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访丝绸路,夕宿凤凰城。一饮黄河水,再踏贺兰峰。
帝国标千载,元昊史留名。六盘登高处,毛公展长缨。
诗词歌壮士,烈酒祭英雄。羌管今何在?夜阑似有声。
我家高考生在今年开学之初,为了举行高三誓师仪式,去了一趟宁夏骑行。据说骑行还穿越了一小段沙漠,发回来的照片甚有异域之美丽。
东篱见了照片甚为羡慕,写诗《宁夏行》在此敷衍一下,就当出去旅行了吧。
本诗采用李白《侠客行》的五言古体式,押韵方式也同。其中“漫”“飒”两词使用也有所借鉴。
宁夏本有塞上江南之称,位于“丝绸之路”上,公元1038年,应该是北宋时期,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西夏文化。宁夏与山西凤凰城临近,境内有六盘山,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九月翻越六盘山时曾经作词《清平乐》,其中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句,一代伟人气度不凡,诗词以明志。南宋英雄岳飞曾作《满江红》中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句。英雄壮志难酬,而豪迈千古。
今有东篱隔着历史与照片也敷衍一首,向古人致敬吧。
本来写下这个题目,内心是真的想出去玩。每个国庆节都出去旅行,盖因长假之少,秋天之美,中国之大的缘故,从南到北可以跨越一个季节。景物风貌也颇不同,历史文化差异更大,有生之年的旅行计划还没实施一半。
然而今年家里有高考生,高考这些年被提升到一个人生的高度,凡人不高考无以谈人生。高考的分量已经等同于古代科举制度,但是结局却并不相当,考了全省状元也不能立刻升级成宰相首辅,甚至想成为一个地方县令也不可,状元就状元,又能怎么样?!最后大学四年之后还得自己找工作,祖上有关系的还得托人情拉关系,没有关系的可以回家卖肉去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还得回家打洞。不过这样据说可以普及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修鞋的以后都是本科毕业,毕业论文题目大概是《论皮鞋与布鞋底子烂了的不同修法》。
记得高晓松主持的节目,忘了名字是什么,有个清华大学毕业生上台问高晓松自己毕业后到底选择什么职业?之后被高晓松满面不屑的臭批一通,高晓松的理论是名校生毕业之后不谈经世济民之道,也无忧国忧民之心,只知道想着先给自己找个工作。实为名校毕业生之耻辱。高晓松说的不错,完全赞同。不过忧国忧民经世济民之后呢,自己饿着国家人民不会白白给你饭吃,你还得找你爸妈回家给你饭吃,你爸妈也不可能总是给你饭吃,最后你总是不能自立,再忧国忧民也没用,最后你连自己爸妈你都养不起。
批判现代学生务实,批判精致的利己主义,这种社会价值取向是谁造就的?不是官二代,不是商二代,不是知二代,不是名二代,不工作没有人会给你饭吃,自己饿死是小,父母也跟着饿死是大。
本来想回顾一下历年十一出去玩的情形,不知怎么变成了一篇牢骚。不说也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