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离不开心理学-给上班族做个心理CT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工作心理学

    新人为何像蘑菇一样受冷落还被浇大粪?

    生活广角

    上班第一天,对每个职场新人来说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刻。但是,上班第一天会遭遇怎样的情况呢?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呢?有个心理咨询机构有一次举办了一次公益活动,专门为刚入职场的新人免费提供咨询。结果,一上午,热线就打进来不少,看看几位新人的讲述或许很多人都能找到共鸣。

    “因为是第一天上班,我早上6:30就起床了,在衣柜里挑来选去,最后才选中了一套最正式的职业装,我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公司。可是,到人力资源部门报道后,人力资源经理把我领到了广告部,就再也没搭理过我,广告部的同事也没有人抬头看我一眼,没有一个人主动和我说话。最后,还是广告部的经理第一个和我说话:‘你能不能帮大家订一下盒饭?大家太忙了,另外,把这些资料帮我复印一下。’第一天上班回来,我觉得很失落,感觉自己像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刚上班,我觉得自己应该表现出对工作的积极主动精神。因此,经常向同事请教问题:‘中午吃饭最近的饭店在哪里?’‘我们部门有多少人?’‘你来公司多长时间了?’但是我发现,有很多同事都对我特别冷淡,爱答不理的,领导也总是对我说:‘别什么事情都问别人,自己能解决的事情不要麻烦别人……’同事和领导的态度打击了我的热情。我本来是很开朗的性格,现在也不爱说话了,默默地做事,领导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除此之外,我其他的话都不讲了。”

    “刚工作,我想谦虚谨慎点总不该是错吧,再说,公司里的员工都比我经验多,理应是我的前辈。于是,我见到谁都喊‘老师’,没想到,第一天我的经理就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就此事特意和我强调:‘员工手册你不是看了吗?里面规定在我们公司,一律直呼名字,明白了吗?’明白是明白了,可是对着比我大那么多的人直接喊名字我怎么也张不开嘴,或许是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与这个很西化的公司文化很不适应。我努力了很久,也开不了口。为此,还遭到了同事们的取笑,我更加尴尬了,恨不得第二天就不来这个公司上班了。”

    很多刚入职场的新人,就如以上几位一样,对工作都抱着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大家的关注,得到同事的热情帮助。但实际上,现实往往没有那么乐观。

    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呢?读读下面的故事,就会受到启示。

    湖边有两棵树,一棵很粗,一个人都抱不拢,另一棵如手臂一般粗细。当一些工人给湖底清淤泥时,这两棵树被锯掉了。于是,岸上就多了两根树桩。

    一天,来了一个园林工人,要挖掉它们重新植树。这时一个散步的老人走过来,说:“大的不敢保证,小的一定会活。”园林工人看了看树桩,没有动,便收起工具走了。

    一年过去了,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了一丛灌木。园林工人很希望大树桩上的嫩芽也长出粗壮的枝条来,他砍去多余的枝条,留下最有希望的一枝,可是,一点都没有用。三年后,这根抽过多次芽的大树桩在最后一根枝条枯萎后,悄无声息地死了。

    有一天,散步的老人又来这儿,园林工人遇见了他,很想解开心中的迷惑。老人说,树和人一样,凡是早年受挫的人都是幸运的,他们还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可以鼓起勇气来不忧不惧地学一门技能,最后成为有用之材。到了四五十岁才灾祸临头,就真正可怜了,他已没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和精力了。

    这个故事对于很多职场上的新人有借鉴意义,在成长之初受点苦难真的没什么,这会更加磨炼你的意志。虽然被处于阴暗的角落,无人重视,有时候还受到无端的指责和代人受过,但是你知道吗?这是很多公司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遵从的便是蘑菇定律。

    心理解读

    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是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蘑菇定律最早是由20世纪70年代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编写的。当时,美国一批电脑程序员意外发现,一批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参加了工作,这些人很难适应工作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电脑程序员经过探索,便发现了“蘑菇定律”。这个定律虽多少有些偏激和绝对化,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却不乏深刻。

    “蘑菇”经历对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能消除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多年轻人刚走出校园都很自傲,尤其在校园里一直受人关注的年轻人,认为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担当重任的能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长起来。另外,能避免年轻人产生沾沾自喜的骄傲情绪。对于初出茅庐者来说,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之后,总是希望上司和同事会注意自己,并得到承认和赞扬。事实上,并不是每一点成绩都会被别人看在眼里,因此,避免沾沾自喜的心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最后,能加快年轻人适应社会的步伐。要想在职场上游刃有余,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有各种社交能力。那些办事能力强、工作积极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思考模式。而职场新人能否适应职场中的行为模式和游戏规则,往往决定于在最初一段时间的“蘑菇”进程,因而“蘑菇”经历能加速职场新人适应社会。

    幸福驿站

    对于新人来说,有段“蘑菇”经历不是什么坏事,很多机会都是在单调的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如果你不能接受刚开始的简单、枯燥的工作,那么你可能永远得不到提升的机会。每个年轻人只有端正心态,高效率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从中多汲取经验,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才能最终由“蘑菇”成长为“灵芝”。

    那么,“蘑菇”如何才能尽快成长呢?

    首先,你要注意转变形象,那些休闲运动服之类的衣服最好收起来,换上一套职业装,你要强化自己的职业气质。如果由外表让人感觉你还很小,就意味着你可能不能承担责任。另外,人在单位里,会有归属感,万一和群体不同时,也会产生不安的感觉,外在的融合可能会影响到内在的心情。所以,即使你还不能习惯组织内的穿着风格,也请把自己喜欢的服装保留在假日穿。到公司上班时,还是穿着适合组织环境的服饰,在外表上给自己一些规范比较好。

    刚上班要沉稳些,千万不要急于表现,多听少说,有本事以后的机会还很多呢,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太聪明或急功近利,让同事把你当成敌人或者竞争对象就麻烦了。刚上班,不了解公司内部的人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千万不要乱讲话,一定要多听多看,细心观察。

    注意礼貌。要经常面带微笑。在刚进公司时,要注意学习对待顾客的方式,交换名片、自我介绍的方法,接电话、打电话和交谈的方式等应对的礼貌。这些都是基本的职业规范,触犯它们不但会让你成为众人侧目的异类,也可能给组织造成损失。另外,对人要谦虚谨慎,要不卑不亢,又不要唯唯诺诺。不要看不起公司内外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勤杂工、保安等。

    如果你当“蘑菇”的时间过长,你就可能成为众人眼中的无能者。所以在公司里,一定要做足功课,善于表现自己,才有机会脱颖而出。要充分利用公司会议发表意见;主动亮出你的成绩;坦然面对变化;敢于冒险;尽量避免承担那些你不能直接控制的工作;养成及时汇报的习惯,等等。

    如果一个人当了太长时间的“蘑菇”,就应该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进行重新定位了。世界上没有全能奇才,你充其量只能在一两个方面取得成功。你只能聚集全身的能量,朝着最适合你的方向,专注地投入,才能成就一个优秀的你,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为了尽早摆脱“蘑菇”的命运,可以简化为如下规则:

    不要担心,别人会很注意你;

    别忘了多激励自己;

    适当的场合适时地表现自己;

    总结经验,尽快地使自己成熟起来;

    找好定位;

    不放弃学习;

    多做事,少抱怨;

    自动自发。

    工作狂,不带耻辱色彩的上瘾行为

    生活广角

    虽然某某年轻才俊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猝死的新闻时有见诸报端,但是那些通宵达旦加班工作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工作狂的文化中,工作狂也许是唯一一种不带耻辱色彩的上瘾行为。

    以前,在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的词典中,“工作狂”均被列为褒义词,或至少不算是贬义词。不少企业老板、单位领导还觉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为本企业或本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且为同事们树立了模范的榜样,故多数“工作狂”往往被评为“先进典型”,成了“骨干”或“红人”。事实上,“工作狂”属心理变态,在各单位的低、中级管理人员中尤为常见。

    “工作狂”与对工作有热情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种“心理解脱”,此外他们在工作中还常常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而后者则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能获得巨大乐趣,出现失误时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懊恼不已,相反却会聪明地修正目标或改正错误,同时也注意与同事和上司协调、配合,因而人际关系相对融洽。考核显示,尽管前者的工作量要比后者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明显不如后者。

    邻居小雪与丈夫经营两家零售店,她的孩子已经5岁了,可是很少能见到妈妈。小雪每天总是有没完没了的事情做。听说她的口头禅是:“我的生活每15分钟就是一个单元,我喜欢分秒必争的感觉。”

    孩子的奶奶在楼下带孩子玩的时候也常常抱怨说:“她回到家里,也总是不开门,说是有很多工作还要上网处理完。孩子都想她了。”

    提到孩子,小雪也很难过:“当有人提醒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时,我也很难受。但是我没有办法,生意没有我就没法运转,有些工作别人做,我也不放心。”

    工作狂有以下几种类型:

    没事可干型

    没有营造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要么因为客观原因家人不在身边,要么缺少愉悦身心的兴趣爱好,生活单调乏味,只有同事没有朋友,不得不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不要以为那些下班不走的人就一定对工作多有热情,没准他们回家还不如待在公司里有点意思呢。

    逃避生活型

    把工作当做逃避手段。这样的人,可能在生活中有某种苦恼、不满或自卑,为了逃避或者忘却这些令人伤神的事,只好疯狂地投入工作,他们只有在忘我工作时才能体会到自信和快感。刚刚失恋的人也很容易成为这样的工作狂。

    事必躬亲型

    不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这些人事无大小都要自己一个人来完成,所以必须超时工作。所以,这些人永远都不能够放假,因为他一直会担心公司如果没有他,这些工作怎么办。上面提到的小雪就是这样的人。

    渴望认同型

    以不停的工作建立自信者。所有类型的工作狂,不管是本身有自信,或是高度自信,还是缺乏信心的人,都存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人都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才干,想满足自己对于荣誉成就感的需求,强烈希望自己被认同。所以,他们把生命的价值完完全全只寄托在工作上。对他而言,生命的唯一价值就是工作的成就(这也是他生命的支持点),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他事物,包括他的个人生活。

    无可奈何型

    还有一个原因让人变成工作狂,这种工作狂并非属于自愿性质,而是受到整个环境的气候影响,要么整个公司的文化只强调“勤劳”,老板带头天天晚上9点以后下班,作为下属,你好意思6点就打卡离开?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到了下班的点儿,即使想离开,也只能再继续耗一会儿。

    童年影响型

    专家们的另一新发现是,“工作狂”的“生成”还可能与其童年时代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实际上,在“工作狂”中,有占八九成的人在孩提时代受到来自望子成龙的父母亲的过分严厉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过高甚至高得“离谱”,可怜的孩子一旦稍有闪失便会遭到批评乃至重罚,最后孩子心理上可能出现障碍,长此下去,孩子长大了极可能成为“工作狂”。

    有个广告总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狂状态:“就好像我身体里有一个黑洞,我用工作来填充它。而由于黑洞本身的特性,它不断地从我这里吸走越来越多的东西。”

    工作狂并不是从小就喜欢工作,而是因为这些人心理出现了问题。在家庭中,即使是一个懒惰的人也可能把自己埋进工作中,继而成为工作狂。对未来忧虑者、孤独者,如果经常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就能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拒绝感情这一方面来说,工作变成了他的保护伞。所以,“醉心于工作”不仅让爱人感到失望,也有可能加大与孩子们的生疏感,最严重地能导致夫妻双方关系破裂,直至离婚。

    心理解读

    工作狂成瘾症

    “工作瘾”也称工作成瘾综合征,工作狂成瘾症,学名叫做病理性强迫工作。目前已经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到诊断体系当中。

    可以说,它是对工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工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工作依恋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做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

    工作成瘾也像毒瘾。人体内有一个“奖励系统”,这个系统的物质基础叫“脑啡肽”,又被称为“脑内吗啡”,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毒品就是通过这个系统提高人体“脑啡肽”的分泌,破坏人体平衡系统。工作狂也是通过消耗“脑啡肽”,扰乱平衡系统,不断寻找提高体内“脑啡肽”的成分,以致成瘾,形成迷恋工作的现象。工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

    幸福驿站

    如果你本人就是个“工作狂”,建议你严格区分开工作和个人生活,否则长期的自我消耗,会拖垮一个人的神经。

    1 做好下班前的结束工作

    如果你是一个以办公室为家的人,那么要学着从办公室正常撤退:下班前梳理好一天的工作,做完与没做完的事都要随手记录在纸上,这样可以放心离开,不至于第二天手忙脚乱。下班了就是下班,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转变,不要在沉溺于工作的环节中,要充分放松自己,让自己的头脑中充满与工作无关的那些有趣的事情。

    2 有意识地减轻工作压力

    自己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将自己手头的所有工作项目和工作时间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或至少暂时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出新的工作日程表。

    3 培养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

    这些兴趣爱好最好是与工作差距较大的。如果你工作都是很安静的,可以去培养自己做运动性很强的项目,也可以利用长假去学学做手工,上个培训班,做义工或者去旅行。不要让工作成为你生活的重心。

    4 忘记那些给自己工作找的借口

    这些借口如“我之所以不停地做事,全是为了孩子、妻子以及父母生活得更好”等。另外在工作之前,工作狂不妨先想想工作是否为了满足生活乐趣,长时间工作会不会使家庭关系破裂等生活不幸,然后问问自己哪一种选择值得自己付出。与此同时,权衡一下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与家庭的关系。

    5 享受生活瞬间的乐趣

    工作狂应当学会如何享受偷懒所带来的乐趣。刚开始的时候要留意一下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例如如何使一个孩子在起步阶段提高素质,太阳是怎样越过地平线落下山头的,或者试着花比平常吃正餐多两倍的时间宠爱一条狗等。和家人看电视的时候应有意识地让自己什么也不干,学会忽视一些事情。

    6 调节自己的认知

    有这样症状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再把工作视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表现,注意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典型而广泛的社交恐惧——老板恐惧症

    生活广角

    不敢看老板的眼睛,总是等老板上了电梯后再乘坐另一部电梯,尽量避免与老板见面的机会,被老板找去谈话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出错,手机响起要深呼吸几秒钟,生怕是老板打来的,和老板说话又总免不了声音发抖,不敢和老板的眼睛对视,甚至是盼着早点下班,逃离老板的视线……请问上班族的朋友,你有过以上的症状吗?如果有,那你可能患上了“老板恐惧症”。

    在一个“职场生存”的论坛里,有一个这样的帖子,讲的就是“老板恐惧症”:

    写帖子的“无处可躲”毕业后进入一家私人企业工作。由于同事不多,他经常要和老板独处,而老板又是一个严谨且不苟言笑的人,这使本来性格就内向的“无处可躲”常常感觉很压抑。

    有一次,“无处可躲”在做数据时搞错一个小数点,由此使最终的结果出现了笑话。这个错误遭到了老板的严厉批评。从那以后,“无处可躲”看到老板更加不自在了。

    发展到最后,只要每天早晨和老板面对面工作,“无处可躲”就觉得头疼、肚子痛,要上厕所。后来,竟然只要在头脑里想想和老板独处的场景,“无处可躲”就会出现身体的症状。

    到了单位之后,“无处可躲”也会焦虑不安,不想和任何人讲话,到处躲着老板,内心非常煎熬,坐在椅子上也感觉度日如年。

    下班的时间一到,“无处可躲”如释重负,第一个冲出公司的大门,他感觉必须辞职了,实在没法混下去了,但是一定得找个大公司,这样,老板都在独立的办公室办公,接触的机会就少了。

    “无处可躲”在论坛上发帖子是问问大家怎么应对老板,自己该不该辞职,他也知道这样“躲”下去不是个办法,即使到了别的单位,自己恐怕也摆脱不了内心的恐惧。结果这个帖子由于回帖众多,被顶在众多帖子的第一位,回帖里同情他的人居多,都纷纷表示自己也有同感。

    看来,有“无处可躲”这样情绪的人不少。“老板恐惧症”作为一种情绪障碍,给许多职场人士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一般来说,遗传因素造成一些人容易患上“老板恐惧症”,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当一个人无能力解决工作上的压力时,也容易患“老板恐惧症”。人格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家长的严厉管教,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等,在长大以后,也会对老板以及所有的权威产生畏惧的心理。另外,还有生理的原因,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如果这些人不会正确调整自己的紧张感和恐惧感,见到老板就恐惧,症状只会愈演愈烈,就总是会心神不安、效率降低,与老板的关系别扭甚至尴尬紧张,工作就变成了沉重的苦役。严重的话会使人产生回避的动机。如果真的回避与老板交往,回避与老板见面,回避老板在内的场合,那么,社会功能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就会产生休假甚至辞职的退缩行为。

    作为社交恐惧症的一种,“老板恐惧症”是可以被治愈的。但是,我国目前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意识,或许即使有了这个意识也不愿意去做心理治疗,特别是男性,往往认为只是自己脆弱无法面对现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他们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给自己找的理由是“这个老板有这样的毛病”或者“那个老板有那样的问题”,结果自己的人生就荒废在了一个又一个的逃避当中了。

    心理解读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社交恐惧症俗称“见人恐惧症”,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惧症病人的一半左右。

    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的病人甚至会长时间地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自己。

    社交恐惧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颤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这时,一定要看心理医生了。

    幸福驿站

    “老板恐惧症”给身处职场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成为了职业发展的一个无法克服的情绪障碍。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患上了“老板恐惧症”,但又不至于严重到看心理医生的程度,那么不妨试试自我调节。

    1 接受自己的恐惧

    恐惧的心理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尤其在中国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作为父母和老师,很少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像尊重一个成年人那样尊重他,尤其在信奉棍棒教育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当他们走向社会工作时,老板作为新的权威形象同样会让他们害怕。如果是这样的原因,首先要从内心承认接受它是自己人际交往的一种个性特点,带着这样的已经察觉的心态与自己的老板接触,你可能就会发现相处不再那么困难。

    2 放弃“和老板多接触就是攀附”的不良信念

    有的人认为,和老板多接触,别人就会对自己有看法,会认为自己拍老板的马屁,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刻意与老板保持远远的距离,并鄙视那些整天围在老板周围的人。其实,和老板沟通是职场人在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你需要从中了解老板的意图,把握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否则自己在工作上走向了与公司大方向不一致的小路上,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对公司也没有什么好处。

    3 不要怕“碰钉子”

    有些人刚开始是不怕老板的,只是有了不愉快的经历后产生的后遗症。比如,很有可能在某一次向老板提交文件时,老板不满意,而老板的语言又比较严厉,让人受不了,所以以后就尽量避免和老板接触。其实,大家的工作方向是一致的,老板也并不是有意“折磨”下属,只不过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方式对下属的自尊心造成了影响。有可能你这里还耿耿于怀,而他那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在沟通时不要怕“碰钉子”,牢记大家工作的共同目标是一样的,形式上的问题不是根本问题,要从心里增强受挫的能力。

    4 增进沟通技能

    在和老板沟通前,自己应做好充分的功课,在沟通内容上,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清晰而有理有据;在沟通方式上,采用老板容易接受的沟通频率、语言风格、态度和情绪,刚开始的时候最好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熟悉了彼此的性格和性情之后,再采用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比较合适。如果没有面对面的沟通作为彼此了解的基础,其他的沟通方式可能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误会。

    时刻要记住,老板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如果他生病了,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如果他不高兴,就别去招惹他;如果正处于兴头上,可以小心提出自己的要求。虽然意见不同,但也不必太在意老板对自己的看法,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老板就会满意的。骨子里有了这样的平等观或者普通观,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老板恐惧症”了。

    频繁跳槽带来的恶果——应激反应综合征

    生活广角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因为各种理由而频繁跳槽,有甚者,一年就换了四个工作,总感觉“工作不满意”,下一个工作似乎“更适合我”。

    确实,人一辈子不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大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但是,这样频繁跳槽就是合适的吗?

    跳槽者可分为三类人:一类人是对自己有了明确的定位,并且做好了对新工作必要的筹备工作,也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这类跳槽者属于理性地选择换工作;另一类人是在公司的大势已去,形势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不得不考虑跳槽,这类跳槽者属于迫不得已;还有一类人,不是因为工作不好,而是出于“习惯”——想换个工作环境,这类人本身不明确自己的个人定位和人生目标,稍有不顺心,就盲目地频繁地跳槽,属于非理性跳槽者。

    最后一种跳槽者往往越跳槽越郁闷,甚至因此生活在焦虑、抑郁的状态里,最终患上“应激反应综合征”。

    蓉蓉自从大学毕业已经有两年了,两年来,她先后换了四个工作,最终如愿以偿,进了一家知名的4A广告公司。在进入公司前,蓉蓉发誓一定要做满3年,绝不跳槽。

    但是,刚进入公司两个星期,她发现自己梦想的地方也不过如此,于是,心神不定的老毛病又犯了,工作也提不起兴趣,也无法和同事们打成一片。

    慢慢地,蓉蓉过去熟悉的感觉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她越来越力不从心,以前的自信心正一点一点地被一种厌恶的、想逃离的冲动蚕食。她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失眠,出冷汗,记忆力也下降了,心情变得烦躁不安。

    一些以前很容易就能做的事情,现在也感到困难,团队里谁出了小错,以前她会毫不在意,但是现在却越来越容易变得难以容忍。

    她对工作越来越倦怠了,有时在办公桌上盯着电脑发呆,一种逃离的冲动在体内不断涌起又被她压抑下去,她对未来也充满了困惑:即便是辞职了,我再找一个工作会不会也变成现在这样?

    蓉蓉来做心理咨询,想知道自己该不该辞职,其实,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强迫性的循环中。如果这个循环不打破,那么她会总是处于这种寻找—厌倦—逃离的漩涡中。

    职场上,换工作像家常便饭一样不足为奇,像蓉蓉这样的频繁跳槽者都有一个共性,即都是不同程度地受“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应激反应综合征”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更与长期反复出现的心理紧张有关。“应激反应综合征”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病症,直到近些年才受到世界各国的注意。这种病不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更与长期反复出现的心理紧张有关。如因怕被解聘、怕被淘汰、怕不受重视不得不承受工作、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再加上家庭纠葛和自我期望过高,导致失眠、疲劳、情绪激动、焦躁不安、爱发脾气、多疑、孤独、对外界事物兴趣减退、对工作产生厌倦感等,则是“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先兆。

    国外有关专家调查后认为,“应激反应综合征”在企业管理人员、大中学教师、驾驶员、具有A型血的人中比较多见,其中又以心理素质较差和不善于自我心理疏解的人更易罹患。白领人士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以及自身期望过高导致整天像机器人那样拼命;有些则由于情感纠葛多,婚外恋、家庭矛盾突出,也比较容易罹患此症。

    再就是如上文中提到的蓉蓉一样,频繁跳槽,到新环境后不能马上融入的人群也容易为“应激反应综合征”所困扰。应激反应适当,对机体有益。一旦超出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将会造成病理性损害。

    盲目跳槽会使人越来越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总是用灰色的眼光看待外界的一切,凡事总易从悲观、消极的角度去思考。目前,像蓉蓉这样的症状正在白领阶层蔓延。

    心理解读

    应激反应

    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并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以抵抗有害刺激,成为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也可以理解为机体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只要其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适当,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对保护机体有益。但是,如果外界的刺激过度激烈(与本人承受能力比较而言),或者长期反复地出现,以致超出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将会造成病理性损害,出现诸如失眠、持续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精神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无名低热等症状,但又查不出任何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严重的有胃溃疡、心肌梗死等症,并导致内分泌、免疫功能和行为方面的负面变化,这便是“应激反应综合征了”。

    幸福驿站

    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往往抱着“下一个工作会更好”的心态,一旦遭遇挫折,就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在非理性状态下,很容易产生另谋高就的念头,于是,他们视跳槽为最好的解脱办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就像在地震前必有预兆一样,在染上心理疾病之前,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先兆症状。

    例如,睡眠时间减少了,睡眠质量也差了;话题总是围绕着工作情况,但言谈中充满着忧虑的语气;对于别人的规劝,虽然能暂时听从,但不一会儿又会恢复原状,整日的唠唠叨叨,使倾听的人由刚开始的同情转为厌烦;自感“恐怕我胜任不了此工作”,产生了跳槽的想法。

    当这些先兆出现时,我们如果尽快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是可以缓解这个问题的。

    1 先评估一下自己想跳槽是否出于理性

    内心在升腾起“我不想在这里做了,我要换工作!”的时候,请试着让心跳放慢,冷静地思考一下跳槽的利弊得失,以及自己的职业理想是什么,不要逞一时之气,而盲目地、急躁地跳槽。

    2 考虑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除了评估下一个工作是否更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之外,还要考虑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光看到经济效益,更应该考虑到可能会遇到哪些新的困难。

    3 找好友倾诉

    心中郁闷,压抑久了既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身心都带来更大的损害。此时,可找些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不悦。一吐为快后心里就会舒服多了,这在心理治疗中称之为“宣泄法”。

    4 工作目的不能只盯在钱上

    很多人换工作是因为下家比上家给的薪水更多。诚然,金钱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一种手段,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整天想的都是金钱和待遇,总是拿此与老板讨价还价,最后损失的还是自己。只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自己的待遇肯定会提高。

    5 不能急于求成

    一个人的能力是逐步积累起来的,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会一步一步爬上高位。在工作中,暂时得不到认可不要紧,重要的是始终如一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要见异思迁,总认为新的就一定比旧的好,如果自己的能力不提高,到哪里都不会得到重用。

    6 求助心理咨询

    如果自己实在无法调节,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自己。预防“应激反应综合征”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康的心理模式应该是具有弹性的,能够根据外界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心理模式都不一样。心理素质差的人其心理模式存有盲点,心理医生可以协助来访者找到自己的盲点。

    如果工作中遇到了挫折,跳槽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是万不得已才做出的选择。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误解。如果我们注意沟通方式,工作兢兢业业,事事为公司着想,老板自然会给我们合适的位置和待遇。

    更何况,跳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们需要一切重新开始,而自己以前拼搏所赢得的认可、专业知识和积累的资源,都会随着跳槽或者改行而流失。结果,越换工作,越心存不满,资历也就无从积累。而当你再回首,看看当初同时入行的同事,早已拥有稳固的社会地位了。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还不如致力于眼前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到兴趣和价值感,这样,或许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何让我对你再燃激情——职业枯竭症

    生活广角

    无论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还是工作多年的职场资深人士,都可能对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失去兴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觉迷惘,出现才思枯竭的情况,心理学家称之为“职业枯竭症”。

    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1961年,一本名为叶一个枯竭的案例曳的小说在美国引起轰动,书里描写了一名建筑师因为工作极度疲劳,丧失了理想和热情,逃入非洲原始森林。从此,“职业枯竭”一词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 Berger首次将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指工作者由于工作的巨大压力、持续的情感付出、身心耗竭的状态。

    日益加剧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职场变成了“战场”,不少人刚参加工作时踌躇满志的冲劲渐渐被抱怨所取代。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许燕教授在自己叶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曳的报告里说,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会逐渐丧失创造力,并且伴随着价值感的降低,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

    殷路在一家公司做财务部经理,工作上经常受到上司的表扬,家庭也很美满,这一切看来都很好,但是背地里他却常常会失眠、难受,有时候甚至会一整晚都睡不着。殷路知道自己是心理压力过大,这几天来,他反复地想,自己做了十多年差不多同样的工作,却感觉不到进步,要转行又不舍得放弃积累多年的资本。殷路性格较内向,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可以给自己参谋参谋,而和家人沟通又怕家人过于担心,结果自己越来越烦恼,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觉就更加迷茫,导致最近工作总是心不在焉,还出了差错。最后,他只好来求助心理咨询师,请咨询师帮他分析自己是否应该转行到自己喜欢的职业上去。

    身居高位的私企老板们也是容易患“职业枯竭症”的人群之一。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重复同样的工作,一些私企老板会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产生厌烦,甚至会产生暴力倾向。

    刘涛在二十几岁就从国企单位辞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一直以来公司的业务进展顺利,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刘涛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没有意思。他讨厌听到人们谈生意的声音,听到下属们说要签合同就会特别暴躁、易怒,而对于生意上的应酬更是觉得厌烦无比。但是这是他的工作,他又不能不去面对这些事情。不久后,他开始变得孤僻,喜欢一个人待着,玩手机,不愿意搭理旁人,甚至不再敢回到他的公司,而他的家人每次和他说话都要小心翼翼,不敢和他谈论任何和生意有关的事情。

    女性中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职业枯竭症”,她们所面临的压力比男性更大。女性职业经理人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压力较大的一群,因为同时还要担负着感情、家庭的压力,她们患上“职业枯竭症”时反应更大,更严重。

    从行业上讲,“职业枯竭”有其特定的高发人群,据国际心理学大会的资料显示,这些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人群以及自我评价低者。作为心理从业人员的心理咨询师,因其工作的助人性质,反而是最容易患“职业枯竭”的行业,占总比重的40%;其次是教师,占20%,此外还有新闻工作者、警察和医护人员等。

    每年的二三月份是辞职的高峰期,第13个月的薪水已经发放到人,姗姗来迟的年终奖也终于打到卡上,“熬下去”的动力已消失,而新的工作指标又排山倒海一样涌来,刚卸下一年的重担,马上还要面临新一年更大的压力,这让很多人顿生退意:我这样为公司丧失自我值不值?我的职业生涯,是否该有个停顿了?这个时候,一定要理性再理性!

    心理解读

    职业枯竭症

    “职业枯竭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场中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其主要症状是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态度变化、工作效率不高。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最容易产生职业枯竭感。调查显示,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2个人严重情绪耗竭,9个人严重愤世嫉俗;而且职业枯竭者呈现低龄化趋势,25岁以下员工职业枯竭的比例非常高,工作二至五年的员工则最容易产生职业枯竭。由于职业枯竭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身心健康,因此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患职业枯竭症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6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1 生理枯竭

    主要表现为感觉身体能量被耗尽了,总是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老是生病。

    2 才智枯竭

    它会让人有一种空虚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3 情绪衰竭

    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容易迁怒于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

    4 价值衰落

    表现为个人的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导致工作积极性的一再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5 “去人性化”

    直接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否定、猜忌和不信任,这种态度既有对同事的,也有对家人的。

    6 攻击行为

    攻击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极端地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另外一种攻击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枯竭的情况下出现自杀行为。

    幸福驿站

    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在2007年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职业枯竭症”成为工作场所流行的心理性困扰问题,中国公司中20%的员工处于职业枯竭状态。

    你的热情、潜能和才智,似乎统统“休眠”了,它们是永远睡去了,还是仅仅在假寐?先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患上了“职业枯竭症”。

    1 援做事总是患得患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2 援最大限度忍耐工作压力,经常加班加点。

    3 援然而,精神集中的能力越来越差,觉得效率越来越低。

    4 援烦躁不安,频繁上厕所。

    5 援年纪轻轻,记忆力已经衰退,伴随脱发增多。

    6 援超时工作,睡眠不足,且常常失眠。

    以上诸条,“是”或“否”二选一。“是”选中的次数同“职业枯竭症”的感染程度成正比。

    即使是“职业枯竭症”找上了你,也不必着急,有滋补方法能为你唤醒工作的“第二春”,唤醒你的灵气与潜能:

    1 找一个发泄压力的渠道

    长期做同样的事情积累到一定时间后会遭遇“职业枯竭症”,没有新的灵感,没有新的东西补充,自己会觉得更加没有进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瓶颈。把压力发泄出来,找到一个好的渠道,然后再重新出发,很快就会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2 以不变应万变

    职业枯竭可能是间歇性的,在一件事情的某个环节打不通时,你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但是当这个环节迎刃而解时,你又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美好的了,你对你的工作又重新充满了希望和激情,因此静观其变也是一种好的对付“职业枯竭症”的方法。

    3 寻找伴侣支持

    越是在婚姻内部崇尚独立的夫妇,各自面临职业枯竭感的可能性越大。在职场上,位置越高压力越大,越应该从伴侣那里寻求支持。如果伴侣一方可以支持一阵子,不妨先放下工作,充电学习一段时间,再找准方向工作。

    4 树立“为自己而工作”的信念

    作为易感人群的女性“白骨精”更应该要认清自己的价值所在,自己不是为了家庭,为了别人而工作,不要用外面的价值观来判断自己,应该为自己而活,必要时重新对自己的生活、职业进行规划。

    5 做一些帮助弱者的慈善工作

    在假期时,完全可以找寻一些富于挑战性的新鲜事情来做,例如,成为聋哑学校的短期辅导员,或成为社会福利院的义工。有位一直萌生退意的女性高管,在聋哑学校做了两天义工后忽然觉得她所面临的困境都是可以克服的。“在这世界上,有人拿我1/20的薪水在做挑战性更大的工作,比如,教会聋哑儿童说话、唱歌,相比之下我这点困难就算不了什么了。”

    6 换一种活法

    换一种活法是治疗“职业枯竭症”的一个好办法,在面对职业枯竭时,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去旅游,或者休息,或者另外去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工作,重新开始,这样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7 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

    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催眠的方法,来看一看你潜意识中,对这份工作是否还保有留恋。催眠音乐会诱导你一部分一部分地放松身体,然后,在你进入催眠层次的时候,你就会非常“老实”、非常简洁地回答咨询师的问题。心理催眠往往会说出表面上竭力否认的真相,如“这份工作其实我很舍不得”,“我和老板之间的冲突是因为我们太相像”,再如,“我觉得再找一份工作很难有现在的平台,毕竟重做新人,我会太老。”听到这些催眠术引出的意外结论,你是否有了“再坚持一年”的勇气?

    “考证一族”小心患上知识焦虑症

    生活广角

    在大城市里生活,感受很明显的就是人们对知识的饥渴。不论在上班还是下班的路上,在公交车还是地铁里,总能看到那些手捧着书本刻苦研读的人,或者耳朵上带着耳机,还在努力学习英语的人,要不就是手里握着手机,看电脑下载的学习资料的人。每个人都恨不得将自己的感觉器官都派上用场,用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拼命获取知识的同时,“知识焦虑症”也慢慢地笼罩了这些处于繁忙学习中的职场人。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培训班,以及众多的热衷于“考证”的职场积极分子,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知识焦虑症”的滋生。

    知识多当然没有什么不好,考证的过程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但是对知识的焦虑过于严重,就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由于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我认识了丽娟。

    35岁的丽娟在别人眼中是当之无愧的女强人。她在一家咨询公司做投资顾问,在工作中她遇到许多客户的咨询委托,有很多是她不熟悉的领域,为了扩大客户群,她就先把业务接下来,然后再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是硕士的她还拿下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资格,如今又在攻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但她仍觉得自己的知识欠缺,很多东西还不懂,总觉得还要再学点什么。

    虽然她拥有众多的资格证,也得到周围同事和朋友的称赞,但她背地里和我说,在丈夫和儿子的眼里,她却是个没有感情的“工作狂”。她把她的全部身心都用在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上,吃饭都是五分钟之内搞定;晚上丈夫和孩子想让她多陪陪,她往往都是没有时间,每天晚上她都要在书房里学习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卧室睡觉。

    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时,老师讲到发展心理学的时候,丽娟忍不住哭了,她明白了对于刚刚两岁的孩子来说,母亲的陪伴对于他的心理健康来说是多么重要,她意识到与其周末到很远的地方学习心理学,不如把时间用来和孩子玩耍。

    她来学心理学的初衷是研究如何掌握客户的心理,但最终这却成为了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讽刺:自己还没有研究好自己的生活,却总是想去掌控别人。

    学完发展心理学,丽娟就决心不再继续考这个证了,她要把更多闲余的时间用在家人身上,但是最后她还有些忧虑地说:“我的同事都在考这个证那个证,在这样的环境谁敢说自己没有危机感?除非我离开这个公司,但是那些发展快的公司哪个又不要求员工是综合素质高的复合人才呢?”

    丽娟的话代表了很多“知识焦虑症”者的心声,职场上竞争压力大,知识更新又快,总让人产生不进则退的焦虑感。这种疾病流行于每天都要面对高度压力与挑战性的工作环境或职业中,如外企、淘汰率高的企业,而记者、广告从业人员、信息员、IT从业人员等都可能是该症候的高发人群,而且多集中在25—40岁的高学历者身上。

    丽娟的心理素质还算不错,如果心理承受力差一些的人,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

    司健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如愿进了一家知名网络设备公司担任系统集成工程师。曾几何时,IT业多了许多证书,于是,他时时感慨IT知识更新的速度,偏执地认为只有拥有各类证书才能使他感觉良好。思科认证、微软认证现在都有了,还打算去考Java认证。虽然纠缠于各种证书之中,但又常常担心证书的时效性,他变得精神恍惚,晚上睡梦中出现的都是考题、证书或者程序。

    尽管司健现在并不打算跳槽,但总觉得留着这些证书总会有用。有时司健也想是不是可以把精力放在别的地方,但他无法放弃这种行为,只要看到别人考了而他没有考的某计算机认证,他总觉得莫名的惶恐。

    近来发现自己这个行业又多了两个新的证书,是针对编程的更高领域,可是最近公司刚好给他的部门委派了很重的任务,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听说竞争公司的同行有几个已经报名了,司健有些坐不住,可是工作还不能不管,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报了名,每天学习到后半夜两点,突然一天晚上开始恶心、呕吐,到医院没有查出身体上的问题,医生建议他去心理科看看,结果诊断是焦虑症。

    焦虑不仅使人们心理压力增大,还会出现像司健这样的恶心、呕吐的症状,另外还会附带焦躁不安、神经衰弱、精神疲倦等症状,有的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

    心理解读

    知识焦虑症

    知识焦虑症,也叫信息焦虑综合征,是一种精神病学疾病。

    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呈平方数增长,但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远没有达到接受自如的阶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这种疾病流行于每天都要面对高度压力与挑战性的工作环境或职业中,知识成为焦虑的新来源。

    人类的心理疾病并没有随着医学与心理学的发展而令人欣慰。相反地,科技与文明把人的心灵变得更为拥挤和孤独。所谓的“知识焦虑症”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焦虑症的异化形式。

    由于身外环境的瞬息万变,使得许多人对未来无法确定,甚至充满恐惧。这就必然会造成心理紧张、急躁,严重的甚至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不断小解,不断洗手,失眠,厌食等。如果不懂得恰当地放松和调节,都会给你的精神及生理造成伤害。

    幸福驿站

    “考证一族”是现在社会上的一股庞大的人群,其中不乏已工作多年的上班族。他们考个证书或是为了换个理想工作,或是迫于岗位竞争的压力,先做好两手准备,并且为自己加点儿竞争的筹码。他们白天忙忙碌碌工作一天,回家后还要继续挑灯夜读,应酬、娱乐、家事等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他们要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可是,就是这部分人,最容易患上“知识焦虑症”。

    焦虑是人类很普通的一种情绪,对知识与未来的焦虑情绪,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动力。

    但焦虑情绪一旦上升为焦虑症或者过度焦虑,情况又有很大区别。焦虑症不仅在主观上呈现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莫名的担心、过分机警等症状,在客观上还要有一定的持续性,通常上述反应在两周以上才可能被诊断为焦虑症。与普通的焦虑情绪不同,焦虑症与过度焦虑都会对个人的身心有很大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沈阳曾经有个小伙子因为知识焦虑引起惊恐发作,突然撕掉了所有的书。

    虽然过度焦虑有很大危害性,但正常的对知识的渴求与充实自我却不能放弃。人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其实也随着社会的进化而逐年上升。考各类证书的职场人因为还要兼顾工作,有的还要照顾家庭,因此,对情绪焦虑程度的控制,绝对不容忽视,一定要注意张弛有度。

    很多职场上的人不断考证也无非想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行业和所在的公司,但是,有时候公司反而无法认可这种行为,一方面认为该员工可能想离开;另一方面精神疲惫难免带到工作中来。而长期封闭紧张的生活也使人容易失去正常的娱乐和社交,这些都会给工作和生活蒙上阴影。

    另外,很多人学习都很盲目,大家都学什么他也跟着学什么。比方一个人根本不喜欢吃葡萄,但所有的人都在争先恐后地摘取,有时候也会带动这个人也不由自主付出很多努力去摘。这种行为其实并不表示葡萄对这个人实际有用,而是一种纯粹的思维定势,一种在不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别人的盲从。

    因此,保持自知力是最重要的。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对自己的职业有个中长期的规划,按部就班地实现就好了。我们身边的信息那么多,要尽量去选择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去学习吸收,对那些无关的信息,要尽量克制自己去浪费精力。

    “知识焦虑症”本身并不可怕,要学会放松(见前文提到的“自我催眠”),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每天的工作要事先列出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每天睡觉前坚持锻炼15分钟;生活要有规律,减少娱乐,严禁喝酒等不良嗜好。只要坚持做下去,保持好现在的生活,你就能从混乱中清醒,对未来的恐惧也会降低。

    假期后为啥都不爱上班——假期综合征

    生活广角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周五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兴奋,因为假期要来了,可是,到了周一上班的时候,人们总感觉疲劳、懒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有人甚至出现头晕、胸闷、腹胀、浑身酸痛。假若是赶上“十一”长假或者新年长假,这种症状更明显。

    春节长假过后,静静上班后就感觉烦躁不安。看看同事们一个个也都是萎靡不振的样子。旁边同部门的林林小声嘟囔着:“我怎么老觉得还在过年啊,心想收都收不回来。”那边财务部的阿伟听见了也附和说:“我也是!头昏脑涨的,这种状态怎么工作呀?”这时候总监打着哈欠走过来,比较勇敢的小朱笑着对总监说:“总监,看您也挺疲劳的,我们也老提不起精神呢。要不,您开开恩,今天我们干脆别干活了,大家聊聊春节生活得了。”总监碍于面子,瞪了小朱一眼,不过没过一会儿自己也凑到林林电脑边,看长假时林林拍的结婚照去了。

    长假过后,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单位出现。心理学家海·克罗欣说:“所有的快乐和兴奋都突然远离而去,人们肯定会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和平淡,很多人会开始怀疑人生的价值。”由于人们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和对美妙的假日生活的留恋,致使他们对突然到来的工作生活感到空虚和无聊,提不起任何兴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生理和心理状态调整不佳,特别是假期与平日的作息差异对身体造成的冲击。在假期里,由于娱乐或者聚会,很容易过度疲惫,如果第二天白天的安排也很满,晚上又不能及时睡觉,那么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另外,假期里如果过量饮酒或者敞开胃口大吃特吃,也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等到上班的时候,生理时差没有调整过来,身体上的器官也没恢复正常功能,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与长假类似的,星期一上班的时候,人也容易感觉疲倦,反应迟钝,容易出错。很多上班族忙碌了整整5个工作日后,周末两天也不甘寂寞,晚上都出去狂欢,结果,非但没有摆脱上班带来的压力,反而感觉更累了。

    林立在周六参加了一个大学同学聚会,玩到半夜才回家。第二天,一早就爬起来如约和同事去逛街买东西,晚上吃过晚饭后又检查孩子的功课到很晚才睡觉。在睡觉前,她把周一要用到的文件小心地放到一个文件夹里。第二天上班的路上忽然想起这个重要的文件夹没带,而这个是周一开会要用的!没办法,她冒着迟到的危险又返回家取文件夹,后来看时间来不及了,赶紧打车去单位,没想到,打卡的时候还是晚了一分钟。晚上回家到门口时,她才发现钥匙在早上取文件夹的时候忘在家里了,只好在冷风里等丈夫回家开门。周一一整天下来,什么也没有做好。

    像林立这样的症状是典型的“假期综合征”。人们在周一至周五,学习、工作和生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形成相对稳定的“动力定型”。到了双休日,那些原来被搁置的事情被提上日程,打乱了平常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有的人忙于干家务,里里外外地清扫;有的人忙于拼命地睡觉,以补充平时睡眠不足;有的人则趁双休日玩个痛快,逛街购物,去游乐场;还有的人通宵看电影、玩游戏……这些都破坏了原来的“动力定型”,待到双休日过后的周一,还要全心投入原来的工作中去时,需要重新建立或恢复已经被破坏的“动力定型”,这时候就难免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心理解读

    假期综合征

    “假期综合征”可以利用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学说来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而假日的到来,改变了一周以来的动力定型系统,当度过轻松的假期又回到原来的定型系统中,就又一次造成旧的动力定型被破坏,而新的动力定型尚未建立,因而出现混乱。

    人们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和对美妙假日生活的留恋,致使他们对突然到来的假期后生活感到空虚和无聊,提不起任何兴趣。另外,假期后通常又会布置新的任务,面对新的压力,人的精神也相对会紧张一些。而从人的生理上来看,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在大脑松弛后,一下子紧张起来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幸福驿站

    “假日综合征”的根源在于人体大脑对愉悦的本能接受和对现实压力的恐惧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之下,人会越发地沉浸于愉悦的回忆,抗拒现实的压力,由此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身体上的不适,如,头晕、易怒、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

    假日期间固定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人们感到一定程度的疲劳是正常的。为了避免“假日综合征”,要在假日期间对生活安排和心态进行及时调节。

    由于节日期间,人们吃瓜子、花生、糕点、糖果较多,摄取比平日多得多的糖分和香料,胃和肠道负担过重,很容易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不适症状。因此,那些在假期饮食不规律的人应至少在上班前提前一天多吃清淡的东西,多喝水,多吃水果和新鲜的绿叶蔬菜、稀饭和面条等好消化的食品,让胃肠得到休息。

    在假期里,许多人通宵娱乐,上网、唱卡拉OK、打牌,以致出现了头昏、头痛、眼花、记忆力衰退、肢体麻木等症状。过度娱乐易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平衡失调,乐极伤身。如果娱乐过头,一定要在假期结束前一天有规律地调整休息,不要再熬夜,做到起居有序。

    假期里应酬不免增多,但是烟酒摄入过度,容易使人血压升高。应酬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尽量不要饮酒过量,别喝烈性酒,酒后需要吃一点米饭,少吃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适当增加豆制品和鱼类的摄入量。

    如果感觉疲劳仍不能缓解,不妨用热水洗头、洗澡,帮助解乏,消除疲劳。也可以做些自我保健按摩,可请家人用手捏,或用拳头轻轻敲打小腿、大腿及手臂、双肩,放松肌肉。上班前最好从事一些中轻度的运动,聆听轻松舒缓的音乐,读书看报,调整身心。

    如果你一直坚持某些良好的习惯,如早上固定时间跑步或者晚上某一时间段做瑜伽等,在假期里,就一定还要坚持住。在假期里打破这些习惯之后不仅恢复起来不容易,而且某种秩序被破坏之后的混乱感也会让你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加重烦闷情绪。

    在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要让自己提前进入自己的工作角色。不要任凭自己沉浸在假日期间过度兴奋或者不愉快的事情中,有些一时放不下的事情不妨慢慢消化。提前一两天考虑即将开始的工作,清理自己的思绪。

    回到工作岗位的上班族要适度工作,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安排高难度、高强度的任务,遵循循序渐进的工作规律,以尽快适应工作节奏。

    上班笑靥如花,回家冷若冰霜——微笑抑郁症

    生活广角

    在很多人看来,抑郁症通常意味着无精打采、满面愁容、垂头丧气,微笑和抑郁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微笑向来都是人们心情好、生活愉快的象征。但随着人们背负工作压力的加大,有很多人的微笑却并不由衷,他们压抑住内心的不愉快,以微笑示人,医学上称之为“微笑抑郁症”,尤其以服务行业的职业微笑最为典型。很多时候,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抑郁症患者中,有65豫都是女性。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比率,是和女性的生理和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男性相比,女性普遍更多愁善感、性格柔弱、缺少自信,这些女性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抑郁症发病的根源和诱发因素。此外,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比如月经、怀孕、更年期等,让她们更是倍感压力。作为抑郁症的一个分支,“微笑抑郁症”也基本遵从这个规律,稍有不同的是,微笑性抑郁症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身份地位不低、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

    这些“双面佳人”上班的时候都笑靥如花,下班后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很多白领女性都由于工作的原因患上了这种“微笑抑郁症”。虽然内心深处感到非常压抑和忧愁,但是表面上却一直保持着若无其事的标准微笑。

    一提到陈琪,她的上司、同事、下属第一个评价就是“她特别爱笑”。然而,陈琪的丈夫华章却说,妻子至少5年没有对他和孩子开心地大笑过了。平时不但常常以冷面孔对人,有时候还对他们恶语相向。

    陈琪和华章结婚7年了,刚刚结婚的时候,陈琪的确开朗热情。那个时候她刚刚工作不久,在政府部门工作。自从跳槽进了外企之后,陈琪的工作忙起来了,薪水自然也多了,但两个人的话却少了,而陈琪在家里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华章的父母在他们家里帮助带孩子,陈琪对华章的父母也总是爱答不理的。回家之后,除了吃饭、洗澡,就是房门一关,一个人闷在屋里看书、玩电脑。但是,一旦陈琪或者华章的同学朋友到家里做客,陈琪迅速变成笑逐颜开的贤妻良母,再累也要亲自下厨,和大家有说有笑,让每位客人都能感觉到女主人的热情和周到。

    华章有时候感到妻子特别虚伪,忍不住和她吵架,陈琪却说他不理解她,她也不希望这样。

    最后,华章听朋友说有心理咨询机构能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他就抱着试试看的目的,陪妻子一起来到了一家心理咨询机构。

    像陈琪这样,整个人似乎戴了个面具,工作一张笑脸,回家一张哭脸,这样的工作和生活,不仅自己感觉累,别人也跟着累。“微笑抑郁症”让很多职场女性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太多宝贵的东西。

    方非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因为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公司要求每人上班必须保证露八颗牙的标准微笑。方非是部门经理,当然要以身作则。公司领导常常把她作为年轻员工的榜样,更把她视为公司的门面和招牌。她基本上成为了公司服务的代言人,时间一长,各种荣誉让方非欲罢不能。

    客人永远是对的,方非除了服从还是服从,除了微笑还是微笑,实在很痛苦,下班之后,她感觉连脸上的肌肉都抽搐了。在公司里的压抑和不满,她只能带回家里发泄,男朋友和家人就成为了直接受害者。家里人有时候责怪她怎么和工作的时候判若两人,面对自己对亲人的伤害,方非不仅仅是内疚,而且是揪心的痛。但是她已经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她已经无法控制。最终,男朋友终于忍受不了她的脾气,爱上了一个薪水不高,但是性情温和的女孩。

    面对男朋友的离开,方非也很痛苦。她也想逃开这个环境,但现实让她连逃脱的勇气都没有。一天十几小时的工作,根本就没有给她留下空间,而且她已经三十多岁了,房地产行业已经做了近十年,即便说想换个行业,但实际上又谈何容易!身在职场,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方非知道自己的心理疾病正在加重,但她无能为力。她只知道,她在等待,等待自己最终溃败的那一天。

    想象一下方非的未来,多么令人担心。

    如今,不仅是服务行业,“微笑服务”几乎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提倡的理念。为了广泛普及工作式的微笑,在日本等国家还出现了微笑研究所,在研究所里可以学到诸多有关微笑和大笑的基础理论课程。目前一家专门生产医疗设备的世界500强公司还为了“适应市场需要”,研制出一种脸部识别技术的仪器,用以测量微笑的生理程度和质量,而且这种仪器的市场销量还很不错,许多行业和公司都希望把它抱回去,以此来改善和监督职员的微笑质量。按照这样的趋势,可以预计,未来的“微笑抑郁症”患者将更加扩大化。

    心理解读

    微笑抑郁症

    一般而言,人在少年时期,是不会掩饰自己感情的,微笑一般都是内心愉悦的外在表现。但是,当人逐渐长大后,就得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微笑面对别人。这种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微笑只不过是对别人的一种礼貌,不是出自内心真正的欢乐。尤其是在相关的服务行业或者一向都表现优雅的高级白领中容易出现这种压抑的状态。

    “微笑予人,烦苦伤己”是“微笑抑郁症”的常见病征。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落差,但有不少人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把这个正常的生理现象给硬生生地“抹杀”了。

    “微笑抑郁症”比一般普通的抑郁症危害更大。一般而言,患“微笑抑郁症”的人都是较优秀的人,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而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也是巨大的,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非常自卑的人,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微笑抑郁症”不仅会导致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可能导致身心双重疾病。理智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但又相互矛盾的一对共存体。所谓的“微笑抑郁症”就是理智过度地压制感情,等把感情压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感情便会出现反弹,这样会使身体表现不适,甚至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而一旦神经系统不能很好地运行,内分泌便会不协调,从而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便容易患上胃病、心血管疾病等看似生理上的病。

    幸福驿站

    从上文中提到的陈琪和方非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患有“微笑抑郁症”的人本身是非常痛苦的,仿佛迷路在黑暗的森林里,十分迷茫和恐惧。其实微笑性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你有勇气直面它,就可以战而胜之。但是千万不能小觑它,更不能逃避,那样对解决问题毫无用处。

    大家可以做做下面的小测试,这是由美国著名心理专家David D.Burns博士设计的一套包括“微笑抑郁症”在内的各种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如果你感到有抑郁情绪,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目上打分:没有:0;轻度:1;中度:2;严重:3。

    1 援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

    2 援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3 援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

    4 援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

    5 援你是否对任何事都自责?

    6 援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7 援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

    8 援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

    9 援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

    10 援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 援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

    12 援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13 援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

    14 援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15 援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评分标准:0—4分:没有抑郁症;5—10分:偶尔有抑郁情绪;11—20分:有轻度抑郁症;21—30分:有中度抑郁症;31—45分:有严重抑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

    如果有比较重的抑郁情绪,请立即去相关的心理治疗机构寻求帮助,如果只有轻度的抑郁症,运用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有效地调节。

    现在有很多人的工作压力过大。他们会强迫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哪怕自己的内心是悲痛的,在别人面前也要强颜欢笑。抑郁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而“微笑抑郁症”因为掩盖在微笑之下,增加了隐蔽性,其危害可能更大。人的情绪是有高低起伏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情绪发泄出来。也可以放下工作休息片刻,和很久不见的朋友一起见面聊天,将自己的烦恼情绪逐渐排遣出去。

    对于情绪容易抑郁的人,一定要发展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运动疗法是治疗“微笑抑郁症”的最好方法。如果一个人能坚持每天运动半个小时,那么,即便是有抑郁症,也会很快减轻。因为锻炼能给人一种轻松、自主的感觉。身体的活跃能有效地减轻情绪压力,而身体的健康也能指引人的神经系统向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平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因为很多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B,能够缓解紧张情绪。这样的食物有香蕉、梨、樱桃和苹果等。

    读书能使人心灵宁静,心境高远,是对抗抑郁情绪的一剂妙方。在工作休闲时多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是很不错的做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