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宝十四年三月,平原州太守颜真卿在虎牙山下倚江楼上进行即兴挥亳。四乡八寨十二郡的青壮男子纷纷前来_睹这位书法名家的书艺,更期盼能有幸得到他的墨宝。
颜真卿已在倚江楼挥毫创作了10天,用掉了百捆毫州宣纸,已完成的书法作品堆放在阁楼的一边有一人高。10天前,颜真卿派衙差贴出告示,凡年满18岁至45岁的青壮男子,到倚江楼面见颜太守,即可得到颜太守的一张墨宝。消息传出,轰动整个平原,人们不敢相信此消息会是真的。
颜真卿初到平原州任太守时,平原城首富陈抵山素来仰慕颜太守奇绝书艺,以得到他的手迹为平生之幸事。陈抵山带上百两黄金、两棵千年首乌的厚礼前来拜访。颜真卿不为所动,一口回绝道:“颜某习书,书艺未成已定下规矩,书法当赠忠勇之士和至交好友,其余之人,纵是撒千两黄金也概不相赠。”
陈抵山没有泄气,他托人四处搜寻颜真卿的手迹,最终以百两黄金购得颜真卿早年创作的《自书告身》。陈抵山如获至宝,大宴宾客,宾客中有一人是书画鉴赏高手。他一眼看出陈抵山所得的颜氏手迹是赝品,只是造假手段高明,几近乱真。陈抵山苦笑说:“得不到真迹,能得到一张赝品,亦算了我心愿啊!”
平原首富百两黄金求不到颜真卿一字,颜太守却为何自乱规矩将墨宝拱手相赠呢?平原城外百里之内的符合相赠墨宝条件的青壮年男子都赶往虎牙山的倚江楼。倚江楼四周的空地上站满了人。
颜真卿吩咐,青壮年男子列队排好,人数达到五千人即进行一次赠字仪式。仅几个时辰,站在江边的青壮年男子已达八千人。
击鼓传令,衙差跑步将已写好的作品送到每个青壮年男子的手中。得到颜太守墨宝者欢呼雀跃,喜不自禁地打开了书作以先睹为快。
书法条幅是个斗方,凝神细看,拥有墨宝者脸色大变,只见宣纸正中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旁边落款为“唐平原太守颜真卿书”。那个“死”字是颜真卿用其草书体写成,初看似是倒下了一两人,再细看,像是一大批人倒在地上,令人触目惊心。字里行间写满悲哀。大家面面相觑:颜太守赠“死”字,是何用意?
颜真卿放下手中之笔,站在倚江楼台上,一脸凝重地说:“书一个‘死’字相赠,非颜某所愿。但各位有所不知,此字正是你我不久之后的归宿。”
众人大惊:“颜太守,何出此言?”
颜真卿说:“半月前,接到朝廷急报,洪阴太守安禄山起兵叛乱。叛军准备取道潼关,兵进长安。朝廷重兵散布各地,一时之间难以汇集以抵抗叛军。大唐江山岌岌可危。国破家亡,你我亦难逃此劫。故颜某书‘死’字相赠。”
人群中有人说:“太守何不统兵前去抵抗叛军?”
颜真卿说:“颜某素以国事为重,统兵平定叛军,颜某万死不辞!只是平原州兵马不足万人,而安禄山兵众达数十万,兵力相殊太远,于事无补!”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人群中有人喊道,“我们现在就报名入伍,愿跟随太守赴前线,平定安禄山的叛乱!”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响应。8000人中有6000人报名应征。
颜真卿在倚江楼上通过赠送墨宝的形式,8万青壮年男子自愿报名应征。平原州诸郡郡守等受其影响,亦以各种方式招募青壮男子入伍,很快就组建成了一支20万兵马的军队。颜真卿被封为平定叛军的盟主。他率大军日夜兼程,抢在叛军到来之前,进驻潼关。
潼关是进入国都长安的一个重要关口。安禄山派出了30万叛军前来抢关。叛军中有不少是胡人,不仅生得身材彪悍,而且箭法百发百中,非常可怕。
颜真卿所率部众都是新招募的新军,基本上没有打过仗。本来对打仗有些畏惧,待看到敌人兵多而且骁勇善战后,更感害怕,士气低落。
为鼓舞士气,颜真卿又一次进行赠字。他坐在中军帐中,写了几天几夜,发出了20万幅作品。每个士兵的手中都有他赠送的墨宝,展开一看,也是一个字,是用草书写成的“生”字,笔走龙蛇惊风雷,气势如虹。
颜真卿说:“以字表达心声,颜某希望众将士奋勇杀敌,于死地而后生,要有生还的希望,要有必胜的信念!”
士兵畏惧的情绪一扫而去,士气高涨,人人奋勇杀敌。从当年的四月至六月,颜真卿所率的盟军击退了安禄山百余次的进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