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全鉴-忠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朴诚淳信,守己无求

    【原典】

    盖君子之立身,在其所处。诚内度方寸,靡所于疚,则仰对昭昭,俯视伦物,宽不怍。故冶长无愧于其师,孟博不惭于其母,彼诚有以自伸于内耳。足下朴诚淳信,守己无求,无亡之灾,翩其相戾,顾衾对影,何悔何嫌。正宜益懋醇修,未可因是而增疑虑,稍渝素衷也。国藩滥竽此间,卒亦非善。肮脏之习,本不达于时趋;而逡循之修,亦难跻于先进。独间狷守介介,期不深负知己之望,所知惟此之兢兢耳。

    【译文】

    一般说来,君子讲求的立身之道,在于他所处的环境地位的和谐。确实做到反省内心,毫无愧疚之处,那么仰望日月青天,俯视大地万物,就会心胸宽宏,无畏无惧,更不会羞惭。所以,公冶长不愧对老师孔子,东汉范滂没辱没母亲教诲,他们都有内心足以自信的东西。您这个人,淳朴诚实守信,恪守本分无求于人,可是意外灾祸却连连降临。夜晚对影沉思,充满悔恨不满。这时正应加深提高修养,培养美德,不能因此而增疑虑,略微改变平时一贯的信念。我在此地滥竽充数,结果也不太好。糟糕的习性本来就跟不上眼前的形势;而缓慢地学习,也难跻身高明者之列。独有一件,那就是恪守自己独立正直的原则,希望不十分辜负知己朋友对我的期望,所追求的也只是小心谨慎地做到这些而已。

    忠而遭疑者,古已有之

    古人云:唯忠疑之际,人臣最难处。猜疑毁谤,黑白相昧,乃人性蛇蝎处。然而,君子之心,廓然大公。忍侮于大者,浩然正气,坚而不移。

    忠而遭疑者,古已有之。

    写下千古绝唱——《离骚》的屈原,是忠而遭疑乃至投江而死的悲剧性人物。两千三百多年前,在洞庭汨罗的高高堤岸上,一位风骨嶙峋、冠袍庄肃的老臣,毅然怀抱砾石,奋身投入了滔滔北去的江流;猎猎的江风中,还久久回荡着他悲怆的号泣: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这位老臣,就是为振兴楚国而竭智尽忠,蒙受了不白之冤,也绝不背弃祖国的伟大逐臣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约生于楚威王元年或楚宣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前后)。这时代正距楚之“吴起变法”失败五十年,楚国朝政再无当年那样的兴旺气象了。相反,僻居西方的秦国,却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商鞅变法”中崛起,成为睥睨天下的一大强霸。

    屈原的父亲伯庸,曾多次郑重地告诉屈原:屈氏乃古帝颛顼之后,并与楚王同姓。屈原降生的日子,又正是“得天地之正中”的“寅年、寅月、寅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预兆,兆示着他将担当兴国安邦的大任!至于乐平里的乡邻们,说得就更神奇了:据说屈原降生的时候“香炉坪”上,霎时腾起了浓浓的紫烟,化出一条五彩虹霓直跨蓝天,还说有一团火球,从虹霓上滚落,发出阵阵毕剥之声,把乡邻们都惊呆了……

    屈原当然明白:这些传说,不过寄托着人们对他的厚望罢了。真要担当兴国安邦的大任,还得靠他后天的努力,刻苦诵读诗书史传,孜孜探索治国治民的正道。所以,他从未有一刻放松过自己,早起在书斋攻读,傍晚来井边“照面”回顾一天的学业,自省德行之修治。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就与商周时代的贤相伊尹、吕望相许相印,立志像他们一样,做辅助楚王一统天下的功臣。

    楚怀王的前期是屈原政治生涯中最为光芒四射的时期。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显得那样聪颖明睿、潇洒自如。最重要的是,屈原精通历史,“明于治乱”,富于革新锐气。许多研究者都推测,屈原很可能在此期间促成楚怀王实施了一系列“朝政改革”。这些改革包括“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光大先祖“功烈”及“前王之踵武”,以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标等内容。而楚怀王,也因急于有所作为,欲与西方的强秦、东方的齐国争雄,对屈原的主张十分支持。楚国的朝政由此蒸蒸日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气象。三十多年后,当屈原徙倚于汨罗江畔,即将怀石自沉而作《惜往日》一诗时,追述起这一段改革生涯,仍不免热情激荡,充满了无限的依恋。

    但楚国的旧贵族势力,却不能容忍触犯他们既得利益的朝政改革。他们无法正面对抗楚怀王,便决定采取“釜底抽薪”之计,先把屈原从楚怀王身边剪除。

    一日傍晚,楚王宫中楚怀王正与令尹昭阳讨论近日秦魏战局,当昭阳说到秦魏复战,秦虽攻占曲沃(今河南灵宝东北),对楚却颇为顾忌,终又将魏俘全部放还时,楚怀王不禁神采飞扬,朗声大笑:“当年朕率六国之师叩关攻秦,早把秦惠王吓慌了,此者实不足惧也!”

    正在兴致勃勃之间,上官大夫神色诡秘地进宫求见:“大王!臣有要事急禀……”

    “何事?”楚怀王见是上官大夫,显得颇不耐烦。

    上官大夫眼珠骨碌一转,故作嗫嚅之状:“事关大王威灵,臣不敢妄言。”

    “说!”

    “臣闻国中之人纷纷议论,大王自得屈左徒,内外大事均付屈左徒操办,气象殊非昔比!”

    “此言说得倒也不错,自朕擢拔屈原,他所办诸事甚合朕心,确也免去了朕之操劳。”楚怀王说罢,抚髯而笑。

    上官大夫却词锋一变:“但屈原之心,却并不感念大王。臣今日拜望屈原,他竟扬扬得意地声称,楚有今日之兴旺全赖他屈某深谋远虑。大王昏聩,不识大体,令尹昭阳,碌碌庸才。楚国之事,非他莫能为也!”

    楚怀王脸色一沉:“他屈原果真这样说?”

    “臣亲耳所闻!”上官大夫装作为楚怀王不平的样子说:“朝中上下谁不知道,屈原起草的法令,其实都出于大王您之英明决断。想不到屈原竟如此狂妄,每一法令公布,都夸说是他的功劳。这不是心怀异志,企图凌驾于大王之上吗!”

    楚怀王这个人本就好大喜功,听到这里早已忍耐不住狂怒之气:“岂有此理!”

    他站起身来,在大殿上盛怒踱步,终于大声对令尹昭阳说道:“这样的狂徒岂可重用!你即刻传朕之命:罢去屈原左徒之职,贬为三闾大夫,暂停参与朝政议事!”

    这便是上官大夫在背后施放的恶毒一箭。

    屈原蒙受这不白之冤,竟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便被从左徒之位上赶下了台!

    由于屈原的被黜,失势的贵族权臣重又受到楚怀王重用,一场由屈原策动的朝政改革,从此中断了。一抹夕阳从楚王宫渐渐消隐,苍苍茫茫的暮霭,笼盖了整个郢都……

    天命反侧(天命反复无常),

    何罚何佑(怎能佑善罚恶)?

    齐桓九会(齐桓以九会诸侯),

    卒然身杀(为何突然死去)?

    彼王纣之躬(再看那位商纣),

    孰使乱惑(是谁使他迷狂)?

    何恶辅弼(为何厌恶贤辅),

    谗谄是服(却听信谗舌如簧)?

    比干何逆(比干触犯了什么),

    而抑沉之(竟被当殿剖心)?

    雷开何顺(雷开怎样媚从),

    而赐封之(被赐以爵位、王位)?

    何圣人之一德(为什么圣人同德)?

    卒其异方(结果却大不一样)?

    梅伯受醢(梅伯被砍为肉酱),

    箕子佯狂(箕子也披发佯狂)?

    这是屈原最哀恸的一刻,壁画上的齐桓公,恍惚间幻化成了楚怀王——他当年曾率诸国之师伐秦,转眼间却又“卒然身杀”、客死于秦。那狂怒乱惑的纣王,信任的也似乎不是“雷开”,而是谗谄怨毒的上官大夫和子兰,正将忠贞直谏的屈原剖心!

    这就是《天问》——屈原在获悉楚怀王死讯的情感迷乱中,怆然写下的奇诗,历史的兴亡悲剧和楚国的现实之难,正这样交汇一起,激荡着蒙冤受屈的屈原,向着庙堂壁画,向着渺渺苍穹,苦苦地诘问,哀哀地恸泣!屈原本来以为,楚怀王的被欺囚秦和客死,应该震醒新上台的楚襄王,他谏“武关之会”而遭放逐的冤屈,也应该得到昭雪了。

    然而,他毕竟低估了楚王朝的旧贵族势力。特别是低估了子兰和上官大夫的狡诈、险恶。

    屈原怎么也没有料到,在楚怀王客死、国难当头之日,他还会被再次谗毁、放逐江南,当他途经郢都整治行装的时候,也有人劝他向子兰疏通,或者求后宫郑袖出面说情,但均被屈原一口拒绝。

    根据民间传说,屈原在江南的放逐生涯,主要是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度过的。玉笥山其实是一处丘陵,濒临滚滚北流的汨罗江,远远望去,其形正如置于蓝天下的大竹筐。

    放逐江南的岁月是凄凉的。遭受了精神上巨大摧残的屈原,又受着多病的痛苦折磨。但他依然保持着不折不挠的气节,连爱好清洁的脾气也未改变。他每天都要去坡边的桥下洗涤帽缨。平时除了读书,就常找村民叙谈。夏日炎炎,便在山间的“桃花洞”里避暑。秋风萧萧的傍晚,村民们常见到他孤清的身影,独伫在高高的坡岭上,向着西北的郢都方向凝望。这里离郢都很远,屈原被严令不准涉越大江和夏水,他只能常常乘湘而下,在洞庭湖一带徘徊;或者溯湘而上,到九嶷山踏访大舜的遗迹。

    一首充溢着追求和奋斗、失败和抗争、痛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的伟大抒情长诗,就这样经历了许多个不眠之夜,终于在玉笥山下的陋室烛光下诞生了!根据汨罗一带的传说,屈原写成《离骚》的当夜,就曾让女儿举着松明,来到玉笥山西南的山冈上,向着茫茫天地、四方神明,高声地诵读这篇血泪凝成的诗作。当悲怆的语声诵至“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时,山冈下竟黑压压聚集了大片人影,全都在叹息,全部在掩泪咽泣,最后竟化作一片哭声,震荡着幽幽汨罗!

    但在这个传说中,那些人影并不是生人,而是捐躯沙场的楚之亡魂,是山山野野闻声来集的怨鬼、游神……

    忠而遭疑,疑而致死的事在历史上何止万千。

    识才选将,炼能征善战之师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位重要的人物。由于他出力平定太平天国,满清王朝的命运得以延存。也因为他善于识拔人才,引用贤能,更时时以转移社会风气及建立廉能政治为己任,所以满清王朝才会在同治光绪之间,一度出现振衰起敝的中兴气象。同时他注意个人的道德文章修养,在立言、立德、立行上成就了“不朽”之业。

    清政府称他是“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清末的官宦和士人也对他是一片赞之美声。“文正公盛烈伟绩冠一代”“深造道德”“仁爱备至,智勇兼全”“凄凉恢弘,望而知其伟人”“可称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等善颂之词,汗牛充栋。

    第一,曾国藩在选将中,将“忠义血性”放在第一位。所谓“忠义血性”,就是要求湘军将领誓死效忠清王朝,自觉维护以三纲五常为根本的封建统治秩序,具有誓死与起义农民顽抗到底的意志。统治民众的才能,不外乎公、明、勤这三个字。不公平、不明正,那士兵们就一定不会乐意服从;不勤快,那营中大大小小的事就都会废弛而无法管理。所以第一重要就在于此。如果士兵不怕死,则战时能冲锋陷阵、效命疆场,这是第二要事。身体虚弱的人,过于疲劳就会生病。缺乏精神的,长久了就会逃走,这又是次要的了。这几个方面看起来似乎过于求全,而假若缺了其中一条,则万万不可带兵。选用具有“忠义血性”者为将领,可以为整个军队起到表率作用,“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则几个中得一人而可及其余”,这样便可以带动全军效忠封建的统治,从而能够使这支新兴的军队——湘军,不但具有镇压农民起义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转移世风”的政治功能。

    第二,曾国藩在选将中,将“廉”“明”品质放在第二位。士兵如果看见本营将领不深究事理,只关心银钱多少,只关心保举是否恰当,那就会众目相望、相互等待,口里啧啧不已,以此相互讥讽。只有将领们自己廉洁,公私按款项支出、使全营都有目共睹,那么这种廉洁的行为就会使士兵的心敬服。而小款小赏,又常常从宽,使下面的人常常能沾点油水,那么恩惠就足以服人了。明这一字,第一要在陷阵之际看清楚谁是冲锋陷阵,谁是随后助势,谁是回力合堵,谁是见危险就跑,一一看清楚,又用平时办事勤惰虚实进行佐证,逐条进行考核,长久了,即使一兵一卒是否有长有短,都能认个大概,几乎直到明晰。

    “廉”,对于军队来说是极为敏感的问题。绿营将帅克扣军饷,冒领缺额以自肥的现象,早已是公开的腐败行径。这深为士兵所不满,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那么,曾国藩在新组建的军队上,要做到与众不同,就必须在选将问题上高度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湘军的战斗力。

    “明”是指将领要做到赏罚分明,是非不淆,“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对于一般将领要求其“精明”,而对于高级将领,则要求其必须高明,这样才能够具有远见卓识。

    曾国藩反复强调将领要具备“廉”“明”的品质,这对于改善官兵关系,提高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选取将领,专取“简默朴实”之人。

    曾国藩对于绿营军官气深重,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他深感积习难改,心里慨叹:即使“岳王复生,或可换弱兵之筋骨;孔子复生,难以变营伍之习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一方面湘军不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和守备以上将官;另一方面,便强调挑选将领要侧重“淳朴”。所谓“淳朴”是指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虚饰。曾国藩认为:“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案巡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管理、终条理,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类而合之也;眼到者,注意看人,认真看公文也;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也;口到者,使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叮嘱也。”曾国藩经过遴选,将大量“淳朴”之人委以重任,这无疑对于提高湘军战斗力和耐力极为有益。

    第四,“智略才识”是曾国藩选将的又一标准。曾国藩认为:“大抵拣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人才。”绝不能选用庸者。他指出:“其卑劣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方也。”曾国藩力求从书生中选拔人才。借助于他们知书达理,努力克服绿营将领缺乏韬略的弊病。

    第五,要求湘军将领还应具备“坚忍耐劳”的特点。

    “坚忍”就是打仗时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曾国藩虽为一介儒生,对于治军最初没有多少经验,但他亦清楚,行军作战倍加艰辛,只有“立坚忍不拔之志,卒能练成劲旅……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续之处,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震撼之际,每百折而回”。他提倡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矢志不移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湘军从上到下都有着一股与农民起义军顽抗到底的决心。

    “耐劳”是指能耐受辛苦。曾国藩认为,“拣选贤才,必求……能耐劳苦”之人。“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病;精神乏短者,久用则散”。务求具有过人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身先士卒。

    曾国藩在其一整套的选将标准中,一反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选将的方法,而将“忠义血性”,意即对封建政权的忠义放在了第一位。为此,他不拘一格,不限出身,大量地提拔书生为将。罗尔纲先生在《湘军兵志》中考证,在湘军将领中,书生出身的人占可考人数的58%。

    同时,加入湘军的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深受理学的影响,既懂得一些军事战略战术和用军之道,又善于总结实际经验,在战争中磨炼出坚强的意志。于是他们走出一条以文人带兵打仗的途径。

    曾国藩在选将制度上的改革,使清朝旧制中绿营将领的腐败无能、贪生怕死、败不相救等现象得以改变,从而培养出一批较有实力,能征善战的湘军将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