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分类:优秀作品

“红色公主”孙维世坎坷一生

作者:万伯翱 孟昭庚 等

时间:2021-02-13

孙维世,一位才华横溢的新中国人民艺术家,一位革命烈士的后代,一位叫周恩来邓颖超爸爸妈妈的“红色公主”。她似一棵屹立云端的俏白杨,一枝不畏酷寒傲风雪的红梅,她的不幸为后人留下了永远的隐痛。1962年2月,应中央实验话剧院的邀请,戏剧家马彦祥将扬剧《夺印》改编为大型话剧并担任导演。4月下旬,剧本脱稿后,马彦祥偕中央实验话剧院舞台美术设计人员赴江苏扬州和高邮等地体验南方水乡生活。当时年少的我,在北京火车站为他们送行。

低碳有你:有你,有我,地球更精彩

作者:崔峰涛主编

时间:2021-02-13

《低碳有你——有你有我地球更精彩》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金隅

作者:阿里木江·司马义 铁来克

时间:2021-02-13

作品通过古老、贫穷、落后的布拉克萨依村发生的历史变迁,真实地再现了在新农村建设和修建抗震安居房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描写了固守陈旧观念的买苏木·塔兰一家父子、父女、婚姻家庭以及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观念的更新导致“孤独世界”的破裂与更新。

拉萨河水泛金波

作者:杜文娟

时间:2021-02-13

(中篇小说) 夹杂在人群中,夏侯宁被裹挟一般,顺时针行走,和走在八廓街上的所有人一样,快乐无比,悠闲自得。

茄庄的愤怒

作者:赵文辉

时间:2021-02-13

赵老四落了个走路不利索,嘴还跑风。到这种地步,茄庄人就没法再恨他了,又开始跟他说话了。赵老四又成了以前的赵老四,脸皮比城墙还厚,见人就跟人家要烟,人家手里刚割的肉,他也敢张口让人家给他。吓得茄庄人见了他就绕弯,躲他。文玉没躲过他,有时还主动塞给他十块八块钱。今天文玉虽然没给他整盒烟,却塞给他五块钱。赵老四呵呵笑了,一挂口水淌下来,他也不擦,拄着拐杖进村了。

黄昏岸边说声有

作者:陈建明

时间:2021-02-13

我的故事或许怨了丰收。不是夏粮作物的丰收,是秋季作物的丰收。舅的那个地方因为气候、地理的原因,是一年一熟的单季种植杂粮区。说是叫因地制宜呢,杂粮也不再杂,高粱、大豆、谷子、红薯、山药蛋,包括南瓜、东瓜都不种了,人们齐刷刷种下了玉茭子。这几年是玉茭子的丰收。收玉茭子看起来省事其实不省事,不像小麦收下了就有粮商直接买走,得割倒了再掰,掰下的玉茭棒子肩挑车拉运回家,先用各种荆条编织的囤子囤起来,囤在院子里。不大的院落就全让玉茭囤子占据着,矗眼前的不仅是黑乎乎的玉茭囤子,往小里说,是一年油盐酱醋的代名词;往大里说,婚丧嫁娶起房建屋也指望着它呢。

三喜和他的三房女人

作者:姜兴国

时间:2021-02-13

三喜又要添一房女人了,这是第三个。渠边洗衣服的女人搓着领口和袖口,相互压低语声拉呱,嗓子都变调了。碰见甩手走来的三喜,男人就远远招呼,三喜,又要说人了?好福气。三喜宽大的脸刷地紫赤了,泛出油光,连摆着手说,哪里哪里。当着三喜的面,屯里人脸上都挂了笑,可三喜一拐进巷子,屯里人就你望我我望你地嘀咕开了,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真还敢娶,又不是本地的?这话议论过不止一次,还是一次次你问我我问你。没人答得上,只是都想起一些事。想起的是三喜的前两房女人……那天本来是个欢喜的日子。

猎乡的早晨

作者:袁玮冰

时间:2021-02-1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兴安岭深处某猎乡。“我跟你说,我可不在乎以前你和瓦罗基在学校里的事儿,可进了林子,到了我们猎乡,你可得规矩点儿,别再有那念想。不然,我格林娜可不是好惹的娘们儿。”格林娜停住脚,回头扫了迟宇一眼。迟宇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格林娜这样和她说话,她很反感,也很难为情。她放慢了脚步:“格林娜,你这人真怪,干吗总这么认为?我说过了,我和瓦罗基真的很平常,什么事儿都没有。”迟宇摊开两手,她真有点哭笑不得。

拔地苍松多远声

作者:劳承万

时间:2021-02-13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与王元化先生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经历,也没有想到他在我的学术生命中的重要意义——他让我第一次深刻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从他那里获得了做人、做学问的力量与信心。我的《审美中介论》一书,于1986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列入第一辑“文艺探索书系”出版,出书之后,责任编辑高国平先生特别嘱咐:凡书中所涉及到的当代名家学者,都应由作者签上名赠送一本。我遵嘱,也送给了王元化先生一本。先生收到后,赶在当年汉学家会议(上海金山)之前夕读完。

难忘的雾淞岭镇

作者:安石榴

时间:2021-02-13

“大球鞋煮饺子,越煮越不抗煮……”老王疯子照旧装扮得十分鲜艳,掐腰站在自家的柴门前。她穿的衣服其实非常脏污,暗暗的,看不太清楚本色儿,但细节十分光鲜——头上像蒙族舞者那样扎上一条天蓝色的绸子,在右鬓角处系成花结。腰上一条大红绸子——本色暗花府绸被面,扭秧歌的系法,正中间十字花,绸幅很宽,臃肿地垂下来。脚上就更有意思了,金黄色皮鞋——是老王疯子的杰作,用家家油炕的金黄色油漆非常均匀地刷在破旧的反毛皮鞋上!“大球鞋煮饺子,越煮越不抗煮……”老王疯子歪着脖子,挺神气地前后走了几步之后,仍然掐腰站定,莫名其妙地重复了这句话。

还林

作者:李春良

时间:2021-02-13

要人命的大水是半夜时涨起来的!晚上十点多钟,下了两天两夜的雨突然加大,在天地中间挂起来一个大水帘子,暴浇了两个多小时又突然停了。山村雨后的深夜死一样沉寂,就在这沉寂中,葫芦村南面的山山岭岭,沟沟汊汊里的水冲刷掉松软的泥土,裹挟着枯枝败叶渐渐汇聚成一条条翻滚的浊流,终于在村南三四里的山口处形成一股强大的牤牛水。

那年·鞋子

作者:罗荣

时间:2021-02-13

度过许许多多的日子,少年变成了老年。经历过的许许多多事情,也就变得缥缈。但当初的少年依然清楚地记得,五十五年前陪当兵的兄长去相亲那天,是农历二月初九甲辰,一个龙日。在那个黄道吉日,他们的父亲也要出门,与薮里第三批支援水利建设的居民去水库工地。军人本想让少年送父亲去工地,但父亲不让,要少年陪兄长去相亲。于是他们带着礼物跟着介绍人往西山走,一直走到三四十里外一个名叫芦萁窝的小村。那户人家显然知道有客将至,门口几个女人正在洗菜剖鱼拔鸡毛。见到军人,女人们甩净手上前接东西迎候,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一个女孩从房屋出来,瞥他们一眼,到檐下抱一捆松枝回屋去了。

凉粉就馍

作者:杜曙波

时间:2021-02-13

李天德的凉粉摊,在这个山区小县的大街上真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人们来到这里,不由自主地都用目光搜寻着它。走近了,吃不吃凉粉是另回事,但都要站在一旁,驻足观望一番。看一看那抹洗得光洁闪亮的凉粉担子和洁白闪亮的坨子,闻一闻油泼辣子的清香和那股沁人心脾的芥末味儿,对着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的李天德寒暄几句,或是淡淡一笑,打个招呼,才慢慢地走开了。有的人走出老远了,还要扭回头来望一眼。他二十多岁上挑起这副凉粉担子,一挑就是三十多个年头。他的凉粉摊子也就在这条大街上摆了三十多年。因为,他的家就紧挨着县城。

费洛斯河上的磨坊

作者:乔治·艾略特

时间:2021-02-13

弗洛斯河旁圣奥格镇上磨坊主杜利弗因欠债而发生诉讼纠纷,败诉破产后其子女汤姆和玛吉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聪明而勤奋的汤姆终于经过几年的努力,攒够钱还清了债务并买回了磨坊,但玛吉的爱情却因汤姆的反对而频遭挫折。当两人在危难之中和解时,凶猛的洪水却最终将兄妹俩吞没……

彩色的人

作者:刘亮

时间:2021-02-13

当初建矿时,因为矿靠着双塔村,矿也就随了村名,叫双塔矿。这里的工人大多是从淄山、新立、枣成、淮野四个矿务局调来的。顺理成章,这四个地方的人就形成了四股地方力量,同时也像四根颤巍巍的钢丝绳,一不小心又缠在了一起。最后,来自枣成矿务局的这股力量占了上风,第一任矿长就是枣成局的郑家稻,现在是第二任矿长,叫郑金龙,是郑家稻的亲侄子。郑金龙是个小个子,长得瘦骨嶙峋,一对扁扁的长眼睛,尖尖的下巴,小扳手鼻,有些唯唯诺诺,一点儿不像矿长的样。他五十出头,矿长干了也快八年了,当初就是郑家稻把他从综采区长提到了副矿长这个平台。

酸枣树

作者:赵桃山

时间:2021-02-13

《酸枣树》由赵桃山著,小说以主人公周昊天与3位女性的爱情婚姻、悲欢离合以及事业沉论为主线,描写了太行山区城乡的沧桑巨变。在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辉煌成就的同时,鞭挞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酸枣树》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倔犟的姑娘

作者: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泽

时间:2021-02-13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血泪春秋

作者:池永良

时间:2021-02-13

江山不易,不易江山。斗争获得江山——共产党领导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不忘斗争。让那些赤胆忠贞,坚贞不渝,不畏强暴,坚忍不拔——华夏儿女的这种伟大的抱负、胆略、意志,情怀、情操,载入历史史册——漫漫长河,源远流长。

本屯无牛

作者:寒云

时间:2021-02-13

黄昏的时候,百旺乡琳琅村百牛屯村民唐柱在山坡上放牛,听见进屯的路上有摩托车驶来,摩托车没有安装排气管,“骗骗骗”——马达声像煽人脸一样响亮。唐柱知道屠户蓝老宁又进屯来卖肉了。蓝老宁是百旺乡路口的屠户,白天在自家的门面卖肉,傍晚如果还有较多肉卖不完,他就会骑着摩托车走村窜户地叫卖,把那些成色不是很好、已经有些变味的肉以较低的价钱卖给村民。见蓝老宁的摩托车拖着一阵白烟爬到坡上,唐柱赶忙跑到坡头上喊,蓝老宁,蓝老宁。蓝老宁没有听见唐柱喊他,他驾着“骗骗骗”震天响的摩托车,尾部挂着一如既往的白烟,径往屯里去了。

龙舟魂

作者:胡亮松

时间:2021-02-13

榕树头辟成公园,树根洞雕成树根景观。成群结队的鸟儿从四面八方飞来榕树梢栖枝歇息,形成“百鸟归巢”奇景。河边栏杆有若玉石雕砌,熠熠生辉。临江一座《龙舟魂》塑像,艺术家塑造一位赤膊擂鼓的龙舟手,底座四面龙舟竞渡浮雕场面相呼应,仿佛奏响《赛龙夺锦》乐章。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