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女帝-第五十一章复杂的李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姜六王子在燕都人称姜公子,这两年,很是为自己赢得了许多好感,他功课出众,胜过燕都许多勋贵家的纨绔子弟,跟成国公的嫡出二子高谦、齐国公的嫡孙萧嘉、靖江侯世子并称燕都四才子,不光是有才,还是明珠一般的人物。

    姜公子但凡出行,必能偶遇某家贵女,偏他极守礼,从不肯逾越半步,使得那些对他有意的贵女们越发的蠢蠢欲动。

    当年蒲氏一族尽诛,可庆禾帝毕竟手下留情,没有迁怒其三族,蒲家出嫁的女儿们得以保存,而蒲家的儿媳妇们的娘家也几乎没受到影响。

    其中已经去世的蒲家当初的嫡幼子的妻子李氏的娘家反而还有人升了官,成了刑部尚书,他是李氏的堂叔李参,同时也是礼部郎中薛端德的妻子李氏的亲叔叔。

    薛端德自从上了那个贞节牌坊的折子,这些年一直不愠不火,既没有升迁,也没有得到重用,不过自从李参成了刑部尚书,薛李氏却是极其高兴的。

    她的大女儿薛丽云已经十岁了,就算不用现在着急成亲,可也要看好了人,若是能尽快定下亲事,也是喜事一桩。

    “你去外祖家,一定要跟你几个李表姐交好知道吗?尤其是你大舅舅跟二舅舅家的几位表姐,娘可是知道你从前只晓得跟你小舅舅家的思兰表姐一起玩的,以后切不能这样了。”薛李氏殷切的嘱咐着闺女。

    只是薛丽云年纪小,思考的也简单,“娘,我要去找思萱表姐还好些,可若是找思君表姐,曾祖母就会不高兴的。”

    薛李氏后悔女儿没有遗传道她的聪明,只能抚额呵斥道,“胡说八道,她们都是你曾祖母的嫡亲曾孙女,你是你曾祖母唯一的外孙女,你曾祖母怎么会不盼着你们交好?”

    李家是个大族,现在的老太君却不是先李氏族长的原配妻子,而是继妻,而李参却是原配嫡子,按理父亲是李氏族长,李参本身才学人品也是众口皆碑。

    可先族长临终却将族长传给了现在老太君的幼子,也就是薛李氏的父亲李溢,而李参,能走到今日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则是凭借真凭实学,通过科举一步步的成了正二品的高官。

    薛李氏从前并未多看中李参,她关注嫁入蒲家的那个从妹都比关注李参高,那时候李参还只是刑部的一个六品主事,还不如薛端德这个礼部郎中,好歹是五品官,在京里不显,拿出去也很能唬唬人的。

    不过自从刑部原来的尚书致仕后,没想到李参就这样不显山不漏水的出现在众人跟前,先是成了刑部右侍郎,没过一年,便成了刑部尚书,这从六品飞升到正二品,这比吃了仙丹飞升大乘还要迅速呀!也就怪不得薛李氏对李参由路人转粉了。

    李参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振瑜生了两个女儿,李思萱跟李思芯,没有嫡子,二儿子李振哲则有二子一女,李思毅、李思锋跟李思君。

    薛李氏想让闺女更李思君交好,则是因为她看上了李思毅,李思毅是李参的嫡长孙,有李参这个正二品的祖父,前途可谓一马平川,她想将女儿嫁回娘家,李思毅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李氏老太君的亲子李溢是李氏族长,他也是薛李氏的父亲,可惜薛李氏只有一个弟弟李振源,侄子李思齐的年纪比薛丽云小了好几岁,两个人实在不合适。

    薛李氏这才将主意打到李思毅头上,亲侄女李思兰的年纪跟丽云相当,两个人也能玩到一处,就是可惜是侄女不是侄子。

    薛丽云被薛李氏打包送到外祖家,路上薛李氏一个劲的嘱咐终于起了效果,她见过了曾祖母又见过了外祖母后,便先去见大舅舅跟二舅舅家的表姐们。

    可惜从前没什么来往,现在突然叫她跟她们亲热起来也太难,薛丽云干巴巴的说了几句话,便告辞走了。

    她带着丫头沿着小花园径直去了表姐李思兰的住处。

    李思兰正在作画,看见她来瞟了她一眼,却没有做声。她娘管着李家中馈,薛丽云先去了李思萱等人那里,她早就知道了。

    等李思兰画完画,搁下画笔,似笑非笑的瞟过薛丽云,薛丽云一下子就有点儿不自在了,对于母亲的心思,薛丽云知道一点,却不知其深意,这会儿见表姐这样看她,分明是了然的样子,薛丽云微微脸红了。

    薛家从前就不如李家,虽然薛家早先算是侯府,但落魄不堪,后来大房二房分家,二房分了大部分家产,大房则降爵成了伯府。

    李氏则是京中望族,嫡支人丁兴旺,旁支人数也不少,何况李氏族长这一职还落在他们一房头上,早先没分家的薛家说不定还能一比,可分了家的薛家二房,那真是拿不出手了,要不是薛李氏会钻营逢迎,得了李家老太君的喜欢,李家还真没拿薛家当回事。

    可是李老太君再喜欢薛李氏,那也是喜欢他们这一房的人,现在薛李氏怂恿着薛丽云去拍李参那一房的马屁,看看老太君还喜欢不?李思兰比薛李氏年纪小,但是却比薛李氏更了解老太君,老太君绝对不会喜欢李参那一房兴旺起来。

    “去见过大姐二姐她们了?”李思兰到底是心里不舒服便笑着刺了薛丽云一句。

    薛丽云脸色微红几不可见的点了下头,努力想揭过这一回,扯了个笑上前了几步问道,“表姐刚才画的什么?”

    待看过李思兰的画,小声惊呼了一回,“这画好,这诗也好。”

    李思兰觉得她说的心诚,这会儿便有些得意,“这画是我做的,不过这诗却不是我做的。”

    “……非事春日偏爱酒,应将美酒消春愁。”薛艳丽轻轻一念,觉得这诗念在嘴里满满的都是轻愁,点头道,“不知是哪位姐姐做的?”

    李思兰一笑,捏着帕子捂住嘴角,“可不是哪位姐姐,这诗是靖江侯家的大小姐念给我听得,听说是咱们燕都四公子之一的姜公子作的。”

    薛丽云有点呆,“姜公子?”

    李思兰见她连这个都不知道,顿时鄙夷极了,“姜公子就是姜国遣来咱们燕国学习的姜六王子,姜末黎。”

    说到姜国姜六王子,薛丽云这才知道了,喃喃道,“这诗做的真好。”

    “这诗做的真好。”如意点了点头,歪头吩咐李软道,“你去姜公子的官舍,送十坛梨花白给他,旁的,不必说。”

    姜末黎总是有话说的,如意干脆不说别的。

    她送完了酒,继续指挥冯琳,“你来将户部这笔账算算,我总觉的哪里有些不对劲。”

    冯琳点头应了,竟是右手拨算盘,左手提笔写字,两不误。

    前几年如意意外发现冯琳对数字反应特别快,先是在宫里找了个积年的老宦官教她打算盘,没想到她很快就学会了,这一本事连如意都比不上她,学会了拨算盘。

    如意比自己学会儿还要高兴,请了庆禾帝找了个懂账的老吏来教她看账本,因为这是人家的看家本事,如意还让冯琳认了师傅,也就是将来要供养这个老吏的。

    庆禾帝给了如意的一些九寺的积年的陈账,如意干脆人尽其才,叫了冯琳帮她一起看。如意总览,冯琳细算,两个人还真的找出不少问题,不过这些账最早的也上去七八年了,如意也知道庆禾帝是叫她练手呢,因此只是记了下来,并没有大惊小怪。

    等交过了九寺的作业,庆禾帝又命人弄了些户部的陈账,拿到东宫的时候,上面的灰都厚厚的一层,如意现在脸皮厚了,便指使着三个伴读车宜、朱思棋、陈阿哲抄写,一个伴读杜曦检查,免得有抄错的,冯琳则跟着她一起看账本。

    钱太傅生了两回气,见如意仍旧我行我素,只得忍了,不过他忍了太女,却不会忍旁人,把个王太常虐得越活越年轻了。

    同一时刻姜末黎身边也围了一群人,收到太女叫人送来的酒,他面上的笑容顿时加深了三分,原本优雅的面容更是增添了欢喜,让人一看就觉得眉梢眼角里头都是无尽的喜欢,“赏,退下罢……”

    那过来回话的人原本还有些忐忑,深恐公子问他太女说了什么话,天知道,太女只是叫人送了酒来,却一个字都没说,那送酒的搁下就走了,好似他们这里是洪水猛兽似的,他拉都拉不住。不料公子什么也没问,反倒还赏了他。

    然而他高兴的有些早,客人们散去,公子身边的阿旺便过来问他,得知太女什么也没说,摇着头走了,不一会儿,公子又再次召见他,这次他原原本本的描述了始末就被挥退了。

    姜末黎对着虚空露出一个粲然的笑,他早已死心,但是哪怕她有一点的回应,他觉得自己也会死灰复燃。

    阿旺匆匆进来,躬身低声禀道,“公子,四爷的信。”

    姜末黎仿佛没有听见,但阿旺却不敢说第二遍,只得继续等在一旁。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阿旺才听见一个仿佛虚空中传来的声音说道,“拿过来罢。”

    阿旺连忙递了过去。

    姜末黎却没有立时打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