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还原古迹的真相-复活节岛巨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复活节岛的发现

    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探险,突然发现一片陆地。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赶紧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其命名为“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呈三角形状,面积约为117平方千米。岛上死火山颇多,有三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海岸悬崖陡峭,攀登极难。

    复活节岛上的奇特雕像

    复活节岛上矗立600多尊巨人石像,高7米至10米,重约30吨至90吨,有的石像帽子就重达10吨之多。它们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山岩雕琢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

    石像的眼睛是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的,格外传神。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

    古人是如何搬动巨像的

    海洋中的火山岛都是由玄武岩构成的,而用来雕刻石像的材料不是玄武岩,而是凝灰岩,有的甚至是浮石。古代雕刻家非常了解浮石的特性,他们制作好帽子后,不是搬着它到处跑,而是把它滚向目的地,再放到石像的头上去。

    人们只发现了30多座戴帽子的雕像,而且这些戴帽子的雕像又都站立在有浮石层的地方。毋庸置疑,帽子就是在石像附近造好的,然后再顺着用石块叠成的脚手架滚到雕像的头上,而不是抬上去的。

    为何会有没有完工的雕像

    火山口里还有大约400多尊没有完工的雕像,有的只有不多的斧凿痕迹,有的则几乎完成并可以搬走。从火山口下来的路上,分散着几十尊已完工的雕像,这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么问题而突然停了下来呢?

    有关学者考证,人类登上复活节岛始于1世纪,石像底座祭坛建于7世纪,石像雕琢于1个世纪后,12世纪时,这一雕琢活动进入鼎盛时期,约1650年前后雕琢工程停了下来。

    从现场看,当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遇天灾,比如火山喷发,或是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宗教领袖。

    延伸阅读

    复活节岛,1888年归属智利,当地波利尼西亚语称“拉帕·努伊”,意为“地球的肚脐”,表示自己是地球的中心。全岛共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