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加拿大-枫叶之国——国家概况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政府鼓励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是由许多不同民族的人组成,被称为“移民的国家”。在加拿大有很多专为华人服务的团体和机构,不少机构还得到政府的资助。

    加拿大幅员辽阔,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位于北美大陆的北部,一直延伸到北极圈内。境内遍植枫树,每到秋天,满山遍野的枫叶或呈橘黄,或显嫣红,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因此加拿大有“枫叶之国”的美誉。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代表了加拿大人对枫叶的钟爱。

    第一节走进加拿大

    加拿大位于北美大陆的北端,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与美国本土毗邻,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西北与美国阿拉斯加州接壤。加拿大国土总面积约为99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与美国的陆界接壤55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的边界线。加拿大人口有3361万(2009年),居民中英裔占42%;法裔占27%,多集中在魁北克省;土着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米提人)占3%,多分布在北部地区;其余大部分为欧亚国家移民后裔。

    英语、法语均为官方语言。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1.移民大国——加拿大成长史

    加拿大最早的居民是远古时期从亚洲东北部越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印第安人。公元10~11世纪,北欧人从格陵兰岛渡海来到今纽芬兰省海岸。16世纪,人口达到20万,他们多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使用石器工具,用兽皮制作衣服。部分人为半定居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在这一时期,许多航海家为了寻找黄金和通向亚洲的西北通道,纷纷扬帆北美,从南至北探察了大西洋沿岸,揭开了北美新大陆的面纱。

    1534年法国航海家多次到加拿大东海岸探险,并把这一带称为“新法兰西”。他们行至圣劳伦斯湾,沿圣劳伦斯河上行,到达今魁北克、蒙特利尔地区,打开了通往加拿大内陆的道路。1603~l608年,法国人在芬地湾建立居留地,在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了魁北克城。新法兰西逐渐发展成为皮毛贸易基地。1663年,新法兰西殖民地成为法国的一个行省。18世纪初,其统治范围北达哈德逊湾,西至大湖区,南到密西西比河口,建立了以新奥尔良城为中心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法国的皮毛营运商、探险家和传教士还深入到西部地区。

    17世纪初,英国和法国都建立了永久居住地,尽管来自两国的定居者贸易自由,但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仍然依赖本国政府。1763年签订的《巴黎条约》使6万法国定居者生活在英国人控制的土地上。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魁北克法案》,确定了英国刑事法和法国民事法,保证法国殖民者享有语言和宗教的自由。几年后,英国政府设立两个行政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他们分别是今天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行政上设有地方长官、立法委员会和选举产生的地方议会。

    1793年,苏格兰移民、探险家麦肯齐沿皮斯河越过落基山脉,到达太平洋沿岸,首次完成了横跨大陆的探险。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向加拿大移民激增,殖民地经济发生变化。

    1837年,加拿大爆发小规模武装起义,迫使英国当局进行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发展。运河的开挖、铁路的修筑使东部各孤立地区的经济连成了一体,并开始向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移民。19世纪五六十年代,加拿大在英国的支持下进入谋求联合和争取自治的时期,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由上、下加拿大和新斯科舍、新不瑞陆克联合成立了联邦制国家加拿大自治领。此间,加拿大形成两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1870年加拿大自治领以30万英镑和部分土地为代价从英国手中取得西部、西北部的土地所有权,先后建立了曼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尔伯塔省和西北地区、育空地区。1871年和1873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爱德华王子岛加入联邦。至此,除纽芬兰外,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半个北美大陆已统一于加拿大自治领中,1880年英国政府将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建成,以铁路为主的全国交通运输网开始形成。大批移民西进,大片土地被开垦,农场数目激增,西部草原成为世界最大谷仓之一。新的矿产资源接连被发现,采矿、电力、钢铁、铁路设备、农业机械等近代工业得到发展。一批新城市出现,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加拿大资本主义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均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对加拿大的控制。1931年,加拿大在英联邦内获完全独立。1949年英国将纽芬兰岛移交给加拿大。1949年,加拿大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战后,加拿大经济迅速发展,1970年按人口平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3位。1976年以来,参加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首脑会议,成为西方七大国中的一员。1982年,《加拿大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割断了英国与加拿大间的法律纽带。

    2.“英法”角斗——魁独运动

    加拿大是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是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后者主要聚集在魁北克省。该省面积约15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69万,其中讲法语的居民占82%,9%的人讲英语,另有9%的人讲英语和法语以外的语言。魁北克省是加拿大第一个殖民地,是加拿大事实上的起源地。这个地区由法国殖民者创建,而今天加拿大最终以英裔为主。由此产生的魁独运动,时断时续,缠绵喧嚣300余年,至今不绝。

    早在1608年,法国人就在此建立了第一块永久殖民地。

    此后100多年间,法国移民大军不断前往魁北克。法国则依靠这些移民,以魁北克为中心控制了整个加拿大。1756~1763年,英法展开了着名的“七年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但法国人不甘心丧失对魁北克的控制,利用与魁北克密切的经济与文化联系,不断扩大在当地的影响。许多法国政治家心中都有着“魁北克情结”。

    1967年7月24日,法国戴高乐将军在魁北克发表着名演讲“魁北克自由万岁”。戴高乐极具煽动性的演讲激起法语居民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豪感,魁北克独立的呼声逐渐形成。

    魁北克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法语。在20世纪后半期,许多魁北克人帮助魁北克争取更大自主统治权。1964年的国旗大辩论造成带有英国国旗的旧国旗被废弃,改用现在世人所熟悉的枫叶图案国旗。

    1968年10月,分离主义政党魁北克人党正式成立,在其党纲中明确规定“要通过民主渐进手段争取魁北克独立”。从此,魁北克人党就成为魁北克分离主义的正式代表,掀起了争取独立斗争的高潮。此次事件被称为“十月危机”。

    1969年7月7日,加拿大政府将法语提升为官方语言,让英语和法语在联邦政府和全国享有同等地位。加拿大在1970年开始变为一个双语和多元文化的国家。而与此同时,魁独运动也愈演愈烈。交织着民族与历史情结的魁北克问题由来已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及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魁北克的法裔和英裔之间一直存在着对立与矛盾。

    20世纪60年代以前,尽管超过八成的魁北克居民以法语为第一语言,但法语一直屈居于英语之下,法语人口面临被迅速同化的境地。

    这加剧了魁北克的分离倾向,促使民族主义运动日益高涨,当地的法裔一直试图脱离加拿大,成立独立国家。

    1979年,魁北克省执政的魁北克人党提出,要在加拿大联邦和魁北克省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即在政治上实现独立,经济上则与加拿大其他地区保持联系。隔年,魁北克首次就独立问题在全省举行公民投票,但是首次出击即遭到挫折,公投无法获得通过。

    不过,魁独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3年,主张魁北克独立的魁北克集团成为联邦议会中仅次于执政党的第二大政党。两年后,魁北克举行了第二次魁独公投,结果拥护联邦制的派系以微弱优势险胜。

    为了预防魁独势力继续高涨,加拿大最高法院在1998年8月作出裁决:不论是根据加拿大国内法还是国际法,魁北克都无权单方面宣布独立,这在法律上消除了魁北克取得独立的可能性。

    2000年,加拿大国会又通过了清晰法案。其法案规定,魁北克在日后的独立公投中,不得使用含糊的词语来降低人民对独立后果的认识,有关分离的公投问题必须绝对清楚无歧义。加拿大国会再次试图从法律上为魁独设置障碍。而且加拿大联邦政府也声明,全民公投的结果必须是决定性多数,不能以50%加1的简单多数决定公投的成功通过,至于多少才是决定性多数,则由联邦议会来决定。

    2003年4月,魁北克省省议会选举中,自由党击败魁人党执政,魁独运动陷入低潮。

    为了避免魁北克独立,加拿大政府做过多方面的努力,历史上,除了制定宪法约束魁北克公投之外,各族裔政治家的合作和妥协也使魁北克最终未能从加拿大的版图中划分出去。1971年加拿大成立双语和双重文化委员会,力图化解英法两族矛盾。1971年10月8日,加拿大政府又通过《双语框架内的多元文化政策实施宣言》。1987年,加拿大政治家在魁北克米湖(Meeoh Lake)集会,达成米湖协议。协议的核心内容是,承认魁北克文化的独特地位,在两种官方语言、税收、财政和移民诸方面给予特殊关照。在此基础上,魁北克在联邦宪法上签字。

    此举至少从法律角度,断绝了魁北克独立的可能。1988年7月21日,加拿大又正式颁布《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多元文化成为加拿大的国家象征,这一法案具有里程碑性质,不仅有效解决了魁北克英法两裔的文化冲突问题,而且让其他各有色族裔能够和平共处。

    从历史的结果看,联邦在最大妥协基础上,以最小的代价维护了加拿大的统一和完整。魁北克则以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政治资源,赢得巨大的地方利益,保护并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如果魁北克独立,加拿大各省包括魁省在内,都将在防务、治安、经贸和外交诸方面,付出许多无谓的支出,甚至阻碍加拿大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对美国的压力,各方将更手足无措。联邦及各省对魁北克作出的妥协,特别是财政是上缴联邦还是留在魁省,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并不影响社会发展。

    以英法二元文化为基础的多元文化政策,受益的不仅是少数族裔,强势的英裔同样是受益者。

    3.世界第二大国

    加拿大面积为997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位。

    加拿大海岸线约长24万千米。东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与美国接壤的大湖和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多盆地。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区,许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北部为北极群岛,多系丘陵低山。中部为平原区。从北纬49度一直延伸至北极点的加拿大西部地区为丰富多样的植物和野生动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环境。

    正是由于拥有如此多样的环境,加拿大西部地区的植物也是品种繁多——从生长在终年冻土层上的地衣,到各式仙人掌、繁茂的蕨类以及异国的杜鹃花和野兰花。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要算延伸到地平线的冷杉林和山杨林。

    春季的加拿大,各色野花竞相开放。从各地区及各省的代表植物便可见植物品种的繁多。育空的代表植物是亮粉色的火草,而西北地区则是美丽的水杨梅。西部多花狗木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省花,艾尔伯塔省的是野玫瑰,萨斯喀彻温省的要属草原百合,而曼尼托巴省的则为草原番红花。

    加拿大最高山洛根峰,位于西部的洛基山脉,海拔为5951米。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受西风影响,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加拿大的版图东西跨越6个时区,包括南部的10个省及北部的3个地区。加拿大有五大地理区,分别是东部大西洋区、中部区、草原区、西海岸地区和北部区。东部区以渔业、农业、森林、采矿业等为主。

    中部的安大略和魁北克省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加拿大制造业的3/4都在这里生产。草原区包括曼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艾尔塔达3省。这里土地平坦肥沃,能源资源丰富。西部区是卑诗省,是着名的山区和森林区,木材、水果、海洋渔产等资源丰富。北部区由育空区和西北地区领地组成,总面积占加拿大的1/3,盛产石油、天然气、金、铅和锌。

    波状起伏的低高原和平原低地是加拿大国土的主体部分。全国总面积51%的土地海拔不足500米,28%的地区为500~1000米。山地主要分布在周缘,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21%,其中西部为高大连续的年轻褶皱山脉,东南边组以及北极群岛的北缘和东缘为久经侵蚀的古老山地。第四纪冰期时,全境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冰蚀地貌广布。

    加拿大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4%,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有丰富的矿藏,是世界上除美国和俄罗斯以外最大的产矿国之一。

    加拿大人说,“我们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有多姿多彩的地理”。

    崇山秀水在四季的轮转中显现出迷人的风采,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国家的神奇与美丽。由于加拿大处于高纬地区,气候总体来讲比较寒冷,是典型的“北国风光”。在加拿大广袤的国土上,有着难以计数的奇观美景,层林尽染的红枫叶、壮观的尼亚加拉瀑布、茫茫的荒原、多元化的移民文化等。

    一条巨龙——落基山脉横亘在加拿大广袤的原野上,这道横亘南北、巍巍高耸的山脉郁郁葱葱,充满生机。高山尽处,那连绵延展的是一望无垠的北美大平原。加拿大的河流众多,湖泊密布,着名的有圣劳伦斯河、斯基纳河、纳尔逊河、丘吉河、弗雷泽河及紧邻美国的五大湖,还有成千上万的小河小湖星罗棋布于其间。众多的河流湖泊已成为寻常人家冬季滑雪、溜冰,夏季游泳、赛艇的好去处。

    第二节综合国力——政治、经济、科技

    1.行政区划

    加拿大实行民主的联邦政府制。在这种政体下,各种持不同政见的团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走到一起,由共同的政府领导,而地区政府则为满足各地区的特殊需要。这种政体既考虑了加拿大地理的实际情况,也考虑了加拿大文化团体的多样性,同时考虑了加拿大双重的法律和语言传统。

    国家元首为英国女王,由总督代表女王执掌国家的行政权。总督由总理提名,女王任命。联邦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和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由总督签署后成为法律。总督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政府为内阁制,是执行机构,由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其领袖任总理,领导内阁。

    众议院共308席,每10万人一个选区代表了全国3100万人口,参议院主要由皇家民主人士组成,共110席左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必须由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督签署方可生效。

    在行政区划方面,中央与各省根据宪法规定各拥有一定的权限。

    加拿大全国分为10省3区,省以下设市、镇、村等,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还有郡的建制。省设省督、省议会和省内阁。各省由东到西名称分别为:纽芬兰省、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省、新不伦瑞克省、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尔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又称卑诗省)。

    3个特别行政地区分别是西北地区、育空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育空地区较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北部;西北地区很大,几乎囊括了加拿大10个省以北的地区。努纳武特是1999年4月1日刚刚从西北地区分出来的新的行政区域,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哈德逊湾(HudsonBay)以西。

    纽芬兰省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仅有居民约50万人,该岛为世界四大着名渔场之一,数千千米长的海岸线布满星罗棋布的渔村。由于远离现代工业的污染及破坏,纽芬兰岛迷人的自然美景令无数人心旷神怡。纽芬兰省政府更是在过去15年里不断投资,大力发展该省旅游业,兴建了不少基础设施。纽芬兰西部景色尤为秀美。香柏河谷就位于纽芬兰省西部,此谷一片原野景色,野生动物栖息其间,空气清新怡人,河水干净清澈。香柏河流经其间,河水注入一个20千米长的淡水湖泊——美丽的鹿湖,然后流入大西洋。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又称卑诗省)位于加拿大西岸,面临太平洋,海岸线长达8850千米,沿岸风景优美,海产丰富,全省面积94.7万平方千米,人口414.13万,仅次于魁北克和安大略省,是全国第三大省,该省南与美国华盛顿州、爱达荷州及蒙大拿州接壤,是加拿大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气候温和,风景秀丽,环境保护良好,依山傍水,省内大部分面积是森林地带,是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获得2010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大大促进了该省的旅游业发展。该省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依次为英语、汉语(粤语/普通话)、旁遮普语,每年约有3.5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这里安家落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名胜众多,气象万千。既有豪华气派的都市风情,也有广袤旷野的静谧安宁。繁花似锦的布查特花园,维多利亚市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的丰富藏品,温哥华水族馆,以及斯坦利公园等众多景点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省内奇丽的山脉,惠斯勒世界级的滑雪圣地更是魅力无限。

    艾尔伯塔省(简称艾省)位于草原三省的最西部,南部与美国的蒙大拿州为邻,面积约66.1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6%,人口257.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9.4%。该省面积和人口均居全国第四位。

    1882年英国驻加拿大总督以其夫人卡罗琳·艾尔伯塔(维多利亚女王的第四个女儿)的姓命名了这个地区。该省有加拿大的“燃料库”之称,其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该省石油化工等能源工业促进了建筑、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其中卡尔加里市就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该省旅游业十分发达,贾斯帕国家公园和班夫国家公园是北美闻名的旅游胜地。首府是埃德蒙顿,人口约84万,是全国第五大城市,也是北美大陆最北的大都市。该市盛产石油、天然气,素有“加拿大油都”之称。市西郊商场是北美最大的购物中心。卡尔加里是该省第二大城市,人口约75.4万,位居全国第六,是加拿大西部的交通、农牧业、石油、天然气、金融中心。艾省原为土着人居留地,1754年起,欧洲人开始陆续迁移此地。1882年,艾尔伯塔成为加西北地区的一个区。1883年太平洋铁路建成后,人口迅速增加。其后,加政府鼓励开垦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1905年,艾尔伯塔省正式设省。目前约81%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艾省自然资源丰富,素有“能源省”的美誉。石油化工、通讯、食品加工、环保、工程服务等产业均在加拿大处于领先水平。

    萨斯喀彻温省(简称萨省)位于加拿大的中心地带,东西与曼尼托巴省和阿尔伯塔省为邻,南部与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接壤。“萨斯喀彻温”的名称被认为是由早期印第安土着民提出的,意思指遍布境内的湍急河流。萨省面积约65.1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加面积6.5%,其中森林面积约35.2万平方千米,淡水面积约8.1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02万,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省会为南部的里贾那(Regina),人口约20万,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中心是北部的萨斯卡通市(Saskatoon),人口约22万。气候四季分明,比较干燥,各地区差异较大,夏季平均气温25摄氏度,冬季平均——25摄氏度。萨省自然资源丰富,是加农牧业、林业、能源和矿产大省,萨省的农业产值占全加农业产值的15%;钾碱储量占世界的2/3;萨省是加第二大原油产地,已探明的原油约为9.44亿桶,约有250亿桶的重油储量;天然气储量也很丰富,约有693亿立方米;萨省还拥有加78%的铀矿。加经济森林的中心地带位于萨省北部。

    安大略省是加拿大最富裕、人口最多的省份。该省南临北美五大湖,并与美国的明尼苏达川、密歇根州和纽约州等相邻。面积约10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8%,居全国第二。人口约1016万,约占全国人口的36.8%,居全国第一。安大略一词原是印第安语,意为“美丽的湖”,即指安大略湖。安省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镍、铜、铀、铁、锌等矿储量位于世界前列。

    安省拥有北美最大的金矿。

    该省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四通八达,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是全国金融、经济、贸易、文教和新闻中心,工业生产,特别是制造业历来居全国之首。安省首府多伦多市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主要城市还有首都渥太华市、汉密尔顿市、温莎市、伦敦市、奥沙瓦等。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该省境内。

    魁北克省是加拿大10个省中最大的省份,与安大略省、新不伦瑞克省和纽芬兰省以及美国的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和纽约州为邻。该省是加拿大法语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约82%的人讲法语,约16%的人讲英语。这种语言的差异使该省有很强的独立倾向,魁北克省和联邦政府之间过去曾发生过多次冲突。1980年和1995年魁省就魁独问题举行两次全民公决,均无果。魁省面积约15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5%。人口为约695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3%,仅次于安大略省,居全国第二,居民中约72%为城市人口。首府是魁北克城(Quebec City)。该省资源丰富,水力发电约占全国1/3,居加拿大首位。它是加拿大第二大工业基地,其制造业、造纸工业、采矿业、林业发达。该省有约50万平方千米的森林,仅次于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居全国第三位,年产木材约3500立方米,是世界十大造纸中心之一。该省最大城市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魁省70%的工业企业都集中在该市及其周围地区。

    新斯科舍省由新斯科舍半岛和布富顿角岛等组成,面积约为5.5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0.6%,居全国第九位。人口约91万,约占全国人口的3.3%,居10个省中的第七位。人口密度居全国第二位,平均每平方千米16.5人。人口中约46%为农村人口,93%的人讲英语。首府哈利法克斯(Halifax)。新斯科舍半岛中部有长达160千米的安那波利斯谷地,是加拿大着名的苹果产区之一。大西洋沿岸曲折,多港湾,航运便利,该省有“北美的码头”之称。沿海盛产大龙虾、鳕鱼和扇贝类海鲜,是加拿大最大的渔业基地之一。旅游业发展较快,号称“加拿大的海洋游乐场”。

    爱德华王子岛省是加拿大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省,呈月牙形,南北长约224千米,东西宽6~64千米。面积只有5660平方千米,不到全国总面积的0.1%。该省50%以上的土地为农田,遂被称为“百万亩农田”。人口约13.1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1%。但人口密度却是全国第一,平均每平方千米22.4人。人口中约62%为农村人口,是全国农村人口最多的一个省,约94%的人讲英语。首府夏洛特敦(Chiarlottetown)。该省经济以农业为主,全省90%的土地为可耕地,是加拿大马铃薯种植基地。沿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龙虾、牡蛎和扇贝等海鲜。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沿海800千米长的一流海滩闻名遐尔,吸引了无数游客。

    新不伦瑞克省位于圣劳伦斯湾南岸,西连魁北克省并与美国的缅因州为邻。它是大西洋沿岸第二大省,面积约7.3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0.7%,人口约72.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7%。面积、人口均居全国第八位,人口中约51%村人口,67%的人口讲英语,33%的人口讲法语及其他语言,是典型的双语种省份。首府是弗雷德里克顿。该省85%的土地为森林所覆盖,林业、采矿业、农业、渔业等在该省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曼尼托巴省以“加拿大的阳光之都”而闻名,地处加拿大中心,面积约为6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西面是温哥华,东部是多伦多,首府温尼伯是这两个城市之间最大的集散中心,比邻安大略、哈德逊湾与美国。主要的地形属平原,省内大小湖泊众多,合共38,500个,其中以温尼泊湖最大,为世界第13大湖。

    北部的哈德逊湾与北极海相接,本省的谷物便由这里运往欧洲。该省镍、锌、铜、金、银、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工业十分发达。

    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0%,可耕地约400万公顷,有大片的牧场和草地。是加拿大草原三省(曼省、萨省、艾省)之一,是加拿大农牧业产品的集散中心。哈德逊湾是一个游览胜地,那里有着名的海湾南部野鸭和北部的北极熊。曼尼托巴还有世界最大的、为祝愿世界和平而建的“国际和平公园”。其省府温尼伯是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市场和重要的牲畜、皮毛贸易中心,人口约60万;每年夏天的文化艺术节是温尼伯的盛事,亦为北美洲最大型的多元民族集会之一,参加者除有机会品尝各国的地道美食外,还可欣赏各地的民族艺术表演。居于温尼伯的加拿大土着印第安人的数目是全国之冠。

    育空地区位于加拿大西北边陲,西邻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约1/10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人口约为3.3万,仅约占全国人口的0.l%。

    人口中约25%为印第安人。全区3/4人口居住在4个较大的市镇里。

    首府为怀特霍斯(Whitehorse),是该区唯一的城市,人口约占全区的2/3。较大的镇有道森镇、沃森莱克镇和法罗镇等。该地区经济以采矿和旅游业为主。座落在育空西南部的圣艾利雅斯山脉的克劳恩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园区内的洛根山,为加拿大最高峰。育空区的特色是拥有大量野生动物和连绵不绝的大自然风光,是北美唯一有公路可以通向北极地区的省份。其旅游项目非常丰富,主要有极光观赏、淘金、野生动物观赏、独木舟泛舟、原住民文化、狗拉雪橇、滑雪等。极光是育空地区最着名的自然奇景,最佳的观赏时间为冬季没有月亮的夜晚。

    加拿大西北地区是加最大地区,面积广阔,人烟稀少,气候高寒。

    面积约11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1万人,其中约58%的人口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自古以来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该地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采矿业和石油工业。北接北冰洋,南临艾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从东至西最长距离约1325千米,从南至北最长距离约为2000千米。该地区处于北纬60度之外,接近北极圈,冬季温度可达到零下40摄氏度。省会城市为黄刀市,约有1.9万居民。这里曾是数个原住民部落的栖息之地。从1789年有加北西公司和哈德逊湾公司在此区域开拓皮毛贸易,并取得了较大成功。19世纪末,这里发现金矿,但由于储量少和交通不便而少人问津。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金矿,加之航空工业的发展,该地区的“淘金热”开始了。1935年建立了黄刀市,1945年发现了大金矿和钻石矿。

    1967年建立西北地区。

    努纳武特地区面积约224.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8万人,居民主要是因纽特(Inuit)人。当地的因纽特人将他们古老的文化历史保留了长达几千年,这片土地上仍留存着原始自然之美。磁北极、北极熊是这里的特色,而地区内大大小小的公园则吸引了很多热爱大自然的人士到此攀岩、登山或钓鱼。

    2.外交与军事

    在外交方面,加拿大把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民主和尊重人权、宣传加文化价值观置于其对外政策的首位。美国是加拿大的主要盟国,两国关系密切,加历届政府都把对美关系摆在对外政策的优先地位。

    在军事方面,总督代表英国女王,为形式上武装力量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总理是事实上的最高军事领导人。国防部为内阁中的一个部,由文官和军人组成,是最高军事行政和指挥机构,负责人事管理、经费分配、武器装备采购、武装力量建设等工作。国防参谋长由军人担任,是国防部长的最高军事顾问,在内阁决策下,国防部长通过国防参谋长领导和指挥全军。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实行全军统一体制。国防参谋部内设有地面部队(相当于陆军)、海上部队(相当于海军)和空中部队(相当于空军)3个军种司令部及通信保障、征兵与训练、预备役等部门。

    3.经济与科技

    加拿大的国内生产总值近8000亿美元,已被列为西方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除此之外,加拿大的经济还有多样化和多机会的特点。目前,加拿大经济正处在高产出、低通货膨胀率、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出口极剧上升阶段,并拥有一个健康的商业投资环境。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加拿大政府一贯致力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加拿大最主要的三个大行业分别为:自然资源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自然资源一直在加拿大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包括林业、渔业、采矿业和能源业。但现在在生产总值中略微下降,农业、采矿业、伐木业和其他工业所占的经济生产总值还不足8%。

    尽管如此,这些行业为促进加拿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方面,其主要农产品为小麦、燕麦和大麦等,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小麦的产区主要是平原三省,这里土地肥沃,降雨量充足,土地平坦,适于农机耕作。这个地区生产的粮食是如此之多,以至人们不但把它称为“加拿大的粮仓”,还把它称为“世界粮仓”。据估计,一个加拿大农民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55口人。

    水利资源是加拿大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水力发电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4,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水力发电国。加拿大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非常发达,森林覆盖面积达440万平方千米,产材林面积286万平方千米,分别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72.3亿立方米。加拿大领土面积中有75万平方千米由淡水覆盖,占世界淡水面积的15%。矿产资源是加拿大最宝贵的资源。加拿大拥有现代经济所需的几乎所有矿产品,出产60多种矿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原油、天然气、铁矿石、镍、锌、石棉和钾盐。其中,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80亿桶。加拿大镍和锌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钾盐的产量为世界第二,金、银的产量分别为世界第三和第四。加拿大还有丰富的铀和铝资源,是铀的主要生产国。1993年初,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7万亿立方米。加拿大已有19个核电站,另有3个正在建设之中。

    制造业在加拿大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产业有汽车制造和食品加工等。加拿大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纸张、技术设备、汽车、食品、服装等等,是世界最大的木材和新闻纸的出口国。

    加拿大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以服务业占经济主导地位。今天,加拿大是西方七国组织中服务业仅次于美国的国家,服务业占加拿大经济生产总值的67%,并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约70%的工作。涉及的领域包括:运输、教育、保健、建筑、金融、通信和政府部门。目前加拿大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于服务业。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使得加拿大经济更紧密地同美国经济联系在一起。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高效的基础设施,充足的自然资源,优良的投资环境使加拿大越来越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另外,随着电子、生物、环保等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国际企业的介入,为加拿大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加拿大经济的平稳增长与政府对科技和创新战略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每年加拿大政府都保持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促进了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

    加拿大科学技术研究涵盖了16个领域,不过加拿大在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域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个是自然资源。加拿大在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能源等方面的科技应用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加拿大在电信、计算机、机器人和新媒体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加拿大在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有很多领先的方面,主要涉及癌症研究和控制、神经科学、循环系统健康、传染病和免疫;此外还有一些多学科交叉领域,包括老年学、性别与健康等。有关人类健康科学研究领域是建立在植物和动物学的基因技术和蛋白质技术之上的。

    在环境科学领域,加拿大在气候科学、海洋学、水文学、环境工程学、燃料电池与氢技术、城市地质学等方面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例如,加拿大拥有很多不同定位的氢电池和燃料电池公司,它们使得加拿大在全球电池科技领域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些公司的产品覆盖了氢能源技术的各个方面,如净化、运输、储存以及最后在燃料电池中的使用,甚至应用到使用氢燃料的发动机上。

    加拿大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在航天领域,由加拿大航天局、通信研究所、Telesat公司、EMS技术公司以及Com Dev公司联合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通信卫星——Anik F2成功发射和调试,并将进行商业应用。加拿大航天局签订了为美国航天局James Webb巨型太空望远镜设计并制造5个精确制导传感器的合同。此外,还将为该望远镜制造可调过滤照相机。

    在能源领域,加拿大继续加大对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投入,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以来,氢能和燃料电池收入增长5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工业的增长;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近100%,表明氢能技术正在迅速转向商业化应用;实际示范项目增加了一倍,全球有262个示范项目涉及加拿大公司和加拿大研究人员;继续大量投资前瞻性研发。加拿大继续在氢能村、加氢站、氢能储存塔、氢能公交车、小型氢能生产设备、氢能高速公路及微型燃料电池等领域在世界上保持领先。据估计,2011年全球氢能技术市场可达到460亿加元,加拿大公司将占主要份额。连接温哥华和惠斯勒的氢能高速公路于2010年冬季奥运会前启用。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高压阀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萨斯喀彻温省研制出第一辆氢能/柴油混驱小货车,生物柴油汽车、轮船也相继问世。在风能研究方面,加拿大推出了风能图集——巨大的风能数据库。该库收集了全加范围内的所有风能数据,是世界各主要国家中第一套完整的风能图集。为履行政府在《京都议定书》上的承诺,加拿大将发展风能作为未来能源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

    在气象领域,加拿大完成了由31台多普勒雷达组成的遍布全国的天气预报雷达网安装。该网完成后,98%的加拿大人口将能更准确、更及时地收到灾害天气预报信息,从而采取相应行动以保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在基础科学领域,加拿大耗资1.7亿加元建造的同步光源加速器正式启动使用。通过以加拿大为主的10个国家90多位科学家的合作,完成了人类7号染色体的DNA测序以及几乎所有基因的解码工作。

    在机器人领域,加拿大Precarn公司开发出世界上一流的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在地面和海底行走,能在水中游泳,具有当今最先进的视像系统,可对周围拍照,能识别不同的物体并记住所观测的物体的形状。

    加拿大的科技并非闭门造车,其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非常活跃,许多国际科技合作受到政府专项经费或者国际合作基金的支持。加拿大的国际科技合作基金主要有国际合作风险基金、国际参与基金和国际机遇基金。国际合作风险基金用于支持在加拿大建立从事国际先进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年度预算为1亿加元。国际参与基金用于资助加拿大科学家和加拿大研究机构参与国际科学和研究活动,预算也是1亿加元。

    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天的双边贸易额达13亿美元,两国的科技合作也异常活跃。到目前为止,加拿大和美国共签署了27个对口部门的科技合作协议。

    加拿大与欧盟在航天领域进行了很多合作,近年来,加拿大直接参与了欧空局的电信、地球观测和其他普通技术项目。到目前为止,欧空局已向加拿大支付了4.2亿多加元,请加拿大公司生产先进设备以及开展通信卫星与遥感技术的研究。2004年,欧空局与加拿大航天局共同举办了合作25周年庆祝活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