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江湖:东篱杂文-诗酒江湖——曹植之白马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hu)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chi)。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为魏晋时期诗人曹植所作游侠篇,曹植是建安诗派代表,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诗词表达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一个白马少年的英姿及卓绝武功。

    白马装饰着金色的笼头,连翩向西北奔驰,问一下这是谁家的子弟,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青年。这些游侠小时候就离别了故乡,在边疆沙漠中扬名,平时持着宝弓,箭出尽楛木所作。控制弓弦破左边箭靶,发箭摧毁右边箭靶。仰手可以接住飞来之物,俯身又去射“马蹄”。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

    这是诗词前半部分,一位少年英雄纵马开弓的身影跃然眼前,他武艺超群,身手矫健。

    当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逐渐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传来时,少年催马跃上高堤。长驱直入平匈奴,再回师扫鲜卑。舍身面对着刀锋,性命已经置之度外。父母尚不能孝顺服侍,更谈不上儿女妻子。名字既已列如战册,就不可以再想着私利。牺牲这身躯是为国家,看待死亡就如同回乡。

    诗词第二部分表达了这些少年英雄保卫国家,勇于牺牲的志向,英雄沙场死,马革裹尸还的气度。

    该诗是曹植早期所作,其少年时代即才华横溢,诗词独步天下,从诗词中可以读出一气呵成,毫无修饰感的气势。这是一位天才诗人才能具有的气势。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四句似随手而出,对仗整齐,增强了诗词的节奏感,读来通俗而天然而成。

    曹植是魏国高富帅,其父曹操官居要职,国之肱骨。曹植年少时应过着锦衣玉食之生活,又随父行军打仗,自然会有军人气度。

    读其诗词,从内中也可观其人,诗词翩翩,其人气度也可想见,另存有一颗为国而战之心,是当时贵族子弟中优秀人才,令后人向往之。

    游侠精神存于古代诗词中,并被赞颂,可以看见当时的文化主旋律。爱国,尚武,为国而战。积极骨感催人向上,少年成名,武功卓绝,一身硬功夫,怀揣天下。一个贵族子弟写诗赞颂游侠,成为名篇流传下来,他内心的热烈与不俗的志向,对于今天膏粱之子,应自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