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报告文学论-家国情的典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读《杨氏家国梦》

    我相信许多人与我一样,以为自己很了解中国,其实我们知之甚少;我也相信许多人与我一样,以为自己很了解中国历史,其实我们知之更少。

    读完张渝扬创作的这部长篇纪实作品《杨氏家国梦》,不由得令我对杨尚昆、杨白冰两位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我们的老首长(本人15年的军旅生涯正是在杨尚昆、杨白冰担任军委首长时)产生前所未有的敬意!其实,所有的中国人都应当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不仅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且他们的家人也为中华民族的翻身与崛起做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

    张渝扬的作品并不是专门写杨尚昆和杨白冰的,而写的是“杨家兄弟”的父亲与兄长等杨氏家族人物的历史传奇与革命故事。读完这部作品,我的第一感受是:在中共历史上,能像杨家这样为了中国革命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家族不多,或说独此一家!过去我也听说过我党早期的领袖人物杨闇公的大名,尤其熟悉他所培养出来的革命烈士、中共地下党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这样的奇才。

    杨闇公同志牺牲于1927年4月6日,那时他就是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第一任书记和军委书记。杨闇公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是在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最早将武装斗争付诸实践并为之牺牲的革命家。1926年,正当“北伐战争”风起云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开始显露其反革命野心之时,以杨闇公为第一书记和军委书记的中共重庆地委决定举行“泸顺起义”。这是在著名的南昌起义之前我党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为此,杨闇公同志派刘伯承、吴玉章和从德国留学回国的朱德、秘密从北京回四川的陈毅到四川军阀部队做策反工作……“泸顺起义”烽火遍布四川大地,威震整个中国,给当时的蒋介石和反动军阀们以沉重的一拳,更重要的是它为不久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提供了经验并输送了一批杰出的军事指挥员,除因“泸顺起义”而被敌人残害的杨闇公外,朱德、刘伯承、陈毅、吴玉章等都成了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员。杨闇公一手策划和领导的长达167天的“泸顺起义”,有力地支持和策应了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川播撒革命种子和扩大政治与军事影响力的目标,为共和国输送了三位元帅,这足以说明他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

    杨闇公是杨尚昆的四哥,是杨尚昆、杨白冰等多位“杨家革命兄弟姐妹”的引路人。杨闇公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监狱里他大义凛然,无数次拒绝蒋介石等军阀的诱劝,牺牲时极为惨烈:敌人不敢公开枪杀,借黑夜在一个悬崖边,先打断他的双腿,再割其舌头,后又挖掉双眼,又砍断双手,再朝头胸腹连开三枪……看到此处,我们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中国人有谁不对杨家肃然起敬?

    杨氏一家可谓忠烈满门,浩气盖天!

    这得感激哺育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等革命领袖人物的杨淮清先生——他们的父亲,也是他们的人生导师。

    杨淮清先生可能是中共领袖们的父亲中最了不起的一位。首先杨淮清一生养育了19位子女,虽然其中有4位夭折了,但其余15位则个个长大成人,并各有建树。尤其令我们敬佩的是杨淮清先生一家有12个子女参加了革命,且中间有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等中共领袖级人物,此乃中共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过去属四川而今隶属重庆的“双江”这个小镇,便是杨家所在地。双江镇是历史文化名镇,镇上的“杨家大院”支撑着这个名镇的骨架,美誉着这个小镇的肌肤。双江镇的“杨家”太了不得,他们的祖上能追溯至唐王杨氏裔族。后分支入川,各奔前程,到杨淮清这一代已经在双江小镇有一二百年历史了。杨淮清的祖父,也就是杨尚昆的曾祖父杨世绥奠定了双江镇“杨氏家族”至高无上的地位。杨淮清是杨世绥后代中辈分最小的一门根系,其他门户可以分得5000亩地,杨淮清仅能分得1000亩薄地,显然是家族中不被看重的“小弟弟”。然而杨淮清以其“清白做人”“凡事后退一步”的治家与处世原则,令人生渐入佳境,尤其是他对自己的子女以培育远大志向和救国本领而著称,才有了后来12位子女前赴后继参加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可歌可泣的史话。杨尚昆在家里排行“老五”,在他小时候,父亲给他起了个“诚五”的小名。杨淮清对五儿杨尚昆说:“诚五,你要记住,我杨家的处事为人是讲诚实、守本分。我给你取名‘诚五’,就是希望你做个诚实守信的人。”杨尚昆一生受父亲“诚实守信”的思想影响极大,遵义会议时,杨尚昆就是“秘书长”一级的人物,新中国建立后他一直是毛泽东身边的“中办主任”,后几十年又同邓小平等革命家一起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成为卓越的中共领袖人物。

    《杨氏家国梦》一书,无疑是一部难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它所记录的是以杨淮清为代表的杨氏一家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积极向上、富有仁爱和理想的家国情怀,值得国人好好学习和领悟,并以此为榜样。我相信“什么样的土壤种出什么样的庄稼”“什么样的雨露阳光哺育出什么样的花朵”这朴实而正确的道理。杨家出了那么多革命者、出了那么多各行各业精英,与杨淮清这个“家长”的开明、进步与追求分不开。

    读完此书,我更加敬重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等“杨家将”,尤其更加爱戴甚至羡慕像杨淮清这样的“家长”。中国多一些杨淮清这样的家长,也许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家长的作用必不可少。杨淮清这样的家长是我们每个时代都特别需要的。

    (发表于《文艺报》2016年12月30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