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意味着什么:风尚卷-票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聂鑫森

    云晴晴28岁,是古城国华京剧团的当家花旦。她的名声不仅在古城很响,南方的许多城市,被称为“云党”的票友也非常多。她有戏剧学校“科班”的正经出身,后来又带职读了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班,锦上添花,功夫更加了不得。

    云晴晴学的是“程派”,不但扮相俏丽,而且唱、念、做、打都有绝活儿。她会唱的戏很多,《锁麟囊》、《碧玉簪》、《玉狮坠》、《春闺梦》、《文姬归汉》……每一出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票友们依照惯例,把她称为“云老板”。特别是那些网上的“粉丝”,在她的网站上跟帖时,更是一口一个“云老板”叫得挺欢。云晴晴不喜欢“云老板”这个称呼,总感到有点男性化的色彩。她至今待字闺中,连男朋友都没有哩,一个“老”字岂不让她觉得未老先衰了。可她不能申辩,票友有这份热情不容易。

    每晚唱完戏,不管是在外地还是本地,吃过夜宵后,云晴晴都会打开手提电脑,看看票友对她的演出有什么评价。那真是一种幸福。她敏感地发现,只要在本地演出,就会有一位叫“梨园之友”的票友,发帖时从不称她为“云老板”,而称她为“云晴晴女史”。“女史”者,有学识之女性也。从行文的古雅看,应该是个男性,而且有一把年纪了。她也曾想和他见个面,但对方说:“票友千万,我不过其中一员。君若一一会见,岂不空耗时光。”

    她把“梨园之友”的帖子,一一下载珍存,时常阅读,几乎都能背下来。他评价她的唱腔:“忽而高如鹤唳、哀厉凄绝;忽而细如游丝,幽怨呜咽;忽而悬崖急湍,忽而徐折经回。欲学君之行腔既难,如君之如此顿挫合拍,讲究四声更不易。”当然也有批评,那晚她演《锁麟囊》饰薛湘灵,因白天被硬拉着去参加一个同学的聚会,耽误了休息,嗓子有些吃力。“梨园之友”的帖子说:“唱腔中似有倦意,丹田之气捉升不足,有几处该往高走,君却平曳,以技巧掩之,一般人难察,但我却深以为憾。”

    这样诚笃而懂戏的票友,不是知已是什么?当年梅兰芳之遇齐如山,程砚秋之遇罗瘿公,至今都传为佳话。可惜,她与他是遇而不见,一“网”相隔,同居一城却似远隔千里。

    这个春季多雨,一连下了四十多天,城里到处潮乎乎的,而隶属于古城的邻县,闹起了水灾,很多的村子被淹,而且还时常发生泥石流,报纸、电视上触目都是抗洪救灾的报道。

    国华京剧团从外地演出归来,当夜,云晴晴就见到了“梨园之友”的信件:

    云晴晴女史:

    春安。

    得悉贵团载誉而归,辛苦了。连日大雨,乡间灾重,房摧屋塌,桥断路毁,田园而成泽国。古城市民,无不日夜萦系于怀,伸出援助之手。我以票友之名义,恳请以君之号召力,联络同人义演赈灾,则是灾民之幸。我将随市政府之救灾指挥部奔赴灾区。君之义演,我虽不能亲睹,但会让家人前往助阵。谢谢。祝演出成功!

    梨园之友

    云晴晴看完,眼睛都湿了。随即打电话给团里的负责人和各位同事,大家异口同声说“义不容辞”。

    第二天上午,古城各处贴满了救灾义演的海报:国华京剧团义演五晚,都是云晴晴主演的“程派”名剧,每票百元,全部款项捐赠灾区。

    这五晚呀,按照云晴睛的安排,全体演员都提前化好装、穿好戏服,站在剧院门口,迎接前来看戏的观众。在主要演员的面前,设有“捐款箱”。不少观众虽已买票,在进门时还会慷慨地把钱投入箱中。云晴晴确实有人缘,她面前的“捐款箱”投钱是最多的,她不停地说:“谢谢啦,谢谢您啦。”

    云晴晴的演出,晚晚精彩。观众既奉献了爱心,也过足了戏瘾。卸了装,草草用过夜宵,云晴晴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网站上的帖子。

    “梨园之友”果然不在剧场。她想:他此刻在做什么呢?帮助灾民转移?发放救灾的钱、物?还是在通宵开会?

    五晚的义演结束了。

    云晴晴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钟才起床,她真的累极了。

    父母亲上班去了。床头柜上放着一份《古城晨报》,肯定是母亲买菜时捎带买回来的。云晴晴看见在头版正中间,有头天晚上她演出的《碧玉簪》大幅剧照。而头条消息的粗黑标题,立即吸引住了她的目光:《暴雨中转移众乡亲泥石流吞噬八勇士》。她飞快地读完全文,不由得小声啜泣起来。这牺牲的八个人,都是市政府救灾指挥部的成员!

    晚上,云晴晴又打开电脑,“梨园之友”的亲属给她发来了信件。

    云晴晴女史:

    你好。

    在我发这封信时,“梨园之友”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牺牲前的两个小时,曾打手机来嘱咐我抽暇给你发封信,感谢你和你们的义演。我每晚都领着孩子去剧院,你的演出真是太好了,相信你会成为“程派”最优秀的传人。我想我以后应该经常去看你的戏,也做一个够格的“梨园之友”。再见。祝全家好!

    “梨园之友”的亲属

    几天后,在肃穆的追悼大会场里,哀乐低回,云晴晴泪眼模糊,凝视着八位烈士的巨幅遗像。她听说,他们都喜欢京戏。那么,谁是“梨园之友”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