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浪漫主义的鸟-道林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晓林

    米芾六岁搦管临池,就风风雨雨再没有间断过。

    他家的门口,原有一方池塘。池水清澈。米芾常到这儿洗砚。十几年过去了,池水都成了墨色。岸边有几棵梅树,开出的花也都成墨梅了。

    临习书法,其实是件很苦的差使。早年间,每逢挥毫临帖,米芾头上都要顶一只大瓷碗,碗里注满水,手腕、肘随笔游动,而头不能动。这叫熬笔功。起初,老是觉得碗随时会从头上掉下来。慢慢地,这只碗就不存在了。

    成名后,米芾日挥三百纸而不累,手底的功夫就是这时候练出来的。

    米芾学习书法的绝招,叫“集古字”。

    米芾喜欢颜真卿的行书。他书法里面的很多特殊笔法,譬如他常用的“蟹爪钩”,就是集自颜真卿的《争座位帖》。颜真卿偶一用之的笔法,或者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某一种写法,到米芾这儿就强化了,突出了。这是他的聪明过人处。

    米芾临前人帖的功夫也极深。别人来让他鉴别前人墨迹,他都要留下来临写数遍。等人来取,他把临写满意的一幅与真迹一并拿出来,让来人挑选。来人往往会把他的临作取走。

    临古帖,米芾原来下笔很草率,一天能用去很多张纸。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道士。他看了米芾的用笔后说:“这样不行。”

    “那该怎样?”米芾问。

    道士说:“你用5两银子买我一张纸后我再告诉你。”

    纸买来,米芾对着纸凝视了三天,才敢下笔。他很快揣摸透了,书法得有提、按、使、转。书法,光书不行,还得有法。

    只是,他再也没见到过那个道士。这在他心底留下了一个谜。

    米芾在淮阳做小官时,打听到湘西岳麓寺中有唐沈传师的《道林诗》法帖。沈传师是米芾所佩服的为数不多的书家之一,而《道林诗》帖又是沈的得意之作,米芾决定去湘西一趟。乘舟来到岳麓寺,寺里的方丈接待了他。

    方丈很客气:“施主天下名士,来小寺有何见教?”

    “想借《道林诗》帖一观。”

    方丈笑笑,让小沙弥取来《道林诗》帖墨迹,交与米芾。

    米芾携帖回到寺中下榻处,燃上蜡烛,连夜琢磨起来。猛一看,此帖很平淡,也只是有点俊逸可爱罢了。看久了,米芾就有些心惊,他渐渐看出了其中的奇妙。他慨叹道:“平淡中寓奇崛,有超世之真趣啊!”

    米芾爱不释手了。

    五更天,米芾把《道林诗》帖藏在行囊中,也不和方丈打招呼,偷偷地溜出寺去。

    天明,小沙弥慌慌张张地告诉方丈:“米施主把《道林诗》帖偷走了!”

    方丈捻须而笑:“《道林诗》帖与米施主有缘呐!”

    但是,这件事后来却被蔡京的小儿子蔡倏作为丑闻给爆了出去。

    米芾到雍丘做县令后,《道林诗》帖有一天却莫名地丢失了。

    米芾失魂落魄了好长一阵子。

    有一天,雍丘狱吏拿了一卷法帖找到米芾,想请教一下它的价值。米芾一眼就看出来了,是《道林诗》。画幅展开,米芾的心骤然地刀剜一般痛了一下。《道林诗》只剩下了上半卷,下半卷已不知哪里去了。

    米芾失态地问:“哪儿得来的?”

    狱吏说:“从一个大盗身上搜来的。”

    “那下半卷呢?”

    “搜出时就这些。”狱吏答。

    米芾急忙提审那个大盗。大盗竟也书生模样。大盗说,这是他的一个徒弟送他的。他也曾问过下半卷下落,徒弟告诉他在圉镇住客栈时,遗落到客栈里了。

    米芾就去圉镇客栈里查寻。他一家客栈一家客栈地进,东瞅瞅,西看看,有些贼眉鼠目的样子了。

    终于,在一家客栈的柴房木板门上,米芾看见了《道林诗》下半卷。只是已经被糊在门上当成糊褙纸了。

    米芾呆呆地站在木板门下,泪花纷披。

    对着一扇破木板门落泪,围观的人们想,这多半是个疯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