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时间能使人生色,也能使人毁灭——好习惯帮助你有效利用时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抓住点滴时间

    有句话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点滴挤时法说白了就是要求大家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将分分秒秒的时间切实地利用起来。

    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即在平凡的学习和工作中如何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然而,在如此之短的生命里,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去实现自我价值呢?这就需要抓住点滴时间。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元素,换言之,不珍惜时间就等于不爱惜生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诸如此类的句子无数次出现在每个人的笔下,可又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其中的真谛呢?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人想多学一点文化或技术方面的知识,可抱怨没有时间,真的没有时间吗?不然,其实是我们不会“挤”。每天早上早点起床,既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愉悦心情,避免过晚起来的忙碌和着急,又可以学习知识,这不是时间吗?中午吃饭之后,休息之前利用一二十分钟的时间学习,这不是时间吗?晚上下班以后,睡觉以前也有段时间,这不是时间吗?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挤”出许多点滴时间,虽然微不足道,但绝对不容忽视。

    鲁迅二十来岁“从文”,55岁病逝,短暂的一生却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这和他视时间如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滴水成河,百川归海。一本500页的书,只要你每天坚持看10页,不到两个月也能把它看完,而如果你不去看,你的点滴时间,将在一次又一次的日出日落里悄然而逝。

    把珍惜时间落到实处

    在美国近代企业界里,与人接洽生意能经最少时间产生最大效率的人,非金融大王摩根莫属。为了珍惜时间他招致了许多怨恨。

    摩根每天上午9点30分准时进入办公室,下午5点回家。有人对摩根的资本进行了计算后说,他每分钟的收入是20美元,但摩根说好像不止这些。所以,除了与生意上有特别关系的人商谈外,他与人谈话他不在5分钟以上。

    通常,摩根总是在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里,与许多员工一起工作,他不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工作。摩根会随时指挥他手下的员工,按照他的计划去行事。如果你走进他那间大办公室,是很容易见到他的,但如果你没有重要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欢迎你的。

    摩根能够轻易地判断出一个人来接洽的到底是什么事。当你对他说话时,一切转弯抹角的方法都会失去效力,他能够立刻判断出你的真实意图。这种卓越的判断力使摩根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有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接洽,只是想找个人来聊天,而耗费了工作繁忙的人许多重要的时间。摩根对这种人简直是恨之入骨。

    每一个成功者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无论是老板还是打工族,一个做事有计划的人总是能判断自己面对的顾客在生意上的价值,如果有很多不必要的废话,他们都会想出一个收场的办法。同时,他们也绝对不会在别人的上班时间,去海阔天空地谈些与工作无关的话,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妨碍别人的工作,浪费别人的生命。

    遵守约会时间

    约会,就是人们预先约定的会晤。不遵守约会时间,就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因此,遵守约会,对谈话有直接的效果。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浪费了他人的时间,等于谋害他人的生命,而不遵守约会就是严重地浪费他人的生命,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与他人约会前,要提前约好明确的会晤时间和地点,以节省寻找地点的时间,不会产生因寻找地点找耽误了时间的情况。对于约会要极其重视,不能忘记或记错约会的时间和地点。无故失约,是对他人最大的不尊重。稍许的迟到,也是不应该出现的。

    约会是双方协商而定的,所以谈论约会时,提出者的语气应平缓、和蔼,不可用好像要直接给对方下达约会指令的语气,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的意味,如果需要拒绝约会时,应说明不能赴约的理由,不要使对方感觉到受了轻视而不快,小心不要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如果敲定了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就要按时赴约。主约人因为需要提前做好必要准备,所以要早一些到达约会地点。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擅自、轻易地变动约会的时间与地点。如实在需要变动,应提前向对方提出更改并说明原因,致以歉意。然后由对方根据他的时间,商量新的约会时间与地点。

    虽然在约会时迟到是失礼的表现,但是作为被约人早到,同样也是失礼的。因为主人可能尚未准备完毕,早到会造成主人的尴尬,而晚到则使主人和其他人久等。虽然有可能因交通等因素而早到或晚到者,要向对方致歉,但是这个因素是你在出发时就要考虑在内的,也不能作为理所当然的理由,只有按时到达,才是最礼貌的。

    当确有原因失约或迟到的一方致歉后,另一方要表现出宽容和体谅。并且在对方说明原因后,安慰对方。然后双方再在融洽的气氛中谈话。

    珍惜你手中的时间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是个大银行,每天都可以支取86400元,如果我们不支取,这笔钱就作废。这86400元就是我们一天所拥有的时间,一天有86400秒可以支配,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使用它,让它得到最大的利用,那么它就会永远消失。其实,严格来说,我们并没有这么多时间,我们每天要用八个小时睡觉,这样一天就少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一辈子就少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美国着名作家海伦?凯勒(hellenkeller)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然而,当时间真的在我们面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逝时,我发现我们的这些品质往往会逐渐丧失。

    人的一生必然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天天都能开开心心,总会有一些不愉快。然而在这些不开心和不愉快中,我们的时间也在飞驰而过。回忆童年,仿佛就在昨天,想想我们的少年,好像是今天早上刚刚过去。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我们一定要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生活在死亡阴影中的人,他们对所做的事情往往都会赋予一种特别的爱和留念。人类有这么个弱点,当它存在的时候,人们往往不去珍惜它,只有当它将要消失的时候,人们才会知道它的可贵之处。这也就是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更加明白生命意义的原因了。

    人千万不要把时间看得太轻。

    历数古今中外有大建树的人,没有一个不惜时如金的。晋朝陶渊明曾经慨叹:“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就当作资本。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他看来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耗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而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更是对时间尤其珍惜,当他76岁时,他病倒了,有个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爱因斯坦说希望还能有几个小时,让他好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改掉拖拉的毛病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成天懒懒散散,那么将失去多少工作或升迁的机会啊!

    张宁大学毕业,在一座大城市干过很多工作,就是没有一个待的时间超过3个月的,原因是张宁自小养成一个拖拉的坏习惯,干什么事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推来推去什么事也没个成。就拿当初考大学来说,要不是他妈妈天天逼着学习,至今恐怕还在复习呢!就因为这个毛病,张宁求职过的很多公司都辞退了他,谁也不愿和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办事拖拖拉拉的人共事。

    不久,张宁又去一家公司求职,这家公司也觉得张宁有市场策划的才能,决定经试用后再录用他。这家公司让他用半个月的时间搞个市场策划。这次张宁决心改掉自己办事拖延的坏毛病,他安排用一周时间搞市场调查,用5天时间写出规划,3天时间进行修改。这样,用不到15天就能完成工作任务。开始几天张宁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各大市场进行调查,可没坚持了几天,拖延的老毛病又犯了,10天过去了材料还没动笔写。一天经理要看他写的市场策划材料,他推脱还不到交稿时间。经理见离交稿时间只有3天了,他还没出成稿,便嫌他办事拖延,对工作极不认真,就对他说:“你也不用写了,从明天起你就不用来上班了。”这个公司又因为张宁办事拖延把他给解雇了。

    守时是最大的礼貌

    法国显赫一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一次宴请部下几位将军,并在饭后议事。那几位将军迟到了。他便一个人先吃起来,等他们到后,他已经吃完了。他对他们说:“诸位,聚餐的时间过了,现在咱们开始研究事情吧!”他丝毫不理会那些不守时的将军们的饥饿和窘境。

    约会准时是我们最常遇到的诚信问题之一。每逢节假日,朋友约好了出去是常事。事先我们都会定好时间和地点,可是到了时间后,总会有人迟到甚至不去。“路上堵车”,“起晚了”,“自行车坏了”……迟到者总是有千万条理由一一搪塞焦急等待着他们的人。更有甚者,参加活动的多数人都已到达,某君却迟迟不露面,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该君来电话宣称自己“不想去了”,苦等半天的众人此刻的兴致已经扫去了不少。若是又有几人也“不想去了”,精心准备的活动也许就此泡汤。这种不守时的人给别人留下了极差的印象,以后再有约会,恐怕也没人请他们去了。

    凡事讲求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中,守时已是为人处世、交际往来的重要课题;愈先进的国家对守时的观念愈是注重。在分秒必争、讲究服务的今日,守时已是代表信用,重视顾客,以及对他人尊重的行为表现。所以,守时是人类的一种文明。

    时间可以成就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守时,有时间观念,这是一种信用。

    办事准时、守时是获得别人信任的手段,做生意、签协议最讲求时效,所以,你千万不要觉得上班或办事迟到几分钟无所谓。

    最好每天都能坚持提前一刻钟上班,做一些清洁工作或准备工作。你可以把领导和同事的桌子擦干净,但最好不要去碰他们的文件、书籍等私人物品;把地板擦干净,给花浇点水,倒掉烟灰缸里的烟灰,给饮水机换水,等等。

    这样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上司会对你有一个极好的印象,你工作积极热情的形象自然而然就树立起来了。

    下班时,则要待上司或老同事发出可以走了的指令后,再收拾办公桌,结束工作,最后离开办公室。

    恪守时间是工作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同时也代表了明智与信用。不把时间精确到分秒,就会造成麻烦。一家资金雄厚在本行业遥遥领先的公司破产了,就是因为一家代理机构在得到命令后,没有及时把必要的资金转移过来。

    在商业交往中你一定要留下一个守时的好形象,许多你想打交道的精明、成功和有影响力的人士,并没什么“系统”去判断别人和决定买谁的东西,与谁做生意,帮助或信任谁。如果你不是守时者,别人会对你做负面评价。可以说遵守时间是一个有助于打动别人的简单方法。

    不守时,就无从树立自己的信誉。没人愿意信任一个连时间都保证不了的人,也不会有人乐于同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的合作伙伴做生意。所以,要建立自己的信誉,就首先要遵守时间的约束,养成遵守时间、从不拖延的习惯。做事情从不拖延是使人信任的前提,会给人带来美好的名声。它最好不过地表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使别人可以相信我们能出色地完成手中的事情。遵守时间的人一般都不会失言或违约,都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

    要知道时间是最公正的消耗品,在它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别人的时间是对别人的一种礼貌和友好。因为有的时候即使是一分钟对别人也是弥足珍贵的。

    有效利用零散时间提高效率

    如果你能够用零散时间做有效的事,那么就等于节约了大块的时间,可以用这些大块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这就是在提高工作效率。

    摩根是一个善于花最少的时间办最多的事情的人。他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上午9点30分上班,下午5点下班。他从来不早到1分钟,也不迟走1分钟,但是他的工作还是处理得非常出色。他能够在与别人同样的时间里做超于常人3倍的事情。正是这样一种工作能力,使他能够在每天上百件事情面前仍保持轻松自如的状态。

    有人问他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发生最大效力的,他说把重要的事情用大块的时间做完,尽量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要小瞧零散时间。其实,零散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上厕所时,我可以想想接洽下一个客户的事宜;喝水时,我可以安排一下员工和秘书的工作等等。总之,几乎所有的时间我都同时在做两件事,一个是用脑的,一个是不用脑的。

    由于摩根非常爱惜时间,做事非常有效率,一般的员工是无法在他的手下做事的,凡是在他手下做事的员工也都养成了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时间就是效率,摩根缩短和别人谈话的零散时间,为自己节省了很多时间,而用这些时间再进行工作,无形中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还有很多人,不能吸取前人的教训,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一点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他们把零散的时间放过去了,却在晚上开夜车,这样不仅谈不上珍惜时间,反倒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用零散时间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

    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积累起来的。可当提到生命的意义的时候,却没有人会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一堆时间。浪费了零散的时间,就虚度了一段生命,就浪费了无价的珍宝。

    富兰克林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他每天都忙碌不停地工作。他有一句名言:“时间就是生命。”一个把时间看做是生命的人是不会轻易浪费每一分钟的时间的。

    富兰克林在工作的时候绝不允许任何人的打扰,他的同事们都知道他的性格,所以当他工作时大家都不去打扰他。实际上,同事们-年到头也难以和富兰克林说上-句与工作无关的话。

    有一天,单位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特别崇拜富兰克林,喜欢他写的文章,非要和他谈一谈。当他进来的时候,看到富兰克林正在喝水,他走过去就和富兰克林攀谈了起来。富兰克林很不高兴,因为这个不速之客净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其他的同事看到这种状况,就过来对这个人说:“请问你想干什么?”这个人说:“我只想和我最崇拜的富兰克林先生谈几句。”同事说:“对不起,富兰克林先生很忙,他没有时间听你讲话,如果你说完了请你尽快离开这里。”“我只说几句,再说,我看见富兰克林在喝水我才过来打扰他的。”这个同事听了大笑:“你只看到了他在喝水,却没有看到他的表情,实际上他在思考。你喜欢的那么多作品都是富兰克林在这样的零散时间里找到灵感的。别说他在喝水,就是他在洗脸刷牙,无论干什么都不能打扰他。我们的报社需要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的每一分钟对我们报社来讲都是巨大的财富。”这个人听了之后不好意思地走开了。

    成功学大师所普遍推崇的美国着名的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记住,时间就是金钱。”我们要说,时间不仅是金钱,更是无价之宝,因为你用金钱买不到它。

    学做时间的主人

    许多人日复一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与他们梦想不相干的事情。不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分子,让你生命中的每个日子都值得“计算”,而不要只是“计算”着过日子。

    一个人真正拥有,而且极度需要的只有时间。其他的事物多多少少都部分或曾经为他人拥有。像你呼吸的空气、在地球上占有的空间、走过的土地、拥有的财产等,都只是短时间拥有。时间如此重要,但仍有很多人随意浪费掉他们宝贵的时间。

    太多人浪费80%的时间在那些只能创造出20%成功机会的人身上;雇主花费太多时间在那些最容易出问题的20%的人身上;经纪人花费太多时间在不按时参加演出工作的演员或模特儿身上政治家花费多数时间为20%的有问题或就是问题本身的人运作议事,而那些人甚至不是当初投票给他们的选民。玛丽·露丝在《节约时间与创意人生》一文中写道:“我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市场咨询,常常要和人们讨论如何建立事业。我通常会建议他们,可以自由运用自己的时间,但最重要的时间应该优先留给那些帮助自己建立事业、认真想成功和愿意协助自己达到成功的人身上。”

    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电话和约会,特别在你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段。

    节省其他的时间,优先处理那些能帮助你达成目标和梦想的工作和约会。

    目标能帮助我们理清混杂的生活方向

    有两个人在大学时是要好的朋友,当时都抱有很大的理想,立志要成为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多年之后,他们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见面了,甲同学已经是一个大型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了,年薪百万,出入名车,而且还结识了很多上层人士。而乙同学的境况就差多了,他在一个中型房地产公司当办公室主任,在公司也不是十分受重视,还常惹一肚子气。乙同学沮丧地问甲同学:“这么多年来,我拼了命为当年的理想努力,我换了好多次工作,觉得什么工作有前途就干什么,为什么我却是这么惨呢?”甲同学叹了口气,说:“老同学,我问你,在这个公司里,你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人?”乙大大咧咧地说:“那当然是职位越高越好,能当老总我才乐呢。”甲严肃地说:“这就是你这么‘惨’的原因了,你没有明确的目标,每天只是乱忙一气!我刚进公司时,是一个小职员,我给自己制定目标:两年之内,我要坐上主管的位置。于是我就朝这个方向努力,以后我又制定了当部长、当经理的目标,后来都实现了。老同学,制定好明确的目标,才不会在原地打转的!”

    当我们付出无尽的辛苦之后,若是一无所得,探究其中原因,几乎都是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原地踏步”的无目的状态。所以制定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方向,才能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前进。

    在生活中,一部分人整天忙忙碌碌,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能获得成功,因为没有方向的努力,永远也到不了终点。一个人为自己制定好目标,那么他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即使前面有重重大山阻挡,他也能够为了目标而坚持下去,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成功就可以期待。

    用目标指引自己通过迷雾

    费罗丝·查德威克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妇女,也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然而,在第一次游卡塔林纳海峡的时候,她半途而废了。

    她第一次践行她的目标的时候,不巧是一个浓雾的天气,整个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之中,那天的海水也很冷。即使是这样,她也没有放弃诺言,因为有过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经历,所以这次她觉得很有信心。

    但是当她下水后,由于雾气太大,几乎看不到护送她的船,水也十分冰冷,身体有一点发麻了。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但是,她之所以能够成为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妇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有惊人的毅力。

    所以,母亲和船员们都很放心,离海岸越来越近了,忽然发生了让大家都难以置信的问题:费罗丝·查德威克要放弃这次的挑战,她强烈要求上船,她说她支撑不住了。这让大家非常惊讶。母亲和船员们觉得非常可惜,就给她信心,告诉她:“还有半英里就到岸了。”可是,费罗丝?查德威克坚决要放弃。最后,大家还是把她拉上了船。

    暖和过来之后,费罗丝·查德威克感到非常后悔,后来她发现离海岸真的不到半英里,数以万计的人在电视上看着她,都为她的这一举动感到惋惜。

    之后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她这样做的原因,费罗丝·查德威克说,之所以半途而废,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那天的大雾使她看不到海岸,她说疲劳和寒冷都不能吓倒她,但是看不到前方的目标让自己感到非常害怕。

    后来,她又重新鼓起勇气挑战同一个海峡。这次她成功了,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如果看不到目标,即使是再高明、再有能力的人,也会对自己的努力产生茫然感,并会最终放弃。

    因此,当人们在规划自己的成功时,千万别低估了制定可测目标的重要性。对此,卡耐基说,积极的心态只是成功战略的第一步,一旦打下了基础,就可以在上面建起高楼大厦了,而目标就是这个成功建筑的砖石。

    盯准目标就能抓牢成功的机会

    我们不是预言家,但能够用一个简单的问话,来粗略预测一个人的发展和将来。只要问一个人,其人生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可以了。问及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回答,自己想过得好一些,努力追求成功。这个答案言之有理,但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目标。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一生都一事无成的人,大多是随波逐流,充其量只能捡拾成功者的残羹剩饭。

    奥斯汀是一个穷作家,他只会编故事卖点可怜的生活费。有一次,有人看他写的小说时感叹道:“他写的小说还真吸引人,把这个发明家描写得太逼真了。既然这都是他的思想,他自己怎么不去当一个发明家呢?唉!可悲啊,作家就是这样迂腐。”奥斯汀听了之后非常伤心,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后半生,不再做一个穷作家了。

    于是,他不再整天写小说,而是收集了很多有关法律的书来看,后来还回到学校攻读法律课程。

    有人对他说,你写的小说很好,我们都爱看,为什么不写小说呢?人不要要求太富有,混一口饭吃不就可以了?

    奥斯汀却非常坚决,他说:“我一定要成为全美最好的律师!”最后他真的实现了他的梦想,凭着他已有的渊博知识和惊人的办事效率,他不仅成为一名全美最好的律师,还成为全美收入最高的律师。

    一个人只要有目标,依照目标和计划行事,就会有很多成功的机会。

    如果你想要成功,一定要先确定目标,拟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把计划付诸行动。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大多数的人不清楚自己一生要的是什么,没有为自己制定出目标,更谈不上有可行的计划来达成目标。而那些在各行各业中成功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有目的有计划,所以和其他庸庸碌碌的人比起来,成功的机会就要多一些,他们飞向成功的翅膀也就更加有力一些。

    明确的目标是人生的方向盘

    每个人都期望获得成功,为自己制定-个目标,就是为实现成功理想添加了飞翔的翅膀。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方向盘

    在事情的开始状态,没有谁能真正看清自己希望和企及的目标,这就如同在跑马拉松一样。在跑动的时候,人们所见的只是前面不远的道路。人不是靠眼睛来远望目的地,而是靠心里的目标和意志来支持自己,获得充足信心,毫不畏惧,一直跑下去。尽管远方的路看不到尽头,但心里永不熄灭的火炬会让他看清眼前的路。

    威廉·皮特有着惊人的经历:22岁进入了国会,23岁当上了财政大臣,25岁成了英国首相。有人曾经这样说皮特:“这个人既不会冒进也不会退缩,他一直都在飞翔。”为什么年纪轻轻的皮特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呢?

    皮特说:“感谢父亲给我一个目标,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对我说:‘将来只有成就一番赫赫伟业,才不会辜负我的期望。’这就是我前进的动力,父亲没有像别人一样,让自己的孩子疯玩,让他自己去慢慢地长大成人;父亲也没有像别人一样,觉得孩子还小,还不懂得什么叫赫赫伟业,他很尊重我,并相信我能够去实现。于是我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认为自己就该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所以,是父亲的目标让我没有瞻前顾后,而是很明确地努力着,直到成功!”

    明确的目标就像是人生的方向盘,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没有目标,我们只会在原地踏步,左右摇摆而踌躇不前。人生要有方向盘,激发我们实现梦想的潜能,伴我们走向胜利。

    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在工作中,有的人喜欢干到哪儿算哪儿,他们从来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这种弱点使他们被永远地拒绝在成功的门外。一个人只有先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才有成功的希望。没有空气,谁也不能存活;没有目标,谁也不能成功。没有远大的目标,人生仿佛没有靶子的射击运动。

    有一位很有名的演说家曾经讲过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他和两个小朋友在一个废弃的轨道上行走。那两个小朋友一个身材普通,而另一个是胖子。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在比赛谁走得快时,那个胖男孩竟把他俩甩出老远。

    这下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向那位胖男孩请教。那位胖男孩指出,他因为肥胖看不到自己的脚,而是选择轨道上一个较远的目标,并朝目标走。接近目标时,他又选择了另外一个目标……如此下去,他始终朝着新目标前进。

    人生犹如走路,在行进中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戴尔·卡耐基说,积极心态只是成功战略的第一步,一旦打下了基础,你就可以在上面建筑了,而目标则是构筑成功的砖石。目标的作用不仅是界定追求的最终结果,它在整个人生旅途中都起作用,目标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

    没有制定目标,人就容易盲目地行动,这样就不会有好的未来和发展,因为他没有目标,就无法把握自己的方向。所以在开始行动之前,制定明确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大步前进,到达梦想的彼岸。

    紧盯目标,抗拒意外干扰

    有一匹马以前没有草吃的时候,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后来有个人送给它两堆草,但是这匹马却饿死了,原因是它不知道该吃哪一堆,在选择中异常矛盾而死掉了。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确实有很多人很有志向,他们树立了很多的目标,他们既想成为这个,又想成为那个,但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一生的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在不断地选择中浪费了光阴,到死的时候也没有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自然也就一事无成。

    其实,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种绝顶聪明的人,而是那种有些痴的人。因为聪明人的选择实在太多,分散了精力。而那种痴人因为长期关注于一件事情,所以能够取得大成功。

    如果一个人确定了一个志向,就应该将这个志向明确地记录下来,让自己每天朝着这个志向努力,最终肯定会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

    当然,这并不是说志向是不可以改变的,志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不断修正,但是这不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果一个志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很可能意味着以前的种种努力都化为虚无了。志向的修正过程同样是个需要特别谨慎的过程,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一个人的志向等同于一个国家的大政方针,如果经常修改的话,那是很难服众的,也不可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打磨中前进,但不论前进到哪一步,一定要紧盯自己的目标。

    理想为成功奠基

    曾经有一群长工在耕田,他们十分辛劳。突然有一个长工走到了田边,所有的长工都抬头看着他,这个长工仰望着蓝天,然后回头对伙伴说:“如果我富贵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所有的长工听后,先是一愣,过了一会儿全都笑了起来。“你是长工啊,你还能富贵,更别提不忘记我们了。”所有的人都笑这个长工痴心妄想。这个长工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后来这个长工被拉去戍边。不久后,他就在大泽乡起义,最后称王,青史留名,这个长工叫陈胜。

    其实,拥有远大抱负的人常常都是不为他人所理解的,因为在众人眼中,日子只要过得四平八稳就可以了,还要那么多抱负干什么呢?有一个事实是任何人都不会忽视的,那就是我们在小的时候总爱说自己要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等,但到长大以后却发现自己走上了另一条路。是不是我们的天资不够成为科学家、艺术家呢?绝对不是。我们的天资比爱因斯坦差吗?比牛顿差吗?这两位科学家在小的时候被公认为笨小孩,但他们却成功了,成功的理由很充分,因为他们有远大抱负,而且懂得坚持,懂得思考。

    分解目标,不断实现超越

    有远大理想的人要学会分解目标。一个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目标往往会让人丧失前进的信心。有一位马拉松赛跑的冠军是这样向别人解释自己成功的秘诀的:马拉松的路程绝对不算短,但是我将整个路程进行分解,我首先的目标是超越前面的第一棵树,然后再超越前方的一幢建筑物……正是在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跑完了整个马拉松。将目标分解的好处在于人可以从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中得到信心和动力。有很多人订立了十分宏大的目标,虽然自己也很努力,但是到最后还是十分遗憾地什么都没有实现,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只看到了目标,而没有学会将目标分解,使他们在前进中丧失了动力和信心。其实,人生虽然是个连续不断的整体,但是人生是可以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每一年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一个月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一天都有,每一个小时都有……如果人能将目标细化到这种程度,然后去努力,一定会成功的。相信在小目标不断完成的过程中,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将大目标实现,让所有的人佩服不已。对于在台上表演的艺术家来说,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在舞台上的超常发挥,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

    人要前行,就不要忘记带着理想上路。有了理想,我们才能有方向,从而制定目标,向着成功前进。此外,我们永远都不能嘲笑别人的理想。一个有理想的人永远都不会卑微,没有任何嘲笑的理由。我们要对别人的理想给予尊重,即使他的理想是我们已经实现的事情。给予别人理想的尊重,实际上也是为自己赢得自我尊重。

    三思而后行不等于犹豫不决

    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就在于他们行动以后就会后悔,一后悔就会半途而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归根到底在于开始做事时没有考虑清楚,决策十分草率。只有决策十分谨慎,行动后才能不后悔。决策十分谨慎就是要学会三思而后行。

    凡事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要求人们过于理智,而是要求人们不要过于轻率。很多人一想到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立即就投入进去,结果做到一半,发现自己确实做不下去了,就放弃了。在这一过程中,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白白浪费了。如果在这件半途而废的事情中还没有学到经验和教训,那么他的浪费又多了一层。但过于理智的人也并不能适应社会,三思只是思考的度,而不是无度。很多时候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并不需要思考太繁复,但是思考绝对是应该进行的。

    在决策过程中,要志向坚定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乱作决定,志要三思而立。有为者立长志,无为者常立志。人有上进心,立志做大事情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如果经常立志,那往往是没有志气的表现。毕竟理想过多,等于没有理想。人一生固然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成功,但是人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真正能做的事情往往也只有一件。只要一生能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就是成功的。

    古时候有一个人,先是听说经商很好,可以赚到很多的钱,于是跑去经商。但是运气实在太糟糕,别人赚钱,他却总是赔钱。这样熬了几年,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又听说当大夫很好,于是跑去学习医术,但是没有想到第一次给人看病,就误诊使病人病情更加严重。后来又去学武,在射箭比赛中一箭偏离了靶心。后来又做了很多职业,却都一事无成,最后在贫困潦倒中结束了生命。

    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无为者,但是从根本上讲这个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学得不精。他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而是经常更换。是一个经常改变志向的人,对于每一个志向都不能坚持到底。

    人要三思而后行,三思不是犹豫不决,而是为了使正确的信念更坚定。

    行动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之一是老鹰。它一生的年龄可以达到70岁。然而这么长的寿命的取得往往取决于它40岁时所做的一项困难但却十分重要的决定。老鹰40岁的时候,爪子就开始老化,很难有效地抓住猎物。同时它的啄也会变得又长又弯。不仅如此,对它来说,最为致命的是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它此时觉得飞翔起来都十分吃力。这个时候,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新生过程。老鹰如果不想等死,那么它就要承受150天的漫长痛苦。它必须用尽一切努力飞到山顶,然后在悬崖上面筑巢,在那里用自己的喙不断击打岩石,等到最后完全脱落。然后要在巢里安心等着新的喙长出来。过不了多久,它就开始用新的喙把指甲一个个地拔掉。等到新指甲长出来以后,它才开始把羽毛一根根拔掉。这样的过程往往要经历5个月,等到新的羽毛长出来以后,老鹰就可以开始新的飞翔,从而获得30年的新生岁月!

    老鹰为了获得新生,在40岁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同样,诺亚为了获得新生,在烈日炎炎下顶着别人的嘲讽和不解修建方舟。所有未来成就的取得,都来源于现在的努力。

    曾经有学生问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自己该如何努力才能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只需要学一样十分简单的事情,那就是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向大家示范了一遍,然后说:“就从今天起,每天都坚持做300下,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做到?”所有的学生都笑着说这种事情有什么难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向学生问起,到底有哪些同学坚持下来了。这个时候,有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这样过了一年,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不知道有哪几个同学坚持了下来,最后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行动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没有行动,问题永远都得不到解决。

    给自己设定一个终极目标

    有位哲人说:生命犹如一头饿驴,总为自己眼前悬挂的诱饵去一遍一遍地拉磨。如何能够获得自由,不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所迷惑?“以终为始”即根据预期结果开始做,不失为一项使人生更有意义、更能找到心灵安宁与满足、抛弃焦虑的手段。

    比尔在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做生产部门经理,觉得很累,也很乏味,于是就辞职重新找工作了。一天,他到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去应聘。负责招聘的主管人员问比尔:“你想应聘我们公司的什么职位?”比尔说:“我想做产品部门经理。”这位主管看了看他的简历,发现比尔原来是生产部门经理,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做生产部门经理了呢?我们公司生产部门正好缺人,你有很多年的生产方面的经验,如果你想做生产部门经理,会给你更高的报酬。”比尔说:“我之所以从那家公司走出来就是不再想做生产部门经理了,因为这个工作与我的理想目标相差太远。我的理想是做出一个世人皆知的产品来,也想把一个比较好的产品用最简单的方式推荐给大家,让大家受益。可是如果我总是做生产,每天搞研发,即使生产出了好的产品,我也没有给世人推荐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件很遗憾的事。做生产再有成就,那只会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远,所以我决定放弃生产方面的经验,向我的理想进军。”

    这家公司的招聘人员非常高兴,认为比尔有自己的目标,还能够暂时放弃高薪的工作而为之奋斗,那么这一定是一个有能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人,至少是敢于为自己的理想负责的人。这家公司特别高兴地花高薪接纳了比尔。

    如果人给自己设定一个终极的目标,并且开始努力的时候就以此为出发点,那么成功指日可待;如桌不为自己设定终极目标,这并不代表你没有目标,只是这个设定权已经被你拱手相让。

    少作承诺,多做事情

    为人处世,要学会少作承诺,多做事情。这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基本道理。但是生活中却仍然有很多人违背这一道理。他们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表现自己的义气,不惜一切向对方做出承诺,但是到最后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不但自己形象受损,而且还破坏了双方的感情。

    其实,在生活中,承诺太多,容易被人认为轻狂。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人,当别人处于困境的时候,自己挺身而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时间让别人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而自己确实也十分尽心尽力地为别人做事情。但是到最后始终没有做成,别人不但没有感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反而是觉得这个人过于轻狂,误了自己的事情。

    在与人交往中,固然应该注重承诺,注重对别人的信用。但是在做出承诺之前,一定要学会量力而行。这种量力而行,是需要有九分甚至是十分把握的。很多时候,即使自己很有把握能做成这个事情,但是往往因为阴差阳错而没有做成,让自己下不来台。

    其实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在没有深思熟虑,自己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还是对别人作出了承诺呢?原因很可能在于他们沉不住气。他们有热心肠,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东西是自己没有办法逾越的,光有热心肠远远不行。

    少作承诺,多做事情,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得住嘴巴,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将自己说成无所不能。一旦你给自己这样定位的时候,必然有很多人会来请你帮忙。这个时候,你不帮忙的话,有伤别人的感情;但是如果帮忙的话,你确实也帮不上。如果勉强去帮忙,把事情弄砸了,很可能会招来别人的怨恨。因此,少作承诺首先就要求不能自我吹嘘。其实自我吹嘘往往得到的不过是一种自我满足罢了,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一种自我轻狂。

    少作承诺,多做事情,就要求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开始做。我们如果真的想帮助别人,但是确实没有能力帮别人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不承诺他们做成什么事情,而是帮他们解决一点问题。这样的话,往往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感激。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真想和对方成为朋友,一定要给别人一种踏实稳重的印象。这种踏实稳重,首先就在于对承诺的履行程度。如果你做的永远比承诺的多,人家自然会更加信任你。而如果你承诺的永远做的多,别人自然会逐渐轻视你。对比一下,如果一个人承诺了一分,做到了十分;而另一个人承诺了一百分,做到了二十分。虽然第二个人比第一个人做的要多一倍,但是第一个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原因在于这个人做得比承诺的要多。

    有的人相信,承诺是鼓励自己前进的动力。确实很多时候,自己做出了承诺,就会铆足了劲朝目标努力。但是很多时候,承诺何尝不是一个紧箍咒?当你承诺越多的时候,自己被限制得也越多,肩上的担子也越重。而当你什么都不能实现的时候,你的信用也就随之而破产。

    一个注重承诺的人,一定很珍惜承诺,就像珍惜自己的名誉一样。他不会把承诺当成玩笑来说,这不是因为他害怕不能实现承诺,而是他看重自己的承诺,认为它不是随便说出来就能实现的,他的承诺是有分量的,不轻易做出来,只要做出来,就一定要实现。

    现实中,老是跟别人做承诺的人,很少实现自己的承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承诺没有实现,就一定要找另一个承诺来弥补,这样将自己反复折腾,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成。我们对待承诺,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理想一样。如果理想是整天挂在嘴边的,要么就是这个理想过于简单,根本没有挑战性,不成为理想;要么就是这个理想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只不过每天通过念叨来自我玩味罢了。我们一定不能将承诺整天挂在嘴边,而应该将它放在心里,通过自己不断的行动来实现它。

    其实,如果我们在没有给别人任何承诺的时候,帮别人做成了很多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个惊喜,这种惊喜往往带来一种感动,而这一感动往往给你带来一生的朋友。为此,当别人请求自己帮忙的时候,自己不要满口包票说“这个没问题,就包在我身上”,这种承诺往往给别人很大的依赖。当时别人的压力减轻了,但是后来承诺没有实现,反而会误了别人的事情。倒不妨告诉别人:“我试试吧,估计很难成。”不要让别人对你形成很大的期望和依赖,最后你做成了,自然他会觉得你很是了不得。

    人一定要学会少作承诺,多做事情。就像理想一样,小的时候可以经常谈理想,那时候年幼。等长大以后,还天天将理想挂在嘴边,而从来不愿意付诸行动,只能被别人认为是浅薄。

    要事第一

    卡文有一个常人没有的能力,就是专门解决你遇到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你认为解决得好,就付给他一些钱;如果你认为解决得不好,可以分文不付。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总裁舒瓦普找到卡文,让卡文给他解决他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他说:“我发现我最近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做事没头没尾,很没有计划性,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卡文递给他一个空白纸条说:“你能在10分钟之内写出你最近最重要的6件事吗?”他拿过纸条想了20分钟,写出了自己的最重要的6件事。

    卡文说:“你以后把你的工作分成三个级别,重要、次要、普通,然后在上面把每一件事都填好,上班之后把这张纸放入口袋。早晨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做第二项、第三项……直至你下班为止。”舒瓦普按照卡文的办法试着去做了,真的非常奏效。从这以后,舒瓦普养成了要事第一的好习惯,他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公司的业绩也提高了许多。

    几个星期后,卡文收到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和一封信。舒瓦普在信中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事分轻重缓急,因此不要把全部的时间都去做那些看起来“紧急”的事情,一定要留一些时间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为一些小事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做只能抓了芝麻而漏了西瓜,得不偿失。人对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一笑置之,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解决一些主要的事情,而只纠缠于小事上,无疑是浪费自己的生命。

    把要事放在第一位能提高效率

    楠楠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工作不是很忙,所以平时还做些兼职。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兼职与本职工作总会遇到一些冲突。有时完不成采访的任务,让领导十分生气。但是,由于她正值三十几岁,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花许多钱供房子,所以必须得做兼职来应付大额开支。长时间的兼职,使她对本职工作越来越缺乏注意力,结果两份工作哪项也没有干好。虽然暂时把钱挣到手了,但是,和她一起当记者的人现在都已经升职加薪,她却与这些好事无缘,结果还是吃了大亏。

    从楠楠的事就可以看出,当自己的几件事出现冲突时一定要懂得舍弃,如果不能分清主次,你将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

    要事第一是你的目标、远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无论迫切性如何,都要先针对要事,这样忙,才忙得有意义。要事第一可以帮助你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正确地指引方向。

    斯坦福大学神经系统科学教授罗伯特·萨博尔斯基,对人如何高效率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以做最多的工作很有研究,他分析了影响我们高效率工作的因素,那就是大脑迟钝现象。

    他做了一个实验,内容是这样的:改变自己以前效率很低但是还经常遵守的作息时间,如早上起来锻炼,然后吃饭,然后上班,中午再饱餐一顿,便又投人工作,这样,自然而然下午就打不起精神。一是因为上午和下午连续工作,精神上受不了;二是因为饱餐之后就马上投入工作,身体上不适应;三是浪费了清晨最有效率的大好时光。

    所以,他改变了经常遵守的作息规律,利用清晨最有效率的时候完成所有阅读,接着完成自己每天延续的写作,然后再做回电话、写电子邮件之类的事情。把锻炼活动都放在正午完成,随后吃一顿非常简单的午餐,以便在下午保持清醒。

    他的实践证明了他这样做是对的,他的工作效率开始大大提升。

    我们应该分配好自己的时间,用自己一天中精力最佳的时段去做对自己最为艰巨的工作,而把精力最差的时段分配给最无须动脑的事情。

    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敢于行动,不怕犯错

    尽管去做好了,别怕犯错。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

    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变更规则、界限、角色和游戏方式。他们花在翻新游戏上的时间,甚至比实际游戏的时间还多。而成人却喜欢受人支配,喜欢千篇一律,不去创新改变规则。

    竞争会造成限制。愿意遵守那些固定的规则与观念,你的思想就会受制于条条框框,使自己的创造力被封闭。

    打破规则是一种突破性思考的方法,它会让你更精准、有效地达成目标。

    具有突破性思考特征的人,他们和传统的行业规则格格不入,对每件事都产生质疑,不喜欢墨守成规,偏爱自由洒脱。

    运动场上很多选手创造佳绩,都是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方法。如果你想改变习惯,尝试新的挑战,那就请你去突破规则,改变游戏方法。

    改变规则不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求变的决心。一般人遇到没有把握的状况常常会犹豫,因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通常情况下,你决定“变”还是“不变”的标准应该是:如果你从以前的经验中找不到任何成功的例子,你就应该做最坏的打算——可以赔多少?只要赔得起你就应该去改变游戏规则、求变创新。

    有时,越是很多人拥护它,我们就越应该改变它。

    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预见未来,他们只相信现在看到的,认为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其实过去的成就只需留下脚印,而不是让我们感到自满。如果你想改变却遇到了阻力,别人不相信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做给他看!

    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冒险,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大多数的人之所以不敢冒险不敢犯错,就是因为他们只相信看得见的事。对于那些他们还没见到的事,他们习惯用经验去分析,而经验告诉他们的答案往往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那些成功的人通常具有一种特征:喜欢做梦,而且不怕尝试错误。他们相信,心中的梦是支撑他们勇往直前的力量,只有不怕犯错,才能累积成功的资产。因为有了梦想,所以他们对失败与风险比较乐观。而且,这些成功的人,通常是成功了两次——他们在潜意识里相信自己已经成功,然后他们真的就成功了!

    人的潜力,很多是被后天的环境框死的。很多的游戏规则其实是我们自己定的,结果这些规则反而使我们丧失了创造力。工作、生活时没有规则是不行的,但过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也不行。适当的时候,要善于改变众人遵循的游戏规则。

    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瞄准-射击-再瞄准-再射击的过程,如果谁拒绝犯错,谁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在冒险中寻求改变

    你见过鸵鸟吗?它们不想飞向太阳,甚至连看也不看一眼。面临危险时,它们宁愿把头埋进沙堆里。

    在我们周围,也不乏和鸵鸟类似的人。

    他们极少挖掘自己的潜力。

    他们不大关心自己个性的成熟和事业的成长。

    他们讨厌冒险。

    他们对工作不负责任。

    事情出了差错时,他们宁可要不知道。

    许多人走出校门后,便不再学习,知识积累到此为止。他们能担任何种职务、与怎样的人交往,多半就此定型,一生前途也就此决定。他们大都只求安逸度日,得过且过。这样做,无异于鸵鸟偷安地埋首于掘好的沙穴之中。

    不敢冒险的人力图在熟悉的格局中,小心翼翼地求生。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中,他们毫无乐趣可言,只会感到厌倦无力、寂寞无聊,快速成长于他们无从谈起。他们好像不清楚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但确知怎样避免失败。安全是他们生命中的主要衡量标准。至于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已被减少到只要能维持生存即可。

    生活中我们常为自己找遁词。

    “要是……”和“总有一天……”是两句将毁灭你一生的口头禅。

    你若总是在说“要是我有经验”、“要是我有高学历”、“要是我没生病”、“要是我及早想到”诸如此类的话,那你将终不能成事。

    每天生活在“总有一天我会……”的自我陶醉里是毫无益处的。

    常听到有人说“总有一天我会赚钱”、“总有一天我会进修”、“总有一天我会得到一切”等等。

    “总有一天”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幻想国度。

    人生注定要充满危险。出生危险,过街也危险,生命中危机重重——生病、意外下岗、破产等。然而,生命中也处处是可带来欢乐的“冒险”——勇敢地去追求健康的体魄、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称心如意的工作。

    自限于安全与熟悉的牢笼,便会丧失享受乐趣的机会。惟有破除旧的思维格局,才能敞开心灵享受人生,否则便与行尸走肉相差无几。危机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应该设法缓解和消除伴随危机而来、不可避免的紧张和压力。紧张和压力虽然令人不适,却是必须经历的。

    享受快速成长乐趣的关键之一,就是视冒险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敢于磨炼自己,能够承受更多风险,并且能找出对付任何困难的方法。

    为了追求美满人生,你一定要去冒一些险。只有摆脱冷漠与沉滞的枷锁,才能享受成长的乐趣。不要效法鸵鸟,而要为自己的前途善做抉择,运用自己的智能与力量去成长、去改变、去冒值得去冒的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