膛。

    每年到西班牙的旅游者不少于3600万,他们付出几百万比索,观看这一场人与兽的生死搏斗。谁又能否定,他们中的某些人付出昂贵的代价,不仅是为了去欣赏一次艺术与运动的表演,或是去闻一闻牛血带来的腥风,而更主要的,是为了侥幸能看上一幕人类的弟兄——斗牛士死亡的惨景呢?!

    新知博览——西班牙的番茄大战

    西班牙的地理发差甚大,曲折的海岸线、干旱的内陆、肥沃的乡野、积雪的山峰……在这片文化汇集的土地上,有数以千计富有表现力的节日。

    每年的8月最后一个周三,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番茄大战”。“大战”通常在布尼奥尔中心人民广场开始,参加人数可达三万多人。在“大战”前,几十吨的西红柿也会提前从边远的省份运过来。

    为了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参观者,西红柿节已经发展成一个持续7天的节日。在这7天中,小镇上到处都能见到游行、烟火和美食。同时,这天晚上还要进行西班牙式菜肉饭的烹饪比赛,超过50名参赛者会在户外点燃篝火,用垃圾桶那样巨大的锅慢慢炖,锅中飘出的美味就能让人垂涎三尺。美酒和美食往往能令人陶醉,因为在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就能勇敢地投入战斗了。

    番茄节的规则就是只用西红柿打人,而且要把番茄捏烂后才能出手打。随着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勇士”手抓熟透的又红又大的西红柿,向身旁各种素不相识的“敌人”头上或身上投掷、揉搓。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是打击的目标,连运送西红柿的卡车司机都不能幸免。为了躲开四面八方袭来的西红柿,大家都用尽全力躲闪,稍有空隙就会在逃跑中还击。很快,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红呼呼的西红柿汁,整个街道也成了一条“番茄河”。通常战斗会进行半个小时,随后一个阳台上会发出火箭信号,“战斗”宣告结束。而镇上的居民也有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清理已经变成红色的街道。

    “番茄大战”兴起于1945年。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一天,布尼奥尔城的一个小乐队从市中心吹着喇叭招摇过市。这时,一伙年轻人突然奇想,抓起西红柿就向喇叭筒里仍,并互相比赛,看谁能将西红柿扔进去。这就是“番茄大战”的来历,此后每年这一天都会进行一场这样的“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街上的行人也加入混战,后来就连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参加了,因此这个节日也越来也盛行。

    风情万种的瑞士

    瑞士是欧洲的花园,欧洲着名的莱茵河发源在这,隆河与多瑙河流经这里,与峻岭崇山相交辉映。瑞士东有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有意大利,西有法国,北有德国,它们众星拱月的地势,使瑞士成为欧洲这块大陆上的屋顶。

    瑞士风情万种,各有韵致。崇山峻岭中,偶有一片青翠的丘陵绿野,只是它景色优美的一部份;如果你喜欢看壮丽的高山景色及气势磅礴的冰川,那么少女峰着名的阿莱奇冰川将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喜欢游湖,那么有大小上千个碧波如镜的湖泊,也一定让你满载而归。

    崇拜11的城市

    索洛图恩市是瑞士的一座古城,这里保留着许多巴罗克式的楼房和艺术文物。尤其令来到这里的游客惊讶的是:这个古城的居民们特别喜欢11这个数。

    该市旅游局局长艾里赫·艾利解释说:“这是因为1481年索洛图恩市被定为瑞土联邦第11个州的缘故,从此以后,11这个数在这里就吃香了。”

    上世纪末,索洛图恩市共有11间教堂、11个喷泉、11座塔、11个消火栓、11个手工业协会……

    直到今天,11这个数还是被狂热地崇拜着。比方说,这里有11个博物馆、11家银行、11个饭店,还有11个穿红制服的导游领着游人参观小城的各处名胜古迹。系红带子的狗不能生宝宝21世纪以来,泰国首都曼谷正经历着一场人与狗的战争。太多的狗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泰国政府只好集中力量抓捕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而最好的控制狗数量的办法就是给这些流浪狗做节育手术,让它们不能再生狗宝宝。如果那么多的狗都要生宝宝,泰国的街道就会变成狗的天堂了。

    因此,为了加以区分,做过节育手术的狗脖子上都会系有红色的带子,人们可以安心地把脖子上系着红色带子的狗带回去饲养。既然狗已经造成了那么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什么泰国人还要特意给这些流浪狗做手术,并且细心地照顾它们呢?

    那是因为很多泰国人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而信仰佛教的人相信,狗死后会脱胎重生,佛教把这个称作“轮回”,所以泰国人决不会轻易地杀死任何一条狗。

    瑞士的老年服务生

    瑞士的餐饮服务业十分发达,宾馆、餐厅、酒吧、咖啡厅随处可见。但有趣的是,在里面工作的服务人员大多是老年人。

    这种状况似乎与人们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因为在中国,服务生大多是些精力充沛、手脚灵活的年轻人。为什么瑞土的服务行业偏偏要雇用老年人呢

    在瑞士,除了一些高级餐厅和酒店外,一般的餐饮店都属于家庭产业,楼下是供客人进餐的地方,而主人往往就住在楼上。因此,餐饮店更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地运作,保证服务质量。

    白天,等年轻人上班后,老人便自动担负起了照顾客人的工作。瑞士的老年人大多吃苦耐劳,还善于悉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主人和客人都感觉舒适。

    热情好客、耐心周到便成了瑞士服务业乐于聘请老年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除了家庭产业乐于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外,一些公司也愿意雇用老人做些服务性的工作,甚至愿意出高价雇用年龄较大的“正式工”。

    这是因为瑞士人口少,劳动力不足,而政府又严禁雇用没有合法居留证的“黑工”,所以,老人便成了服务性工作的最好人选。

    伯尔尼的葱头节

    瑞士首都伯尔尼的葱头节距今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节日的起源有一种说法:1405年,伯尔尼市内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火灾。大火被扑灭后,伯尔尼附近的弗里堡便派来了数以百名的年轻力壮的农民来帮助市民重建家园。作为报答,伯尔尼市政当局便允许弗里堡的农民每年享受一次在伯尔尼不纳税销售葱头的机会。

    在节日的前一天,附近几个州的农民就会提前将编好、洗净的各种葱头装在车上,第二天早上驱车赶往伯尔尼市。晚上学校放学和工人下班的时候,狂欢节的气氛便开始变得愈加浓烈。人们开始挥洒着的彩纸,装扮成小丑的模样,一些小的团体还会在酒店里演出过去发生的一些故事,同时还有一些讽刺性的内容字幅及字条出现在街道上。这时,饭店、小吃店、饮食亭等便忙着供应葱头点心、葱头香肠、葱头沙拉和葱头牛肉汤等等,使节日气氛更加浓烈。

    奇闻轶事——宝贵的胡须

    男性对于胡须一向十分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胡须甚至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在古代的波斯和欧洲,男性对于胡须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女性对于容貌的修饰。那时候,对胡须的处理方式繁多,包括染色、涂油、卷曲、梳剪、拉长,甚至涂上金粉。在睡觉前,男人们还要给胡须涂上香油,再戴上胡须袋作为保护。

    原澳洲巴兰纳市的市长,因为有一把和身体一样长的胡须而称誉一时。1569年9月28日,他在下楼梯时,不慎踩在自己的胡须上,以致失足坠下楼梯而死。他的胡须长达267厘米,现仍保存在巴兰纳市的博物馆中。

    保加利亚有个弗热达村,村里的男人都留胡须,尽管长短不一、颜色各异或修剪不同,但胡须是绝不能没有的。他们还每年举办一次“胡须节”。每逢胡须节,把胡须染成五颜六色的男人们便聚集到一起,载歌载舞,让妇女们从中选出“胡须英雄”。

    荷兰有一座别致的“胡须城”——阿尔克玛,在这里的男子成年后一定要留呈V字形的胡须。各式各样的“理胡须美容师”和“胡须式样设计师”也比比皆是。

    罗马尼亚的婚丧习俗

    罗马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千半岛东北部,面积23.75万平方千米。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人口2300万,是东欧各国中唯一的拉丁民族国家。

    罗马尼亚这个国家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礼节。比如男女见面时总是先由男方向女方打招呼,然后才由女方向男方打招呼;一群男女出门时,总是男子礼让女士先行,男士照顾女士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尚。罗马尼亚农村妇女的头饰,不仅美观实用,而且也是婚否的标志。在农村或山区迎接贵宾时,人们总是先送上整块新鲜的大面包,端上放盐的盘子,请客人掰下面包配盐吃(据说面包和盐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接着还要请客人饮木桶之酒,这些都是当地人民招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在黑海之滨的北埃福里亚地区,人们还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帐篷,成群的男女浑身上下涂满黑色的泥土,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是罗马尼亚人在进行闻名海外的“泥浴”。

    而最为着名的,还是罗马尼亚的婚礼和丧葬习俗。

    百辆婚车凑热闹高兴

    罗马尼亚虽然依然贫困,可许多罗马尼亚人哪怕每天只吃一顿饭,哪怕牺牲一切娱乐,也得想方设法挤出钱来,买上一辆达契亚。因而,罗马尼亚的轿车普及率比较高。每当有人结婚时,兄弟姐妹,哥们姐们,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实在不行,开一辆车过来凑凑热闹,也算一份心意。

    婚礼车队少则二三十辆,多则上百辆,从所用的车型上大致也可看出新人家庭的经济地位。国产达契亚显然不能与进口奔驰同日而语。但气氛都一样的欢快、热闹。所有的车,包括那些租借的出租车的车头都放上三朵玫瑰,铺上一块毛巾并在后视镜上系上几只气球。

    车队首先会来到一座教堂前,新郎新娘在男方母亲和女方父亲的引领下,缓缓步入教堂,面对上帝,发誓永远相亲相爱。这时,整个教堂异常庄严肃穆。对于所有罗马尼亚人来说,这是人生最最重要的时刻。

    宗教仪式一结束,车队毫无例外地会驶向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康斯坦察旅游港便是理想的所在。这里有古老宏伟的大赌场,有罗马尼亚民族诗人爱明内斯库眺望大海的雕像,有宽阔的海滨步行街,当然,最最主要的是,还有每天都不一样的黑海。

    停完车后,婚礼出席者全部下车,一对男女傧相,各自手持一根一米来长的大蜡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一对金童玉女——一个穿着小西服的男孩和穿着白裙子的女孩,再后面就是新娘和新郎了,新人后面便是双方父母、亲戚和来宾。所有人胸前都佩戴一朵白色的小花——纯洁爱情的象征:婚礼队伍少不了几个风琴手,他们不停地拉着欢快的曲子,营造出喜庆气氛。

    随后,人们选择几个最佳点,合影留念,然后欢乐的人群会围着新人唱起祝福歌,跳起霍拉舞。此时此刻,任何人都可以上去亲吻新郎新娘,任何人都会喝上一杯甘甜的葡萄酒,甚至连那些可怜兮兮的野狼,也会得到几块面包和香肠。依然贫困的罗马尼亚社会里,这等好事平时可不多见。

    海滨聚会后,夜晚即将来临。这时,婚礼车队会兴冲冲地驶向最后一站——某家餐馆或饭店。饮酒,跳舞,彻夜的狂欢,闹得惊天动地,鸡犬不宁。但谁也不会责怪。因为人们知道,这是婚礼,而婚礼就是最好的理由。再说,大门是敞开的,那些因喧闹睡不着觉的邻居,饭店客人,甚至路人,随时都可以进来加入欢乐的海洋。

    婚礼上放毛巾,意味着富裕。有趣的是,在罗马尼亚,不仅婚礼上放毛巾,葬礼上同样也放毛巾。看来,生前死后,人们都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

    色彩缤纷的墓园

    位于罗马尼亚北部山区的萨宾塔镇上,有一座风格别具特色的墓园,镇上的居民死后都安葬在这里。该墓园中的所有木制墓碑上,无一例外都刻着措辞活泼的打油诗,以及代表死者生前所从事行业或重要事迹的木刻画。诙谐的文字和艳丽的图画把墓园装点得生动而有趣,使这里反倒像是个美丽的公园。

    一位因为粗心大意而丧命的伐木工人的墓碑上写道:“醉后粗心人森林,林倒当头不知避。警告世人多谨慎,大意丧命最可惜。

    而一个嗜肉如命的屠夫的墓碑上则刻着“持刀屠猪爱吃肉,肉吃太多命不长。本欲安享耄耋年,不料只活四十三。”

    萨宾塔小镇仅有5000人口,当地人的生活十分困苦。但小镇人对待死亡的豁达态度,以及那座色彩缤纷的墓园,为当地单调而贫乏的生活带来了生气。

    历史侧影——没有自己语言的国家

    目前,在比利时,人们共同使用属于荷兰语系的弗拉芒语、法语和德语三种语言,而没有“比利时语”。所以,同样是比利时人,却经常有语言不通的情况发生。

    比利时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是欧洲文化的交融中心。因此,从中世纪开始,比利时就吸引了大量国外移民来此淘金。不同的民族汇集在一起,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就没法统一了。

    比利时政府曾经也为全国使用统一的语言而努力过,但由于各民族都想把自己的语言设定为公用语言而争执不休。

    结果,到目前为止,比利时仍然没有统一的公用语言。北部地区使用弗拉芒语,南部地区使用法语,东部地区使用德语。根据1963年制定的语言法,比利时各地区有权在经济、学术等所有领域使用自己的语言。

    也许你会问,那电视节目该用什么语言呢?实际上,比利时各地方电视台都分别使用自己的语言。即使同一个电视台,有时用法语广播,有时用弗拉芒语广播。即便在像邮票这么小的东西上,照样有法语和弗拉芒语两种标志。

    当然,也有共同使用两种语言的双语区,那就是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人们同时使用弗拉芒语和法语。

    注重传统的匈牙利

    匈牙利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东邻罗马尼亚,南接塞尔维亚,西与奥地利接壤,北与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为邻。

    匈牙利全境以平原为主,80%的国土海拔不足200米,属多瑙河中游平原。多瑙河以东的匈牙利大平原,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还有西北部的小平原,大部海拔100~150米之间。匈牙利的山地面积非常少,不足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仅北部为喀尔巴阡山脉的一部分,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北部山地的凯凯什峰为匈牙利的最高点,海拔1015米。西部外多瑙山地为阿尔卑斯山的余脉,一般海拔300~500米。包科尼山南麓的巴拉顿湖,为中欧最大湖泊。

    埃格尔的“牛血酒”

    匈牙利人爱喝酒,尤其爱喝埃格尔出产的用优质红葡萄酿制而成的红葡萄酒。这种红葡萄酒经过长时间的密封保存,浓度大,味道甘美,其颜色宛如鲜牛血,因而取名“牛血酒”。“牛血酒”深受匈牙利人喜爱,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或阖家团聚的日子都喜欢饮用这种高级名酒。“牛血酒”还成为了访亲探友的馈赠佳品。

    关于“牛血洒”,至今还在匈牙利人民中间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埃格尔位于匈牙利北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塞。1552年9月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军占领了匈牙利大部分国土,并妄图吞并整个匈牙利,故派重兵包围埃格尔。对匈牙利军民来说,失去埃格尔,就等于丢失整个匈牙利。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匈牙利军民不畏强暴,誓死保卫埃格尔要塞。传说,“葡萄酒是大地和太阳的儿子,它能振奋人们的精神,启迪人们的智慧”。于是,勇士们为了在激烈的战斗中增添杀敌的勇气和力量,便痛饮红葡萄酒,以至他们的胡须和盔甲尽被葡萄酒染红。土耳其的士兵看见这些胡须和盔甲皆为红色的匈牙利勇士后,惊慌失措,连连大声喊道:“不得了!匈牙利人喝了牛血,他们要拼命了,快跑呵!否则,他们就会像牛一样把我们一个个踩死!”侵略军士兵就这样被“牛血酒”吓得魂不附体,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从此以后,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和“牛血酒”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埃格尔的“牛血酒”便成了匈牙利的名酒,深受人们欢迎。

    独具特色的婚恋习俗

    匈牙利人的订婚和结婚仪式中保留了许多古老遗风,种植恋爱树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

    相传在古时候,某个村子里居住着一位长得非常漂亮而又聪明伶俐的姑娘,她不仅能干农活,而且善于料理家务,并且织得一手好布,村里没有人不夸奖她。许多青年人都希望能娶她做妻子,而她只爱上了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一个地主贵族的儿子也爱上了她,依仗家庭的富有和家族的名望硬要娶她为妻,女孩的父亲也一心想攀高枝,便对她施加压力。姑娘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让他们二人当众比赛爬树,谁能爬到她家后院大树上并把挂在树梢上的两瓶酒取下来,她就嫁给谁。比赛那天全村的人都前来观看,那个纨绔子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爬不到头,而她的意中人由于经常上树砍柴,所以轻而易举地把酒摘了下来,在全村父老乡亲面前,女孩父母只好同意她的选择。

    从此,比赛爬树作为一种求婚的风俗沿袭下来。匈牙利一些地区订婚以后,分别在新郎和新娘家栽上一棵树,新郎家门前的树上挂上一两件农具,象征着结婚以后要安心务农,也取吉祥之意,劳动给人带来丰收和幸福。新娘家的树上挂着扫帚和厨房器皿,意味着新娘将出色地操持家务,家庭有了贤内助才能富裕兴旺。

    栽恋爱树的风俗各地不完全相同,有些地区只在待嫁的姑娘家栽上一棵,而且是在订婚前一个月。5月是匈牙利的春天,许多青年人都喜欢在大地复苏、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举行婚礼。因此,4月份热恋中的小伙子便去姑娘家栽树,如果家长不反对的话,这门亲事就算定了。实际上姑娘早已和家长商量过,并得到默许,家长也愿意早一点找到一个乘龙快婿。自栽树起一个月后正式订婚。

    恋爱树不同于一般的树,要选择树身修长而笔直的树,要剥去树皮,只在顶端留下一米多高的树枝和树叶。树梢上挂着葡萄美酒,并飘扬着几条彩带。许多未婚夫为了向未婚妻表示自己的爱情,订婚那天要真爬上光滑的树,摘取酒瓶。也有的树上挂着模拟人像,这意味着对未婚妻的忠贞,不管白天黑夜、不管风吹雨打,未婚夫都守在未婚妻的身旁,当然会使妻子感激不尽。每年春天绿化栽树时,匈牙利青少年都十分踊跃,他们希望自己亲手栽种的树能被选为恋爱树。

    在距首都布达佩斯50千米的普斯陶沃奇,每年8月还举行爬树比赛,沿笔直而光滑的树干往上爬决非易事,这当然是对小伙子们意志和技巧的锻炼。胜利者得到荣誉与奖励。这种比赛往往和集体婚礼一起举行,也使传统婚礼和婚事新办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关链接——托卡伊的葡萄节

    托卡伊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一座城镇,被传为“神灵居住的地方”,这里风月清幽,气候宜人。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名着《浮士德》中的魔鬼也称赞过托卡伊。托卡伊整个城镇遍布葡萄园,享有“葡萄世界”的赞誉。

    托卡伊人世世代代种植葡萄,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托卡伊出产的葡萄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葡萄之一。托卡伊人酿制的葡萄酒遐迩闻名。

    1945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托卡伊人民每年十月在葡萄收获的日子,便兴高采烈地庆祝葡萄节。

    节日期间,托卡伊镇家家户户都用鲜花装饰一新。街道两旁悬挂的彩旗、彩带迎风招展。许多居民还在自家门口临时挂起出售“神酒”的招牌,招徕顾客。所谓“神酒”是用每隔数年才收获一次的优质葡萄酿造的。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与托卡伊人共度佳节。他们品尝着清醇味美的葡萄酒,赞不绝口。

    节日上午,游行开始。托卡伊人身着节日盛装,个个喜笑颜开。小伙子们骑着骏马,雄赳赳地挺进在游行队伍里,俊俏美丽的姑娘们则载歌载舞。一辆辆彩车挂着一串串丰硕的葡萄和一幅幅彩画,徐徐驶过。

    游行之后,整个托卡伊镇陶醉在节日的气氛之中,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人们尽情地唱啊,跳啊。最引人注目的是“葡萄收获舞”,它表现了一群姑娘来摘葡萄时的喜悦心情和对明天的憧憬,舞姿轻盈、优美。狂欢往往持续到次日凌晨。

    祝福满满的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它北接罗马尼亚,南接土耳其和希腊,西邻塞尔维亚和黑山和马其顿,东濒黑海,海岸线长378千米。

    保加利亚全境70%为山地和丘陵。境内低地、丘陵、山地各约占1/3,平均海拔470米。巴尔干山脉横贯保加利亚中部,以北为广阔的多瑙河平原,以南为罗多彼山地和马里查河谷低地。除巴尔干山脉以外,保加利亚境内的主要山脉还有里拉山脉(主峰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为巴尔干半岛最高峰)。主要河流为多瑙河和马里查河:多瑙河流经北部边境,其支流伊斯克尔河纵贯西北境。南有马里查河及其支流登萨河。

    三月花

    每年3月1日这一天,无论在保加利亚的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很多人的胸前都别着一朵用红、白两色棉线或毛线编织或缠绕成的小花,它们有的像绣球,有的如葫芦,有的仿佛是一片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瓣,有的宛如一粒吐艳的樱桃。异卉奇葩,千姿百态,这就是“三月花”。三月花是健康的象征,是在春天到来之际向人们致以的问候。

    关于三月花,在保加利亚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相传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阿斯巴鲁赫可汗带领自己的士兵去寻找建立第一个保加利亚王国的地点,一去多年没有音讯。他的亲属为了与他联系,就把红白两色线绕在一起,系在自鸽脖子上,让小鸽子给阿斯巴鲁赫带去家人的祝愿,以后渐渐形成风俗,并保留至今。

    最早的三月花是用红线编成的,后来出现了红白两色的。有的地方在红白两色拧成的线上系一串金币或银币,以及其他小巧的装饰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月花的种类越来越多,制作也越来越复杂。

    三月花,顾名思义是在3月份戴的,但在古代不一定非在3月,而是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比如,妇女生了孩子以后,人们就把红白两色线系在她身上;年轻人结婚时,新娘头上的花环,婚礼上的旗帜,也是由红白两色线编成;春天到来了,当第二次去挤牛奶时,奶桶上也要挂三月花;孩子出麻疹,父母亲就把红白线拧成绳,挂在为孩子烤的蜂蜜面包上,据说这样可以消灾祛病。民间认为,红色能赶走春天的疾病,代表着健康与力量;白线是长寿的象征,所以老人们在做三月花时,嘴里还不住地说:“祝你健康,愿你像巴尔干山一样长寿!”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这种风俗固定在3月份,因为3月份是春天到来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发。3月1日这天,天一亮,各家各户就在大门上、果树枝上挂上三月花,为的是多结果实;年轻的媳妇和面做面包,上面涂上一层蜂蜜,再系上三月花,然后把面包分给家里的大人和孩子,希望他们一年不得病。

    在3月1日这一天,除了佩戴三月花以外,民间还有其他一些风俗和传说。在南部阿森诺夫城及其他一些地方,男孩子们拿着一个木制小燕子,上边缠上红白两色线的三月花,挨家挨户串,边走边唱,提醒人们:“春天来了,田间劳动应该开始了。”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有的地方在这一天一定要给小女孩剪头发,说这样头发就会长得密又好。男人们在这一天不能把熏黑了的锅放在炉灶上,为的是小麦和玉米不得黑穗病。还有的地方在这一天不能把白色的衣服或被单凉在屋外,这样夏天就不会下冰雹。女人们在日出前把红布或红色线挂在果树上、房檐下,为的是小麦长得穗大粒满。在保加利亚北部的多布鲁查平原,人们把红布或红线扔在地里,祝愿五谷丰登,妇女们还把红线系在大门的钥匙孔上、盛牛奶的器皿或牛角上等等。

    三月花,最早是由一家中年纪最大的人制作,然后送给晚辈,希望他们健康,像三月花一样美丽。后来,在一些农村地区,三月花由妇女来制作,妇女们把此项工作看作是一种良好的祝福,会使自己家里“粮满仓,羊满圈,女儿不会被太阳晒黑,毒蛇和蜥蝎不会咬伤自己家里的人”。到了20世纪初,保加利亚出现了专门从事三月花制作的手工业,制作的技术大大提高了,三月花成了一种工艺品。人们在春天到来之际,买一些当年制作的三月花,送给亲朋好友,祝他们健康、长寿,但是送三月花不能送旧的,送隔年的三月花被看作是一种不友好的表示。如今,在3月1日这一天,所有的商店,以及小摊上都卖三月花,有的书店还举行三月花展销会,各种三月花争奇斗艳,这给还是一片冬天景象的保加利亚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按照保加利亚的风俗习惯,三月花一直要戴到燕子、仙鹤飞来、果树开花的时候。过去,特别是在农村,人们把摘下来的三月花放在石头上面,9天后看看石头下有什么东西,如果爬满了蚂蚁,这年就会绵羊满圈;如果有大的甲虫,牲畜就会兴旺;有的地区把三月花挂在开花的果树上,或玫瑰花上,那就会获得丰收。还有的人将三月花扔在河里,让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随着河水流走。

    玫瑰节

    每年6月的第一周,保加利亚人民都要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玫瑰节,人们用富有民族色彩的歌舞和隆重的仪式来欢度这一年一度的玫瑰串收时节。

    庆祝活动宣布开始以后,国家领导人登上主席台,一群漂亮的“玫瑰姑娘”跑上前向首长献花环,然后向周围的群众抛撒玫瑰花瓣。此时直升飞机出现在举行庆典的广场上空,并向地面上的人群喷洒香水和花瓣,接着,在万众的欢呼声中缓缓降落。一个化装成玫瑰商模样的人,肩搭布袋,走出机舱,向人们频频招手,示意要把保加利亚的特产——玫瑰油,带到世界的四面八方。此后,舞会开始,一群头戴面具、身穿奇特服装、腰系铜铃的“老人”在“玫瑰姑娘”的陪伴下,排成两行,跳起欢乐的舞蹈。化装舞蹈之后是民族舞,姑娘们身着民族服装,手捧装满玫瑰花瓣的花篮,随着悠扬的风笛声,跳起“霍罗”舞。

    玫瑰节期间玫瑰盛开,正是采摘与加工工作最紧张的时期。玫瑰花期一般为二三十天,清晨时花朵中含油量最高,所以采摘工作须在凌晨进行,趁着露珠未干,边摘边加工。采摘完毕之后,生产能手们要举行化装游行,他们挥舞着系着铃铛的花束、花环,载歌载舞,表达了花农们驱赶邪恶、祈祷上帝保佑玫瑰丰收的愿望。

    玫瑰节庆祝活动的中心是卡赞勒克市,因为“卡赞勒克玫瑰”含香精油最多。相传这种玫瑰是由一位女神创造的,女神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玫瑰,使之变得殷红。其实这种玫瑰的产地在亚洲,后经希腊、罗马传入欧洲,16世纪末叶才引入保加利亚。卡赞勒克市以西的卡尔洛沃市如今是玫瑰的主要产地,该布以西有一条长90多千米、宽10多千米的山谷,其间种满五颜六色的玫瑰,人们称之为“玫瑰谷”。玫瑰谷平均海拔350米,谷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玫瑰生长。

    保加利亚人民喜爱玫瑰,把它看作“国花”,认为它象征着保加利亚人民勤劳、智慧、英勇顽强的气概,同时又叫它“金花”,因为它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玫瑰香油精的价值比黄金还要贵。

    吉祥的喷嚏

    保加利亚人在新年的前夕,各家都会采回许多柏树枝,并用五颜六色的绒线和彩带加以装饰,然后将这些经过装饰的树枝扎成一束一束的,让孩子们拿去给亲友拜年。他们认为,用这种树枝轻轻拍打别人,会在新的一年中给他带来幸福、健康,令他万事如意。

    在除夕的午夜,当时钟敲到12点时,都要把灯熄灭3分钟,然后再重放光明。元旦用餐时,家长将第一只羔羊、第一头牛或者第一匹马驹给打喷嚏的人。他们相信,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此外,他们还盛行吃特制的新年蛋糕,并在蛋糕中放入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比如谁吃到小钱币,就表示会在新的一年将成为富裕的人,谁吃到玫瑰花则将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相关链接——精打细算的笑城

    加布洛沃市位于保加利亚的中部,是欧洲闻名的笑城。该城的人极富幽默感,善手编笑话讽刺别人,有时也嘲笑自己,笑话的内容几乎全部与精打细算、巧于节省钱财有关。有一则笑话说:一位加布洛沃人到某地办事,下了火车以后到处找出租汽车,并打听从车站到市中心要多少钱。一位司机认定他要雇车,赶快打开车门请他上去,说车费很便宜,只须一列瓦(保货币单位)。加布洛沃人把手一摇,说道:“谢谢,我不坐你的车,只是想打听一下,如果步行到市中心,可以省多少钱。”

    加布洛沃的城徽是一条剪掉了尾巴的猫。传说,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天,加布洛沃城里的猫都被剪掉了尾巴,因为人们发现,没有尾巴的猫进出房门比拖着长尾巴的猫要迅速很多,这样可以减少开门的时间,室内的热气就会少跑掉一些,也就能节省一些买燃料的钱。

    加布洛沃始建于公元14世纪。当时一个名叫拉乔·戈瓦纳的人来到风景秀丽的扬特拉河谷,在这里开了一座铁匠铺,铺子门前有一棵老榆树。榆树一词在保加和亚语读作“加布尔”。后来这里日渐兴旺,形成村镇,人们就顺口叫它为“加布洛沃”。此处土地贫瘠,谋生艰难,当地人以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生产为主,渐渐养成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风尚。有一个笑话说,冬天取暖买劈柴时,此地人专拣树根、带节疤的买,因为劈这样的柴比较费力气,劈柴劳动的本身就是取暖,可以省些取暖费。

    善于算细账是这个地方的人的传统,但他们并不吝啬。例如,大商人米纽为了攒钱,一日三餐只吃价格便宜的蚕豆。可是为了普及本市的文化教育,1912年自愿捐款4万列瓦,修建该市第一个图书馆。

    今日的加布洛沃是保加利亚幽默讽刺艺术的研究中心。城内有一座5层楼的建筑物,那里常年陈列着从世界各国搜集来的幽默讽刺作品。

    从1964年起,每年在这里举行一次幽默与讽刺艺术节,起初是地方性的,1975年改为全国性的节日,时间在五六月之间,每两年举行一次。前来参加艺术节的不仅有本国人,还有外国人,幽默与讽刺大师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办各类展览(摄影、绘画、雕刻、面具等),放映喜剧影片,对于成功之作授予艺术节最高奖——“狡猾的彼得”奖。此项奖于1977年正式成为世界性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