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江湖:东篱杂文-指上闲聊——云南,半佛半古半天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客厅中央放着一块大石头。去云南时候当成玉买回来的。不规则六面体,有层次感,颜色黄白青不均匀分布,像一座微型的山,名曰黄龙。到底是不是玉,已经不重要了,贵在造型天然,也不矫揉造作。

    一到冬天,有了十年花龄的万年青搬到黄龙石旁边,美其名曰:木石前盟。一个来自遥远的云南昆明,一个是在遥远的北京。

    云南景致都好。丽江有古意,大理有佛性,玉龙雪山天然,西双版纳异域,在商业社会泛滥的今天,去旅行,听导游天南海北的胡说八道,乱吃热带水果,在珠宝城里乱买东西,从此知道什么叫一掷千金,切肤之痛。主要是穷苦孩子,真的没花过什么钱。

    不管怎么样,就算已经去过云南了,倾慕很多年的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终于陈列于眼底。

    想起金庸先生小说《鹿鼎记》,写过云南沐王府,即坐落丽江古城。当时明洪武皇帝,太祖朱元璋命义子沐英征云南,元末代云南梁王巴匝刺瓦尔密兵败投滇池,明军平定云南。后朱元璋义子西平侯沐英留镇云南,据说古城按八卦五行所造,为便于镇守。

    东篱随家人夜访丽江古城,到处游历,古城的水系来自玉龙雪山,如果怕迷路,就沿着水系走,就不会迷路。当时经过著名的四方街,因为是晚上,没有去沐王府旧址看看,第二天一早就随团去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游客很多,一晚上喧闹不绝。

    东篱有诗云:

    丽江古城

    洪武赐沐姓,始建八卦城。砌阶五花石,引水玉泉声。

    扶疏杨柳木,飘渺玉龙山。旖旎夜渐深,四方兴正浓。

    《天龙八部》中有关于大理段氏描写,即大理古城之历史。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历史始于公元937年,时唐朝,段思平任通海节度使,后于五代年间建国,成为大理国王。经十四代传承而到段正明,而后大理国到段兴智结束,共经历24帝王,共318年。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所写段誉,段正淳即为北宋时大理国王,即段正明一代为原型。

    大理古城保持着原貌,城中石头建筑比较多,由著名的大理石建造。东篱在大街上买了一个大理石做的石桶,只能装牙签。

    城中有著名的五华楼。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分兵三路进攻大理国。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十月过大渡河,抵金沙江,用皮筏渡江,到达今天的云南丽江,即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大观楼长联中语)。

    忽必烈攻羊苴咩城,大理王段兴智、宰相高太祥背城出战,惨遭大败。城破,高太祥被杀,段兴智出逃,次年春,在宜良被俘虏,大理国灭亡。

    元世祖忽必烈攻下羊苴咩城后,把大军驻扎在五华楼。后,忽必烈赐重金重修五华楼。

    东篱有诗词:

    大理古城

    云南多秀色,方外有繁华。

    古城名大理,昔时帝王家。

    忆大理

    苍山仍色秀,洱海更情深。大理城下忆可汗,诗思又经年。因羡风花雪夜,或妒大理石坚,金戈铁马北至南,五华楼浸染硝烟。

    三毁后三修,文明今尚在,塔影映佛光,经典亦流传。抬头已是洋人街,问梅子谁家好?莲雾多少钱。

    在城中闲逛时候,觉得历史如此切近。戍边故事随着朝代更迭而变换。时间经历元明两朝,云南又出著名人物,即金庸先生《鹿鼎记》关于清云南王吴三桂的情节,云南昆明现存一座金顶府邸,位于昆明东郊的吴三桂府邸,因大殿用黄铜铸成,故而得名“金殿”,又称为铜瓦寺。

    东篱当时进了珠宝城,被翡翠镯子,玉石貔貅,刻着佛教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就是如来佛压制孙悟空的字帖上写的)的银镯子吸引,只剩下一掷千金的痛快和痛苦了,没时间再去“金殿”一观,甚为遗憾。

    偶尔翻看照片,看见玉龙雪山下那个穿着辽代皮袍和石林中穿着彝族阿诗玛服装的东篱感到惶恐,那是我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