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论封建——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启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太宗说:“从汉朝以来,仅封皇帝的儿子和兄弟,疏远的亲戚除非立有大功,也都不得受封。朕治天下,本为百姓,不是想劳百姓以养己亲,如果全都封王,就会加重人民力役等负担,使他们劳苦。”不过太宗的内心还是想仿制周朝,群臣多次发言,反对的意见较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到了贞观十三年,太宗才因反对重重,而取消实质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唐朝“设爵无土,署官不职”的封建形态。

    具有代表性的是礼部侍郎李百药的奏疏,大意是说,使中国尽为封建诸侯的做法,必使天下紊乱,是刻舟求剑。行封建则有霸政之惧,行郡县则有孤立之忧。如果是有功劳的皇亲国戚,其子孙都拥有权力和人民,子孙常忘其祖先的艰苦,莫不淫虐骄侈。几代以后,王室渐弱而藩屏渐强,往日宗亲皆化为仇敌;以强凌弱,以多欺少,彼此之间互相攻击争战,使人民受到伤害。不如实行郡县制,设官分职,任贤使能,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地方长官,共治天下。李百药还以晋朝的“八王之乱”为例予以分析说明,并强调爵位不世袭,用贤之路就广大。

    反对派的代表有马周的奏疏,大意是:臣以为欲实行封建是想让子孙世代承守,真是爱之重之,但是这样做不可以。因为尧舜那样的父亲,也有像丹朱(尧之子)和商均(舜之子)那样不肖的儿子,何况还有更糟糕的情况。万一继承爵位的子孙骄逸,则黎民必蒙其殃而国家必受其害。那个时候人君要绝灭其国,就有点难向当年的宗贤功臣交代;不处罚吧,罪恶已经昭彰。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与其让骄逸者毒害现存的百姓,还不如对他们进行惩处,这样做只好对不起死去的功臣了。然而以前的所谓爱心却恰恰是害了他而已。臣认为封建只可以名义上分封,实质上让封君只食户邑的租税就好了。如果其中有才干的人,才可以随器授官,让他们共治天下。从前光武帝为了保护功臣,而不让他们真正担任职务。这才真正是爱之重之的方法,使宗贤功臣得奉大恩,而又能使他们的子孙终其福禄。

    反对派的主要观点是:其一,封建乃私天下的表现,非至公之道;其二,封建可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战争;其三,封君的子孙后世万一出了问题,必会招来朝廷可怕的重罚,以致抄家灭族,真是爱之深足以害之;其四,若封建诸侯,则卿大夫都资赖俸禄,必须加重赋敛来供给他们,最终导致百姓负担加重。

    封建诸侯制与郡县制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在商鞅变法之前,中国是封建诸侯制;商鞅变法后,郡县制开始实施。这种制度经过秦朝的大力推行,又经过汉朝高祖时期的一国两制(部分诸侯制,部分郡县制)。后发生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施行推恩令,逐步将大诸侯变为小诸侯,建立起了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到汉昭帝时这种制度才真正地确立了下来,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时代。在当时这是历史的潮流,谁违背谁就灭亡,比如后来的王莽复辟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贞观天子提出仿效周朝封建诸侯制的议题时,李百药称之为刻舟求剑,是逆当时的历史潮流的。

    今天我们仔细分析封建制,它有三个核心内容:一是建立宗族式的家天下的统治模式;二是论功行赏,封官授爵,更有甚者还可以通过分封异姓诸侯,以达到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三是任何一个朝代建立之初,都面临着从打天下向治天下的转轨,这种转轨又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问题首先表现在打天下功勋们的安置上,历史上一般而言,对此有三种方法:其一是分封诸侯,封官授爵。这种方法政治风险大,也对转轨没有促进作用,较为保守;其二是授予空爵,经济上给予较大的补偿。这种方法政治风险小,对转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当时是较为开明的方法,为历史上大多被贵族出身的开国皇帝所采纳;其三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屠杀功臣。此种办法可以加速转轨,但政治风险也大,多被一些农民出身的皇帝所采纳。

    在现代,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该转轨时不转轨就要倒退,转轨不好就有可能一下子垮下来,国内的大部分知名的民营企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继续按照家族式的路线发展下去呢?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做大、做强呢?实践证明,家族企业存在种种弊端,比如任人唯亲,不能迅速实现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结合;决策随意性大。一般在创业时,企业规模不大,这种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还可以采用。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这种模式就不能适用,必须进行改制。实践也证明,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的公司制企业有诸多的优越性。它可以通过股份迅速实现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结合,也可以在股权的多元化(最大的股东不得超过50%)基础上通过设立董事会、监事会、总裁,建立起明确分工、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实现公司长治久安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使公司走上做大、做强健康发展的轨道。那么家族式的企业如何改制成公司式的企业呢?从上面的封建制的议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依据公司高管人员、一般职员对公司的贡献大小以及对公司现时的重要程度,大老板拿出公司51%以上的股份进行分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组建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成为了公司真正的主人,从而企业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