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失去了双腿,却坚韧地营造起飞的翅膀
一踏进宁夏社会福利院,心情就陡地沉重起来。推开门,看到失去双腿、剃成平头、脸色青黄的汪有权端坐床上,锁眉垂目,像一尊铜像。他不能听课,信息闭塞,又只是初中一年级基础,要啃大学课程,着实不易。1983年宁夏日报社文艺部的几位老师利用星期天等节假日,为银川市的文学青年举办文学学习班,我们都是其中的学员。那时候,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汪有权总是大汗淋漓地摇着他的手轮车,早早地从二三十里外的福利院赶来。大家抢着要抱他背他上楼,而他一概谢绝,硬是双手撑着木托,刚韧地一级级台阶撑上二楼。他是写童话的,陆续在《宁夏日报》和《朔方》上发表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其中科学童话《小灰遇狐记》荣获宁夏第三次文学作品评奖二等奖。为了丰富知识,扩大社会生活视野,他千方百计利用福利院每月发的2元钱和零星的几元格外珍贵的稿费,论斤购买旧书。每个星期天,他的手摇车总会艰难地行走在福利院通往市里高低不平的土路上。他跑遍了银川各个废品收购站,各站的管理人员都受到感动,破例允许并帮助他挑书。去年,他参加自学考试,并一次报了4门课程。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想系统性地掌握文艺理论,开拓知识面,另一方面想取得学历,从人才观上得到社会的承认,以期望能找到一份适当的工作。他实在痛苦于自己这样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要靠国家养活一辈子。表达这一意思时,他的眼神深沉而暗淡。他的这一热望何尝过分?他才秉中平,社会接触面极窄,文学的竞争又十分无情,谁能说定他最后的奋斗结果如何?可欣慰的是,他去年后半年已取得两门合格证书。他胜利了!他虽然失去了双腿,却仍以坚强的信念,坚韧地营造起飞的翅膀。
年轻母亲们的追求和情怀
自学考试的队伍里,比重最大的是30至40岁一茬人。他们在工作上是骨干,繁重的工作压得他们直不起腰来;家庭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他们承担和照料。若是女的,那苦累就更没法说了。
银川铁路医院的何彦玲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何彦玲今年31岁,曾做过一段统计工作。尽管她很喜欢统计工作,工作中也积极主动,但因缺乏专业知识,总觉得不能胜任工作。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后,学习中的艰苦与紧迫几乎使她喘不过气来。她现在改做病案工作,兼管图书和打字等,几摊子活儿一挤,整天忙碌不堪。爱人在外贸上工作,经常不在家,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人支撑。她坚持每周到父母处帮做家务,每个星期天带上孩子从老城赶到新市区与公婆三代同堂共度假日。她家离单位较远,为了不浪费时间,她在深夜看书时将一些概念和定义抄写在纸片上,利用等车的短暂时间背记。工作学习和各种事几乎把时间占满,她很少有陪才3岁的女儿玩乐的时间,因而对女儿怀有深深的歉疚之情。她跑遍了银川所有的儿童用品商店,给孩子买了小火车、大狗熊、胖娃娃等各式各样的玩具,以此来弥补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从心底求得孩子的谅解。
再艰辛的劳累也比不得心灵痛苦的煎熬。
她是一位中年妇女,初中毕业就从浙江来宁夏支边,从农工一直进取到会计师。她很不幸,几年前,丈夫因公殉职,从此,哀伤积结在她的胸膺,重担落在她瘦弱的肩上。我不忍以记者的身份出现,而以到她家做客的名义,尽量在大姐长大姐短、不显山不露水的气氛中引出话题,了解她的自学情况。她崇高的母爱使我深受感动。她是单位的骨干,工作十分繁重,但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三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她下班后急急忙忙买回菜,给孩子们做上可口的饭菜,吃完饭和孩子们聊上一会儿天,以松弛他们学习的疲劳,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待一切收拾停当了,夜已深,她在一盏孤灯下,继续刻苦学习。她说她晚上学习时间一长,就感到头昏胸闷,身体不适,坐不住。我依稀听说她患有心脏病,可几次欲言又止,不忍询问。她看定我,真诚地说:“从长远计议,要想很好地工作,必须要有深厚丰富的知识。从另一层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自学,也是给下一代树立榜样。”真是深切的良苦用心啊!生活总给人以温暖的回报——她的工作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佩服,她的三个孩子都品学兼优,大孩子还是重点中学的尖子学生,即将考大学。他们不会辜负母亲的辛勤培育的。我答应了她,不披露她的姓名,不再揭开她那痛苦的伤疤。
两个男子汉的故事
32岁的陈立山是长城机床厂的工人。他去年后半年报考自考5门,及格4门。别看他是“工人老大哥”,目标却定得很高。他打算尽快学完自考的课程,再通过函授学企业管理和外语。他认为,若不乘现在的大好时光学习,就是工人,将来也会被淘汰。他一再提到爱人的支持。他爱人在一家工厂当车工,工作很累,又要倒班,可总是任劳任怨地带好孩子,料理好家务,给他做可口的饭菜。看着爱人操劳不息,单薄的身体日益消瘦,这个坚毅而善良的山东汉子心里十分不忍,不由得暗骂自己太自私。可功课实在太紧,他便主动干好家里所有的重体力活儿。住宿紧张,一间房里他要学习,爱人和孩子想看电视,但怕影响他,就都静悄悄地待着,不开电视。他过意不去,就一次次将电视打开,在电视声中硬着头皮坚持学习。考试一结束,他便抢着包下了家务活,连同洗涤爱人和孩子的所有衣物。他们都是自费学习,但他诚挚地说:“厂子负担重,我们是厂里的工人,要体谅厂里的难处。”
他23岁,风华正茂。命运格外垂青他,让他结识了一位出众的姑娘。姑娘非常令他满意:高个,苗条,披肩发,聪颖秀丽,热情大方,对他关心体贴,又很上进——原先是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工厂的,此后又不放松学习,准备参加成人高考。两人很谈得来,他的学习积极性也倍增。易识陌上花千枝,难得芳中一知音。他简直是心花怒放。可就在去年10月份他临考前,因一个误会,姑娘断然要与他绝交。她知道姑娘追求纯真的爱情是十分宝贵的,可他心里实在委屈而伤心,几次写信和当面解释,说明自己与另一个姑娘纯粹是自学中的同学关系,可姑娘始终冷脸相待,最后以“诚实是最为可贵的”与他“再见”。他痛苦地寻觅旧踪,一遍遍回忆他们难忘的初恋。但他没有沉沦,在经历心灵创伤中坚持学好功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在,他们的关系有所复苏,姑娘对他有了新的了解,几次关切地打探他的近况。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就是参加高等自学考试者们的生活。尽管他们不被视为“正牌”大学生,有时还不被理解甚至遭受冷嘲热讽,但他们刻苦认真学习的精神和严格的考试成绩,不得不令社会认可与赞叹。
自学,最终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最广阔的求知大道,在不远的将来,将会为祖国造就出千千万万的俊才。
(1987年5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