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头脑火把-挑战常规,点击创意鼠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逆反求胜,反其道而行

    逆反,因何易于制胜?这要从人们的思维方式谈起。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习惯于正面观察、顺向思考,忽视反面求异、逆向探索。显然,被大家所关注的,必有戒备,很难突破;被大家所忽视的,乘虚而入,易如反掌。所以商战中,把力量指向对方意料不到、来不及救急的地方,即《孙子兵法·虚实篇》所说的“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可望获胜。

    在商战中,不乏这样的有心人,他们胸怀宏图,伺机而“反”,一鸣惊人。主要思路如下:

    揭短易长。大凡做商品广告,都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日本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这样写的:“这种手表走得不太准确,24小时会慢15秒,请君买时三思。”这个广告,名曰揭短,实显其长:一是手表走时尚准,二是企业诚实可靠。除此之外,由于广告做得独具一格,不落俗套,很引人注目,效果特好。

    返朴归真。一般来说,给产品增添一些附加功能,有助于促销。而最近,日本米开罗提公司设计的汽车,则反其道而行,并获得成功。当然,这种“归真”,不等于倒退,而是新的跃进——精神工程学导入设计领域。对此,该公司的董事长做这样的解释:增添过多的附加功能,“使狭窄的空间被各种机器、仪表所充满,不但令人眼花缭乱,在精神上也造成极大的压迫。事实上,对驾驶人来说,其中有许多功能并不需要,因此,汽车的设计应以人为优先,而非以机械为优先。精神工程学就是由这种观点衍生出来的。”

    以“高”求“低”。许多企业好以“低投入、高产出”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中外合资南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则正相反,以“高”求“低”,如该公司生产的永芳化妆品之一润肤露,因其原来舍得花大本钱,掺入透明质酸,每公斤成本几达2万元。这样,成本虽然高了,但产品质量亦高,销路而大畅。反过来又促使零售价格下降(永芳高级化妆品的定价大都在10~15元之间),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返旧还新。在日本,被冷落了六七年的中国乌龙茶,再度风行。在香港,疲弱了2年多的灯芯绒市场,又开始复苏。其所以如此,因为人们对以往喜爱的东西,怀有特殊的情感,并在时间的筛选中逐渐凝炼、升温,一触即发。当然,这种“返旧”,已在新的条件下赋予新的内容,堪称“还新”,以灯芯绒为例,如今流行的则是高质量的净色粗条灯芯绒。

    人弃我取。当前产品的发展潮流,趋向于轻、薄、短、小;与此相反的,视为畏途。香港一家表厂偏向畏途行,最近推出的一种电子表,个头相当于两只男用电子表,液晶显示的数字也大,也博得人们的欢心,特别是患近视眼和老花眼的顾客,更有意购买。取人之弃,独得其利。

    歪打正着。质量,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台湾雨伞的质量很差,竟无“证”闯入美国,占美国进口雨伞总量的60%。原来美国人买伞,用上几次就丢掉,不求耐用,只图好看。这个“好看”,也出乎意料,不要花色,喜爱素色,以衬托自己的衣着。看来台湾商摸推了美国顾客的心理需求,才反传统的质量观而行。类似这样的“歪打正着”,在国际市场上举不胜举。

    置死求生。日本日立制作所处于劣势时,以“精神刺激疗法”——让部分职工暂时带资离职,制造危机感。松下电气公司处于盛势时,以“今天的强者将成为明天的弱者”自敲警钟,大搞改革。企业家在商战中善于置企业于“死地”、就像古战场上的项羽“破釜沉舟”那样激励士气,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反打算盘。琵琶可反弹,算盘也可反打。产品的定价,历来是成本加成法。也就是说,先设计、生产、后定价、销售。现在,邯钢等企业把这个程序倒过来,先对拟搞的产品市场地位和顾客的购买心理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竞销价格,据此进行设计、生产。这种“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反打算盘”的效果很好。

    逆反创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传统。要注意与传统的思维方式、经营方式相反而行。

    (2)注意顺时势。任何传统都有其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必然的发展趋势,顺势而“反”,方可求胜。这里所说的“顺势”,是“顺”应事物发展中虽表现为“相反”,却又“相成”之“势”。生活中充满着相反相成的情趣,并渗透于市场竞争的一切活动中。反变术实乃反顺术;“反”中有“顺”、“反”“顺”互辅。

    (3)逆反创机之“反”不是任意的,要从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宜“反”

    则“反”,不可强求。

    (4)注意机遇。此术运用,得有机遇。

    2脑中自有黄金屋

    从大风吹,到赚大钱,看似狗与月亮的关系——差得太远了。但又是钱钱钱、脑相连的关键。

    如果做生意的人只知道出大力,流大汗,对这种生意人,我们的评价是“长不大”。

    有这么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打工仔的故事——但想做老板,你就得非看不可:

    一位善良的父亲,有三个强壮的儿子,但他不明白为何三兄弟同时工作同时劳动,但薪水竟如此不同,老大周薪是350美元,老二周薪是250美元,而老三周薪只有200美元。

    总经理听完三兄弟父亲的话后说:“我现在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你只在旁边看看他们的表现,就可得到这个疑问的答案了。”

    总经理先把老三叫来,吩咐说:“现在请你去调查停泊在港口的H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

    老三将工作内容抄下来后,就离开了。5分钟后,他告诉总经理,他已用电话询问过了,一通电话就完成了他的任务。

    总经理再把老二叫来,并吩咐他做同一件事情。老二在一小时后,回到总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解释说,他是坐公交车往返的,并且将H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详细报告出来。

    总经理再把老大找来,先将老二报告的内容告诉他,然后吩咐他再去详细调查。三小时后,老大回到公司,向总经理重复报告了老二的报告内容,然后说他已将船上最有商品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下来,为了方便总经理和货主订契约,他已请货主明天早上10点到公司来一趟。

    回程中,他又到其他的两、三家毛皮商公司询问了货的品质、价格,并请可以做成买卖的公司负责人明天早上11点到公司来。

    在暗地里看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后,父亲很高兴地说,再没有什么比他们的行动更能给我满意的答复了。

    如果你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的话,你应该报导抱怨自己的“脑”。

    其实,只要你稍稍动脑,发财的机会大着哩!

    意大利社会学家巴列多把人分为两类:

    一类是收租者;

    另一类是投机者。

    收租者,顾名思义,指的是靠租金与利息生活的人,他们作风保守,不愿冒险,抗拒改变,凡事墨守成规。

    投机者刚好相反,他们作风开放,喜爱冒险,乐于改变。他们厌恶墨守成规,血管里流着叛逆的血。

    所以,三分努力,七分动脑才是“种大树”的生意人呵!

    别人开酒楼,赚得风生水起,是不是开酒楼就能发财?

    别人食品批发,赚得满钵满盆,是不是食品的利润很高?

    一位做酒楼的朋友讲:“如果哪天我死了,请你给我的肝送一个花圈。”

    这话让人听后想笑,但笑不起来。他每天为了和“上帝”喝酒,常常是“上帝”高兴了,他却成了“醉八仙”。

    另一位做食品批发的朋友,资产大概过千万了吧!但在为他做CI策划时,要他必须实实在在地告诉策划师,食品批发的综合毛利有多大,他无奈地答道:百分之五是最高的了。

    所谓综合毛利,实际已含厂方的折扣,百分之五,这里还要包水电、房租、员工工资、电话、交通,还有税收,你愿不愿做?

    实际上,骑马行船三分险。做生意也是如此。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是文学家的事,商人,是“伤”出来的。

    这个“伤”就是怎样做!你做好了这个“怎样做”,你离发财就不远了。

    一位开大排档的朋友,至今已开设了第三家分店,问他有什么绝招,他就是不讲,最后,顾客从他的招牌菜中看出了秘密……

    他的招牌菜是白切鸡,他做的白切鸡当然是选料好,真正土鸡,配料香,火候也适中,切得块很小……

    大凡排档,一般觉得应该定位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忠义堂”,而精明的商人最后的实话实说是:

    把排档当做星级的酒楼来做。

    这就是动脑的绝技!

    3有脑卖脑,无脑买脑

    如今,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早十年前,有几千块,你就是大款了,很多迄今坐在富翁位置

    的人,当年都是靠几十元、几百元发家的,但今天你还想用几十元起家,做做白日梦还是可以的。没有钱起家,可以用脑起家。名古屋的商人尚学录,他并没有什么学问和金钱,但是他有擅于企划的能力。这就是脑本钱。十多年前他还在当机械外务员时,就知道日本的毛纺织工业比欧美落后,他认为这个问题颇有发展的余地。有一天,他接到从西德寄来的商品目录,其中有新开发上市的一台两千万元之新型羊毛纺织机械。对于新机械他比别人内行,为了进一步了解详情,他就立即开展行动,详细调查日本的羊毛纺织工厂的作业情况。他对纺织工厂了如指掌之后,又知道用西德的这项新机器,生产成本大约可降低三分之二,而生产效率可以倍增。但是他并没有向日本人推销这种新机器,他带了这项新产品的目录和经营纺织工厂的新构想,去找住在日本的一位韩裔富翁林伯态先生。林先生对纺织虽是一窍不通,但经过尚学录的企划和说明之后,大喜过望,他立即同意开一家纺织工厂。从西德购入四部机器,在名古屋市设立羊毛纺织公司,并请尚学录当总经理。原本默默无闻的外务员,摇身一变成为大工厂的经营者了。另如东京世田谷居民竹山一夫从公家机关退休后就赋闲在家,闲来无事,有一天他想:“开个企业讲习班倒不错,但是找普通人来参加没法赚大钱,应该找一些有钱人家才对。”于是他就在东京银座借了一间教室,只用一张办公桌和一部电话,成立了“东京企业研究所”。它的特色是七名教师都是日本国内很有名的教授和知名人士,学生也都是各公司未来的董事长人选以及重要的干部。日本的企业界对于干部的教育投资一掷千金,毫不吝啬,因此他的事业一开始就非常顺利。为了壮大研究所的声势和号召力,非请国内最有名的讲师不可。这些讲师的授课费贵得吓人,但所收的学费更可观。半个月一期,学费50万日元,成立之初,就收了30名学生。其余的人要事前登记,并等待好几个月以后才能正式上课。竹山这种简单无奇的生意利润非常优厚,扣除讲师费、房租、广告费,每个月可净赚1000万日元。如果以低一档的阶层为对象,收费一定不会太高,一个月想赚50万日元也有问题。虽然竹山的生意一点都不稀奇,但是他的着眼点极佳,因此发了大财。

    假如对穷人动脑筋,只管满头大汗的苦干,绩效仍是微不足道,有时甚至徒劳无功。然而针对有钱人的需要,做生意就容易大展宏图,财源滚滚。

    一个人再怎么聪明能干,终究不过一个脑袋,两只手而已。有的人一天赚的钱比很多人一辈子赚的钱还多,因为多数人只有一个脑袋,一双手在赚钱,而“有的人”却有几万人在帮他赚钱,这可称之谓“无脑买脑”的赚钱法则。

    千万记住,买得起脑的人,这个人的脑也不差!

    怎样买脑?在此只讲两个不同类型的故事,读者自己去“悟”吧。

    小张是退伍军人,服务于某大公司,由于小张是基层人员,至今还未认得老板是谁。

    有一回,他父亲生病住院,病情虽不太严重,但公私兼顾,一个星期下来,小张也差不多“趴”下了。

    有一天,董事长居然出现在病房门口,并对小张的父亲自我介绍,老人家一听高兴极了:我儿子每天在公司却没有机会见您,我一把老骨头倒见了你,我真高兴呵!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还真的聊了半个多小时。

    临走时,董事长留下了名片、水果,还有一个红包……等小张下班后来到医院,听完父亲的话,简直不敢相信,但留下的名片和用公司信封装的红包又确确实实地证明董事长来过,小张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张来到公司,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见董事长,要向老板致谢。但他刚一进电梯,正好见到董事长,没等他开口,董事长拍了拍他的肩膀:

    “年轻人,你父亲的身体还好吧,不要紧,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好好干,你会有出息的。”

    还没等小张致谢,董事长已走出电梯离开了。

    这时候的小张激动万分,自己对自己讲:

    “我这一辈子就是卖给他我也认了!”

    后来,这句话还真应验了,8年后,小张变成老张,但大多数人叫他张总。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为“攻心为上”,那么,第二个故事就是“鸡翅打你牙齿软(广东人常用语)”了。

    年前,无论大公司、小公司都要发红包,大公司红包大,小公司红包小,这是常理,无可厚非,但就在大家正准备欢欢喜喜过年的时候,资深的主管常常会被单独喊进老板的办公室:

    “老板,有事吗?”

    “什么老板!我们是老伙计,事业上的伙伴,坐坐,喝杯茶!”

    老板亲自给你倒茶,这同此前叫秘书倒茶,是有着不同意义的。

    老板又开口了:

    “这些年,让您受累了,没有您的大力支持,我哪有今天。我也不好去府上拜访——走得了这家走不了那家。今天给你拜个早年,这个小红包是给你儿子的。记住,这是给小孩的,你已经得了年终奖,可别独吞了。”

    主管连忙伸手婉谢:

    “不用了,不用了。”

    一阵推拉之后,主管很勉强地接过红包,出门开封一看,哇,10万元!

    这个主管的下半辈子也就给买断了。

    有人戏称,老板最喜欢的一道菜是炒鱿鱼,实际上,老板可以炒员工,员工也可以炒老板,发达的经济正是炒的基本土壤,同样,天下的钱是赚不完的,学会分肥你就学会赚大钱了。

    4“阴阳脑”与“创新脑”

    所谓“阴阳脑”,就是讲的和做的常常是相反的东西,不到关键时刻不会轻易表明“是”或“不是”,因此,这类人的“脑”称之谓“阴阳脑”。

    多数人恐怕都会有以下的“遭遇”:

    有一天,或者是晚上,或者白天,有位朋友来访,说过一段客套话,双方就坐,你开始准备洗耳恭听来意,谁知道,这位朋友说三讲四的讲了两三个钟头,你还没有弄清他的来意。最后,你只好问:老X,你到底有什么事?好朋友,有话直说。

    “没有事,没有事。就是顺便过来聊聊而已。”

    又是扯三扯四,又过了一个小时。

    你又说:没有事是不是改天再聊,这么晚了(或者是快下班了)。

    还是回答没有事,你只好站起来送客,一阵无语之后,走到楼梯口,当你正要说再见时,老X开口了:

    “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2万元周转一下,下个月我立即还你!”

    天啊,这么熟的朋友,5分钟就可以决定的事,这老兄偏偏花了3个多小时。

    这个故事,千万不要一笑了之,如果你不深刻体会中国人的这种“阴阳脑”,你的生意就无法做大。说不定哪天还会吃亏!

    一家广告公司刚开业时,一天,一位新来的业务员突然笑嘻嘻地向老板“报喜”:我有了一个大客户,他准备投放100万广告费。

    问:他看了我们的媒体策划书没有?

    看了。

    没有什么意见?

    没有,他讲很好!

    那他还讲什么?

    他讲再联络。

    老板立即通知他去把媒体策划书拿回来。新来的业务员一双纯洁的大眼顿时睁得溜圆,怎么,这么大的生意都不做?

    其实他不晓得,这单广告已经“黄”了。所谓的“再联络”同官方的“研究研究”是一个样的。这单广告只要进入了“再联络”阶段,就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再发展下去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了!

    这又应了中国商人的一句名言:嫌货才是买货人。

    比喻有人要买你的货左挑右拣,嫌东嫌西,意见一大堆,这就是真正的买家,问的愈多愈仔细,这就是大买家了。

    这里有一个台湾的广告朋友讲的故事。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中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争相夸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只有美国人沉思不语。为了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形象,具有说服力,他们纷纷拿出了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民族悠久历史的文物——酒来互相碰杯相敬。

    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打开瓶盖,香气袭人,四座皆惊,众人为之称道。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轮到美国人时,只见他把各种酒兑在一起,随之举杯相敬,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国家的精神——组合就是创造。

    这则流传甚广的广告故事,意在指出旧元素创造新思想。在商界更是一把开山斧,搅得市场如火如荼。

    轮子与轿子的组合产生了轿车;

    轮子与舟楫的组合产生了轮船;

    车船和翅膀的组合产生了飞机。

    而上述的一切组合恐怕就是“阿波罗”了。

    当然,这是宏观的组合,而微观的组合更是商业的营销之父。

    当然,这个组合的过程就是动脑的过程。

    1985年全日本最畅销的新产品是一种迷你文具组合,这个组合一年内卖完了三百万套,不但创造了日本文具界销售奇迹,还为该公司赚进了54亿日元。

    这个组合太简单了。

    一个长12公分,宽85公分,高35公分,比烟盒大一点的盒子,里面装有尺、美工刀、胶水、胶带、剪刀、卷尺、钉书机共7种文具。

    如果把这7种文具分开来看,由于本身盒子太小的原因,他们也只是平常的1/3到1/5那样,特别是那个胶水瓶,同眼药水一样小,实在是不起眼。

    但一旦组合起来,小小文具就迷死你了。

    5人无我有需动脑

    所谓商业无定势,恐怕是人无我有的经营法的最好解释了。

    要想做到人无我有,这可是商业的最高境界。想想看,无中生有,无理无据,敢为人先,实在是商胆包天才能办到的事。

    其实,能人所不能,正是商人的生存之道。

    比如说,大饭店的菜单肯定是厚厚一本,小饭店的菜单肯定是薄薄几页,但精明的商人却开出一个没有菜单的饭店——快餐店。

    牛顿有名格言,大意是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商人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利润的肩膀上大胆创新。

    古人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原意是指别小看做点滴善之举,其意义是很大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营者切勿忽视细小的环节,往往因很小的改进和创新,会给你带来生意兴隆,滚滚钱财。

    日本有家生产汽油打火机的工厂,它在20世纪50年代一直惨淡经营,生意发展不起来。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该工厂老板想法改进自己的产品,对某个部件试以改动一下。他无意中将打火机的火芯盖上加钻一个小孔,使得它灌一次汽油可保持使用50天,比原来只能使用10天多了4倍。正因如此,他生产的打火机比竞争者优胜得多,他的生产骤然兴旺起来,没多久,他成为亿万富翁。

    日本有一位经营纽扣的小商人,祖辈终年辛勤劳碌,仅能勉强维持生活。这小商人从打火机火芯盖钻钆得到启示,把自己经营的钮扣做成空心的,内灌入香水,密封后再钻一个小得眼睛都看不见的小孔,香水自然会慢慢地散发出香味。这样,一种“香钮扣”诞生了,女性非常喜欢,这小商人立即申请了专利,大量生产这种“香钮扣”供应市场。三几年时间,这位小商人变成了大财主。

    日本人有个习惯,喜欢送货上门,顾客需要吃些什么东西,一个电话即会按要求把热腾腾的可口食品送来。有位叫当麻庄司的人接手父亲的面食店后,经常送汤面到顾客家里去。他常常为这些汤面伤脑筋,因为汤面装在饭盒里,路上车子一摇动颠簸,面汤就会溢出,到了订户手里往往所剩无几了。

    当麻庄司经过精心研究,设计出一种汤面运送器。这种运送器里面装有弹簧,当受到外面震动时,饭盒就不会摇动了。因当麻庄司的面食店有此招,生意比别人兴旺得多,他为此赚了大钱。更多的收入还在于他这项专利,现在日本有专门的工厂生产这种运送器,每台售价1万多元,他收入的专利费1亿多日元。

    又如雨伞这个商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一种可折叠的新款式,它折起来只有1英尺长,可放进手提包,携带方便,较受顾客欢迎。当时,日本也从美国进口这种新型折叠雨伞。

    日本雨伞制造商村田启一认真研究了这种进口雨伞,发觉它虽然有折叠的优点,但必须把金骨一根一根地折叠后才能缩短,使用时很不方便。村田启一针对这个缺点,进行研究改进,没多久,他研究出用小弹簧安装在每一支伞骨上,一下改进了这个缺点,使用时轻轻一拉伞骨的托盘。整把雨伞的10条伞骨则会自动折叠起来,非常方便。

    村田启一因改进这种折叠雨伞,他的生意独占日本市场鳌头,他的产品也迅速销向世界各地,钱财滚滚而来。另外,他这项简单的创新,亦如当麻庄司发明的运送器一样,获得了专利权,这专利权使他每年赢得18亿日元的专利费。

    6“厚利”也可“多销”

    “薄利多销”是商海中的一句名言,但这句话并非对所有商品都适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对一些特定商品而言,经营者采取高价策略,往往也能得到“多销”的结果。

    美国一位叫米尔顿·雷诺兹的企业家就因善于灵活运用高价策略而获得了成功。一次,雷诺兹发现一家制造铅字印刷机的工厂破产待售。这种印刷机的用途之一,是能够供百货公司印制展销海报。雷诺兹看准这点,立即借钱买下工厂,然后把机器重新定名为“海报印刷机”

    ,专门向百货公司推销。原来的印刷机,每部售价不过595美元,更名之后,雷诺兹把价钱一下子提高到2475美元。他认定,现在百货店都在大力推销产品,“海报印刷机”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而对某些独特产品来说,定价越高,越容易销售。果然,“海报印刷机”销路颇好,雷诺兹大赚了一笔。

    雷诺兹并不满足,而是时刻寻找新的“摇钱树”。1945年6月,他到阿根廷商谈生意时,终于发现了目标,这就是今天的原子笔。雷诺兹看准原子笔具广阔的市场前途。他立即赶回国内,与人合作,昼夜不停地研究,只用了一个多月便拿出了自己的改进产品,抢在对手的前面,并利用当时人们原子的情绪,取名为“原子笔”。之后,他立即拿着仅有的一本样品来到纽约的金贝尔百货公司,向公司主管们展示这种“原子时代的奇妙笔”的不凡之处:可以在水中写字,也可以在高海拔地区写字。这些都是雷诺兹根据原子笔的特性和美国人追求新奇的性格,精心制订的促销策略。

    果然,公司主管对此深感兴趣,一下子订购了2500支,并同意采取雷诺兹的促销口号作为广告。当时,这种原子笔生产成本仅08美元,但雷诺兹却果断地将售价抬高到125美元,因为他认为只有这个价格才让人们觉得这种笔与众不同,配得上“原子笔”的名称。1945年10月29日,金贝尔百货公司首次推销雷诺兹原子笔,竟然出现了5000人争购“奇妙笔”的壮观场面。大量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雷诺兹公司。短短半年的时间,雷诺兹生产原子笔所投入的26万美元资金,竟然获得了1558608美元的税后利润。等到其他对手挤进这个市场,杀价竞争时,雷诺兹已赚足大钱,抽身而去。

    要掌握高价的技巧,关键在于了解什么样的商品适用于高价策略。一般来说,当你经销的商品具有下列优势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推出高价策略:经销商品具有独特性,即指一些尚无大规模制造的产品;该商品市场需求缺乏弹性,价位高低不会使需求量减少很多;能把该商品树立成为高级品的形象;尚不具备大量生产条件,但社会需求量较大的新产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