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又临,古都秋分,故宫正殿存处,风流难掩,倜傥依旧,千人登台仰慕。依稀可见,苍山翠谷,林木村野归路,望云上,仙姿高举,可是君乎?
故宫有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展,暇时同大漠前去观摩。自古为画家写的诗词就很少,为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写的诗词更加没有。于是东篱就敷衍了一首《永遇乐》,以纪念这位伟大画家吧。
王希孟少时在宋徽宗开办的画院里打杂,后来被宋徽宗发现其才华,于是亲自指导其画画,王希孟少年英才,18岁用半年时间画了流传画坛千古的《千里江山图》,此图长11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是古画中著名的长卷。王希孟以青绿色点染山岗,形成辉煌景象,开创青绿山水画法之先河。本画全面体现中国画“平远高远深远”的构图理念,在山水,花草,人物,云霞间包含了丰富的意境和形象。
此画由北宋书画院院长宋徽宗指导,副院长宰相蔡京为其提拔。
当时来故宫看画的人很多,故宫展厅无论从展览设计,秩序维护方面都更上了一个层次,《千里江山图》在午门正殿大玻璃柜中展出,人流排成一排缓缓流动,展厅光线暗淡,只有几个小射灯,房间冷气很足,大家都低声缓步,还有大队人在城楼下排队等待,一切都为了保护好国画。
我只想说我们今天进步了,如果这么好的画都没人来看,是民族美学教育的失败,通过悠悠千年辉煌,百年屈辱历史,这幅画能保留下来给我们现在的中国人看见,在国家首都,故宫午门正殿,真是挺令人感慨的。陈丹青先生们做的事并没有白费。
登上城楼,观看大师之国宝,自有一种敬仰之情,无论看者们是不是真的懂得国画艺术,但是至少还有一颗艺术的种子在中国这古老土壤上埋下。这是一个展览,更像一种仪式,那么多人等待,只为与悠悠千年前这位大师精神沟通。同时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脉络承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