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江湖:东篱杂文-端午节及各种节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到现在突然发现每年有大量节日要过,我们这代人是在西历记年法中长大的,西历和旧历混合着过。

    西历新年第一天,是元旦,会放假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我们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家里父母说不用回了。自己过一下节就行了,然后才敢买肉喝酒,至少刚结婚时候是这样的。接着是旧历春节,传统而重要的节日,规模等同西方圣诞节。大包小包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节。

    著名诗词有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之后一般西历就过了一个多月了,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代称上元节,吃元宵饺子,春节才算真的结束,商家开市,学生开学,工人开工。通常春节会在二月。

    元宵节著名诗词有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还有宋词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三月有妇女节,女人放假半天,据说三月七日是女生节,估计是中国女生自己定的。四月附近有旧历的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四节气之一,中国四节气基本每半个月有一个,农耕时代,位于北半球的中国农民主要靠这些节日决定耕作时间,所以旧历又称为农历。四节气有字节气歌,小学四年级学自然课时候,老师就教我们背诵过,现在都记得牢固。这里就不赘述了。若不知道就百度一下吧。

    清明节一般会去祭祖扫墓,踏青,花开了草绿了。这是中国传统节日,1949年之后不被重视,后来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才重新将此节日设立起来,应该是2000年之后,胡那代领导人恢复的。

    清明诗词应是最著名的唐杜牧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能数典忘祖,这也是应该的吧,人自然不能忘记自己的来源,祖先。

    过完祖先节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国劳动人民又放假一天,可以借着春天去春游,带动经济发展。之后还有洋节闯入,妈节,爸节。这似乎合乎中国人传统习惯。这两个节日都设定在周日,目的是可以有时间陪着父母,送花。

    端午节是旧历节日,五月初五,纪念古代圣贤屈原。吃粽子是典型的饮食特征。各地还有别的风俗,南方有龙舟比赛。

    也有著名诗词应是当代诗人东篱小蚓的《端午即景》:

    “北割芦苇南采竹,糯米红枣入家厨。

    雄黄饮罢薰艾叶,龙舟赛后挂菖蒲。

    汩罗江上悲风在,子胥庙前祭忠骨。

    一年一度端午日,千古相传已成俗。”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只有儿童放假,或者举行活动庆祝,小时候都是唱歌跳舞庆六一的回忆。

    之后上半年过完,下半年还有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媒体和军队里比较重视,老百姓不放假了。然后就是十一国庆节,全国人民放假七天,出去玩。全国景点爆满,各大高速因为免费而成为停车场,据说还有国外的景点人也很多。

    九月还有教师节,比较低调,老师会收到小礼物。国庆节附近按旧历还有中秋节,经典食品是月饼,按旧历的节日也会放假,之后有老人节,就是以前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可以登高吟咏诗词。

    最著名的有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节最著名诗词应是宋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里就不赘述,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为千古名句。

    想起东篱小学四年级写的关于中秋的诗:

    “月朗星稀,光洁万里,赏月思人,泪水欲滴。”东篱也算是少年早慧了。

    之后渐渐秋色甚浓,已经越来越冷,渐渐冬意,然后就一年将尽,准备年终总结,结束一年的日子,准备新年。

    日新月异,周而复始,而我们也渐渐老去,成为时间的一个过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