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两个敌人是自我怀疑和害怕失败。它们经常扯我们的后腿,不让我们去尝试。它们吸取我们的资源,使得我们只能使用我们能力的一小部分。因此,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消灭这两个敌人。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是远大理想的坚强后盾,有了自信,更犹如给你的理想加油助威,使你成功抵达理想的彼岸。
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和遭遇失败挫折的情况下,若一个人仍然保持一种自信精神,并仍然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人才会取得大成功。
当然,我们没人喜欢面对困难和不幸,但聪明人并不是把它们当成精神负担,而是把它们当作成长的机会。自信的人欢迎这种奋斗,他们了解这些困难有助于建立勇气和恢弘的气度。如果我们不经过这种练习,我们的身体绝不会长得强壮有力。
因此,只要有自信在,任何艰难困苦都不可怕。
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的怀疑如何,不论你的遭遇有多不幸,你生活中的音乐并未消失,它仍在你心中,只要你肯注意听,你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思想浅薄的人因不幸而变得胆小和畏惧,思想伟大的人只会因此而振作起来。”华盛顿·欧文说。
不敢肯定自我的人,不能算是自信、诚实的人。这种人被别人夸奖时,往往会连连摆手:“这只不过是偶然的。”不敢承认自己的成功,未免有些令人不解。要知道,成功是事实,所以你不妨大胆地赞美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否则,你不是太可怜了吗?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真棒!”千万不要害羞,不用谦虚,而要毫无保留地表示你的喜悦和兴奋,愉快地回答一声:“谢谢。”
不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自己想说什么就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别人说话时,不要总是“对,对”地附和,要大胆地说“我是如何如何认为的”。
此外,心胸要宽广,要能容忍别人提出的任何意见,想说什么,不要憋在心里。别人出言不逊,你接受不了时,尽管发怒好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稍感心情舒畅。总之,要忠实地对待自己,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关于如何使自己拥有自信的问题,下面列举了任何人都容易做到的八大诀窍。有相当多的人已经尝试过这些诀窍,且表示获致相当的成效。现在就让我们看着这些诀窍,相信你也会从中确立对自己的信心,并开始萌生一股新生的力量。
窍门一:在心中描绘一幅希望自己达成的成功蓝图,然后不断地强化这种印象,使它不致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退模糊。此外,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切莫设想失败,亦不可怀疑此蓝图实现的可能性。因为怀疑将会对实行构成危险性的障碍。
窍门二:当你心中出现怀疑本身力量的消极想法时,要驱逐这种想法,必须设法发掘积极的想法,并将它具体说出。
窍门三:为避免在你的成功过程中构筑障碍物,所以对可能形成障碍的事物最好不予理会,最好忽略它的存在。至于对难以忽视的障碍,就下番工夫好好研究,寻求适当的处理良策,以避免其继续存在。
不过,最好彻底看清困难的实际情况,切勿夸大现实困难。
窍门四:不要受到他人的威信影响,而试图仿效他人。须知惟有自己方能真正拥有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自己。
窍门五:每天重复说十次这段强而有力的话:“谁也无法抵挡我们成功。”
窍门六:寻找对你了若指掌且能有效提供忠告的朋友。你必须了解自己自卑感或不安感的所在。虽然这问题往往在少年时期便已发生,但了解它的来源将使你对自己有所认知,并帮助你获得援救。
窍门七:每天大声复诵十次这句话:“坚定的信念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凡事都能做。”这句话对于治疗自卑感而言可称得上是最有效的良方。
窍门八: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然后多加一成,作为本身能力的弹性范围。固然,切忌形成本位主义有其必要,但是适度地提高自尊心也是相当重要的事。
记住,自信不是吹嘘你的能力和成就,不是贬低别人的能力和成就,不是夸大你的能力或行为,不是叫别人让路给你。真正的自信是态度沉稳而坚定。
2你心里怎样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一位心理学家说:“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什么样,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
传说,有个勤奋好学的青年木工,一天去给法庭修理椅子,他不但干得很认真、很仔细,还对法官坐的椅子进行了改装。有人问他其中原因,他解释说:“我要让这把椅子经久耐用,直到我自己作为法官坐上这把椅子。”
心想事成,这位木匠后来果真成了一名法官,坐上了这把椅子。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往往自己就能成功,这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起作用。人的心灵有两个主要部分,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当意识做所有的决定时,潜意识则做好所有的准备。换句话说,意识决定了“做什么”,而潜意识便将“如何做”整理出来。意识就好像冰山浮出水平线上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平线下面很大很深的部分。有人还用科学术语比喻:人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就相当于电脑的“硬件”,意识就是这部无比精密电脑的“操作者”,潜意识就等于电脑的“软件”。读了这些生动的比喻,你就会明白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和奥秘。
从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身上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虽然各有不同,但在善于运用意识和潜意识的力量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难怪人们把意识和潜意识称为人的自动引导系统。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做成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意识的驱动和潜意识的力量,跨越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成功也就有了切实可靠的保证。
被称为新工业之父的亨利·福特,年轻时在一家电灯公司当工人。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产生了要设计一种新型引擎的意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妻子对他的发明研究很支持,还鼓励他说:“天下无难事,你就试试吧!”她把家里的旧棚子腾出来,供他试用。福特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就钻进旧棚子里做引擎的研究工作。冬天旧棚子里冷,他的手都冻僵了,牙齿在寒冷中格格颤抖,可他对自己默默地说:“引擎的研究已经有了头绪,再坚持干下去就能成功。”亨利·福特充分调动了自身的自动引导系统,在旧棚子里苦干了三年,这个异想天开的稀奇的东西终于问世了。1893年,亨利·福特和他的妻子乘坐着一辆没有马的马车,在大街上摇晃着前进,街上的人被这景象吓了一跳,有些胆小者还躲在远处偷偷地观看。从这一天起,汽车这个对整个世界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工业,就在亨利·福特的意识和潜意识的驱动下诞生了。
后来亨利·福特决定制造著名的V8型汽车时,他要求工程师们在一个引擎上铸造8个完整的气缸。工程师们听了都直摇头说:“这不可能。”福特命令道:
“谁不想干,就走人!”工程师们谁都不愿失业,只好照着亨利·福特的命令去做。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谁都没有把成功输入在自己的意识里,这样潜意识也就闲置起来。6个月过去了,研究毫无进展。亨利·福特决定另外挑选几个对研制V8型汽车有信心的人去完成。他坚信人一旦有了稳操胜券的心理,就有了希望。新挑选的几个工程师经过反复研究,忽然间,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击中”,终于找到了制造V8型汽车的关键窍门。
是什么令这V8型汽车从无到有?是什么令这“不可能”的计划奇迹般成功?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无形力量在起作用。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可调动人的一切能量,从而为达到某种目标去奋斗。可见,人的大脑细胞内匿藏着很大很大的潜能。亨利·福特就是用这潜能的力量,干出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大事业。如果把意识和潜意识比喻为成功的“第一把金钥匙”,一点也不过分。
从以上故事中,不难明白,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具有操纵人类命运的巨大能力。如果意识给潜意识一个目标,潜意识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行动起来;如果意识给潜意识一个指令,潜意识就会认真去执行这个指令。所以说,一个人想着成功,就可能成功;想着失败,就会失败。一个人期望的多,获得的也多;期望的少,获得的也少。成功是产生在那些有了理想的人身上,失败根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让自己产生失败心理的人身上。
3改造世界,先从改变自我开始
列夫·托尔斯泰说:“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人是社会系统的一员,是人类社会这个大结构中的一个要素。
人的位置取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又决定于人所处的状态,即与周围系统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方式和量。
人有很多状态,不同的状态带来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结果,同时也就决定了你与世界(社会)的关系,即确定了你的位置。
状态主要表现为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
当你调整状态,改变自己时,你与世界交换的物质、能量、信息必然发生变化,你与世界的关系(结构量)就变了,你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时,世界(社会系统)也必然要作出反应以适应新的关系——你的改变。世界,就这样被“改变”了。
比如你在生活中经常愁眉苦脸,这一定代表了你现在的位置和与世界的某种既定关系。如果你开始调整表情,诸事面带微笑。
进行了这个调整(改变自己)之后,与世界(社会)交换的信息就改变了,你和周边的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变比。微笑使你在社会中增加人缘和机会,这些机会必然使得你在社会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你会感到:世界变了!
美国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真正以友谊待人的态度,引起对方友谊反应的比率高达60%至90%。
领导此项研究的博士说:
“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这句话大致是不会错的。”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里那个主人公冉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也穷困潦倒,度日艰难。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奈,他偷了一个面包,被当场抓获,判定为“贼”,锒铛入狱。
出狱后,到处找不到工作,饱受世俗的冷落与耻笑。从此,他真的成了一个贼,顺手牵羊,偷鸡摸狗。
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方设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证据,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躲脱了。
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他饥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被一个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给吃给住,但他在神父睡着后,却把神父房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该干坏事。
不想,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赃俱获。
当警察押着冉阿·让到教堂,让神父认定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
“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
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
“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得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也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
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警察走后,神父对冉阿·让说: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新开始吧!”
从此,冉阿·让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这说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就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你。
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两国夙有敌意,在边境上各设界亭(哨所)。两边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国的亭卒懒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目不忍睹。
人比人,气死人。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断。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报告给县令宋就,说要以牙还牙,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
宋就说:
“楚亭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就更不对,那样未免太狭隘、太小器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天开始,每晚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后觉得有理,就照办了。
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而且是梁亭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
楚国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上报楚王。楚王深感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以示歉意。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邻邦。
《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变”,正是指自己“变”——调整自己的状态(心态、生态、行态)。
改变自己,实质就是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改变世界,实质就是改变世界对自己的评价。
4从现在起,坚信自己是成功者
有一个雕塑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了。“丑”并非指肤色、五官(他原来长得很不错的),而是指神情、神态,怎么就那样的“狡诈”、“凶恶”、“古怪”,以至于使面相本身也让人可恶可怕。
他遍访名医,均无办法。因为,吃药也好,整容也好,都无法医治五官之间的“关系”——无法医治一个人的愁眉苦脸,无法医疗“满脸横肉,凶神恶煞”。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游历一座庙宇时,把自己的苦衷向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你必须为我先做一点工——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观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这个条件。
在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宽仁、正义的化身,她(他)的面相神情,自然就是人民群众心中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雕塑家在塑造过程中不断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她(他)的心态和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相信自己就是观音。
半年后,工作完成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
他感谢长老治好了他的病。
“不,”长老说,“是你自己治好的。”
此时,雕塑家已找到了原来“变丑”的病根——过去两年,他一直在雕塑夜叉!
正所谓:“相由心生,相随心灭。”
一个人是什么,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什么。那么你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行。坚定自信,才会促使潜能发挥,想方设法。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思维方式(心态)正确的人达到他目的,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助思维方式(心态)错误的人。
因此,你从下决心做一个成功的人那一刻起,就要马上从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状态、行为状态)上把自己当成已经成功的那一个人。
比如说,你想当一个企业家,就马上开始以一个企业家的心态、思维模式和眼光来学习、来观察、来分析、来处理身边的事情和关系,而不是等奋斗到快当企业家了才来这样做。那样不行。要一步到位。这正是“要”当企业家与“想”当企业家的分水岭。
生命的蓝图已不是“我未来要如何如何”的将来进行式,而是“我未来如此,现在应该如何”的正在进行式。未来不是名词,未来是动词。从现在起,我们就是成功者,其中所有的过程都是正确执行成功的程序而已。要知道,汉高祖刘邦并非是当了皇帝那天才成为汉高祖的,而是在乡下看到秦始皇出行队伍的浩荡威仪而发出“大丈夫理应如此”的赞叹时,他就开始成为汉高祖了。
因此,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已经很清晰了后,就要认为已经拥有(心态),这样,你就会进入能最有效地帮助你实现愿望的状态。机会永远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个人向禅师请教:
“我想学禅,体悟人生真谛。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
“从这里。”禅师边说边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一条线。
那人大惑不解地问:
“这里是哪里?”
禅师当头棒喝道:
“这里就是此人、此时、此地!”
因此,你想是谁,你现在就是。
5与理想信念为伍者,最终享受成功
世间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以自己一介平民的身份,为实现他们的理想,夜以继日地投身其中,在历经一番严峻的考验之后,最终得享辉煌与宁静。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有了信念的鼓舞,这些人在理想的欲望和坚强信念的驱使下,把悲哀与失望抛诸脑后,身心的疲惫与伤痛也不过是他们眼中的一时不适,信念的海洋是他们容身的最适宜的地方。
如果你能确定并保持你的信念,那么你就不会计较成功或者失败,此时成功反而自己走来。不要为结果满心焦虑,而要心平气和地投入工作,因为正确的思想加上不懈的努力换来的一定是成功的结果,确定好自己内心信念,矢志不移的奋斗,你的理想有多大,成功就会有多大。
有这样一位女士,她生活得幸福美满,朋友们常常羡慕地对她说:“你是多么幸运啊!总是心想事成。”
这位女士的朋友们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事实上,她所有幸福生活的得来,都在于她平时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
这位女士可以算得上一个智者,因为她认识了内心的重要。有了内心这个精神的无形之手的帮助,以坚定的信念奠基,以希望、欢乐、奉献和博爱为材料,她就能构筑一座辉煌的殿堂。她眼中有闪烁的光芒,脸上焕发着迷人的光彩,所有与她相处的人都会被征服和感染。
徒有理想也许带来的只是失望,理想的实现靠的是努力付出。愚者在埋怨中梦想,智者在努力的过程中期盼。
1955年,18岁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国最受喜爱、最有名气的年轻滑雪运动员了,她的照片被用作《体育画报》杂志的封面。金蒙特踌躇满志,积极地为参加奥运会预选赛做准备,大家都认为她一定能成功。
她当时的生活目标就是得奥运会金牌。然而,1955年1月,一场悲剧使她的愿望成了泡影。在奥运会预选赛最后一轮比赛中,金蒙特沿着大雪覆盖的罗斯特利山坡开始下滑,没料到,这天的雪道特别滑,刚过几秒钟,便发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后就失去了控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往下冲。她竭力挣扎着想摆正姿势,可无济于事,一个个的筋斗把她无情地推下山坡。在场的人都睁大着眼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
当她停下来时已昏迷了过去。人们立即把她送往医院抢救,虽然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她双肩以下的身体却永久性瘫痪了。金蒙特认识到自己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奋发向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么生活在他人的怜悯中。她选择了前者,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仍然坚信不疑。她千方百计使自己从失望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去从事一项有益于公众的事业,以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几年来,她整日和医院、手术室、理疗和轮椅打交道,病情时好时坏,但她从未放弃过对有意义的生活的不断追求。
历尽艰难,她学会了写字、打字、操纵轮椅、用特制汤匙进食。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选听了几门课程,想今后当一名教师。
想当教师,这可真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她既不会走路,又没受过师范训练。她向教育学院提出申请,但系主任、学校顾问和保健医生都认为她不适宜当教师。录用教师的标准之一是要能上下楼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此时,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为一名教师,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她的决心。
1963年,经过多次努力她终于被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聘用。由于教学有方,很快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教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也很有办法。她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说:“这些学生也有感兴趣的东西,只不过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罢了。”
金蒙特终于获得了教授阅读课的聘任书。她酷爱自己的工作,学生们也喜欢她,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后来,她父亲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绝她当教师的加里福尼亚州去。
她向洛杉矶学校官员提出申请,可他们听说她是个“瘸子”就一口回绝了。金蒙特不是一个轻易就放弃努力的人,她决定向洛杉矶地区的90个教学区逐一申请。在申请到第18所学校时,已有3所学校表示愿意聘用她。学校对她要走的一些坡道进行了改造,以适于她的轮椅通行,这样,从家里坐轮椅到学校教书就不成问题了。另外,学校还破除了教师一定要站着授课的规定。从那以后,她一直从事教师职业。金蒙特原先的目标是获得奥运会金牌,命运让她离开奥运赛场。但是在金蒙特的心中人生到处都有金牌。最终她的确得了一块金牌,那是为了表彰她的教学成绩而授予她的。成功者能终年一致地施行有效的做法以达成梦想,但到底是什么使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全心投入各种各样的事务中呢?是信念的力量!要取得成功,除了有坚强的意志,还需要有强烈的信念。信念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可以推动你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6失败者往往是被自己打倒的
很多人不是首先因为别人看不起而垂头丧气,而是因为自己总是爱贬低自己,所以变得无精打采,毫无斗志。这些人夸大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毛病。如果你认为自己满身缺点和毛病;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笨拙的人,是一个总是面临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认你绝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会因为自我贬低而失败。
如果你总是显出一副狡黠的神色,就好像你捡了他人丢失的东西一样,那么,你将会被人们视作小人。的确,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与我们自身的状况、成就有很大的关系,而我们不可能摆脱这种关系。
有这样一位公司负责人,他身为董事长却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董事会议室,就好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胜任董事长的职位。作为董事长的他竟然还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只是董事会中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自己为什么在董事会其他成员中威信那么低,自己为什么很少受人尊重。
他没有意识到他应该好好反思一段时间。如果他给自己全身都贴满无能的标签,如果他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样立身、行事、处世,如果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并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么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对待他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们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身上的潜力和高贵的一面,那么,我们将会对自己充满更大的信心。
为什么我们要哭哭啼啼、畏首畏尾地追随别人,做人家的跟屁虫呢?为什么我们总是亦步亦趋地去模仿他人,而不敢求助于我们本身的灵魂或思想呢?挺起胸来,昂起头来,学会善待自己,好好评价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自己决心从事的任何事业吧。
其实,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一直都在复制我们心中的理想图景,一直都在复制我们心中为自己描绘的画像。没有哪一个人会超越他的自我评价。如果一个天才相信他会变成一个侏儒,并且一直那么想,那么他就会真的成为一个侏儒。一个人目前的整体能力是不是很强这一点倒不大重要,因为他的自我评估将决定他的努力结果,将决定他是否能取得成功。一个对自己信心很强但能力平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一个具有卓越才能但自信心不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要大很多。
如果你形成了伟大、崇高的自我评价,那么,你身上的所有力量就会紧密团结起来,帮助你实现理想,因为人生总是跟随你确定的理想走,我们总是朝着人生目标确定的方向走。
每天,我们都能发现,许多人不再努力了。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自尊。他们小看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渺小,什么也不行。因为他们这样想,所以他们真的变成了他们思想中的那种人。
这些失去了活力的人们,需要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认识自我,要把自己看成是第一流的人物,对自己要真诚信赖。
下面是如何进行“自我推荐”的办法。
首先,认真回答:“什么是我最优良的品质?”不要急于描述自己。
其次,把你的这些优点写在纸上。然后,与自己面对面地谈话,排除其他杂念,一心一意想着你就是你的广告里的那个人。
第三,私下里,每天至少大声朗读一次你的自我推荐广告,如果你在一面镜子之前这样做,效果更佳。有力地重复你的广告使你的血液加快循环,令你自己热情起来。
第四,每天默诵你的自我推荐广告。在每次要求有勇气的行动前,每次感觉消沉时,都应复习一遍你的广告。随身携带你的自我激励计划。
也许有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会嘲笑这一争取成功的技巧。那只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成功自信对思想的正确管理。但是,请不要受这些世俗观念的影响,你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你心中的自我伟大一些,你也会随之变得伟大。
7让自身优点来为我们的理想做主
你是否问过自己:“什么是我最大的弱点?”也许,人类最大的弱点便是自我贬值——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贬值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说:某人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那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位置。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干,因为他想:“我干这事不够格,为什么要去自寻烦恼?”或者想与喜欢的姑娘约会,但却不敢打电话给她,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便已给我们一个极重要的忠告:认识你自己!
但是大部分人把这一劝告译成是仅仅了解消极的自我。他们过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短处和无能。
知道自己的先天不足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自己毕竟还有缺陷。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知道我们消极本质的一面,情况就很糟了。这就会使我们觉得,我们的生活价值不大。
下面的建议也许能帮助衡量你的真正价值:
首先,了解你的五个主要的长处。请几个客观的朋友来帮助寻找优点,他们将给予你真实的看法(最常见的优点多与教育、经验、技术、长相、和谐的家庭生活、态度、性格和主动性等有关)。
然后,在每个优点之下,写下三个人的名字,而这三个都是你认识的、已取得极大成功的人;但在某些方面,他们却比不上你做得好。
当你结束这一练习时。你会发现你至少在某个方面超越了许多成功者。
你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比你想像中的自我要伟大得多。为此,让你的思想跟上真正的你,再不要瞧不起你自己!
一定要对自己有一种高尚而重要的自我评价,一定要相信自己有非同一般的前途。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越来越高的理想,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越来越高的要求,那么,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动力就会帮助你去实现你的理想。
信心能极大地鼓舞一个人的所有其他能力,勇气则是人的生命中一股极有力的力量。我们信心越大,我们享有生命的荣誉、掌握真正力量的日子就离我们越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