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来的智慧-饮食宜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麦谷芽保胃宜常食

    中医认为,大麦性温,味甘咸、微寒,有调中益气、止渴除寒之功效,可宽肠胃、化谷食、补虚壮血脉。对食谷不化、腹部胀满,或胸闷烦满、呕吐泻痢者,服用大麦有补胃消化、宽胸破积、舒气止泻之效。大麦芽有和胃健脾、助消化、疏理肝气的作用,可防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和防止食欲不振的功效。

    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大麦和小麦成分含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和淀粉酶、麦芽糖、转化糖酶、卵磷脂、蛋白质分解酶、脂肪和矿物质以及谷芽中含有的淀粉、淀粉分解酶、蛋白质、维生素B等成分,可以健脾开胃、益气生津,糙米其外皮含有的丰富维生素,可刺激胃肠蠕动,加速肠的吸收与运动,预防便秘,并且对胃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粗粮营养更丰宜常食

    在现在的市场上,经过加工的细粮是人们首选。但是经过研究发现,粮食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多含在表皮和胚芽中。因此经过脱皮加工,其营养物质就有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且加工越精细,营养物质的损失越大。

    所以,细粮虽好吃,但营养价值却不如粗粮。为了获得合理全面的营养,有利养生保健,要多吃些粗粮,并做到粗细粮搭配。这样才合理。

    豆类食品对人体有宜

    豆类可分为大豆和其他豆类,其所含营养成分不同。

    大豆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因子,它能抑制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使大豆难以分解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各种氨基酸。如果经过热煮熟后,这种因子即被破坏,消化吸收率随之提高。所以,大豆不能生吃,必须加热煮熟或加工成豆制品才可以吃。

    豆类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钙、磷、铁。无机盐也叫矿物质,这些物质在身体内的含量虽然不多,却是构成肌肉、骨骼、血液等主要成分。人体如果缺钙,就会发生很多病症,尤其是幼儿、孕妇不可缺钙。幼儿缺钙会使发育迟缓,以致形成佝偻病;孕妇缺钙,容易得骨质软化症、抽筋和胎儿发育不良,出现畸形。铁是构成红血球的主要成分,缺少铁人就会发生贫血和并发其他疾病。

    此外,豆类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宜多吃大豆制品

    大豆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其制品对于健胃和防消化不良很有功效。大豆制品主要有:豆豉、豆腐和大豆酱。

    (1)豆豉是煮熟的大豆同豆豉菌发酵制成,在其煮熟和发酵后,硬纤维组织被解体,易被消化吸收。豆豉菌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杀灭肠道内腐败菌,并有促进代谢和净化血液的作用,可以防治腹泻和胃肠功能不良。

    (2)豆腐包括了大豆的全部营养成分,其消化吸收率比豆豉还高,可达95%。豆腐在制作中,因使用了含钙凝固剂,而使钙元素含量增加。这些营养素对健胃助消化极为有利。豆浆是液体豆腐,其健胃功效也很强。

    (3)大豆酱是大豆经发酵而成。它有大量使人益寿延年的乳酸菌,可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大豆酱是一种碱性食品,在酵母的作用下,使难于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易于分解吸收,其消化吸收率达95%,对健胃很有功效。

    豆制食品忌过量

    有人以为吃豆制品可以预防冠心病,便大量食用。岂料豆制品中丰富的蛋氨酸,很易转化为同型半胱氨酸,这样就更便于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壁,成为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温床”,所以吃豆制品要适量。食用豆制品要适量,并非多多益善。

    美国一营养学家通过严格的实验分析指出,过多吃豆制品,对人体有害。因为大豆的蛋白破坏人体对铁质的吸收。他的实验表明,当人体内的大豆蛋白超过了“界线”,就会降低正常铁质吸收量九成,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程度不等的困乏、嗜睡等贫血症状。

    当然,一般正常的吃豆制品是只有利而无害的。

    豆腐忌与葱同吃

    小葱拌豆腐、葱烧豆腐等菜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一般人认为葱与豆腐同吃,味道清香,诱人食欲。有些人烧豆腐时,也往往放些葱花来调味,但是葱中的草酸和豆腐中的钙生成草酸钙,破坏了人体对钙的吸收,使得其营养价值不高,还会引发某些疾病。

    葱中含有大量草酸,而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当豆腐与葱相拌时,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结合使豆腐中的钙质遭到破坏,形成白色沉淀物草酸钙。草酸钙是人体难以吸收的,如果长期食用小葱拌豆腐之类的食品,就会造成人体缺钙,易发生抽筋、软骨症等,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

    所以,吃豆腐不要与葱之类含草酸的食物同吃。有害身体健康。

    喝豆浆忌不讲方法

    如果喝豆浆的方法不合理,可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人们往往喜欢用豆浆冲鸡蛋,但是这很易使鸡蛋中的黏性蛋白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而失去营养价值。另外,用豆浆冲鸡蛋,蛋半生不熟,鸡蛋蛋白中的抗生物素蛋白,能和蛋黄中的生物素结合,影响肠道对生物素的吸收和利用,甚至产生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如果豆浆不煮熟、煮透,胰蛋白酶抑制物未被破坏,胃肠蛋白酶的活性受抑制,不仅豆浆难以消化吸收,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喝豆浆不能过多。喝豆浆一次不能太多,喝多了会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如果用保温瓶盛豆浆,这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豆浆中的皂甙能溶解保温瓶内壁沉积的水垢,使细菌繁殖,豆浆变性,有害身体健康。

    另外,有的人喝豆浆时喜欢加红糖。但是红糖里的有机酸与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变性蛋白发生沉淀,因而,失去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蔬菜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价值

    蔬菜按其结构及可食部分不同,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和鲜豆类。其所含营养成分各有不同。

    (1)根茎类。包括萝卜、马铃薯、藕、甘薯、山药、芋头、葱、蒜和竹笋等。马铃薯、山药、芋头、藕和甘薯中含淀粉较高,约15%~30%。胡萝卜中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每百克可达3.62毫克,胡萝卜素到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主要是预防干眼病和夜盲症和增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叶菜类。包括白菜、菠菜、油菜、卷心莱、苋菜、韭菜、芹菜及蒿菜等,主要提供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岛。其中油菜、苋菜、雪里蕻、荠菜和菠菜,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丰富,无机盐含量也较多,尤其是铁,不仅量多,而且吸收率也较高,因此是贫血病人、孕妇和乳母的重要食品。一般情况下,维生素在各种绿叶蔬菜中含量最为丰富。在绿叶菜中,除维生素C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均是叶部比根茎部高,嫩叶比枯叶高,深色叶比浅色叶高。所以,在选择蔬菜时,应注意选购新鲜、色泽深的蔬菜。

    (3)鲜豆类。包括毛豆、豌豆、蚕豆、扁豆、豇豆和四季豆等。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均较其他蔬菜高。有些地区毛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0%以上,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鲜豆中的铁也易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质量也较好,所以是一种营养素丰富的蔬菜。

    (4)瓜茄类。包括冬瓜、南瓜、西葫芦、丝瓜、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辣椒等。瓜茄类的营养素含量均较低。但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每百克辣椒中含维生素C185毫克,是一般蔬菜的几倍。西红柿、西瓜、南瓜等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也较多。如果每人每天吃2~3个西红柿,就可以满足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

    蔬菜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但烹调加工不合理,可造成营养的大量损失。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易溶于水,所以蔬菜宜先洗后切,减少蔬菜与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损失营养素。洗好后的蔬菜,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维生素氧化破坏,尤其是要避免将切碎的蔬菜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烹调时,要尽可能做到急火快炒。为了减少损失,烹调时,加入少量淀粉,可以保护维生素C不被破坏。有些蔬菜如菠菜等,为减少草酸对钙吸收的影。向,在烹调时,可先将蔬菜放在开水中焯一下后捞出,使其中的草酸大部分溶留在水中。

    蔬菜鲜嫩,富含水分,具有生命活力,因此应尽量选择新鲜蔬菜食用。要特别注意防止吃腐烂的蔬菜,尤其是烂白菜绝对不可吃。因为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腐烂后经细菌作用,可转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

    益多吃葱、蒜

    法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常吃葱、蒜能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并且具有补脑作用。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活动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所提供,而葡萄糖转变为大脑所需的能量,离不开维生素Bl的作用。科学家已查明,只要把葱、蒜和少许的维生素Bl放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叫做“蒜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增强维生素Bl的作用。而且葱、蒜中含有的一种叫做“前列腺A,’的成分,可以起到舒展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因而能防止血压升高所引起的头晕,对大脑有改善作用。

    因此,人们应该多吃些葱和蒜,以使大脑保持灵活,知识分子尤应如此。

    菜少季节宜吃萝卜

    萝卜种类很多,有青萝卜、白萝卜、心里美(紫心萝卜)等。

    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B和一定量的胡萝卜素,而且还富含钙、磷、铁等无机盐,不亚于某些水果,如萝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6倍多,维生素B2高2倍多,钙、磷高7倍左右,铁也高1倍。萝卜中还含有促进食欲的芥子油和助消化的酶,有防治癌症的作用。它所含的木质素,可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2~3倍,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萝L好保存,冬季去缨埋在地下,可随吃随取,解决冬季蔬菜品种少的问题。

    有健胃作用的蔬菜

    有许多的蔬菜都含有健胃的功效,以下介绍几种:

    (1)辣椒,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除湿开胃之功效。胃有不适者,常食辣椒有益。辣椒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 C、脂肪油、红色素、辣椒碱、挥发油及矿物质。其中所含辣椒碱能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2)生姜,所含姜辣素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及胃肠蠕动的作用,因而可开胃助消化,经常适量食用,有益健胃和增加食欲。

    (3)西红柿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P,比苹果、香蕉、梨要高出2~4倍。西红柿还含有有机酸,主要为柠檬酸,不但味美,还能保护维生素C,增强了维生素C的利用率。这些维生素和有机酸对消化健胃极为有益。西红柿中的番茄素,有助消化、利尿作用,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吃了油腻食物后,吃点西红柿可解腻帮助消化。西红柿味道鲜美,如果生吃,可代替水果,其健胃效果更佳。

    (4)胡椒,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之功效。胡椒内含有胡椒硷、胡椒辣脂硷、挥发油、芳香油等成分,有健胃、解热、利尿的作用。胡椒可用于治疗心腹寒痛、呕吐、腹泻等症,对胃有保护作用。

    (5)韭菜是一种味道鲜美的蔬菜,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健胃食品,并可治疗慢性弛缓无力性胃肠病,对低张力胃、胃扩张、胃下垂、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大便秘结等症,有显著疗效。如果平时常吃些韭菜,胃的消化力可增强,大大减少各类胃病的发生。

    大蒜保健宜常食

    大蒜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和维生素,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晶,人们常食,有利于帮助消化和促进食欲。

    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和大蒜辣素等2种以上天然抗菌素,对15种有害细菌有抵抗作用。这些物质抗菌力非常强,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链球菌都有杀灭及抑制作用。故发生轻微腹泻的人,吃几瓣生蒜后,可使腹泻停止。但要注意,食蒜过量也亦导致腹泻。蒜还具有降低血压、减少血中胆固醇、防止血液凝结、防止血管内脂肪沉积作用。经常吃大蒜,还有预防结核病的作用。

    宜按颜色吃蔬菜

    科学家分析指出,白色蔬菜,如竹笋、菜花、马铃薯、茭白等,成分以糖、水为主,营养素较少。黄色蔬菜,如南瓜、笋瓜等,营养价值比白色蔬菜略高。红色蔬菜,如西红柿、红辣椒、胡萝卜等,营养价值高于黄色和白色蔬菜。绿色蔬菜,如芹菜、油菜、菠菜、韭菜、绿辣椒、空心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还含有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于红色蔬菜。

    所以人们在购买蔬菜时,不能忽略了其颜色,做到各色食物搭配食用。

    凉拌菜忌不当食用

    凉拌莱清凉爽口,味美色鲜,营养丰富。是人们夏季非常喜爱的食品之一。

    但是,如果不注意卫生,人吃下去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寄生虫病或肠道传染病,那么,应该注意哪些呢?

    (1) 切生莱用的菜板、刀要生熟分开,莱板、刀、盆、碟要洗刷干净,经过消毒处理。凉菜做好后,放上点醋、蒜泥或姜末,这不仅能调味,还能杀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保存菜中的维生素C。

    (2)蔬菜种在田间,它的生长除了阳光、水分外,还需要大量的粪肥,这样,菜上难免带有病菌、寄生虫卵。这些病原微生物吃进人体后,会造成胃肠炎、痢疾、寄生虫病等。

    (3)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常常要给蔬菜喷洒农药,这样就会有部分农药残留在蔬菜上。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如果被吃进人体,可能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因此,在拌凉莱前,应用自来水或干净的井水洗干净。最好放在淡盐水中泡2~3分钟后,再用开水略焯一下,或者水中滴几滴洗涤灵或0.1%~0.2%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2~3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干净,这就可以达到了消毒目的。

    (4)拌凉菜要随做随吃,吃多少做多少,不要放置时间太长。剩菜最好不吃,如吃时应进行加热消毒,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水果忌不削皮食用

    吃水果时,有的人认为果皮中的维生素比果肉含量高,所以洗一下就吃,还有的连洗都不洗拿来就吃,这是很不卫生的,是不可取的。

    因为,大部分水果表面都带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虫卵,如果这些病原微生物随水果被吃进了体内,就有可能发生疾病,所以患有痢疾、伤寒、蛔虫病等疾病的病人大多有不洁饮食史。另外,果农们在水果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常喷洒多种农药。有一部分农药可能渗透并残留在果皮表层的蜡质层中。因此,吃水果经常连皮一起吃,就会有害健康,为了卫生和安全,水果还是削皮吃为好。

    果品健胃宜常食

    果类食品果肉清脆,清香扑鼻,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清脾健胃的功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健胃类果品:

    (1)番木瓜,未成熟的番木瓜含两种酶类,一种叫番木瓜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另一种是脂肪酶,可分解脂肪为脂肪酸。番木瓜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有消化不良的人,常吃番木瓜有益;没有胃病的人常吃番木瓜可预防发生胃病。

    (2)梅含有柠檬酸等有机酸,可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且具有预防溃疡病的作用。常吃梅可健胃助消化。

    (3)无花果,性平味甘,有健脾调中、消肿解毒之功效。生食或煮水喝,可健脾胃、清湿热。可防治胃肠湿热、腹泻、痢疾、痔疮、便秘、食欲不振等症。无花果含有果糖、葡萄糖、维生素 C、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还含有枸橼酸、醋酸等有机酸和霉素,有助消化、清热润肠、止泻止痢、治痔疮等作用。还可以消炎、驱虫,这对胃肠也有保护作用。

    (5)橘皮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其性温味辛苦,有理气开胃、健脾化痰之功效,可用于消化不良、脘腹闷胀、食少、呕吐、呃逆等症。

    (4)葡萄中含有丰富的果酸等有机酸,可助消化,有健脾胃的作用。胃不顺者,可以每天吃些葡萄或喝葡萄酒每日2~3次,可预防和治疗慢性胃炎。

    (6)山楂性温,味酸甘,可消食积、散淤滞,治疗食积不化,胃脘满闷、食少腹泻、痢疾等症。山楂含大量维生素 C、胡萝卜素和酸性物质,可促进胃液及消化酶的分泌,有开胃消食作用。焦山楂(山楂炒炭),可吸附肠道内腐败物质及毒素,有收敛止疼效果。

    (7)苹果性凉味甘,有健脾益胃;生津润燥之功效。可补脾气、养胃阴,治中气不足、精神疲劳、食欲不振、口渴、咳嗽等症,有健胃作用。苹果能止泻,又能通便。苹果中所含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使大便松软,加速排便。

    忌食死胚蛋

    死胚蛋又称旺鸡蛋,是用来孵化小鸡的鸡蛋,因温度、湿度不当或感染病菌而发育停止,死于蛋壳内的鸡胚胎。这使得鸡蛋中原来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都已发生变化,绝大部分营养被胚胎利用和消耗了,所剩营养成分甚微。

    经测定死胚蛋白里几乎 100%含有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这些病菌对人体健康有害。食用死胚蛋易发生食物中毒,出现痢疾、伤寒、肝炎等疾病。

    因此,死胚蛋不能食用。有些人认为,死胚蛋富有营养,而且可以治病。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无科学根据的。

    忌食臭鸡蛋

    臭鸡蛋虽然闻起来臭,但吃起来别有风味,因此,有些人特爱吃臭鸡蛋。

    实际上,鸡蛋从鸡体内排出后,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鸡蛋表面会沾染很多的细菌。据报道,即使是干净的蛋壳表面,也有400万~500万个细菌,而污染的蛋壳细菌可高达 1.4亿~9亿个。蛋的内部也会有少量细菌。如果储存时间一长,尤其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外界的细菌就会通过蛋壳上的细孔,进入蛋内,和内部的细菌一道,分解蛋白、蛋黄,使蛋黄散乱。继之蛋白和蛋黄混合在一起。随着蛋白质的进一步分解形成硫化氢、胺类、粪臭素等产物时,就会发生恶臭味。

    由此可见,腐败变质而发臭的鸡蛋,含有大量的细菌,破坏了蛋的营养成分,是不能吃的。吃臭鸡蛋可导致中毒,有损身体健康。

    忌过量或生吃鸡蛋

    鸡蛋一向被认为是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因此有人认为生吃鸡蛋营养更丰富,多吃鸡蛋更有利于健康,其实这是不对的。

    鸡蛋里含有碳、氮、氢多种化学元素和丰富的蛋白质,当氮和蛋白质过多时,人的肾脏就无法完全把它们排泄掉,这样就会长期淀积于肾脏,久之,血管循环就会受影响,不仅伤害肾功能,而且还会造成血压高、心脏病等症。再说,多吃鸡蛋吸收不了,排出体外,不但浪费,也增加了肠胃和肝肾的负担,不利人体健康。因此,健康的人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如果吃1~2个熟鸡蛋就足够了。

    而生吃鸡蛋有一半以上的营养被浪费。因为生鸡蛋里含有一种叫抗胰蛋白酶的物质,它会阻碍分泌的胃蛋白酶和小肠里的胰蛋白酶消化。抗胰蛋白酶怕热,鸡蛋煮熟了吃,抗胰蛋白酶就会被破坏。再则,生蛋里含有一种抗生物素的物质,它在人体中积存多了,会妨碍人体从其他食物中吸收营养。还有,吃生鸡蛋也不卫生,有很多细菌易侵入人体,容易得传染病。

    喝牛奶忌不注意方法

    现在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儿童喝、老人喝,成年人也在喝。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几乎是完全营养品,含有300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但是,在众多喝牛奶的人中,有的喝法不讲科学,这不仅使营养成分得不到充分利用,还会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喝牛奶的时间要安排得当。喝牛奶以早、晚为宜。清晨饮用牛奶能充分补充人体能量,使精力倍增;晚上睡前喝牛奶具有安神催眠功效,并能充分消化吸收。牛奶极有利细菌繁殖,是细菌培养基。袋奶采用85℃左右的巴氏灭菌法,没有高温瞬间灭菌彻底,所以袋奶中残留有细菌,这部分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繁殖极快。还不要空腹喝牛奶。空腹饮用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使内部的营养素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喝牛奶最好与一些淀粉类的食物,如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喝牛奶时要和食物搭配得当。牛奶与香菇、芹菜、银耳等配合食用,有益健康。牛奶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因为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

    酸牛奶宜注意方法

    酸牛奶是保健食品,人所共知,但具体可防止发生哪些疾病,却不一定人人清楚。选用食物,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才会起到较好的保健效果。酸奶其保健作用如下:

    (1) 预防冠心病。酸牛奶中的某些成分对肝脏制造胆固醇有抑制作用;酸牛奶中的乳酸菌具有“吃掉”胆固醇的功效;酸牛奶所含的蛋氨酸有软化动脉血管的作用。以上作用都有防止冠心病发生的效能。

    (2) 预防直肠癌。酸奶中的乳酸菌,能把糖分解成乳酸。在直肠中乳酸可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的生长,并吞噬致癌物质,使之不能发挥作用。

    (3) 防治高血压。人的高血压病与钙摄入不足有关。如果每天喝200毫升以上酸牛奶,因其含钙较多,就会促使尿钠排出增多,使血压下降。酸奶中富含蛋白质,可防止血管损伤,利于维持血管弹性,有预防脑溢血发生的效果。

    (4) 预防骨质疏松。中、老年人易发生缺钙,引起骨质疏松,喝酸牛奶补钙比单纯服用钙片收效明显。

    但是不要空腹饮用。因为人在空腹时胃液的pH值(酸碱度)在2以下时乳酸杆菌难以存活,便失去其杀菌作用,因此保健作用就难以保证。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之内饮用酸奶为最好。也不宜煮沸饮用。酸奶中所含对人体有益的乳酸杆菌不耐高温,一经煮沸便会被杀死,其保健作用也随之消失,也不宜开水冲服。酸奶在制作时已消过毒。

    忌空腹喝酸牛奶

    法国保健和医学研究所的专家埃尔·亨利罗朗及其助手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发现,奶里含有一种名为酪蛋白的蛋白质,它能生成一种对血管非常危险的分子——高半胱氨酸,这种分子损害血管的弹性组织,从而使脂类,特别是胆固醇极易积淀在血管壁上,以致血管逐渐阻塞,最终导致动脉硬化。因此饮牛奶过量易导致动脉硬化,诱发血管疾病。

    适量饮牛奶有益人体健康,过量又会走向反面。那么,人们到底每日应饮用多少牛奶呢?营养学家们指出,人体每日饮牛奶量应控制在500毫升以内,最适宜的饮奶量为200~400毫升,即每日2小杯。

    宜适量吃动物油

    食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其主要成分是脂肪。脂类,是人体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有些人怕出现心血管疾病,而不敢食用动物油,只食用植物油,这是不科学的。过量食用动物油和植物油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动物油食用多了会促使动脉硬化等,植物油如摄取过多,也会给人带来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

    据国内有关文献研究,植物油中含有较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很容易自动氧化而产生有毒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会使多种维生素氧化分解,失去正常功能,导致人体内的维生素不足。过氧化物还会使人体内的红细胞膜与线粒体膜遭到破坏,发生溶血等症状,并且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老化色素——脂褐素,使皮肤上产生老人斑。过氧化物在血管壁上、肝脏上、脑细胞上形成时,就会出现动脉硬化、肝硬化、脑血栓等症。

    鲜肉忌反复冷冻

    研究发现,超过冰点以下的低温,可迅速将鲜肉中的细胞膜和原生质中的水分冻结成固体冰晶,使肉质不变,营养成分不失,起到保鲜作用。但一经升温化解,细胞膜等不能保藏水分,细胞腔和晶格组织变软,鲜肉水分大量外溢失散。若再次冷冻则很少有水参与,只有细胞中原生质起到固体支撑,若再次化解和冷冻,则只是肉质中的纤维质和脂肪起冰冻作用,肉中许多营养成分丧失,食之口感降低,发生质变,甚至产生不利健康的致癌物质。

    此外,还要注意,一经解冻的冷冻食品,要尽快加工食用,不宜放存。如果存放时间太长,鸡、鸭、鱼、肉等会因为细菌和酶的活动恢复,不但能很快繁殖分解蛋白质引起变质,而且还能产生有毒的组织胺物质,人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解冻的蔬菜存放太久,不仅色变,营养损失,品质下降,也容易腐烂变质,不能食用。

    因此,不要将新鲜的鸡、鸭、鱼、肉进行反复解融冰冻和冷冻。

    动物内脏忌炒食

    据报道,猪、牛、鸡、鸭、兔、马、驴、骡等牲畜,常常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和携带者,当然,它们也是疾病的传播者。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极强,一般在60℃的温度下,烧煮4小时仍然安然无恙,甚至中等浓度的消毒剂也不能将其杀死。而要煮沸10分钟后才能杀灭。此外,动物内脏如肝、肾、肺、肚、肠等常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污染,也常是各种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内脏炒着吃不易炒熟炒透,难以杀死病菌和寄生虫,人如果吃了未炒熟的动物内脏,感染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为了防止乙型肝炎的传播,必须告诉人们,动物内脏不应当炒着吃。

    因此有相当多的人食用动物内脏喜欢炒着吃,这实际上是很不卫生的。 动物内脏烹调方法,最好采用整个内脏入水长时间高温高压焖煮,使其彻底煮烂煮透,将寄生虫、病菌和虫卵杀死,避免食后致病。

    忌食常吃鸡臀

    鸡肉不腻,味美,营养丰富,但肛门上方鸡尾处向上突起的肉质疙瘩,即鸡屁股上有个腔上囊,囊内充满了数以万计的淋巴细胞和具有吞噬力很强的巨噬细胞。这种细胞能吞噬进入鸡体内的各种致病物质,如细菌、病毒以及致癌物质等。人若食用鸡屁股对人体健康会造下隐患。

    因此,鸡屁股不能食用,并应在烹饪前将鸡屁股剃除。

    忌常吃烤羊肉串

    现在时兴吃烤羊肉串,有的人甚至吃烤羊肉串成了习惯。羊肉串虽好吃,但常吃对身体有害。

    肉类在炭火中烘烤时,脂肪滴落在火上燃烧产生的烟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3,4-苯并芘。据北京市卫生防疫部门抽样检测报告:l千克烟熏下制成的烤羊肉串中含3,4-苯并芘4微克,超过国际卫生组织规定含量的4倍,比1000支香烟所含的还要多。3,4-苯并芘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最强烈的致癌物质之一,能引起皮肤癌、食管癌、胃癌、肺癌等多种癌症。

    因此,人们应少吃或不吃烟火熏烤的羊肉串、鱿鱼和牛肉等,这对保障人体健康有益。

    忌经常吃咸鱼

    咸鱼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腌制品。食欲差的人吃些咸鱼,可以增加食欲,多吃饭。但是,咸鱼是用盐腌制的,一般都是粗盐,这种盐含有不少硝酸盐,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形成亚硝酸盐。鱼中还含有大量胺类物质,亚硝酸与胺作用时,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特别容易引起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有人对24例鼻炎癌患者调查,发现其中22人均常吃咸鱼。

    因此,不要多吃咸鱼,更不可把咸鱼当成常年经常食用的菜肴。并且吃咸鱼在烹调时要注意,不可用油炸,应尽量炖食。据研究,咸鱼经油炸后含亚硝胺量比炖咸鱼高2.5倍。炖吃咸鱼,并且不喝汤,可以使亚硝胺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宜常食海带

    海带是一种褐色海藻,称之为“海中蔬菜”。

    海带不仅营养丰富和作为药用,而且是可以做出多种佳肴的美味食品。其可熟吃、凉拌,均别有风味。因此,人们应经常吃些海带,有利于保健。

    海带中含碘量最高,据测定,每100克海带中含有碘 0.3~0.7克,比海水含碘高100万倍,在所有含碘食品中,海带名列第一。所以,吃海带可防碘缺乏,能治疗和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另外,当人摄入动物食品过多时,血液酸性化,这就会引起心肌梗塞等很多疾病。吃海带可以预防这种酸性化。吃3~5克海带就相当于吃150~200克普通蔬菜对改变酸性化的作用。

    宜晨起坚持喝水

    人在夜间睡眠中会损失大量水分,主要是呼吸、皮肤和便溺失水,使水的代谢人不敷出,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和众多的细胞供水不足。人体有70%是水分,缺了水会使人感到不适。夜间失水,组织体液量减少,血液也会因缺少水而浓缩,流量减少,流速减慢。早晨起床后喝些水,补充一定量的水分,是人体生理代谢的需要,又是防病健身的有效措施。

    清晨人体补充水,是防止心脏血管病的有利措施。补水后水通过胃入肠,80%的水分由小肠吸收人血液,使血液得到稀释和净化,降低了血液的黏稠度,可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清晨因血液浓缩发生意外。据调查,上午八、九点钟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峰,有50%~60%的患者是由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而使血液浓缩有关。

    清早起床后喝水,既是对缺水的一次有效补偿,又是一种体内液体的净化,犹如雪中送炭、旱苗逢雨。因为清晨人的胃内已全部排空,水可冲刷胃壁上的一切残渣,使病菌无处藏身,最终将其全部排除体外。因此说,清晨喝水对人体是一项极其科学的养生保健措施。

    强劳动后忌立即喝水

    剧烈运动或强劳动,都会使人大量出汗,出汗后则想补充水,即饮水解渴。为了做到卫生保健,运动和劳动后,虽然很渴,但也不要立即大量饮水。其原因如下。

    (1) 防止引起急性胰腺炎。如果剧烈运动或强劳动后,立即大量饮用牛奶等饮料,还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突然死亡。如果不在运动、劳动后大量饮水和饮料,就可防止引起急性胰腺炎。

    (2) 减少心脏负担。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先是积存在胃肠道,而后是吸收入血液中,使血管中循环血量突然大量增加,就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脏得不到运动后的休息。就会感到心慌气短、疲乏无力。如果运动、劳动后不立即大量饮水,就不会加重心脏负担。

    (3) 防止体内水、盐比例失调。运动和劳动时大量出汗,在出汗的同时带走了一些盐分,如果此时大量喝白开水,也就是说光补水不补盐,就会使体液中盐的浓度被稀释,导致人体内水、盐比例失失平衡。大量饮水,还会引起大量出汗,又会带走一些盐分。人体缺盐,就会感到疲乏无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甚至出现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疼痛等“热痉挛”的症状。

    (4) 避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鉴于上述原因,剧烈运动、强劳动后则不可立即大量饮水。而宜首先用温水漱漱口,润润嗓子,稍休息一会儿,先喝一点淡盐水或含盐饮料,如加了盐的绿豆汤等,而且不可一次喝得太多,应分几次喝,过30分钟,再根据需要逐步补充水分。这样既能解渴,又符合饮水卫生,有利身体健康。

    饭后忌过度喝水

    我们知道,人的胃每天要分泌1.5~2.5升的胃液。胃液中含有0.4%~0.5%的胃酸,胃酸的化学成分是盐酸。盐酸能溶解蛋白质,帮助消化含有铁质、钙质的食物,还可杀死随着食物进到胃里的细菌。我们如果在饭后马上喝进大量的水,就会冲淡胃里的盐酸,病菌就有可能进入肠道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肠道感染。而且,我们吃饱了以后,食物占了胃肠大部分空间,再多喝水,就会感到胀饱,而更重要的是,水分过多,会冲淡胃液的浓度,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虽然水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饭后喝点水,可使少量的消化液与食物拌匀,溶解其中的营养成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帮助的。

    忌用沸水冲补品

    滋补品现已成为人们不可缺乏的营养辅助剂。但许多人对滋补品的服用方法不合理,因而达不到补充营养的目的。比如有的人习惯于用沸水冲调营养晶,这是不科学的。

    滋补品中有不少营养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变质或破坏,于是就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营养素。实验表明,有些营养物加热到60℃~80℃时,成分就被破坏。

    茶叶是有益于健康的上乘饮料,具有提精神益思维、解渴去烦躁、舒经络消疲劳、益寿保健康的作用。但泡茶的水温大有讲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D在水温超过80C时,就会被破坏,还会溶出过多的鞣酸和芳香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大大减低茶的滋养保健效果,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 70℃~80℃,以茶叶刚能泡开的温度为宜。

    蜂蜜是润肠、健胃、促进创面愈合的滋补强壮剂,对老年人肠燥便秘、动脉硬化、肝功能异常效果显著。蜂蜜饮用时,加温开水搅匀后调服,如水的温度高于60℃时,蜂蜜中的营养成分便被分解。

    忌过量喝汽水

    汽水也是人们常饮用的饮料,可消暑清凉,解渴补水。适当喝些汽水,有利健康。但有些青年人喝汽水过量,则对身体健康不利,其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利心、肾健康。汽水喝得太多,会使人体的血液量突然大量增加,这就会加重心脏、肾脏负担,出现心慌、乏力、尿频等症状。尤其是患有心、肾疾病的人,更不可多喝汽水。

    (2) 易发生色素中毒。汽水内大多含有色素、糖精之类食品添加剂,尤其是不合格的汽水,添加剂往往会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多喝这种汽水,人会慢性中毒,危害健康。

    (3)容易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喝汽水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久之,会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造成胃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生命。即使没有造成穿孔,汽水中的酸也会影响溃疡面的愈合,使病程延长。所以,有溃疡病的人,更不宜多喝汽水。

    (4) 降低胃酸浓度。汽水中的碳酸氢钠进入胃内能和胃酸起中和作用,从而降低了胃酸浓度,使其失去杀菌的能力,使细菌进一步侵入到肠,发生肠炎、痢疾、伤寒等胃肠道传染病。同时,由于胃酸降低,也影,向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不仅降低食欲,还会使人体缺乏营养,久之,就会发生营养不良。

    (5) 丢失盐分。在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以调解体温。汗内除水分外,还含有盐分,也就是说,水分和盐分同时排出一部分。如果过多喝汽水,又不补充盐分,虽然增加了人体的水分,但补充不了盐分,就会使体内电解质失去平衡,出现疲乏无力和无精打采的症状。汽水喝得越多,这种现象就越严重。

    适量饮用汽水,有利健康,过量饮用汽水,就不符合卫生要求,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饮茶忌不讲方法

    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素,饮茶有益健康。现在饮茶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饮茶要讲究科学,否则也会适得其反。

    (1)沏茶的用具一般以陶瓷制为佳,不要用铝制品用具沏茶。

    (2)沏茶不要用刚烧开的沸水直接沏,沸水沏茶会使茶水苦涩味过重,还会破坏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一般可将烧开的沸水先灌人保温瓶内,水温降至70℃~80℃时,再用来沏茶比较合适。

    (3) 沏茶时不要乱加佐料。有些人饮茶喜欢加糖,这样会降低茶叶的品质,品味不出茶香,还是饮纯茶水好。

    (4) 不要饮用存放过久的茶水。茶叶中含有少量蛋白质,茶水存放过久,蛋白质和其他一些有机物质会腐败变质,饮后对身体健康不利。一般当日沏的茶当日饮,不要饮过夜茶。

    (5) 不要饮用过浓的茶水。茶水中的茶叶碱、咖啡碱、可可碱等浓度过大,对胃肠有刺激作用,会使胃壁收缩,影响人的食欲,妨碍消化和吸收。

    (6)临睡前不要饮茶。因为茶叶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平时适量饮茶能提神,临睡前饮茶,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失眠。

    (7) 饮茶量不能过多。饮茶过量,体内进人过多的水分,会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还会使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这对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

    (8) 茶叶受潮容易发霉变质,发现茶叶发霉,就不应再饮用,否则,容易引起病症,对身体不利。

    (9) 经常洗茶杯、清除茶锈。茶锈就是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类物质,在空气和水中被氧化生成一层难溶性的胶状物质。喝茶时,将茶锈带人人体,会阻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消化,所以要勤洗茶杯。

    (10) 不要用茶水服药。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用茶水服药会使茶叶中的化合物与药物起化学作用。如鞣酸容易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发生化学作用,从而使药物失效。

    (11) 茶叶吸附力较强,和其他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会使茶叶串味,因此,茶叶宜单独存放在密封的罐子里。

    忌空腹饮酒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先饮酒,后吃饭,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喝酒时,机体往往处于空腹饥饿状态,血中胰岛素浓度处于低水平,而胰升血糖素浓度则处于高峰。如果在饮酒的同时吃了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低糖分的食物,这既刺激胃肠分泌消化液,也刺激了胰岛B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此时机体本应补充更多的葡萄糖,可是饮酒时因糖或淀粉类食物的摄入甚微,结果使血糖浓度急剧下降。同时,空腹饮酒时肝脏很快将酒精吸收,进而抑制了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这就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所以,低血糖症大多发生在开始饮酒后不久。

    另外,也不要一边饮酒一边吸烟。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烟的成分中有烟碱。在不喝酒的情况下,烟碱只是缓缓地被机体吸收。一边饮酒,一边吸烟,烟碱溶解在酒精内,在胃中很快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就会加速中毒过程。

    保持健康忌酗酒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常饮酒的人很多,用酒会客也是经常的事。如果能做到适量饮酒,对身体健康则无害,可是有些人经常过量饮酒,养成酗酒的坏习惯,就不讲卫生,影响保健了。酗酒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伤害肠胃。酒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大量饮酒和长期饮酒,胃黏膜受到刺激,就会影响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正常功能,使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久之就会引起胃肠疾患。

    (2) 伤害大脑神经。酒里所含的乙醇可危害人的大脑神经。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可出现注意力减退,精神恍惚;或陷入沉醉状态,昏昏沉沉,胡言乱语,有的甚至哭笑吵闹发酒疯;严重者会有致死的危险。如果长期喝酒,就会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3) 伤害心血管系统。长期大量喝酒,会促使脂肪在心脏上堆积,从而减弱心脏的功能,造成血管硬化、血压升高。

    (4) 伤害生殖细胞。乙醇对卵子有毒害作用。女性酒后性交,卵子受到乙醇的毒害。由这种受精卵发育成的胎儿,生长迟缓,大脑受损,出生后,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受到影响。男性饮酒可降低睾丸酮生成速度,扰乱体内睾丸酮分布,使循环睾丸酮数量增加,不能被组织利用,从而影响精子的生成和精液的质量。乙醇还能引起睾丸酮还原酶性增强,导致生殖腺功能低下。调查表明,男子酗酒可使70%的精子发育不全或游动能力差。这种精子和卵子相遇而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胎儿不会健康。大多数婴儿体质很弱,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常有畸形和痴呆。

    (5) 伤肝害脾。长期饮酒或酗酒的人,会引起对肝脏的损害。主要是使肝脏周围脂肪大量积存,形成脂肪肝,轻者降低肝功能,肝内储存的维生素被耗竭,失去储存维生素的能力,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重者,可导致肝炎、肝硬化,也是由于组织中维生素A代谢利用的酶被酒精代谢,影响了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作用。脾脏也会直接受到危害。

    (6) 性功能受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长期饮酒,均可导致性功能损害。据调查,乙醇中毒者中约有50%的男性和25%的女性患有性功能障碍疾病。严重者,男性性功能和性欲障碍可达78%。男性性功能损害表明为性欲减退、阳痿(达40%)、射精障碍(达5%~10%)。检查可见睾丸萎缩,乳房女性化。女性则表现为性兴奋困难(达30%~ 40%)、性高潮丧失(15%),或性高潮次数、强度显著减少,以及各种程度的性反应不全(达50%以上)。

    (7) 减少食物摄取和进食不规律。饮酒额外增加膳食的热量会影响食欲。有些人饮酒后不想吃饭,就是这个道理。有时,醉酒还会发生呕吐和腹泻。由于这些原因,使得由食物摄入的营养素绝对量常常不足,从而容易造成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吃火锅宜注意方法

    现在喜欢吃火锅的人很多,特别是天冷的冬天,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同坐一桌,涮畜肉、禽肉、海鲜、蔬菜,可谓味道鲜嫩可口,实为佳肴美餐,甚是惬意。但是,有些吃涮火锅的方法不对,不符合卫生要求,容易传染疾病。因此,用火锅涮食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涮料要清洁干净。涮食的食物要反复清洗干净,尤其是鸡鸭肠子和内脏等,这类涮料应用食盐多次摩擦,然后用清水漂洗,以免食后感染寄生虫。

    (2) 不要一锅同涮。切忌一锅同时几人涮食、涮料混杂同食不利卫生。应当采用一人一锅或一锅数格分食,各自涮食,互不干扰,以免病原体交叉感染。

    (3) 不要涮片过厚。畜肉、禽肉、海鲜切片应尽量薄,以便在沸水中短时间能烫熟。切片过厚,肉类不易烫熟,不能杀死肉中的寄生虫,误食而易染病。

    (4)水温要足。涮食时,火锅中水的温度要高,一定要使水处于沸腾状态。涮料放入后等再次沸腾后取出。如鱼片、蜊蛄、石蟹涮不熟,吃了容易感染肺吸虫和肝吸虫病,羊肉片涮不熟,易得布鲁菌病和旋毛虫病。布鲁菌病诊断不易,难以治好。布鲁杆菌易进入肝、脾及骨髓病,形成慢性疾病,长期低热,失眠,肌痛,关节痛,神经痛,肝、脾肿大等。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吃进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羊肉后,旋毛虫在肠道里发育成虫,并产生大量的幼虫,幼虫钻进肠黏膜,随血流到全身,在肌肉内定居,长期寄生在人体内。

    另外,吃火锅要少喝汤。火锅汤汁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比开水分别增高了840倍和23倍,虽然其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经常喝火锅汤,对身体也是不利的。

    生日蛋糕忌插蜡烛

    现在人们过生日多买生日蛋糕,在餐桌上吃蛋糕前,插上蜡烛,点燃以后,由过生日的人和亲朋吹熄。这确实增加了过生日的气氛,使生日更加快乐。但是不可忽略,吃生日蛋糕插蜡烛是不讲卫生的。

    因为蜡烛是工厂生产的,并不作为食品,其卫生也没有保证。蜡烛点起来,要往下掉灰和流油。奶油蛋糕是准备食用的,可是上边插上很多蜡烛,弄得蛋糕千疮百孔,会受到蜡烛的污染。

    而且很多人吹上很多次,难免唾液四溅,病菌飞舞。同桌人或过生日的人中难免有些人会有传染病或携带病菌,这样就会把肝炎菌、痢疾杆菌、病毒等吹到奶油蛋糕上,危害健康。

    生日吃蛋糕是可以的,但不必在蛋糕上插蜡烛,不防把小蜡烛放在蛋糕盒上由过生日者一人吹。

    忌边走路边吃东西

    在马路上,常常见到一些人拿着烧饼、冰棍、水果、小食品等,一边走一边吃。这种习惯有碍卫生,不利于个人健康。

    因为人在吃东西的时候,食物进入口腔,通过咀嚼,既可以使食物碎烂,又可以让唾液湿润食物,便于吞咽。同时,食物刺激了口腔内的味觉神经末梢,这种刺激传到了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反射,从而分泌大量的消化液。也只有大脑皮层的“食物中枢”兴奋起来的时候,人的食欲才产生。

    在马路上边走边吃东西,就往往得不到这样的效果。因为环境复杂,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精神紧张等,这些因素会使“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受到抑制,就会使人的食欲减弱。此外,走路吃东西也往往由于咀嚼不好,吞咽过快,而使消化液分泌减弱。这样吃进去的食物,不仅加重了肠胃的负担,还会使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甚至发酵,这就会加重了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马路上尘埃飞扬,烟雾弥漫,也容易污染食物,所以在马路上,尤其是迎风吃东西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吃饭时忌看书、电视

    吃饭时看书,主管学习记忆的区域便会兴奋起来,也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来供应。为了应付这一情况,流向消化器官的血液就要分出一部分供应大脑,还打乱大脑对消化系统的指挥,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结果使流向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而大脑得到的血液也不足,满足不了需要,看书便记不住,时间长了,记忆力就会减退。势必。

    有的青少年急于看书,吃饭囫囵吞枣,把没有咀嚼好的食物推给胃肠,增加了胃肠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引起胃病。 久而久之,食物不能充分地消化与吸收,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素和热量,就会发生不良性贫血。

    同样的道理,如果吃饭时看电视,大脑的活动也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这样,消化器官的血液便相对减少,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消化液分泌功能紊乱,使人的食欲减退;大脑因供血不足,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头昏、眼花、疲劳、记忆力减退。结果,饭没吃好,电视也没看好,一举两失。因此,吃饭时不要看电视,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所以,吃饭时要专心,这样才符合生理卫生要求。另外,饭前半小时和刚吃过饭最好也不要看书,吃饭时不要谈笑和争论问题,因为这样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饭后忌立即做剧烈运动

    饭后立刻就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强烈运动,不符合卫生保健要求,有损于身体健康。

    身体内管理支配内脏的神经叫植物神经,它分两类,一类叫交感神经,另一类叫副交感神经,两者的作用正好相反。人吃饭后,胃里面充满了食物,正常情况下,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多,便于食物充分消化。这时,较多的血液集中到消化器官,大脑、肌肉等器官的血液就相对减少。

    如果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就会使副交感神经受抑制,而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胃肠道的血液势必要被抽调一部分去供应肌肉活动之需要。这样一来,胃肠道的血液供应量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的分泌也减少,使得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搅拌和消化,停留在胃内的时间延长,导致发酵,于是就发生消化不良,吐酸水。长期如此,就有可能得胃病。此外,饭后胃内充满了食物,剧烈的运动不仅使腹部肌肉收缩导致腹内压升高,还会使得胃肠来回蠕动,将联系胃肠的系膜拉紧,甚至扭转而发生腹痛。

    因此,饭后可休息一会儿进行轻微活动如散步等,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最好在饭后1小时或1.5小时以后进行。

    预防寒冷宜多吃的食物

    人体对寒热温凉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年纪轻轻的,平时没有疾病,但入冬不久就双脚冰冷,畏畏缩缩的。这种特别畏寒的情况,祖国医学认为是体内阳气虚弱所致。最近有关科学家研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怕冷,其主要原因是女性月经丢失了过多铁元素,而体内缺铁的人的耐寒力就差。所以,怕冷的人在寒冷季节必须增加营养和多参加体育锻炼,要有意识多吃些具有温热御寒能力的食物,以利体内阳气运行和增强身体抗寒能力,预防感冒、气管炎、哮喘的发生。下面介绍一些温热御寒性食物,供选用。

    (1) 羊肉。羊肉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之功效。此外,羊肉含有较多的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历来被用做补阳佳品。冬季食用羊肉,还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增强御寒能力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功能。

    (2) 姜枣红糖汤。生姜有醒神、止呕、散风寒的作用。大枣能调和百药和益气补脾。冬季临睡前喝碗姜枣红糖汤,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起到暖身和增进睡眠的作用

    (3) 狗肉。狗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磷、铁等营养物质,每100克狗肉可产热794万焦耳以上。寒冬吃狗肉对腰痛、脚冷,体质虚弱有良好的保暖防寒作用。同时还能增加人体消化酶,有保护胃黏膜和促使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一般狗肉炖食味更鲜美

    (4) 富含铁质的食物。铁除构成血色素外,还是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最重要酶的成分。含铁丰富的食物有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动物肝脏、瘦肉、蛋黄和黄瓜等。冬天多吃这些食物,也能提高耐寒能力。

    (5) 虾米。虾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A,具有补肾壮阳的功能,能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软,最适于冬季肾阳虚所致的畏寒体乏者食用。

    (6) 核桃。核桃有补气益血、润肺化痰、补肾益胃之效。核桃的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并含有丰富的磷脂和维生素E。另外,核桃还富含碳水化合物,产热量高,冬季食用能增加机体热量,并提高御寒能力。

    宜采用分餐制

    筷子、勺是每个人夹取食物的工具,在每个人的嘴里进进出出,口腔和唾液中的细菌、病毒也随着餐具带到菜肴上,这正是传播疾病的大好机会。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筷子头上检验出多种细菌、病毒,特别是肠道致病菌和肝炎病毒。现在,许多的家庭,用餐时仍采用一家人围在桌边,同夹食一盘子菜;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唾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聚餐时细菌、病毒会乘机而人,传染给他人,使人患病。假如亲朋好友或家人中有带病者,就更有可能造成传染。在丰盛的宴席上也是你让我一筷子菜,我让你一勺子汤,共同品尝一盘盘美味菜肴,这种传统的聚餐方式有许多弊病,不利于卫生保健,应进行改革,提倡分餐制。

    现在提出用“分餐制”或“公筷公勺制”代替传统的用餐方式,是解决以上弊端的好方法。只要每个参加用餐的人每人一份食物,自取自食,或是在菜盘、汤盆中设立公筷公勺,用公用餐具夹取食物到每个人的食具中,就可避免个人餐具污染菜肴,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机会,有利卫生健康。

    保健康宜吃早餐

    研究结果表明,吃早饭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要小。临床也证实,早上起床后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其他时间高1倍左右。这种情况可能与较长时间没有进餐有关。研究血液黏稠度及血液凝结问题也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血液黏稠度增加,使流向心脏的血液量不足,因而易引起心脏病发作。

    不吃早饭使人发胖。不吃早饭,实际上是实行了少餐制,即两餐制。因为上午饿得透,中午就吃得多,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沉积起来。如果晚餐又很丰盛,油水较大,由于晚上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至高峰,就将多余的能量贮存起来,使人日益发胖。

    研究还显示,不吃早饭的人,血中胆固醇比吃早餐的人要高33%左右。而且,胆结石的发生与不吃早餐关系密切,因为空腹过久,胆汁成分发生变化,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相对增高,这就形成了高胆固醇胆汁。如果不进早餐,久而久之,胆汁中的胆固醇达到饱和,在胆囊里成为结晶沉积下来,就可发生胆结石。

    为了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吃早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使精力旺盛、精神饱满。

    晚餐忌过好过饱

    俗话说,“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但是现在特别是城里的人家都喜欢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是因为,晚上家里人都下班回来,人员齐全,饭后又不去上班,有时间做饭,所以晚饭就成为丰盛的团圆饭。饭菜丰盛,于是饮食就形成高热量、高蛋白非常集中的晚餐。

    其实,晚餐吃得过好、过多,人会又腻又饱。再者,吃了晚饭又没有什么活动,坐下看电视,不久就睡觉,吃的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长此下去可引发疾病,对身体不利。

    首先,易患肝、胆、胰疾病。人到中年后,肝胆、胰等器官代谢功能逐年降低,晚餐过饱会加速损伤这些脏器的功能。胆囊负荷过重,会发生胆囊炎;胰脏负荷过重,会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脏分泌胰岛素不足,转化糖的能力下降,还容易患糖尿病。

    其次,加速衰老。晚餐后一般活动量小,不久便睡觉,胃肠也就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晚餐量过大,吃的饭菜又过于肥腻,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胃肠道的负担必须增加,大脑也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引起大脑代谢紊乱,功能下降,继而引起脑组织萎缩,就会导致人体过早衰老。

    第三,导致栓塞。如果全天的热量有70%集中在晚餐,可使血脂浓度猛然升高,脂肪除沉积在血管壁上,还可直接栓塞血管,导致心、脑、肾的脂肪栓塞症。这也是很危险的疾病。

    第四,引起肥胖。人在夜晚睡眠时,体内各种脏器活动降到最低限度,各个系统处于休息状态,能量消耗减少到基础代谢的水平,消化力大为减少。如果晚餐吃得过饱,多余的营养物质消耗不了,就以脂肪的形式沉积在体内,使人体导致肥胖,损害健康。

    第五,引发心脏血管疾病。晚餐过饱,又缺乏消化机会,就会使胃肠胀满,坐下看电视或躺下睡觉,常把心脏推向上方,甚至使心脏被迫转位呈横向,压迫冠状动脉,减少心脏的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栓塞。这些疾病在夜间发作,危险性甚大,常因来不及抢救造成猝死。

    最后还会加速动脉硬化。晚间食人过量的优质食物,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这两种脂蛋白会把过多的血清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上堆积起来,引起动脉硬化。

    因此,人们在进餐上还是应该按着“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办,晚上不要吃得过于丰盛,同时,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和过晚。

    饱食对健康不利

    根据日本的研究指出,进食过饱后,大脑中有一种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明显增加,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侧细胞和脂肪细胞增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长期饱食,大脑内的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增加,会导致脑血管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

    因此不少人认为,吃得越饱越好,实际并非如此,吃得过饱反而对健康不利。

    研究人员将老年人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患老年性痴呆症的人在壮年时期食欲都很旺盛,特别是晚饭常常吃得过饱,而且有嗜甜食、咸食的习惯,其中大多在50岁左右时,身体己很“发福”。人在进食时,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是先增后减,饱食时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进食后又逐渐减少, 4小时后基本恢复到原来水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控制饱食时纤维芽细胞因子的增加,但通过调节饮食量,减少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脑中的分泌,来推迟脑血管硬化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从而减轻和延缓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

    因此,专家们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饱食,每餐以七八分饱为佳。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因饱食而造成的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增加,延迟和预防脑血管硬化及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

    节日忌吃喝过度

    我国传统习惯,每逢过年过节,佳肴、醇酒满桌,格外丰盛。因此,有些人常因过分贪恋美酒佳肴,造成过度饮酒饱食,结果有的人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突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气短、脉搏频数、血压增高、上肢麻木、上颌颤抖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美味综合症”。

    “美味综合症”是过量食用美味佳肴引起的。据报道,人过多地摄取鸡、鸭、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毒、有害的物质,随血液流到大脑,可干扰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使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从而产生一系统中毒症状。即便不发生“美味综合症”,由于过节吃得佳肴过多,也会发生“晚餐吃得过好过饱”一样的危害。

    因此,为了人体的健康,在过节时的饭莱制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吃得过多过饱。鸡、鸭、鱼、肉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一次吃得过多过饱,使蛋白质分解产物通过血脑屏障在脑中大量堆积,影响大脑的生理活动。

    (2) 不要过多饮酒。节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举杯同乐是应该的,但要适可而止,喝酒要量力而饮,不可酗酒和过多喝酒。

    (3) 烹调不要过分油腻。用油适量,对于耗油多的烹调,如炸、煎、熘用油要适量。多采用一些省油的烹调方法,如蒸、焖、氽、卤等。不要荤太多素太少。

    (4) 制订菜谱应循荤中有素,素中有荤,荤素搭配的方法,切忌整桌全鸡全鸭大鱼大肉。应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有害有毒物质的排出。

    饭后保健宜注意

    平时人们在吃什么上养生保健方面注意较多,而对饭后保健应注意哪些问题常被忽视。饭后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 饭后不宜“百步走”。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不然。人饱餐后,为了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腹部血管扩张充血。“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从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 饭后不宜立刻睡觉。如果饭后立即睡觉,刚食进的饭莱就会滞留在肠胃中,不能很好地消化,久而久之就会诱发胃病、肠炎等,而且会使人更发胖。入睡后,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降低,使热量变成脂肪,发胖难免。

    (3)饭后不宜立即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这种物质进入胃肠道后,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

    (4) 饭后不能马上吃水果。饭后马上吃水果,很容易形成胀气。因为水果中含有不少单糖类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若被堵塞在胃中,就会形成胀气,以致发生便秘。所以吃水果最好在饭后2~3小时,或在饭前1小时。

    (5) 饭后不宜急于吸烟。有人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其实,饭后吸支烟,祸害大无边。据专家考证,饭后吸一支烟,中毒量大于平素吸10支烟的总和。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这时,人体吸收烟雾的能力进入“最佳状态”,香烟中的有毒物质比平素更容易进入人体,加重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

    (6) 饭后不宜马上洗澡。饭后洗澡,四肢、体表的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最近又有研究指出,饭后立刻洗澡,会使腰围增粗,小腹也会日渐突出,对减肥的人,尤其不利。

    (7) 饭后不宜放松裤带。饭后将裤带放松,会使餐后的腹腔内压下降,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就要增加,从而容易引起胃下垂,此时容易发生肠扭转,引起肠梗阻,还促使肠子蠕动增加,出现上腹胀、腹痛、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忌吃过硬的食物

    有些人喜欢吃热烫的食物,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应该克服。喜欢吃热烫食物的人患食管癌的机会就多。调查表明,我国华北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70%~ 90%的患者喜欢吃70~88℃的烫食。

    动物试验已证实,对小白鼠用75~80℃的热水连续灌注25天后,其食管粘膜上皮增生、坏死,尔后发生明显的癌前期病变。

    有些地区的人,由于吃的食物过于粗糙,在通过食管时经常刺激或划破食管上皮黏膜,多次的反复损伤和修复,可形成瘢痕,久而久之,在瘢痕的基础上可发生恶性变。调查统计表明,食管癌的患者中有半数进食过快,有80%~ 90%的患者经常吃干硬的粗糙食物,他们没有细嚼慢咽的习惯。

    因此,不要养成吃太烫太硬食物的习惯。凡习惯于吃烫、硬食物的人,如近期内有吃食物哽噎感和滞留感或胸骨后、上腹部疼痛者,应去医院进行检查。

    保持健康忌偏食

    人的生理活动,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无论哪一种饭菜都不会全部包括,而必须从多种食物中获得。有些人在日常饮食中有偏食的习惯。有的人吃菜时挑挑拣拣,有的人只吃素菜不吃荤菜;也有的人只愿吃肉,不愿吃青菜……结果因摄入营养成分不全面,而造成营养失调,抵抗力降低,极容易受到感染,增加了发生疾病的机会。

    青少年偏食,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会使体质虚弱,多易发病。老年人由于务器官机能已衰退,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很难补偿,使身体衰老得更快,易患病,有病后难以尽快治愈。

    动物脂肪对人体可以提供所需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脂肪酸等。这些物质对人的视力、皮肤、骨骼的生长影响较大。脂肪是人体热能的来源之一。人体所必需的优质蛋白,也是要靠动物食品供给。常吃素食的人,由于缺乏必需的动物营养成分,也会造成营养失调,不利健康。

    蔬菜是人体内所需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它们能促进人体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人体不可缺少。不同的蔬菜又含有不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有的蔬菜富含维生素C,有的则是维生素B族营养素丰富;有的蔬菜还含有消化酶,如萝卜含淀粉酶,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其他食物中的淀粉。

    蔬菜大多数含有丰富的纤维和果胶,它们虽无直接的营养价值,但都有刺激肠蠕动、帮助消化、促进排泄的作用。这一点对老年人防便秘,青年人美容都有益。据报道,以肉食为主的人,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则可预防结肠癌。这是因为纤维素能缩短食物残渣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增加粪便量,减少毒素对肠道的刺激作用。以上所举蔬菜对人体的作用(当然其作用不只这些),都是动物食品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各种食物里基本都含有的维生素,也是蔬菜里所含更为丰富。缺少蔬菜供给的人,易造成肥胖、高血压、血脂增高,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所以,无论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要改变挑食、偏食的习惯,各种食物都要吃,要做到荤素搭配,使食物多样化,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

    忌偏吃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是传统食品,很多家庭都有腌莱的习惯。但腌制食品多吃、偏吃对人的身体不利。

    首先,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酸度高,食后容易在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时,草酸钙结晶极易沉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这就是一些吃腌制酸菜尿路结石发病率较高的原因。

    其次,吃腌制食物还易发生中毒。腌制食物在腌制过程中,常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加入食盐量小于15%,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1周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2周后达到高峰,并持续至3周。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遇到胺类物质时,可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常食腌制品还易致癌。日本在癌症治疗学会发表的预防癌症12条规定中,就提出要少吃腌制、熏制食物,如咸菜、咸鱼、咸蛋、腊肠、火腿等,都宜少吃。人如果进食了带亚硝酸盐的腌制品后,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其中毒症状为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口唇和指甲床发青。重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心律加快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而死亡。

    最后,一般腌制蔬菜的较多。蔬菜腌制后,其所含的维生素损失较多,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人们吃蔬菜是以其供给维生素为主要目的,如果大部损失掉,则吃之意义不大。

    由以上可看出,腌制品营养受损且有害,不是人们的理想食品,以少吃为好。

    忌过量吃咸食

    盐,包括各种咸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食物。有人喜吃咸食物,认为咸中有味,体壮有力气。

    但是,由于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的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上升,而且还可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

    据调查表明,吃盐越多,高血压发病机会就越多,每日吃盐 15克,高血压发病率为10%,如果每日食用盐增加两倍,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增加两倍。爱斯基摩人每日吃盐4克,几乎没有高血压。而每天食盐量高达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压发病率高得惊人,每100人中竟有40人发病。在我国食盐量低的广东省,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5%,而喜食盐的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北京地区患病率相当于最低地区的5倍。

    同时,钠盐又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人体内钠盐积蓄过多,人体的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溶量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细胞内外钾、钠的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损伤,血流黏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就更会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

    吃盐过多还会引起水肿。人如果食盐过量,饮水量明显增加,就会使较多的钠在人体内潴留,从而引起水肿,并增加肾脏的负担。

    高盐饮食容易引起血小板凝集,使血液凝集性增加,很易形成血栓,发生心肌梗死或脑中风。

    从以上情况看,人吃盐过多,对身体是极其不利,所以吃咸食人体壮是没有根据的,“咸中有味”的说法也是不可取的。一般健康成人每日食用盐量应在9克以下,老年人由于排泄功能下降,最好每日进盐量为5克~8克。

    忌偏食油炸食物

    油炸、熏烤食物香脆可口,诱人食欲,因而有很多人爱吃,甚至偏爱多食。其实,从科学角度看,长期过量进食油炸、熏烤食物,对健康有害。

    (1)炸过的油再反复使用会产生自由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油炸食物如果炸焦产生的致癌物活性很强。人吃了,易产生胃溃疡、乳头状瘤、肝癌、肺癌、乳腺癌等。有人调查,日本和我国的贵阳花溪地区,人们惯食腊肉、熏鱼,因此,胃癌死亡率均较高。

    (2)食物经高温油炸,可使油质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遭到破坏。B族维生素经油炸后损失40%~50%。高温处理的油脂其热能的利用率只有一般油脂的一半。

    (3)油炸食物在油锅里高温煎炸时间较长,不但损伤有益的营养,而且还极易生成有害物质。当煎炸温度低于200℃时,杂环胺形成很少,如果煎炸温度超过200℃时,煎炸时间超过2分钟,就会形成大量杂环胺。杂环胺随油炸食物进入人体,可损伤肝脏,使生长发育迟缓,生育功能降退,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研究报告表明,在熏烤鱼肉和烤糊、烤焦的米面中,都含有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熏烤的温度越高,产生越多。用炭火烤、松木熏、电烤都有不同数量的致癌物质产生。

    根据以上情况看,对油炸、熏烤的食物应少吃或不吃。

    忌不当使用味精

    味精是一种调味品,也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学名为谷氨酸钠。目前使用的味精大多是从淀粉中提取的。味精添加在食品、蔬菜、汤汁中使味道鲜美可口。有人观察到、含味精仅1/3000的水溶液,也能尝到它的鲜味。但是,有些人在使用味精时还有不当的地方,例如食物中放味精过量,烹调时过早加入味精,味精加在酸性或碱性食物中等等。为了发挥味精味美又有营养的作用,使用味精一定要合理。

    味精的最大用量为每千克食品1.5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摄入量,为每人每日120毫克每千克体重,即50千克体重每日可食用味精6克。食品中加入量过多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炒菜如放得过多,会抑制肉等本身食物的鲜味。据报道,人在空腹时,一次吃12克味精就可出现中毒症状。

    不要把味精过度加热。因为当超过120℃时大部分谷氨酸钠变为焦谷氨酸钠,既无鲜味,又有毒。正确的方法把莱或汤做好后,趁热加入,水温在70℃~90℃时味精的溶解度最高。

    温度也不要过低。因温度过低,味精不容易溶解,如拌凉菜直接加味精的效果就不好,故可用少许热水将味精化开晾凉后再放入凉拌菜中,搅拌一下即可。

    另外,不要把味精放入碱性和酸性的食品中,因为味精遇到碱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不好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味精遇酸则不易溶解,效果也不好。

    吃饭宜细嚼慢咽

    人们常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这是很有道理的。

    (1)食物吃到嘴里,先是靠牙齿把它嚼碎,只有嚼碎了才好吞咽、消化。

    (2)口腔里还有从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俗称口水),加入食物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还有杀菌能力,只有食物中吸收了唾液才好消化。如果在吃饭时狼吞虎咽,吃进去的饭往往是囫囵吞枣,没经过牙齿嚼烂和唾液的消化,很快就从口腔咽到胃里,这样不仅尝不到食物的美味,还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日子久了,就会发生消化不良及胃肠道疾病,也会影响饭菜营养的吸收。

    (3)容易把掺杂在食物里的砂子、骨头、头发等异物吞咽下去对胃肠造成伤害。

    因此,吃饭时必须要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有利于健康。

    忌过量食用酱油

    酱油不能多吃。酱油是以黄豆、花生饼、小麦、豆饼和麦麸等为原料,经米曲霉发酵酿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的水分、食盐、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和少量的醋酸,具有特殊的香气和鲜味,在菜肴烹调中有着色和味的功能。

    人们习惯用生酱油拌凉菜,因此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不得带有肠道致病菌。但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等环节中,酱油常因卫生不良而有肠道致病菌的污染。因此,生酱油加热后再食用为好。

    据有关实验表明,酱油与人的唾液里所含亚硝酸混合,会产生致癌物质。日本患胃癌的比例相当高,这与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多量摄取酱油等含有致癌性食品有关。用细菌做的实验表明,酱油中含的干酪胺等三种物质接触到亚硝酸后会起反应,具有突然变异特性。干酪胺是酱油原料中的氨基酸发酵而产生的物质,每1毫升酱油含有 1~2毫克干酪胺。

    方便面忌常期食用

    方便面具有的方便、省时、经济的特点,已让它成为了广大学生的必备食品。但是,经常吃方便面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这是因为:

    首先,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味精、食盐和其他调味品,并不完全具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等人体所必需的七种营养物质。即使是牛汁、鸡汁或虾质方便面,其中所含的牛肉、鸡肉或虾肉的含量也很少。据有关营养学家调查证实,在长期食用方便面的人当中,有60%的人营养不良,54%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23%的人患核黄素缺乏症, 16%的人缺锌,2%的人因缺乏维生素A而患各种眼病。

    其次,方便面中的油质一般都加入了抗氧化剂,但它只能减慢氧化速度,推迟酸败时间,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酸败。含油质的食品酸败后会‘破坏营养成分,产生过氧脂质,并有哈喇味。长期过量的过氧脂质进人人体后,对身体的重要酶系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还会促使人早衰。因此,方便面不宜当作作主餐长期食用。尤其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更应该注意营养饮食。

    再者,方便面虽经密封包装,但不能完全与空气隔绝,塑料薄膜上的微孔仍有一定的透气性,空气和病原微生物仍可由微孔进人袋中,从而使方便面发霉变质。

    忌长期食用剩饭菜

    如果家中某次饭菜做多了,大家一般都是把剩饭包上保鲜膜放入橱柜或是冰箱。一般人认为,剩饭只要不馊就可以吃,即便有细菌,只要烧沸就没事了。

    但是有人在吃了剩米饭以后感到恶心、剧烈呕吐或反复呕吐,上腹痛和腹泻,甚至有人呕吐、腹痛剧烈必须入医院进行治疗。这主要是因为有一种叫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在空气、土壤、水及人的皮肤和鼻咽腔内广泛地存在着。它喜欢在富含水分、淀粉、蛋白质的食物中生长繁殖,同时产生一种使人中毒的外毒素,如果人吃了这种带毒素的食物,就会中毒。即使还没变馊的剩饭也已经带有此种毒素。并且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在100℃的温度中煮沸30分钟后能丝毫不损,煮沸1小时后也仍有毒素。所以,“剩饭只要不馊就可以吃,即便有细菌,只要烧沸就没事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发芽的土豆忌食用

    土豆又叫马铃薯,在它里面含有一种弱碱性的生物碱龙葵素,又称马铃薯毒素,它有麻醉中枢神经和溶解红细胞的作用。一般土豆含量较少,100克土豆中约有2~3毫克,食后不致引起中毒,而未成熟的土豆中,龙葵素含量较成熟者高5~6倍。

    如果土豆存放不当发绿或发芽、出现黑斑或腐烂时,外皮变绿、变紫,龙葵素含量倍增,尤以芽、芽眼、皮层肉和腐烂处含量最高,被人或猪、羊、牛食用后可发生中毒。中毒症状有咽喉发痒、烧灼、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和耳鸣等,严重者还会出现体温升高、抽搐、昏迷、瞳孔散大,循环衰竭,最后可发生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对这种中毒主要的急救方法是催吐,将毒物吐出,病情严重的应送医院抢救。甚至引起死亡。

    青色番茄因为含有和发芽土豆一样的毒性物质龙葵素,不但吃的时候有苦涩感,并且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昏和流口水等中毒症状。所以,未熟透的青番茄也不能吃。

    土豆忌长期带皮吃

    土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菜类和食品。有些人在吃土豆时为了省事和方便,不削皮就进行烹炒或蒸食。认为土豆皮也可以吃。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土豆皮有毒,吃了会损害人体健康。

    土豆里含有配糖生物碱,这是有毒的物质,这种配糖生物碱几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人如果食用大量的配糖生物碱,可以引起中毒,发生呕吐、头晕、头痛、腹泻、腹痛等症状。带皮土豆烹调或蒸煮熟了以后,这种毒仍然存在,就是熟后剥皮吃,也会有部分的配糖生物碱渗入土豆内部,同样会引起食物中毒。

    所以,吃土豆要事先削去土豆皮,以去掉毒素。削土豆皮可用刀削,也可以用水泡一下,然后用手去搓,使皮全部削掉后,再用清水清洗一遍,就可以加工做成菜或蒸熟吃。

    忌食用霉烂的蔬菜

    有人在买菜的时候图便宜,会买带有一些腐烂的蔬菜,如白菜、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萝卜等或是有一些人一次买菜太多,蔬菜腐烂了一点觉得没事,还可以吃。

    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蔬菜如果腐烂了,就不能再吃,否则人吃了就会中毒。

    因为这些蔬菜,在生长中从土壤中蓄积了大量的硝酸盐。当菜腐烂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原本无毒的硝酸盐就会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把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不能携带氧气的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导致人体缺氧,因而出现中毒症状,如口唇、指甲或全身皮肤青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另外,腐烂的生姜也不能吃,因为腐烂的生姜能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人们一旦吃了即使少量的黄樟素,也能被胃肠道吸收后很快送到肝脏,造成肝细胞普遍中毒变性,引起肝脏较大的损害,还能诱发肝细胞癌变。

    为了防止食入腐烂的蔬菜,首先在市场上买菜时,要选择新鲜无腐烂的莱,不可图便宜买有腐烂的蔬菜。一次买菜不可过多,以防在家保存不好,发生腐烂,造成伤害和浪费。

    忌吃未煮熟的芸豆

    芸豆角又叫四季豆、菜豆角、扁豆角,是人们常食用的蔬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芸豆如果食用不当,也会造成食物中毒。

    芸豆角中有两种毒蛋白,一种叫凝集素,另一种叫溶血素。芸豆角长得越老,毒素越多,特别是两角处和荚丝中含量最多。秋天的老豆角含有的毒素较多,所以芸豆角中毒一般都发生在秋天。中毒的症状多为:恶心、呕吐、肚子痛、头痛、头晕等。当人们食用了加温不够的豆角时,就会引起中毒。一般的1~5小时,急的3~5分钟就可发病。绝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恢复健康,但病情严重的应送医院抢救。

    但是这种毒素易在高温下被破坏。因此只要将芸豆角彻底炒熟或煮熟,毒素就能破坏。所以食用时,不管烹炒或凉拌,只要加热或煮沸10分钟以上,吃时无生味和苦硬感,就不会中毒了。另外,尽可能选食嫩豆角,不吃老豆角,并且食前摘净豆角的两端和荚丝。

    宜选无污染的蔬菜

    食用含有农药残毒的蔬菜不仅很有可能会造成急性食物中毒,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据调查表明,长期食用农药污染的蔬菜,虽然当时并没有不适症状,但5~10年后,肝细胞会逐渐受损、硬化,甚至发展成癌症。

    目前市场上施用农药较少的蔬菜是以下几种:

    (1)野菜类。野菜营养丰富,一般没有污染。如马齿苋、扫帚苗、龙须菜等野菜,其蛋白质含量大都比一般蔬菜高20%,含矿物质达几十种。它们生长在野外,无需人工施肥,不需洒药除草。

    (2)人工栽培蔬菜中也有用农药较少的,如圆白菜、生菜、芹菜、番茄、菠菜、韭黄、韭菜、萝卜叶等。这些蔬菜或抗虫力较强,或生长在冬季虫少季节,一般不施用农药。

    (3)部分生长在泥土中的蔬菜,一般不施农药,即使施用了农药,由于生长在泥土里,残留农药也被泥土吸收分解。它们是鲜藕、马铃薯、芋头、冬笋、萝卜、蒜头、大头菜等。

    (4) 野外生长或人工培育的食用菌及人工培育的各种豆芽菜中,因为在生长和培育中很少有施用农药和肥料,因而无农药污染。

    而目前市场上施用农药较多的是白菜、蕹菜(空心菜)等叶类植物,还有食用花部的蔬菜,如金针菜、韭菜花;表面有蜡质的蔬菜,如茄子、辣椒。特别在夏天无雨少雨季节购买时,应先闻一下有无农药味,是不是绝对无虫眼;有农药味或绝对无虫眼、极少有虫眼的蔬菜,有残留农药的可能性较大,不宜购买。

    为了减少蔬菜的农药污染,确保身体的健康,买回蔬菜后一定要清除残存的农药。清除农药的办法主要包括煮、泡、洗、削皮等。比如对青椒、花菜、芹菜等,在下锅烹调之前可预先煮一下,将煮菜水倒掉不要,这样可以清除 70%以上的残留农药。对于韭菜、小白菜、菠菜、豆类等在洗去泥巴之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捞出,浸泡时在水中放上一粒黄豆大的碱或一汤匙小苏打,捞出以后好好冲洗几遍。对于韭菜花、金针莱等花类蔬菜,也可放在水池中充分冲洗,然后再用盐水或碱水泡洗一次,其残留农药即可彻底清除。对于萝卜、马铃薯、黄瓜之类,当然就用削皮来清除其残存农药,削皮之后最好用清水漂洗一次。

    忌吃不知名的蘑菇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美食佳品。人们常常在气温高多雨的夏秋季节,到野外山坡上去采摘野生的鲜蘑菇。但是,并非所有蘑菇都可食用,在我国存在的数百种蘑菇中,有毒的蘑菇近100种,其中有剧毒的近20种。在采摘野生蘑菇时,不要贸然地选择不认识的蘑菇,而是应当先对其进行鉴别,再做进一步的选择。否则就很容易会发生食物中毒。

    怎样鉴别蘑菇是否有毒呢?

    首先,凡颜色鲜艳,形状新奇,有疣、斑、沟裂、有蕈环、蕈托的蘑菇,或长在潮湿、肮脏的地方的蘑菇多是有毒蘑菇。

    其次,毒蘑菇的帽肉薄,柄易碎破,破碎后流出的浆汁混浊,很快变成紫色或黑色。或是有麻、辣、苦味的蘑菇都可能有毒。

    还有人认为蘑菇汁能使银器和大蒜变黑的有毒。

    如果在野外采摘了以前没吃过的蘑菇,千万不可贸然食用,而应请有经验的人鉴定。购买蘑菇时,也要根据以上特点认真挑选,对于不熟悉的蘑菇也不要买。

    忌吃有霉变的水果

    新鲜的水果水分饱满,营养丰富,色泽光亮,果肉清脆,清香扑鼻,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能增加食欲、补充营养,维护健康,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抗老防衰的食物。

    经过长期储存过冬的水果,常常有霉变、腐烂或虫蛀。有人认为,只要把腐烂的部分挖去,剩余“好”的部分就可以吃了。事实上,其“好”的部分也已经有霉变真菌毒素的侵入。因此,吃后对健康也仍极为不利。

    水果产生霉变后会表面干瘪、下陷,没有光泽,且有霉点病斑,果肉软腐,甚至产生一种霉变气味。这多半是由于真菌感染所致。真菌在繁殖过程中要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通过果汁渗透到尚未腐烂的部分,并使“正常”的部分也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根据实验取样,距离腐烂部分1厘米处的“正常”肉质仍可检出真菌毒素,这所谓“正常”的部分吃起来带有苦味。受真菌毒素污染的苹果具有致癌作用,成为健康的隐患。

    实验证实,吃了霉变的水果,毒素对人体有损害,可产生神经、呼吸和泌尿等系统的症状,病人有神经麻痹、肺水肿、肾功能障碍,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忌食发霉甘蔗

    新鲜甘蔗味甜汁多爽口,很受青少年的喜爱。但是,如果已经发霉,则千万不能吃,否则,就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时节。这是由于秋天甘蔗收割后,贮藏时间过久,尤其是在受冻、过潮的不良贮运条件下,很容易造成甘蔗阜孢霉、串珠镰刀菌等霉菌的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食后使人中毒。如果甘蔗在未充分成熟时收割,因含糖低,贮存不当或过久,更易促使霉菌生长繁殖,使甘蔗发霉变质。

    霉变甘蔗的特征:蔗皮灰暗、光泽差,甘蔗顶部和断面有白絮状或绒毛状菌丝。切开后,剖面呈浅黄色或棕褐色,甚至灰黑色,并有酸味、酒精味或辣味。化验证明,甘蔗霉变的原因系由霉菌污染造成。人如果吃了这种霉变的甘蔗,一般食后两三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昏等症状。中毒轻者可不治很快自愈;中毒重的,会进一步引起阵发性抽搐、昏迷不醒,甚至死于呼吸衰竭。虽然有的中毒者抢救而脱离了危险,但因脑细胞受损,可能落下痴呆等终生残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