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没有方向,速度就失去了意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前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的多寡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是否处于优势地位。年轻人要想在社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就要非常重视信息的搜集和丰富。将你的感官扩展到最大的限度,睁大眼睛,三百六十度张开天线,广泛地搜集资讯。

    信息量最大、最全面,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信息载体当属信息高速公路。如要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并有效地使用信息,需要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

    ●最快地掌握信息

    行业人士认为,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与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亦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成为教育的首要课题,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

    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这种能力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足以说明,一以贯之的学习和教育重心必须转移,学校教育和一切与学习相关的组织机构必将作出相应的变化。

    三百年前,土地是一种财富,因此,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财富。后来,美国领先工厂和工业产品上升为世界头号强国,工业家占有了财富。今天,信息便是财富。问题是,信息以光的速度在全世界迅速传播,新的财富形式不再像土地和工厂那样具有明确的范围和界限。变化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显著,百万富翁的数目会极大地增加,同样,也会有许多人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聪明的富人会给予称职的专业人士如律师、会计师、房地产经纪人以及股票经纪人以优厚报酬,因为他们是他在市场上的“眼睛”和“耳朵”,会给他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他赚到大钱。

    成功有一个关键,就是你能够比别人先知道一些别人还不知道的信息,然后,做出一些别人还做不到的事情,这样,你就能够成功。或者说你比别人快了一步。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并不要求你去学太多的东西,因为当你学到时往往已经过时了,问题在于你学得有多快,也就是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这种技能是无价之宝。

    或者说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才是学习最重要的关键。假如你现在开始学习的东西,都是别人早就知道的,或者别人都已经10年前使用的方法,你现在才开始学习,那未免太晚了,未免己经太慢了,因为21世纪的竞争很激烈,竞争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时间速度,你需要比别人更快做出一些绩效来。

    不论有多远,有多贵,只要是最新最好的信息,你如果能第一个知道,就会超越所有的竞争对手。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你的同行们在做什么,你都必须要知道,并且要比他们知道得更多。当他们不了解一些信息,但是你了解,你才有信心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一位台湾的成功学家说,他经常要买书的时候,会先回台湾去买,因为他知道台湾的书籍在国内大概要经过一两年,才开始出版。他在国内看到很多新书,都是台湾四五年前出的书籍,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在市场上不会处于落后的地位,即使目前祖国信息比较封闭,他仍然要在国际上与这些世界级的大师论长短。

    一定要吸收你这个行业中所有最新、最棒、最快的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假如你要成为世界级成功者的话,那么全世界任何一个信息你都必须第一个知道。就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每年一定会花时间闭关自守,关在书房里面,任何会议也不开,任何电话也不接,任何的人也不见。他就在屋里面研究全世界所有的信息与资料,阅读书箱和杂志,不管任何方面的全部阅读,然后出来与公司高级主管开会,决定这一年的行销策略和公司的发展方向。

    年轻人也许需要相当的积累才能获得成功,但应该尽早养成重视信息的习惯,这样你才能踏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把目标看清楚再行动

    年轻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在单位里能创造出很高的效率,而有的人忙忙碌碌却最终一事无成呢?关键在于他没有注意到所做的事情的方向性,把他的精力消耗在偏离方向的不重要的事情上,从而做了一些无用功。他们在羡慕他人成功的同时还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失误到底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18世纪后半叶,欧洲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了这块"新大陆"。1802年,英国派弗林达斯船长带船队驶向澳大利亚,想最快地占领这块宝地。与此同时,法国的拿破仑为了同样的目的也派阿梅兰船长驾驶三桅船前往澳大利亚。于是,英国和法国进行了一场时间上的比赛。

    法国先进的三桅快船很快捷足先登,占领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并将该命名为 "拿破仑领地"。随后他们以为大

    功告成,使放松了警惕。他们发现了当地特有的一种珍奇蝴蝶,为了捕捉这种蝴媒,他们全体出动,一直纵深追入澳大利亚腹地。

    这时候,英国人也来到了这里,当他们看到法国人的船只,以为法国人已占领了此地,非常沮丧。但仔细一看却没发现法国人,于是,船长立即命令手下人安营扎寨,并迅速给英国首相报去喜讯。

    等到法国人兴高采烈地带着蝴蝶回来时,这块面积相当于英国大小的土地,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了,留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悔恨。

    法国人虽然提前到达了目的地,但是他们在没有完全达成目的时不小心就偏离了自己的方向,导致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必须注意行动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有成效,从而避免忙忙碌碌而又毫无所为。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经常问一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所作所为对实现目标是否有益?直到你达成这个目标为止。

    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于把握方向。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把目标看得很清楚才开始行动。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味的蛮干,是决不会获取成功,达到理想的彼岸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成功原则就是,要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如果拼命的在错误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努力工作,即便是做的十全十美,那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不会给生活带来成功和快乐。

    很多人在生意场上或是在工作中,大都以赚钱或是获得名誉为唯一的目标,并且把这一目标无限的扩大,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繁忙和无序的状态下,很少考虑他们的职业技能、生意天赋、兴趣爱好等其它方面的问题。在行动的方向上,总是处于盲从的状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考虑问题,这样的结果,会使自己对工作失去乐趣和激情,最终将会摆脱不掉失败的结果。

    保持自我是很重要的,忠于自己的梦想和克制随波逐流的欲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意识到,你的生活选择是你自己的。

    如果你不满意你现在的状态,你想让你的住房更大些,或是你想拥有一部你做梦都想要的汽车,那么你就要为你的梦想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些改变,某种程度上,你要付出的多一些,多思考,改变工作方式,更聪明的工作,你总会得到你想要的。

    有很多的改变都是前进路上的方向标,虽然这些改变看上去很细微,但是他们的作用要比速度重要的多,在人生的路上,就好象是一次旅行,可以有不同的速度,但首先要明确方向,大多数人在匆匆赶路的时候,不考虑方向的问题,结果去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去的地方。没有了方向,速度就失去了意义,要记住,方向永远比速度更重要。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根据自己的才能特点,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快出成果,早日走上成功之路。

    没有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行。

    决定方向的因素有很多,要在生活中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审视,比如你选择什么样的人做为朋友、你的时间安排、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热情、对工作的态度等等。不要小看每一天的生活状态和快乐指数,这些可能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对事物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付出勇气和行动,为驱动力加油,这的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成功方法。

    事实上,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会有很多障碍,即使你运用了比较轻松而有效的工作方法,要想获得的更多,还是要付出努力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成功的路上,一定要表现出耐心和对困难的挑战,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了你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金钱,那样的快乐和满足感,是会比生下来就富有的人高出几百倍,这种生命的体验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年轻人,关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你是否己作出规划?也许你仍在学校里继续深造,但这不会影响你为自己设计未来的美好蓝图,有了这蓝图,你才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因为"时间就是金钱";也许你已是一个 "社会人",那就更应该了解有一个目标会使你少做很多的无用功,能更轻松、更快捷、更高效地实现它。

    其实,年轻人需要懂得的是,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很好地掌握好方向性,即目标性。没有方向,漫无目的地去干,那样就等于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高效率可言。

    ●要舍得“自我投资”

    我们只要有经济条件,首先应投资于教育。实际上,当你还是一个穷人时,你所拥有的惟一真正的资产就是你的头脑,这是我们所控制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年轻人初入社会,要明白一个道理是:成功者一般都“懂得投资自己”,就是把自己收人的一部分,花在资讯搜集或能力开发上面。

    我们只要有经济条件,首先应投资于教育。实际上,当你还是一个穷人时,你所拥有的惟一真正的资产就是你的头脑,这是我们所控制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当我们逐渐长大时,每个人都要选择向自己的大脑里注入些什么样的知识。你可整天看电视,也可以阅读高尔夫球杂志、上陶艺辅导班或者上财务计划培训班,你可以进行选择。

    有一位富有的女士,她的公寓失窃了,小偷拿走了她的电视机、录像机,却留下了她阅读的所有书籍。我们大概也会作出类似的选择,90%的人会购买电视机,只有大约10%的人才会购买书籍或其他增长知识的途径。

    日本现在的白领阶级中,在工作之余学习各种才艺,上空中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或专科学校取得资格的人,竟多达二十六万人。

    他们这样进行自我投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职位。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你放松了求知的脚步,马上会被人追赶过去。

    例如:你具有某方面的执照,周围的人们会视你为专家。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时,第一个就会想到你,因为你在这方面的表现优异,对你的升迁十分有帮助。所以大家才会积极地为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努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社会里,知识越发凸显出它超常的价值,在知识和信息方面落后于人,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可谓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也越来越快,年轻人若想成为社会的弄潮儿,而不是落伍者,就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随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及时调整自己,了解自己需要哪些知识来武装自己,并以最快的速度为自己充电。这是当今时代一个年轻人在社会立住脚跟,并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素质。

    因为自我投资非常重要,所以在必要的投资上不能舍不得花钱,因为你要想到它给你带来的效益可能远远超过你为它所投入的。现在的年轻人学电脑、学英语、学开车成为时尚,即使一时用不上,但他们明白“知识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往往在你需要的时候,比如在应聘一个重要职位的时候,才发现现学是来不及的。所以平时就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了解什么是当前社会中最有用的知识,就要尽快地去掌握它。这样机会到来时,你才会发现你比别人有更大的筹码和胜算。

    以前人们求职更多的是注重高收入,眼下,更长远一些的因素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司能不能提供正规的培训,使自己得以不断提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不少单位的招聘广告中,都把“培训机会”写在了显赫的位置上。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扩展,企业管理人员最终意识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必须通过不断的开发,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及再利用,否则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时消耗殆尽。美国《Computerworld》杂志日前的一项以IT从业人员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在高工资之外,人们更渴望公司提供培训教程。该杂志表示,管理者必须与IT从业人员进行更有效的交流,提供使专业人员提高技能的机会以及由公司负担的学习进修机会。

    事实上,在单位不能满足自己时,有心计的白领们早已自掏腰包开始接受“再教育”。工商管理、计算机、财务、英语等都是比较热门的项目,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作一种“补品”。在以后的职场冲浪中,这些培训将化作各种资格证书,在求职或跳槽时增加自己的“分量”,有时学历证书反倒排在了后头。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人才处于不断折旧中,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人才市场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概念,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有需要才是人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因此,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自人才市场的信息已表明,现在的人才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已经由原先的纯英语人才转向更青睐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等复合型人才;IT行业更是如此,由原先的单一IT人才转向更看重IT+管理、IT+产品研发等复合型IT人才。单一型人才的地位眼看难保。

    随着职场进入了后学历时代,学历之外的“素质训练”将被用来证明你比别人更优秀。

    ●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

    世间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切都在变。如果条件有变,而我们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只有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未雨绸缪,才能使自己最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不被淘汰。

    世间万物,彼此依依相存,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你也得随之改变。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书本或他人口中得知:风一吹过,河水就会有所损耗。太阳—照射,河水又会减少。反转来想,风和太阳一起不停地吹晒河水,而河水却丝毫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惟有源头活水来!

    所以,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要想平安相存与共,必须要具备自己确定不移的条件。离开了水和空气,万物就难以生存。水流要靠土地、山丘四周围绕,才能汇集在一起,成为江河,成为湖泊,汇成大海。

    影子要依附于一件实物,也还要有光线才能存在。实物不存,阳光不照,也就没有影子。这就是自然界中事物彼此相依相存的道理。而且自然界的这些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特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消失了,个人也必须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式,寻找新的生存条件。如果条件变了,过去生存发展的条件不复存在,个人仍固步自封,那危险就要来临。

    我国古代的范蠡与文种这两个人的结局就是这—道理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吴王夫差大举攻越,越王国破,越王勾践都城被占,只可怜带着三千战士退守在会稽山上。关国大军席卷,勾践螳臂挡车,灭顶之灾就在眼前。这时只有大臣文种能救勾践,他出使吴军,利用关系,让吴王答应保全勾践的性命与越国百姓的安全。后来,文种又同范蠡帮助勾践领兵消灭吴国,使吴王夫差自杀。

    可越王勾践是一个只能与人共患难,不能与人共富贵的人,他功业成就必定要杀死功臣。范蠡看准了这一点,深知原来生存、发展的条件,随着勾践的大功告成,已变成自己死期不远的因素。于是他领着美女西施,坐着小木船悄悄地走了,临行前他给文种留下一封信。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长须乌喙,不可与共安乐。子何不去?”

    然而,文种还是不走,只是向越王请病假,不再上朝问政事,以为我不管事还不让我平安?但很快有人陷害文种,说他想造反,越王立即命令他自杀。这时,文种后悔不听范蠡的劝告,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能干一番大事业,却不善于保全自身,是多么的遗憾。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条件有变,而我们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知道世间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切都在变。不适应变化的人就像刻舟求剑的那个人,会被时代所淘汰。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往往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刚到一个公司工作,可能胜任一项工作,于是高枕无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年轻人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可是没过多久,上司提醒你要学会一样新本事,如果你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很可能要被淘汰,因为老板可以找到比你更适合那个职位的人。也许你原来的工作人家能做,此外人家还比多出几项本事,而老板付出的薪水可能是相差无几的,这样,新人就比你更有就业的优势。

    一个企业的经营如世间任何事物一样,都在发生着变化,它对人才的需求可能也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所以现代企业裁员、换人是常有的事。这也是现代社会打工一族越来越感到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比如一家公司本来经营某种项目,需要某种人才,但随着市场的改变,公司的发展战略有变,要经营一种更赚钱的新项目,如果你只精通原来的项目,而不懂新的项目,自然成了新时期下的无用之人,当然就在被淘汰之列。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老板的错,而是现实的需要。任何人都要服从市场。

    所以你永远不可以为自己的职位是牢固的,无论你暂时看起来多么春风得意。别说是初入职场的人,就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时刻怀着危机感,他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时间。真是居安思危的睿智之言。只有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未雨绸缪,才能使自己最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不被淘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