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江湖:东篱杂文-职业倦怠与中年危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即使再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即使再好的工作,也会有200次辞职的想法,50次摞担子的纠结……持,是最好的品质。

    忽然在网络上看见这段话,觉得甚为有理。

    人类是活生生的动物,有血有肉,并有各种感情,喜怒哀乐,当然也会有厌倦。

    一个职业无论自己喜欢不喜欢,做的时间长了,都会感觉到厌倦,就像每天都吃同样的食物,需要换换口味,不然就会味如嚼蜡,失去感觉。工作更如此,一个工作做得久了,熟悉了,就会感觉到麻木,倦怠,萎靡不振。这是人类对创新的追求,说是创新,其实就是寻求变化。

    这就是职业倦怠,与工作内容,职位尊卑,薪水多少关系不大。当然还有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么可能一直都处于倦怠状态。职业倦怠发生的例子太多了,高至皇帝,低至贫民。按理说皇帝职位之高,薪水之多,应该是无以伦比了吧,可是职业倦怠同样发生,明朝万历皇帝就是一个例子,即位前十年工作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可是万历十四年就开始不好好干,接着就不上朝余年。当皇帝如此,何况其他职业乎。

    说到这里立刻想起一个例子,毛姆写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里面以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四十岁的银行职员脱离职业脱离家庭独自去巴黎学习画画的故事,当时很令人费解,现在却能理解,职业倦怠期的一个中年男子,想脱离这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原人生理想。类似的还有日本的小说家渡边淳一。

    有时候不得不为他们惊世骇俗的举动而感叹并喝彩,同时也为那些已近中年,也许人生已经不多,可是还没有找到位置,实现理想的人们感觉到恐慌。人近中年,日将西斜,难道此生就这样庸庸碌碌而过?!

    解决职业倦怠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工作中寻求变化,工作的变化其实很容易实现,大致可以分成几种:

    第一,彻底换个工作。从内容到形式,到环境。去一个全新的行业,换一批全新的同事,完全重新开始,可是这种变化成本太高,一个人一生不能老寻求变化,特别到了一定年纪,再重新开始已经来不及了。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的能力的各种问题。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魄力像渡边淳一,高更那样,脱离旧有的环境,重新进入新的环境,职业生涯。

    第二,既然换个工作不容易,那么就换换环境,还做一类工作,这就是平时说的跳槽,换工作环境,换周边的同事。打破旧有的人机关系,重新建立新的关系,这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做的到的,人际关系建立数十年,打破重新建立,实在不舍。

    第三,既然换公司跳槽也舍不得,那么就换换同事,搭档,更新身边的同事,还在老公司工作,换换部门。这有时候也不容易,同事搭档都习惯了,和谁合适和谁不合适,也不好。

    第四,第三不好,那么只有换换办公桌,换换办公椅子,换换电脑了。这也算是更新了吧,也许如果老板同意,还可以换换工资。换换上司,这些,也许是可以更容易实现的了。

    对于职业倦怠期的人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解决这些心理上的问题,永恒,是在变得基础上的,变什么?由你自己决定。

    就像一段婚姻,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没有永恒的爱情,是双方为彼此做出了改变,才令感情得以永恒,最后两个人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已经互换成对方的性情。所以说:不变的是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