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第183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谢大帅!”叛军骑兵喜出望外,立刻爬起来去收拾兵器战马。周都尉等溃卒也收拾兵器,准备跟在王洵身后浑水摸鱼。老太监边令诚见到此景,笑得愈发开心。一边在血泊中打滚,一边大声嘲弄,“哈哈,哈哈,这就是你重建起来的大唐。哈哈,哈哈,笑死咱家了,笑死咱家了!”

    “去死!”安乐侯贾昌走过来,手起刀落,砍断了边令诚的脖颈。

    王洵根本没心思再跟边令诚纠缠,此人已经彻底疯掉了,活着和死了其实没什么区别。他懊恼的是自己做事疏忽,根本没考虑到郭子仪麾下那十万回纥援军。其他各路兵马,军纪即便像神武军这般混乱,仗着安西军的军势,他还勉强镇压得住。而那十余万回纥援军,总体实力却远在安西军之上,要他如何去面对?!

    “我去找郭子仪!”贾昌拎着边令诚的脑袋,趔趄着从背后追了上来。“他既然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不能什么都不管?!这长安,毕竟还是要做都城的,倘若被回纥人洗劫一空,皇上也不会轻饶了他!”

    “我派人护送你去。无论他躲在哪里,都一定把他挖出来!”王洵点点头,板着脸答应。他不明白郭子仪为什么如此放纵回纥人,以大唐目前的实力,即便不借助这些回纥兵,也一样能将叛军慢慢收拾掉。现在可好,前门打虎,后门迎狼……

    “你也多加小心!”贾昌在陌刀手的搀扶下重新上了马背,冲着王洵低声叮嘱,“我知道今晚的事情,郭子仪跟你早有默契。但那家伙人老成精……”

    正准备多叮嘱几句王洵防人之心不可无,却见对方已经纵身跳上了一匹俘虏们献上的坐骑,朝东市方向疾驰而去。

    “唉——!”安乐侯贾昌摇了摇头,低声叹气。然后又毅然将头抬起来,挥鞭敲打马背,“你们自管去保护王节度,我出城去找郭子仪,李嗣业和李光弼,贾某就不信,我大唐的将军,个个都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

    “贾大人小心!”魏风等人答应一声,整理队伍,带领着大伙赶往东市。他们身上都穿着沉重的铁甲,走路当然不可能太快。好不容易来到了目的地,分散在城中追杀叛军的其他各顾路安西兵马也到了。大伙聚集在一起,望着被火焰烧红的北方,满脸愤怒。

    几乎四分之一个长安都被点燃了,烈火夹着浓烟,将长安照得如同白昼。火光中,众将士看见一队队回纥士卒扛着抢来的大包小裹,铜器木器,女人小孩,笑得手舞足蹈。

    “住手,住手!立刻住手。否则,格杀勿论!”宋武、万俟玉薤、王十三等人带着安西军骑兵,冲着回纥贼人大声呵斥。对方根本不肯理睬他们,直到战马都冲到身边了,才举起手中弯刀,像赶苍蝇般驱赶一下,同时嘴里叽里咕噜,冒出一串古怪的语言。

    “军爷救命!”有名衣衫褴褛的女人冲坊子里冲出来,对着万俟玉薤大声呼救。几名回纥士兵从背后追上她,先一刀砍翻,然后笑着去脱染血的衣服。

    “该死!”万俟玉薤大怒,策马过去,将行凶的回纥士卒砍倒在地。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先前对安西军不理不睬的回纥人丢下抢来的金银细软,高举着兵器,将万俟玉薤围在了正中央。

    “杀!”王洵怎可能眼睁睁地看万俟玉薤被人砍死,顾不得考虑两军冲突的后果,奋力挥手。他身后的一整团安西军弟兄早就怒不可遏,列着队伍冲上去,将围攻万俟玉薤的回纥人冲散,将自家兄弟尽数救了回来。

    附近的回纥士兵大怒,顾不得继续打劫,聚集于一处,在一名小伯克打扮的贵族带领下,向安西军发起了反攻。王洵这边无路而退,也挥动令旗,将另外三团兵马压了上去。

    虽然人数上并不占据优势,但打巷战却是安西军的特长。千余弟兄们在各级将领的带动下,结阵而进,很快,就将面前的这伙回纥兵分割成数段。被分割包围的回纥士卒虽然人数众多,然而彼此间的配合却远不如安西军熟练,战斗经验和训练水平亦与安西军不可同日而语。先是被弓箭手射得抱头鼠窜,然后又被万俟玉薤带着虎翼营砍了个人仰马翻。剩下的大半儿兵马见势头不对,惨叫一声,撒腿跑向了城外。

    “整队,沿此处向北推。把贼人赶出长安去!”既然已经打起来了,王洵就再无顾忌。干脆直接下令,以东市为起点,以冲进城中的回纥人为目标,肃清整个长安。

    “诺!”陌刀手、长槊手、盾牌手、弓箭手、骑兵、步卒、辎重兵,还有从西域一直跟着王洵回援长安的药刹水各族队伍齐声回应。高举着兵器,展开了攻击阵列。

    正在四处打劫的回纥人措手不及,被安西军压得节节败退。很快,就从东市、崇仁坊一带被驱赶了出来,一路叫骂着向长安城的西北逃去。

    王洵分出一千精锐,由宋武领着重新封锁北侧大小城门。然后追着回纥溃兵的脚步继续前推,路过东宫、太极宫、掖庭宫,一直将回纥人推到了长安城西北角,光化门附近。

    沿途不断遇到叛军和唐军在趁火打劫,也被安西军当做回纥人的同党,杀的杀,赶的赶,驱逐到了光化门外。

    本来已经束手待毙的长安百姓忽然见到有支队伍跟抢劫者打了起来,也不管他们是哪个皇帝的手下,跪倒在路边,顶礼膜拜。

    王洵无暇接受百姓们的跪拜,也没勇气接受,只管带着队伍往前推。今晚的灾难是他带来的,如果他坚持不放走叛军,长安城未必会这场浩劫。如果……

    但是,沿途景象,却打断了他的忏悔。

    皇宫没受到任何破坏,东宫、太极宫、掖庭宫完好无损。辅兴坊和修德坊受到的冲击很轻微,皇城东侧,王洵最为关心的崇仁坊,也没受到太大损失。回纥人仿佛受到过专门叮嘱般,特意避开了皇家和达官显贵们的宅邸。与皇宫距离越近,破坏越小。越远,则破坏越严重。

    一路驱赶着贼寇,王洵的眉头越皱越近。不对劲儿,这种情况肯定不对劲儿。但具体问题出在哪里,他却说不上来。偶尔抓到几个回纥俘虏,由于因为对方级别太低,掌握情报有限,也问不出个子午卯酉来。

    安西军向来不会对自己的敌人留情,转眼间,又一鼓作气将众匪徒赶出了光化门外。出了光化门,众匪徒便四散而逃。只留在满地的大包小裹,个个鲜血淋漓。

    “你拿着我佩刀进城传令,让长安、万年两县的捕快上街维持治安。遇到趁火打劫者,尽管杀。无论杀了谁,安西军都替他们兜着!”王洵接下腰间横刀,交给了护卫统领王十三。今夜的形势实在过于混乱,他不敢轻易再分兵进城清理残匪。只能把任务交给地方捕快,希望他们能看在父老乡亲们平素供养丰厚的情面上,尽起一份责任来。

    “诺!”王十三抹了把脸上的血水,领命而去。其他一众将领则整顿队伍,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刚才大伙不分敌我的一通乱杀,已经将各路友军全给得罪了。谁也不清楚,下一刻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没用他们等得太久,大约半炷香时间之后,城外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号角。紧跟着,无数灯球火把像海浪般涌至长安城下,灯海前,回纥王子叶护手持狼牙棒,怒容满面,“姓王的,有种你别躲?!”

    “姓王的出来!姓王的出来!”

    “敢作敢当,别像女人一样躲到别人身后!”自觉受到了侮辱的回纥将士们齐声呐喊,用唐言和突厥言,将挑衅的话语一遍遍重复。

    “王某就在这里!”王洵轻轻磕了磕马镫,催动坐骑向前。“请问叶护王子有何指教?!”

    他在西域威名赫赫,即便单人独骑,也让叶护王子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后者先向自家的身侧看了看,确定忠心耿耿的侍卫们都在。然后挥了挥弯刀,张牙舞爪地说道:“你家皇帝请我们前来助战,你怎么能翻脸就不认人?!我刚才至少被你杀了一千名弟兄,如果你不如数赔偿,休怪我不顾两家情意!”

    “两家情谊?!”王洵从叶护王子的话语中,听出了对方并不想跟自己拼命。愣了愣,笑着问道,“王某怎么没看见两家情谊在哪?王某刚才只是看见,你的人在我家门口烧杀抢掠。如果王某任你胡作非为的话,王某还能算是男人么?”

    “你家门口?”叶护王子也是一愣,旋即,想起了对方籍贯。作为一个读汉家书籍长大的中原通,他知道王洵作为合情合理。然而部族利益,却令他不能轻易向对方妥协。“这哪里是你家门口?这分明是叛军的老巢!敌国的财物男女,入城者皆可取之。你一个人,怎能全都占了?!”

    这是不折不扣的西域规矩,当年王洵兵进柘折,也是跟众盟友瓜分了整座城市。然而长安却是他家园所在,里边住的既不是敌国百姓,也不是异族!眉头向上跳了跳,他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即便是入城者皆有份,你也要远远排在王某身后。王某第一个打到长安城外,跟叛军大小打了近百仗,才终于将此城拿下。你跟谁交过手?杀过几名叛军?立过什么功劳?居然也敢跟王某替‘分帐’二字!”

    “你!”叶护王子面红耳赤,手中横刀来回挥舞。他虽然麾下兵马众多,杀敌数量却远不及安西军这边。对攻克长安所起的作用,更是大大的不如。这其中有安西军来得早的缘故,更大的原因却是,郭子仪一心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根本没怎么跟叛军开仗!

    既然无论按照中原的道理,还是西域道理,都占不到便宜,叶护王子索性扯下了最后一层遮羞布。“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当年你家皇帝向我父亲借兵时,曾经亲口答应过,攻陷长安城后,城池皇宫归他,里边的人和财货我们回纥随便拿。白纸黑字在那写着,莫非你要赖账么?!”

    “什么!”仿佛听到了一声霹雳,王洵的身体晃了晃,差点从坐骑上栽落下来。怪不得回纥人放火时刻意绕开皇宫及其附近的建筑,怪不得回纥人抢劫时理直气壮。原来,原来,李亨父子,早就将长安城给卖了。

    可既然朝廷已经将长安卖了,郭子仪又何必不跟自己说清楚。而是不遗余力,制造机会让安西军先入长安?!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挣扎着坐直身躯,以颤抖的声音说道:“你撒谎,郭老将军,郭老将军怎么从没跟王某说过此事。拿证据来,否则,休想进入长安城!”

    “郭子仪,郭子仪在哪?他是个厚道人,肯定不会帮着你出尔反尔!”叶护王子见王洵的表情不似作伪,皱着眉头,大声叫嚷,“你们,赶紧去找郭子仪。让他出来作证,出来替我作证。当年立约之时,他可亲眼见到了。白纸黑字,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话音刚落,灯海背后,忽然传来一阵鼓噪。随即,几匹骏马,驮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缓缓走了出来。

    此人正是郭子仪,今夜他没有穿大唐的元帅袍服,也没有携带任何兵器。像个邻家老汉般,拦在了王洵和叶护两人中间,轻轻拱手,“叶护王子暂且息怒。王节度也不要生气。都是自己人,什么事情不可以慢慢商量?!”

    “那你说,你家皇帝到底跟我父亲签没签约,收复长安之后,城内的宫室建筑归大唐,子女玉帛归回纥。签没签,签没签?!”叶护王子才不想给任何人留面子,冲着郭子仪大声咆哮。

    数万双眼睛一起转过来,转向了白发飘飘的郭子仪。老将军被众人的目光压得几乎透不过气,挣扎了几下,艰难地点了点头,低声回应道:“的确,的确曾有此约。陛下,陛下当时,也是万不得已!”

    “我才不管他是不是万不得已。签了约,就得算数!”叶护王子大声咆哮,冲着王洵手舞足蹈。

    刷!仿佛整条天河的水都倒了下来,将王洵和他身后的一众安西军弟兄淋得浑身通透。大伙只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周围的火把灯球都在不停地跳。一颗曾经火热的心脏,却瞬间变得像万年寒冰般,又冷又硬。

    大伙曾经发过誓,要在废墟之上,重建一个大唐!

    可如果重建起来的大唐,就是这般模样,大伙重建他还有什么意义?!猛然间,王洵想起药刹水畔,弟兄们那一双双无法闭拢的眼睛。还有自己曾经说过的那些豪言壮语。然后,他看到薛景仙欲言又止的面孔,还有当日秦氏兄弟那小心翼翼的神色。

    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被无边的冰冷和黑暗包围,他艰难地扭过头,看向郭子仪身侧。秦氏兄弟不敢与他的目光相接,讪讪地将头转开,看向自己的身后。

    无边的灯球火把宛若海洋,李嗣业、白孝德、王思礼、仆固怀恩、李光弼等大唐将带领着各自麾下的兵马,怒气冲冲地赶至。刚才麾下弟兄刚才受到了安西军的无差别攻击,他们必须替弟兄们讨还一个公道。

    薛景仙也带着本部兵马匆匆而来,看见王洵愤怒的目光,惭愧地将头扎进了胸口。安西军对面的兵马超过了十万,他麾下这点儿弟兄,即便冲上去给王洵帮忙,也派不上任何用场。只能站在远处,静观事态的进展。

    “二哥,二哥不要冲动。不要冲动!”又一声惊慌的叫嚷从背后传来,神武将副统领马方气喘吁吁,满脸是汗的冲到王洵身边,一把拉住他的战马缰绳,“二哥,有话好说,别冲动。比别冲动。只要咱们兄弟在,早晚能找回今天这个场子!”

    “你也知道?”王洵将目光转向他,求救般追问。

    “我,我……”马方不知道王洵在问什么,却从大伙的脸上猜到了真相。他稚嫩的面孔立刻涨得通红,摇了摇头,大声道:“我不知道你说什么?但我不是故意让你分兵的。不是,我真的不是故意让你分兵的。我只想早日救下师父,救下张探花。真的,我可以对天发誓!”

    “不用了!我信你!”王洵咧开嘴,沙哑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苦涩。他相信马方不会故意害自己,可自己麾下的精锐此刻有一半儿不在身边,却是事实。是有人利用了马方,是有人早就开始为这一刻做准备!不是为了保护长安,而是为了把阖城父老,顺利地交给回纥人做奴隶。

    “哈哈,哈哈,这就是你重建起来的大唐。哈哈,哈哈,笑死咱家了,笑死咱家了!”边令诚的笑声忽然又从他耳畔响起来,声声带着绝望。

    他想挥刀砍翻那个幽灵,可身体却像僵住了般,丝毫无法移动。他想骂郭子仪和李亨无耻,张了张嘴巴,却说不出任何话来。只觉得眼前发黑,嗓子发堵,“哇!”地一声,满口的鲜血喷射而出!

    “大将军!”

    “大帅!”

    万俟玉薤、方子陵等人快速抢出,抢到王洵身边,将他紧紧地扶住。“咱们走,咱们走,不管这里的闲事儿了。”

    “咱们回西域去,回西域去。自己过自己的好日子!”魏风、朱五一等人围拢上前,大声哭劝。

    “咱们走吧,咱们走吧。这不是咱们的大唐。皇帝老儿愿意把他给谁就给谁,与咱们没关系!”一干万里迢迢赶回来的安西老兵也满脸是泪,哭泣着劝告。

    哭声如刀,声声扎进老将军郭子仪的心脏。平素泰山崩于面前都不变色的老人脸色发红,发紫,发黑,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话可说。叹了口气,轻轻将战马拉到了一边。

    李嗣业、白孝德、王思礼、仆固怀恩、李光弼等大唐将领带着本部兵马,怒气冲冲地赶到,恰恰看见了这个情景,心里俱是一酸。再不想问王洵乱杀盟友之罪,只希望这一晚早点儿过去,早点过去,越早越好。

    “你都听到了吧。我可没有骗你?!念在你先前不知情的分上,今晚的事儿,本王子就不计较了。赶紧让你的人闪开,本王子要亲自去清点战利品!”回纥王子叶护得意洋洋,刀尖前指,非常大度地向王洵表示既往不咎。

    这番好心,却没换来“应得”的回报。只见王洵慢慢地直起腰,慢慢地抹了把嘴角的血,慢慢地推开搀扶着自己的亲信,然后扬起头,大声冷笑:“你说的是李亨?他,有何资格把长安卖给你!”

    “你……?”不但叶护王子,其他刚刚赶到附近的众位唐将也愣住了。安西军先前虽然兵骄将横,但毕竟还奉大唐的号令。可现在,王洵居然直呼皇帝陛下之名,造反之心昭然若揭。

    “这长安,不是李家的私产。大唐,亦不是!”王洵伸手向腰间摸了摸,没摸到自己的横刀。转头,将魏风手中的陌刀抢了过来,单手斜挑,“王某才不管谁许的你,签过什么约!这里是王某的家,想要杀人放火,就得先从王某尸体上踏过去。”

    “你……?”叶护王子又是一愣,立刻就想下令进攻。猛然间想起对方在西域以六百人灭一国的战绩,犹豫了一下,将目光转向郭子仪。

    郭子仪仿佛也没料到王洵的反应是如此激烈,弯下腰,不停地咳嗽。叶护王子在老狐狸那边找不到帮助,将目光又转向李嗣业、李光弼等,“他刚才的话,你们可都听见了?!他是要造反啊,造反啊,你们没听见么?”

    李光弼、李嗣业等人面面相觑,谁没有勇气,回应叶护王子的话。然而,却更没有勇气,对王洵刚才的言语表示赞同。

    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王洵咧嘴而笑,露出满口的猩红,“王某再重复一遍,这长安,不是李家的私产。这大唐,亦不是一家一姓之大唐。这里是王某的家,谁想要杀人放火,就得先从王某尸体上踏过去。”

    说罢,他再不管对面任何人的脸色,高举陌刀,大声喝令:“安西军,准备接战!”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龙吟般的角声从军阵中响起,缓缓响彻整个长安。

    “呜呜,呜呜,呜呜——”回纥人以愤怒的角声回应,整个队伍迅速收拢,呈攻击阵型。

    “呜呜,呜呜,呜呜——”马方离开王洵身侧,快速走向自己的神武军。

    “呜呜,呜呜,呜呜——”薛景仙将手举起来,满脸凄凉。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愤怒的角声从各路唐军中响起,李光弼、李嗣业、白孝德、王思礼、仆固怀恩,一干老将新锐们,缓缓拔出横刀,犹豫着,迟疑着,不知道该将刀尖指向哪方!

    风乍起,火光照亮天,照亮地,照亮一面面写着“唐”字的战旗,照亮旗帜下每个人的眼睛。

    尾声

    秋天的长安,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刻。

    沿着朱雀大街两侧,枫树的叶子由绿慢慢转黄,又由黄慢慢转红。最后,那耀眼的红色陡然一跳,于边缘间再添一层薄薄的鎏金。整个城市登时就变得金碧辉煌,就像被罩在云霞里般,如梦似幻。

    曾经被战火熏黑的墙壁,被重新粉刷得干干净净。曾经被人血染红的街道,也被洗得不留任何痕迹。那些被乱军拆除了的,烧塌的舞榭歌台在废墟中重新拔地而起,见证着中兴时代的开始,见证着盛世的重新到来。

    只是,这精雕细琢的长安,与昔日的长安,总差着那么一点儿滋味。再不见妙龄女子大方地掀开车帘,在街头走马观花。亦不见怀春少年,站在路旁,一手持书,一手提篮,双眼却紧盯着滚滚红尘。

    连平康里的歌声都少了往日的平和欢快,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幽怨,几分凄厉。闻者写几个字,题几句诗,端起杯子来,却照见了眼中的愁绪,挥之不去!

    “天凉了——!”酒客放下杯子,低声长叹。仿佛冬天一致,长安就再也不会转暖,春风就永不回头。

    “是啊,凉了!”临风楼二楼雅间,几个酒客一边喝着新醅,一边苦笑。绿蚁的味道,肯定远不如兰陵醉。可这时节,有的喝就很不错了,谁还能挑三拣四。

    拜某位没来由发飙的莽夫所赐,这座临风楼侥幸逃过了一年前那个血与火之夜,没有被乱兵烧成白地。长安人爱屋及乌,令临风楼转眼身价百倍。但是,当年在此留下痕迹的那些人,却大都成了传说。

    公孙大娘和白荇芷不知所终。有人说去了西域,也有人说曾经在南海看到她们的踪影。小张探花、雷大侠与睢阳城俱殉,成就了一篇千古传奇。就在睢阳城破的第三日,从长安绕路赶来的安西军就抵达了睢阳城下,令狐潮、杨朝宗等叛将被赵怀旭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逃走。整个淮南和江南,都重新转危为安。但是,赵怀旭将军却没有加入对叛匪的追杀,调转头,向西绝尘而去。

    这股力量看似微不足道,却令朝廷士气大丧。虽然在郭子仪的努力下,联军趁势光复了洛阳,可自家也成了强弩之末。紧跟着,就是邺郡惨败,几十万兵马一溃千里。若不是史思明忙着跟安庆绪争夺叛军统治权,恐怕刚回到太极宫内没几天的大唐皇帝陛下,又要谁都不告诉,悄悄地巡游西北了。

    到了此刻,朝廷才终于想起某个人的好处来。又是下旨加官进爵,又是派使者好生安慰。却再也没能追得上对方脚步,望着已经开始飘雪的大漠,无功而返。

    失望之余,满朝文武,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遗忘。假装某些人从没出现过,假装某块被隔离在回纥人国度之西的飞地,从来没归属过大唐版图。反正,从太宗皇帝开始,史书也不是被改过一回了。既然大将军李孝恭的战绩都能硬安在李靖头上,刘黑闼造反的责任也能让隐太子李建成来背,抹去某个的事迹,又有何难?

    只是,书可以抹,可以删,这人心,却着实难以把握。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记起,长安城的临风楼里,还留着一段佳话。于是,这座幸存在来的小楼,便成了长安人眼中最热门的地方。上楼观赏张巡的墨宝,得提前半个月。想雷万春的剑痕下摆酒席得排到明年。即便把酒席设在张巡墨宝的隔壁,也必须付出两万钱的定金。付得晚了,照样排不上号。

    今天在隔壁房间吃酒的,是孙仁宇孙大老爷。此公本来是长安城内一个不入流的县尉,也不知道祖上什么时候积了德,居然被京兆尹崔大人看中,破格提拔为县令。随后又在县令位置上表现卓越,才一年时间,就直接外放了太守,赶赴任河南上任。

    野狗窝里猛然跳出只麒麟,长安城的大小捕头都觉得脸上有光,赶在孙大老爷上任之前,托人在临风楼二层找了个雅间,为老上司设宴践行。

    孙仁宇也不敢跟老朋友摆什么新晋太守架子,大大方方前来赴宴。酒喝多了,说话的嗓门自然也就高了起来。

    “大人的那位表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众捕头对孙仁宇飞黄腾达的原因心知肚明,虽然不敢乱发议论,话里话外,却总想套问些内幕消息。一方面是为了以后向其他人炫耀,另外一方面,也是受了亲朋故旧所托。

    “应该,早到家了吧!”孙仁宇轻轻托起一盏酒,微笑着回应。“那段路他已经走过一次,况且麾下的弟兄也非常得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