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密码-一把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富春江边有个小镇,叫做灵山镇。在灵山镇最热闹的十字街口,新开了家店,名叫“新潮流咖啡馆”,内设雅座,供应各式西点饮料,日夜营业,两只立体声音箱一天十六个小时播放流行歌曲。

    最引人注意的是“一把火”,整天“一把火”“一把火”地叫。因此,人们把这家店叫做“一把火咖啡店”。

    就在“一把火咖啡店”开张不久,县里给灵山镇调来了一位年轻的镇长。

    新来的镇长姓王,26岁,还是个没结婚的姑娘。说来也真凑巧,她有个外号也叫“一把火”。

    “一把火”镇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逛大街。一逛两逛,逛到了十字街口,“一把火”的歌声吸引她来到了咖啡馆门前。她抬头一看,只见三开间门面,装潢美观,“新潮流咖啡馆”六个大字,刚劲有力,彩色灯泡,闪烁发光。可是再仔细一看,大门两边墙角上摆着两只尿桶,芦席一围,算是遮羞,左边挂着个“男”字,右边挂着个“女”字。这两个小便处人进人出,“生意”和咖啡馆一样兴隆。女镇长一见这情景,不由眉头一皱转身就走。可她到街上一看,这个巷口一只桶,那边墙角一口缸,星罗棋布,到处是这样的小便处。

    “一把火”镇长见到这些玩艺儿,不免心中冒火,暗想:这不正像是奶油蛋糕上叮了许多苍蝇而令人作呕吗,不行,非废除不可!

    第三天,街上贴出了镇人民政府的通告:“为了净化市容,有利群众身心健康,经研究决定:街道两旁所有简易厕所,限3日内拆除,逾期不拆者,作无主处理;今后,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设置类似的简易厕所,违者罚款。特此通告。”

    这一声令下,谁敢违抗?一夜之间,满街所有的缸和桶全都不见了。镇长心里当然高兴。

    可谁知道,时隔3天,“一把火”镇长从县里回来,到街上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只见到处墙壁上写着:“禁止小便”、“此处严禁小便,违者罚款!”“谁在此小便,谁就是狗!”旁边还画着一只跷腿撒尿的狗,真可说图文并茂,无奇不有。镇长知道,这随地小便比原来的简易厕所更糟糕,太阳一晒,臭不可闻,再加上墙上这许多书画作品,简直不堪入目。可转念一想,这又能怪谁呢?人们来到镇上却找不到撒尿的地方,憋急了,也就只得乱尿了。她想到这里,立即回到办公室里,一个电话,叫来清卫所所长,叫他想个办法,造个公共厕所,所长双手一摊:“造厕所当然很好,可是钱呢?”

    “向镇上各个企事业单位集资不行吗?”

    “不行、不行!”所长连连摇头说,“这事我们去年搞过,我们说得口干舌焦,他们却千方百计推却,有的说没钱,有的说没法开支,还有的说等头头回来研究研究,也有的拿5元10元应付了事。我们像要饭一样要到了300多块钱,这点钱哪能造厕所,只得存在银行里。时隔两个月,县里来了卫生检查团,我们无钱招待,就到银行里取出那300多块钱,办了两桌。检查团酒足饭饱,十分满意,给我们评了个‘环境卫生先进单位’,300多块钱买了张奖状。这事后来捅了出去,大家拍桌子骂娘,议论纷纷。现在我们又去要钱造厕所,非碰钉子不可,难办啊!”

    “一把火”镇长一听这话,心里的火直往上蹿:“难办也得办,我们发个通知,硬派也得派出来!”她说完摸出一叠钞票,递给所长,“喏,这是一百元,算我投资。这厕所的事就靠你办啦。你看看,大概要多少时间能完成?”

    “这——”所长搔搔头皮说,“这很难说,如果顺利的话,明年这时候总可以使用了。”

    “什么?造个小小的厕所要一年?”

    “哎呀镇长同志,新娘子再小,拜堂可是一样的呀!先要集资,有了资金还要落实地址,然后请人搞设计,画图纸,造预算,采购材料,必要时还得组织有关人员到杭州上海去参观取经……”

    镇长真的来了火:“你说啥?造个厕所也要跑码头,还要不要申请护照出国考察一下?亏你想得出!告诉你,限你一个半月时间,给我拿出个公共厕所来,到时拿不出来,我就叫所有的来往行人上你家拉屎撒尿去。另外,你马上办好两件事:第一,通知有关单位,立即把墙上那些乌七八糟的字画刷掉;第二,在厕所没造好以前,找几个人管一管随地小便的事。你再通知咖啡馆的经理,叫他不要老是‘一把火’‘一把火’的放个没完,也可宣传宣传随地小便的害处嘛。”

    “好吧,我马上去办。”所长说完走了。

    下午,清卫所所长来汇报说,墙上的字画都已刷掉,可这管理随地小便的事却没有人肯干。所长话音刚落,从外面“噔噔噔”跑进来一个小伙子。

    所长一看,进来的不是别人,却是自己的外甥。

    所长的外甥是个好吃懒做的青年,他头子活络脑子灵,很有一套轧苗头、钻空子的本事,所以得了个外号,叫“黄鳝”。“黄鳝”同志前天来舅舅家作客,得知镇里要找人管理随地小便的事,觉得干这事既轻松又有利可图,于是就来了个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他说:“镇长,我这里没有一个熟人,可以真正做到铁面无私,因此,这事我可以承包,不拿工资,也不要补贴。当然,要做好这件事必须领导支持,给我创造点条件,我要求:一、要有个名称,给我个标志,这样干起来才能师出有名。我建议就叫‘环境卫生了望哨’;二、镇里要出个通告,明确规定,随地小便罚款一元,不服管理者加重处罚。这样,我就有章可循,才能理直气壮;三、为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这罚款所得,百分之五十上缴,百分之五十归我。我的意见就这些,完了。”“黄鳝”毕竟是“黄鳝”,说得头头是道,合情合理,把镇长也说服了。

    女镇长当即表态:“好吧,就这么办。”

    女镇长不但说话干脆,办事效率也很高。当天晚上,通告就出来了,罚款单也印好了,红袖章也做成了。

    第二天一早,“黄鳝”同志套上红袖章,拎起公文包,刚要出门,又站住了。

    他想:手臂上套着这玩艺儿不暴露目标吗,干这一行,要想抓收入就得不露声色,暗中观察,发现目标,突然出击。他定下了这16字方针,就急忙褪下红袖章,塞进裤子袋,然后出了门,上街找晦气鬼去了。

    事情果然顺利,“黄鳝”同志一条街还没走出头,就发现了一个目标,一手掏出红袖章晃了晃说:“怎么,通告没看见?到处乱尿,是什么作风?什么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啊?”

    那个人一见红袖章慌了,连忙来了个紧急刹车,红着脸说:“对不起,我实在憋不住了,我改正,我……”他说着要走。

    “你站住!”“黄鳝”一声喊,顺手撕下一张罚款单递了过去,“喏,罚款1元。”

    “同志,我……”

    “不要桐子、桕子的,又不是小商品市场,还讨价还价!通告上明确规定:不服管理者加重处罚。你再唆,加一倍,罚2元!”

    那个农民被镇住了,只得摸出1元钱,换回了1张罚款单,他将单子往口袋里一塞,转身就走。

    “黄鳝”出师顺利,十分高兴,看着远去的农民,心想:他刚才只尿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被我给一吓缩回去了,这比一点不尿还难受,一定会另找地方尿了不可。对,不能轻易放过,要跟踪追击。想到此,就掏出副太阳镜戴上,急匆匆跟了上去。果然不出所料,那个农民转了个弯,见四下无人,闪进墙角边,拉开裤子就尿。

    “黄鳝”一见,好不高兴,一个箭步上去抓住他说:“好啊,你又尿啦,你真是死不悔改、明知故犯啊,来来来,罚款1元。”

    农民知道事到如今,赖也赖不掉,讨饶也没用,伸手就摸钱。可是摸来摸去,只摸出张2元的,递过去说:“喏,找1元。”

    “黄鳝”接过钞票问道:“你尿完了吗?”

    “没有,被你一吓,缩回去了。”

    “那好,你就干脆放放完吧。”

    “谢谢,谢谢。”

    “不用谢,这1元钱我也不找了,就算再罚一次吧。”

    “黄鳝”说完,撕了两张罚款单,往农民手里一塞,扬长而去。农民接过单子,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唉,撒泡尿也要3元钱,比议价还高呀!”

    就这样,“黄鳝”到处钻,到处抓,到处罚,弄得整条街乱了套,有骂娘的,有叫冤的,也有吵架的,好不热闹。这事情很快引起了镇上一个老头的注意。

    老头叫阿福,人称阿福老头,是专种蔬菜卖的专业户,他家就住在“一把火咖啡馆”贴隔壁。大概由于职业的关系,阿福老头对肥料有一根特别敏感的神经,原来街道两旁的那些缸和桶,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他的。可是镇里一个通告,将他的肥源给卡了,好不恼火,后来见人们到处乱尿,将肥料白白地浪费掉,多么心疼!如今见罚款闹得乱哄哄,他灵机一动,取出纸墨笔,写了张告示:“为解决广大群众的困难,特设临时小便处,每人每次收费1角,欢迎光临。”浆糊一抹,贴到了门口的白墙上。

    这告示一贴出,当然受到欢迎,于是乎男男女女都往阿福老头家里跑。

    不一会儿,就门庭若市,像买紧俏商品似的排起队来了。

    阿福老头忙了大半天,到傍晚时拉开抽屉一数,总共收入14元6角。

    他非常高兴,心里暗想:这下门路找对了,既有现金收入,又积了肥料,今后也用不着烧香拜佛去走后门买化肥了。

    可就在阿福老头得意的时候,“黄鳝”走了进来,一进门问道:“你是赵阿福吗?”

    “是的,你是?”

    “我是镇人民政府的。我想知道:你有营业执照吗?”

    “执照?”

    “对。临时小便处的营业执照。”

    “同志,我这是……”

    “你收费就是营业,营业就得有执照。没有执照就是非法营业,不但要取缔,还得罚款,至少罚20元。”

    阿福老头“别”一惊,心里嘀咕:这下完结,偷鸡反倒蚀了把米,怎么办呢?

    他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硬顶不行,得软磨。于是连忙站起来,又是泡茶,又是递烟,同志长同志短地左检讨右求情,终于说得对方松了口:“好吧,姑念你初犯,看你态度也还好,这罚款就来个瞒官不瞒私,免了。”

    “多谢多谢。”

    “不过罚款可免,税不能不缴。你也知道,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不对?”

    “对对对,应该缴,但不知要缴多少税?”

    “按照你实际收入,缴百分之三十的营业税,百分之三十的工商税。你今天一共收入多少?”

    阿福老头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一六得六,四六二十四,六六三十六,一共要缴8元7角6分钱的税,自己只剩5元多钱啦,不干!反正我收入多少是荷包账,无据可查,干脆来个浑水摸鱼。他想到这里,忙说:“今天没花头,一共2元多点钱。”

    “什么?”

    “黄鳝”“啪”地站起来,严肃地说:“你想偷税漏税是不是?你以为我不知道,告诉你,我就在你对门站了大半天。”他顺手摸出1张纸,“你看看,我都划了‘正’字,总共146人在你家小便,不会冤枉你吧!就凭这点,证明你极不老实。为了教育你,处以5元罚金,总共13元7角6分,零头抹掉,缴13元,痛快点!”

    阿福老头明白,今天是贼骨头碰上强盗王,没法变了。只得老老实实取出13元钱给他。那个人收下了钱,撕下一些单子往桌上一丢,说了声“拜拜”走了。

    阿福老头拿起单子一看,大吃一惊,根本不是税单,而是随地小便罚款单。他知道受骗上当,急忙冲出去,一把抓住“黄鳝”说:“好啊!你竟敢大白天到我家敲竹杠!快点,把钱还来。”

    “黄鳝”听罢,却不慌不忙地说:“老头儿,你不要神志糊涂,我是和镇长面对面签订了合同的环境卫生承包户,你是蔬菜专业户,你不去种蔬菜,却来管人家小便,是谁批准的?再说,我一不拿工资,二不领补贴,全靠罚款所得的一半维持生活。你却来这一手,一下子拉去了146人。当然,这里面有82人是女的,女的我不管,因为发给她奖金,她们也不会随地小便。可是还有64个男的呢,要不是你捣乱,他们非随地小便不可,就算每人罚1元,就跑掉64元,我个人损失32元,这账你得算一算,究竟是我敲了你的,还是你敲了我的?你只顾自己发财,却不管别人喝西北风。不说共产主义风格,也得讲点人道主义嘛!照理说,你种你的蔬菜,我管我的小便,河水不犯井水,可你偏偏跟我过不去。如果你一定要搞下去的话也可以,要么你付给我每天10块钱的生活费,要么每天供应我3顿饭、4瓶啤酒、2包中等烟,否则,你别想安稳!何去何从,晚上好好想一想。”“黄鳝”开了一阵机关枪,一摇三摆地走了。

    阿福老头一场欢喜一场空,越想越气,越忖越恨。晚上,他把情况和几个儿子一说,大家都很气愤,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那间堆放杂物的破屋拆掉,造个公共厕所,这样名气好听,又等于造了个肥料工厂,一举两得。说干就干,当晚写了张申请报告,第二天一早,阿福老头亲自面交女镇长。镇长一看,也很高兴,当即提起笔来批了八个字:“此举甚好,完全同意。”

    有了“尚方宝剑”,阿福老头腰杆子硬了,立即动手,采购材料,拆除旧屋,聘请匠工,日夜奋战,连头搭尾十天时间,一个公共厕所建成了。

    厕所不见得怎么高级,但毕竟是灵山镇有史以来第一个公共厕所,而且是赌气赌出来的。因此,阿福老头决定为这公共厕所举行隆重的开张仪式。他首先找到女镇长,说:“镇长同志,厕所已经造好,明天开张使用。我想,这个厕所是你‘一把火’烧出来的,所以想请你明天能在百忙中抽点时间,为我们剪彩。”

    厕所开张要剪彩,这是从来没听到过的,可镇长却不以为奇,反而爽快地说:“我可从来没有剪过彩,但为灵山镇第一个公共厕所剪彩我一定来。”

    阿福老头高兴极了,急忙买来了红绸和鞭炮,还到文化站借来了洋鼓洋号,请了吹鼓手。他决心明天热闹一下,要和隔壁的“一把火咖啡馆”比个高低。

    可谁知道,第二天早上一看,厕所里男女之间的隔墙被人戳了许多窟窿,就像一个个小窗户。男女厕所,隔窗相望,这当然不能使用。事情报告了镇长,女镇长冒了火。“这简直是破坏,非查清不可!”

    事情很快查清了,是镇上一个白痴干的。细一问,又说是“黄鳝”用半斤黄酒、1盘花生米、2个肉包子买通他干的。再一追究,却又是住在阿福老头屋后的那个老头鼓励和指使他干的,而这个老头可不是一般的老头,他有两个特点:一、县委副书记是他的女婿;二、脾气很倔,喜欢发火,发急了还要昏倒,谁都怕他三分。他见阿福在他房子前面造了个厕所,非常恼火,一面给县里写了信,一面指使人捣毁厕所。事情查到这里已不用再查,也查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只有难为“黄鳝”同志了,镇长将他训了一顿,收缴了他的红袖章,责成他立即补好厕所里的洞洞。

    这里“黄鳝”在补洞,那边“一把火咖啡馆”里可热闹啦。你看,厕所后面的倔老头,阿福老头门口摆馄饨摊的老太太,厕所对过美味饭店的经理,还有咖啡馆的老板和职工,以及住在咖啡馆楼上的男男女女,全都集中在这里,结成了统一战线,叽叽喳喳地在诉述着这个厕所的罪状,最后组成了请愿队,在倔老头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直奔镇人民政府而去。

    正当女镇长舌战群儒似的和大家讲理的时候,开来了好几辆小车,从车上下来不少人,有县卫生防疫部门的,有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城建部门的,还有旅游部门的。他们都是为了这个公共厕所而来的。经过仔细地实地察看,最后提出:一、地点选择不当;二、化粪池不合要求;三、设施不完备。还有造型不美观啦,通气条件不合格啦,等等8条意见,认为不经过彻底改造,不能使用。这可难为了女镇长,只得放下其他工作,到处找地址,可是不管选在哪里,马上会围上来许多人,表示反对,群起而攻之。因此,找了两天,毫无结果。阿福老头也在一气之下,连夜改装,将“公共厕所”四个字抹掉,另外做上了六个大字:“夜来香小吃店”。

    灵山镇第一个公共厕所就这样露了一下脸又不见了,可人们不能不小便,于是又出现了随地小便,接着,桶出来了,缸也出来了,一切恢复原状,就连那些起劲反对造公共厕所的“一把火咖啡馆”门口的墙角上也照样左男右女两只尿桶摆起,可是奇怪,连屁都没人放一个,一切平安无事。

    这天,“一把火”镇长又来到大街的十字街口,一眼看见了那些缸和桶,顿时双眉紧锁,心中冒火。这时,咖啡馆里又传出了“一把火”“一把火”的歌声,使镇长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要是真的来上一把火,把个灵山镇烧个精光,虽然可惜,那事情也许会好办得多。”当然,这火并没烧起来,而且作为一镇之长,要办的事实在太多,慢慢地也就把厕所的事放下了,时间一长,也和大家一样,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吴文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