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美德:仁-范例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本辑所选正是作为中国人道德脊梁的行为故事。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道德上的崇高。这些故事不过是古往今来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中国人的行为范例之沧海一粟。虽然他们的行为有其时代的烙印和局限,但正因其为后人立德,故而获得了不朽的意义。

    行仁之政——齐景公

    齐景公是历史上出名的行仁之君。他听取群臣的谏言献策,以仁治国,终成一代明君。

    景公在位期间,曾有一年接连下了三天大雪而不见晴。景公身披白色毛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见景公,站立片刻后,景公说:“真奇怪呀!大雪纷飞下了三日,但天气却不寒冷。”晏子问道:“天气真的不寒冷吗?”景公笑了。晏子接着说:“据我所知,历代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时,能想到挨饿的百姓;自己穿暖时,能想到受冻的百姓;自己生活安逸时,能想到劳苦的百姓。而您现在却不懂得这些啊。”景公听了以后,非常惭愧,他急忙对晏子说:“您说得有理,是我考虑得太片面,忘记了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我听到您的‘教诲’了。”于是,景公下令取出库中皮衣,开仓放粮,救济那些挨饿受冻的百姓。孔子听说此事后称赞道:“晏子是能表明自己意愿的臣子;景公是能实施晏子仁政思想的君主。”

    还有一次,齐景公与一些大臣、官员到寿宫去游玩。无意间,景公看到一位老者,面黄肌瘦,背着一大捆木柴,像是饿了很久的样子,显得疲惫不堪。景公看了,心里很难过,觉得他非常可怜,于是长长叹了一口气,交代相关官吏将这位老者收养、照顾,免得他再劳累受饿。晏子在一旁,见到景公怜悯老者,便上前称赞说:“臣听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如今君王能怜爱老者,将恩惠广施百姓,此乃治国之本啊!”齐景公听了晏子的称赞,心里非常高兴,不觉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晏子见了,便进一步说道:“圣明之君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看到有一人受苦,便会想到其他人。如今,臣请求君王下令,凡国内年老、幼弱等无助者,还有像鳏夫、寡妇没有家室的,派各地官员调查清楚,然后给予他们妥善的安排与照顾,以此来广施君王的恩惠。”景公听了晏子的建议,更加欢喜,马上答应下来,说:“这样真是太好了,就照您说的去办吧!”于是,在晏子的劝谏下,齐国内年老、幼弱的人得到扶养与照料,鳏夫寡妇也重新有了家室,人民生活更加安定,国家上下一片和乐,大家因此都很感念君王的恩德。

    关于景公善于听取谏言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景公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正是因为他善于体察民情,采纳群臣建议。如果齐景公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办事,那么他便容易从一己出发,不顾百姓安危,继而作出错误的决定,毒害百姓,最终落得桀纣的下场。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善于采纳群臣谏言才会全面地考虑问题,不至于顾此失彼。

    “誉满杏林”三国名医——董奉

    三国时代,吴国有一位名医叫董奉,字君异,福建人。他医道高明,医术精湛,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董奉医德十分高尚,治病救人不取分文,只是有一个很特殊的要求:凡治愈一个重病患者,希望病家在他的房屋周围栽种五株杏树;治愈一个较轻的病人,则希望病家栽种一株杏树。多年以后,董奉的房前屋后杏树成林,达十万株之多,春天到来繁花似锦,春色满园。杏黄时节,硕果累累,百里飘香。董奉自居杏林之中,淡泊宁静,飞禽走兽游戏林间,真正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杏树结果之后,董奉就在林中建了一间简易仓房,放一容器在仓中,告诉大家:有想买杏的,等量的谷换等量的杏,自行取去,不必通报。常有人贪心,用少许的谷来换更多的杏,这时,杏林中就会有虎出来吼叫、驱逐。换杏的人急忙提着杏跑回家,一称量,提回的杏还和提去的谷物一样重。如果有人偷杏,老虎就会把这人赶到家咬死。家里的人知道他偷杏后,就把杏提去还给董奉,叩头悔过,回到家后,被咬死的人又活过来。这样,每年以杏换得大量粮食,董奉就用来救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

    一天,董奉纵入云里,不知所终。妻女秉承他的志愿,依旧卖杏救贫,有偷盗欺瞒的人,老虎就会出来驱逐。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仙去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杏林”一词也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像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出于人们对董奉的崇敬与爱戴,“杏林”也慢慢成为对中医的誉称。

    以己正人,庇荫子孙——范纯仁家风

    范纯仁作为名臣之后,承袭祖风,一生以“仁”释行,无论面对政敌的暗箭,还是亲人的误解,皆以仁心仁行感召对方,化戾气为祥和,治教一方百姓。

    范纯仁是宋代文豪范仲淹的次子,人称“布衣宰相”。范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从布衣到宰相,廉洁勤俭始终如一。他曾经说:“我平生所学,得益‘忠恕’二字,一生受用不尽。以至于在朝廷侍奉君王、交结同僚朋友、和睦宗族等,不曾有一刻离了这两个字。”他常常告诫子侄辈说:“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的人,要求别人时却是明察的;即使是聪明人,宽恕自己时也是糊涂的。如果能用要求别人的心思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宽恕别人,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达到圣贤的境界。”他的弟弟范纯粹在关陕一带做官,纯仁担心他有与西夏作战立功的心思,就给他书信说:“大车与柴车争逐,明珠与瓦砾相撞,君子和小人斗力,中原大国与外来小邦较胜负,不但不可胜,也不足去胜;不但不足胜,即使胜了也无所谓。”亲族中有向他请教的,纯仁说:“只有勤俭可以帮助廉洁,只有宽恕可以成就美德。”那个人将这句话写在座位旁边。

    范纯仁出任庆州知州。当时秦中一带正遭饥荒,他自行决定打开常平仓放粮赈济灾民。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范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来查办。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他。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他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风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之,恐怕那里需要整治的违法乱纪事情不能穷尽了。”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不能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原因啊。”有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之类的人,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纯仁说:“为什么不让这些人保释后缴纳呢?”通判说:“这些人如果被释放,就又会作乱,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纯仁说:“依照法律,他们罪不至死,却因这样的意愿而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遂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范纯仁凡是举荐人才,一定凭天下公众的议论,那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纯仁所推荐的。有人说:“担任宰相,怎么能不罗致天下的人才,使他们知道出自自己的门庭之下呢?”纯仁说:“只要朝廷用人不遗漏正直的人,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推荐的呢?”

    范纯仁的家教德风,承传范氏家训,并以此训示后人,其仁之行,足以表率。

    仁恕雅量的君子——韩琦

    韩琦任官时,对上敢于犯颜直谏,诤言谠议;对下能以仁德示人,其身教言行,无不感化来者,使之追求获得君子的品德。

    韩琦是北宋名将,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韩琦镇守相州时,因为祭祀孔子庙住在官府。有一个小偷走进房中,拿着刀对韩琦说道:“我不能养活自己,所以向您求助。”韩琦说:“案桌上的器皿可以值不少钱,都给你吧。”小偷说:“我想割下你的头,献给西边的契丹人。”韩琦当即伸着脖子让他杀头。小偷叩头说:“听说你的度量很大,所以来试试你。案桌上的器皿我拿走了,希望你不要将此事说出去。”韩琦说:“我答应你。”他真的始终没有告诉别人。后来,这个小偷因为犯了其他的事被治罪将要被杀头,在刑场上他说了这件事的详细情况。他说:“我担心我死后,韩魏公的德行没有人知道,所以要说出来。”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有人献上两只玉杯,说:“这是种田的人在破坟中找到的,里外都没有瑕疵,是绝世之宝。”韩琦用白金酬谢献杯的人,对玉杯十分喜爱。每逢召开宴会招待客人,他都特别摆一张桌子,上盖锦缎,把玉杯放在上面。一天,招待管理水运的官吏,韩琦准备用这两只玉杯装酒,招待客人。可是一位侍卒不小心撞倒了桌子,两只玉杯都摔碎了。客人都很吃惊,那位侍卒也伏在地上等候惩罚。韩琦脸色不变,笑着对客人们说:“任何物品的毁坏,都有一定的定数。”过了一会儿回头对那位侍卒说:“你这是失误造成的,并不是故意的,有什么过错呢?”客人都对韩琦宽厚的德行和度量佩服不已。

    韩琦一生心怀公平地待人接物,从来不过分苛求人事。在他当政期间,读书人每天拿着自己的文章奉献给他。凡是他认为作品好,便抄写录存经常诵读,钦佩之余,说:“我韩琦赶不上人家的文才。”凡是他认为作品不好的,就亲手把这类文章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听到他人有善事便欢喜庆贺,赞叹欣赏,说:“这是个正人君子呀!”听到别人犯了过错,便把手放在胸前长久地叹息,说:“这人平常很好,怎么会有此过失,会不会是传话人传错了。”有人告诉韩公说:“能表彰好人,也能惩处恶人,才有君子仁人的公正平和的心理。公总是赞叹而没有批评,这不能算是正直的道理。”韩公说:“当今人才辈出,大加奖励提拔都恐怕不能振兴,怎么能容许稍微出现挫抑人才的做法。而且,君子和小人哪个朝代都有。如果对恶人恶事处分过于严厉,就阻塞他们改恶从善的道路,就会使恶人自暴自弃。我身为宰相,要为朝廷培养人才,所以我看待别人的得失,就像看待自己的得失一样。大体应当这样,怎么能同乡野阉畜生的做法那样一割了事,或像一般人那样随声附和,取媚世态呢?”指责韩公的人又惭愧又佩服他。

    韩公后来五福齐全,儿子封了王爵,女儿做了皇帝的妻子,子孙为官,世世代代门庭繁盛。一直到南宋末年,还有做朝廷大臣的韩氏子孙。

    平民慈善家——柳毓富

    家住朝山街社区的58岁“济南好人”柳毓富在当地享有盛名。从1984年收养第一个孤儿起,近三十年来,她已收养了四个孤儿、三个残疾人,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直到现在,她二十多年前收养的聋哑人还跟着她生活。

    柳毓富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苦难。二十多年前,丈夫突然离世,留下了两个孩子尚未成年,为了独自撑起这个家,她四处打零工、拼命赚钱养家,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苦日子让她明白,对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来说,雪中送炭是多么的重要。从此以后,柳毓富看报纸看电视的时候,便开始留意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她曾经给南部山区的孩子捐书,帮助毁容的河北姑娘王洁,到麻风病房给两位结婚的病人送婚纱,认孤儿大学生为干女儿……有人曾专门给柳毓富算过这些年行善走的路,累计起来有好几万公里;而她帮助过的人,更是有近千人,在这其中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柳毓富的名字,救助对象或家属要她留下名字时,她也多是摇头,说没必要。

    在得知享誉山东的“流浪儿之父”郑承镇生病住院,而收养的孩子们无人照看后,柳毓富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孩子们的责任。她连续三个月风雨无阻每天赶到郑承镇家为孩子们做午饭,而且总是看孩子们吃完才离开,自己却从来不在那里吃一口饭。到了8月中旬,柳毓富突然患上热伤风,每天都要到医院打吊瓶。可为了不耽误给孩子们做饭,她都是早早去医院,打完吊瓶再去市场上给孩子们买菜。往往是在她坐了七站公交车到达郑承镇家时,手上的医用胶布还没除掉。当柳毓富知道孩子们没在饭店吃过饭时,2011年的中秋节前,她早早联系好酒店,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吃月饼拉家常,过了一个热闹而温暖的中秋节。孩子们喜欢黏着柳毓富叫“柳奶奶”,柳毓富也喜欢抱过孩子们亲昵地叫他们“宝贝”。

    在郑承镇病重期间,柳毓富带着两个孩子到医院看望他。一见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的郑承镇,柳毓富就笑着告诉他,孩子们现在都非常懂礼貌,学习也很好。“我天天给孩子们做饭,照顾孩子,您还满意吗?”柳毓富笑着问了一句。她刚说完,郑承镇就哭了,握住柳毓富的手不停流泪,努力说出了几个字:“谢谢你。”两个好人简单握了握手。对柳毓富来说,这次握手是一种承诺,而对病重的郑承镇而言,这更像是一种托付。

    2012年的母亲节,好人柳毓富由于多年奔波在慈善事业中,病倒了。生病住院期间,她的病床前堆满了康乃馨。每天从早到晚,总是会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过来看望柳毓富,有的刚打开病房门,看到正在输液的她就心疼地哭了。一对青岛姐妹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柳毓富的报道,立即坐火车赶到了济南,下车后直奔齐鲁医院,看望曾帮助过她们的柳阿姨。一位淄博的小伙子一直在病房里忙前忙后,柳毓富怕耽误他工作,撵他走,小伙子急了,诚恳地说:“柳妈妈,你帮助别人,你病了,我还不能陪陪你吗?”直到5日晚上10点多,小伙子看着柳毓富打完吊针才离开医院。其实,对那些接受过她帮助的年轻人来说,柳毓富是他们的又一个妈妈。

    每来一个似曾相识的人,柳毓富的脑子里就会像放电影一样,回忆起一段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情节,要么是多拿出了一双筷子一个碗,让饥饿中的孩子吃了一顿热饭;要么是抽空给贫困家庭送去了几百块钱,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还可能是给无助的人说了一两句鼓励的话,给他们打打气。时间久了,很多故事已经淹没在寻常的日子里,柳毓富再怎么努力回忆,想起的也只是一些片段。柳毓富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一点热心肠,能让受过帮助的人在心中惦记这么久。

    因为她的无私付出,在《齐鲁晚报》发起的“2010感动济南年度人物”大型公益评选中,柳毓富获得提名奖,她的名字前面总是被冠以“济南好人”的称呼。

    一碗面感动一座城

    2013年1月28日中午12点,郑州市郑密路沁河路交叉口的“李记卤肉刀削面馆”生意火爆,店内的八张桌子都挤满了顾客,门外人行道上的九张临时桌子也挤满了顾客,还有一大批后来的顾客在门口排队。场面十分震撼。

    前几天生意还冷冷清清的面馆为何一夜之间会变得如此火爆,这其中的秘诀仅仅是一条爱心微博。

    “想请大家帮帮忙,最近查出得了骨肉瘤,很是沮丧,我的家庭不是很好。开了个餐馆,现在要用钱,只是想在西郊居住的群友在闲暇时要出外吃饭时,可不可以来我家餐馆吃面?这样我妻子会多赚一些钱。我们家还有一个小女孩,女儿很可爱,从出生都是我把她带大的,我太爱她了,很不舍得离开她。所以想请就近的朋友要是外出吃饭,能来我家餐馆用餐,餐馆位置在郑密路沁河路口西50米李记卤肉刀削面。我在这里拜谢了!”这是网友“孬蛋”在河南《东方今报》“爱心顺风车”官网上发的一则求助帖,帖子标题是“一位父亲的卑微请求:请大家帮帮我”。正是因为这个微博在网上出现后,众多爱心市民带来的“一碗面的温情”不断汇聚到郑州这个偏僻的面馆,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着浓浓的爱意。爱心食客呼朋唤友前来、三番五次再去,甚至端着自家的锅去买面,没地儿坐就打包走,饿着肚子义务当传菜员,还有不少人吃完面后将数张百元钞票放在碗底下悄悄离开。

    求助的网友“孬蛋”是42岁的郑州人李刚,他和妻子井敏育有一个3岁多的女儿。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李记卤肉刀削面”面馆,李刚出技术,朋友出资金。面馆只有80平方米,平时只卖一些小菜、刀削面、砂锅菜和炒菜。此前,夫妻俩在路边卖了四年烤串儿。去年夏天,李刚被确诊患了骨肉瘤,住进了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骨肿瘤科副主任王顺利介绍说,李刚患的骨肉瘤属于一种恶性肿瘤,通俗讲就是骨癌,治疗方法是化疗、手术。“下一步准备做手术,把瘤切掉,换一个人工的半骨盆,手术需要10万元,后期化疗还需10万元。李刚急需手术,如果不手术,前期化疗会前功尽弃。”

    “刚开始知道得病时,就想着妻子女儿怎么办,我一开始瞒着家里人,可他们还是知道了。若不是因为丫头,我就想这么算了!”李刚说,他39岁才有女儿,看着女儿在他病床的另一头睡着了,他都会心痛。“若自己‘算了’,谁来照顾女儿?”

    万般无奈之下李刚想到了网络的力量,便开始尝试在网络上发微博求助。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抱太多希望,只是想着这样做能帮助妻子卖些面多赚点钱,使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而且,他也不断声明自己的初衷与炒作无关,只是店铺无法转让,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绝对不会利用公共媒介麻烦大家。

    微博发出的第一天,第一波爱心便涌向李刚。郑州爱心顺风车网友自发筹款逾6000元,并送去牛奶、衣服等物探望李刚。当晚,《东方今报》社会新闻部主任刘克军发出一条微博,替李刚呼吁“可不可以来我家吃碗面”。郑州市政府网站官博“郑州市政府网站”立即转发支持:“这种诚实,小编无法拒绝。吃面去。”数以千计的网友回应“我去”。接连三天,李刚的“李记卤肉刀削面”面馆生意爆棚,一碗面的温暖感动了一座城。这一切,让李刚的妻子井敏感到特别温暖。“我大致算了一下,从23日至27日晚上7点,我们面馆卖出近1000碗面,几天的营业额加收到的捐款是51070元,这还不算银行卡上收到的捐款。”井敏说,“很多爱心人士来面馆帮助我,很感动。爱心人士也说帮我们保住店,保住以后的生活来源,我们就撑到现在。我现在就想着多卖碗面,多挣点钱,给老公治病。”

    面对大家如火般的热情,李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我最早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多来吃碗面。现在整成了捐款,是谁的钱将来要还;如果找不到捐款人,咱就回报社会,毕竟谁的钱都来之不易。”

    简单的一条微博,却发动了全城的爱心。吃一碗面,让妻子多赚点钱,这种真诚,突然就像一颗炮弹,击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社会各界的爱心让人动容,一碗面温暖了整个冬季,一碗面温暖了人间真情。

    “板凳妈妈”——许月华

    许月华,自幼失去双腿,两张小板凳是她行走的工具。身体残疾的她不甘心成为社会的累赘,从一名被供养的重度残疾人练习用板凳“走路”,逐渐自理,然后帮忙照顾孤儿,她还是福利院不拿报酬的编外保育员,陪伴孤残儿童走过了三十多个春夏秋冬。如今,她已经成为一百三十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在湖南湘潭的街头巷尾,人人都知道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有一位善良而坚强的“板凳妈妈”。

    “咚—咚—咚—咚”当熟悉的板凳声在走廊中响起,刚午休完毕的孤儿们一下子从走廊那头迎面跑出来,“娭毑!娭毑!”(湖南方言,娭毑意为奶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绕在许月华的身边,许月华笑着拿出准备好的香蕉分给孩子们。原本安静的走廊瞬间热闹了起来。

    许月华已经在福利院工作几十年了,这期间她已记不清一共照顾过多少个孤儿。她的同事保育员刘阿姨介绍说,许月华年轻的时候是福利院的主力军,一个人都能同时照顾十几个。现在因为她年纪大了,还有肾结石、胆结石等一身毛病,照顾孩子的工作由年轻人接手,她有空就会来院里帮忙,陪孩子们玩。

    曾经有很多人追问许月华为什么不计报酬地来照顾孤儿们,许月华总是淡淡地回答:“因为他们都没爹没妈,大多数都有残障,太可怜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许月华没说,那就是,她一直认为那些孩子跟自己同病相怜。

    许月华1956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板塘乡,1岁丧父,12岁丧母。就在母亲去世那年,为了生计,她偷偷跑到铁路上捡煤渣,不幸被火车轮夺去了双腿。她曾经抱怨过上天不公,也差一点用一根麻绳了此残生。1973年,17岁的她被接到了社会福利院,重度残疾的许月华决定向命运挑战:“我要活下去,我不甘心当社会的累赘,我绝不低人一等!”

    没有双腿的她开始用两个四脚板凳支撑着,学习用手挪动板凳向前“行走”。板凳“走路”谈何容易?摔跤、受伤,再摔跤、再受伤。一个多月时间,许月华靠着两个小板凳学会了“走路”,学会了照顾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每天天一亮,许月华就开始奔忙于福利院幼儿园的各个房间,撑着小板凳,为孩子们缝补浆洗、纳鞋底。福利院离医院较远,孩子就医十分不便,许月华便四处学习病症疗法,手把手为生病的孩子诊治。在她的抽屉里,塞满了金银花等中草药,止泻的、退烧的、止痛的……许月华渐渐成了福利院的“儿科医生”。这么多年来她总是这样告诉自己:“这些可怜的孩子没有妈妈,我就是他们的妈妈。”据湘潭市社会福利院统计,三十多年来,她一手带大的孤残儿童有130多人,最大的现在有四十多岁,她的板凳也用坏了40多个。如今,他们不少人都已成家立业,在填履历表时,在“母亲”那栏里,写的都是同一个名字:许月华。

    2012年9月,许月华的老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许月华一边照顾老伴,一边还思念着福利院的孩子们。她说:“快中秋了,我昨天做梦都梦到了福利院的小朋友。不知他们都吃上月饼没有。”其实,在许月华心中,她早已将这些孩子们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最不舍的牵挂。

    2010年许月华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她被评为全国“十大责任公民”,荣获央视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2012年春节,她还受邀成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做客嘉宾。2013年3月19日,“板凳妈妈”许月华参加了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并荣获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成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人物。

    为救白血病男孩推迟婚期的好姑娘——向雪敏

    在得知自己的骨髓与男孩的配型成功后,恩施土家族姑娘——28岁的向雪敏在丈夫陪伴下,连夜从恩施赶到同济医院,中午便在血液科注射了第一针动员剂。她说:“办婚礼的好日子多的是,可患者不能等。为救人一命推迟婚礼,值得!”孩子的父母更是非常感动,表示一定要给予向雪敏应得的报酬,但向雪敏和家人都坚定地拒绝,他们一致认为,帮助别人,特别是救人性命是一件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并不是买卖和交易。

    向雪敏是湖北建始县花坪乡人,读高中时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2005年7月,她收到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录取通知书,可家里无力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她不愿放弃“大学梦”,决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并通过勤工俭学挣生活费。除此之外,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还组织捐款,帮她顺利完成学业。得到如此多的帮助后,向雪敏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从此,向雪敏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回报社会。2005年10月起,她每隔半年献一次血,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2年初,向雪敏认识了比自己大五岁的陈武,相识35天后,两人领了结婚证,当了一回“闪婚族”。随后两人把婚礼定在了2013年1月4日,寓意“爱你一生一世”。

    但在2012年11月9日,正筹备婚礼的向雪敏意外地接到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电话,她与苏州一名16岁的白血病男孩配型吻合。她想都没想,当即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她当天就告诉陈武:“我们1月4日不结婚了,让爸妈再选个日子吧。”面对妻子突如其来的变化,陈武被搞得一头雾水,他说“我先还以为她在开玩笑”。但在得知向雪敏为救人推迟婚礼时,陈武理解地说:“无论你作出什么选择,我都站在你这边。”这样,得到了家人和丈夫的支持后,向雪敏立即奔赴医院,配合医生做各项检查。向雪敏无怨无悔地做这件事情,没要丝毫报酬,甚至牺牲自己原定的大有深意的婚期,她丝毫没有后悔。她认为,这个社会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自己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既然自己得到了社会的帮助,就有义务传递爱的接力棒,将这份带着温度的爱心传递下去。这样社会才会有爱的能量,受到帮助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11月24日,向雪敏分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地挽救了男孩的生命。在得知男孩可以继续活下去时,向雪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向雪敏的事迹立即传到了邻居、亲人以及同事的耳朵里,他们都受到了感染,最近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希望将来能够有机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向雪敏身上我们看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草原曼巴——王万青

    他,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待就是42年,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书写了一段藏汉人民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王万青是上海人,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王万青就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地区工作,毅然决然地到阿万仓卫生院工作。据统计,在长达20多年的工作时间里,他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克服各种困难,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生命垂危的患者。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后,他开展的许多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的空白。

    王万青高度重视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此,他和藏族妻子凯嫪一起起早贪黑,逐一给当地牧民实施预防接种。由于各方面条件的落后,交通设施也不发达,接种的工作对王万青而言是件费时费力的重体力消耗。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1981年他一人独立完成了全乡布病普查任务。因流经阿万仓乡地域的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为了开展计划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正是因为王万青的艰苦付出,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玛曲县乃至甘南藏族自治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

    现在,王万青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玛曲草原,可以说他把一生甚至全家人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坚持经常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并经常在家里给上门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他这种大公无私的举动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曼巴(好医生)”。他的这种扎根玛曲高原、情系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仍传为佳话。

    回忆当年,他只身打马赴草原,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他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这便是一名医生最感人的职业道德。春风今又绿草原,我们相信曼巴的故事还会有新的版本,并不断流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仁爱之人必有感恩之心。一对年轻夫妻曾在最艰难落魄的时候接受过一对老年夫妇的一饭之恩,几年之后,得知这两位老人孤苦无依的年轻夫妻俩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两口儿的责任,用实际行动上演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人故事。

    1992年阳春三月,贵州省兴仁县刚结婚的25岁农村青年余永庄、韦一会夫妇外出打工,在被喻为“煤海”的安龙县龙头大山,不但没有找到工作,随身携带的一千多元钱也被三个歹徒洗劫一空。

    夜幕徐徐降下,在空旷的矿山上,听着呼啸的山风,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无助,禁不住抱头大哭……一位正赶牛下山的老人轻轻地拍了拍余永庄的肩膀:“娃,哭啥子?”听着这既朴实又厚重、温暖如父爱的声音,余永庄抬起头来,向老人诉说了他们的遭遇。

    “我家住在山下,你们可以先到我那里住下。”老人同情地说。余永庄夫妇随着老人下山,来到他的茅屋里。交谈中,余永庄得知老人名叫黄选文,已经70多岁了,他老伴名叫李桂兰,小他两岁。李桂兰端出热气腾腾的晚餐,还专门给他俩各煮了一碗暖身子的荷包蛋。两天一夜没吃上一口东西的余永庄夫妇埋头一阵狼吞虎咽,吃着吃着,泪水落了下来。余永庄握着黄选文的手说:“黄伯伯,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顿晚餐。”

    第二天,黄选文放下手中的农活,带着余永庄夫妇上矿山找工作。有当地人出面,二龙山煤矿收下了他们,余永庄下井采煤,韦一会在井外打杂工。

    余永庄夫妇由于忙着打工挣钱,很少下山看望黄选文、李桂兰两位老人。偶尔下山一次,李大娘总是忙前忙后给他们烧水做饭,热情得像久别在外的亲人回家团聚。身处异乡的余永庄夫妇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真情。

    1997年12月,打了五年工的余永庄夫妇有了五万多元积蓄,准备返回家乡另谋发展。临行前他们到小镇上买了大包小包的食品来向老人告别,推开门,眼前是一片凄凉的景象:两位老人瘫痪在床,痛苦地呻吟;屋里没有火,缸里没有水,锅里也没有米……黄选文紧紧地拉住余永庄的手,老泪纵横……

    原来,夫妇两人同时患了脑血栓瘫痪在床。养子此时翻脸不认“爹娘”,将秋收的粮食全部卖掉后,扔下二老带着妻子走了。老人万念俱灰,两次互相抱着滚到门前的堰塘以求一死,都被人及时发现救了起来……

    余永庄夫妇赶紧生火烧水给两位老人洗澡、做饭,之后又跋涉二十多公里山路,赶到镇医院给老人开药。

    余永庄原打算第二天启程回家,这下却犹豫了。他想,要想“缝补”老人那颗破碎无望的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儿女之孝,使老人安度残年余生。他对妻子说:“干脆我们留下做他们的儿子和媳妇吧?”

    “你和我想到一块儿了,我也放心不下两位老人。他们对我们有恩,我们不能忘恩呀!”

    推开黄选文家的柴门,余永庄拉着妻子来到两位老人的床前:“爸爸、妈妈,以前你们待我们如亲人,现在我们来给你们做儿子、媳妇,为你们养老送终!”老人愣怔半晌,哆嗦着嘴不知说什么好,两行热泪长流不止……

    余永庄夫妇取出五年来打工挣的五万元钱,找来板车将两位老人抱上车,余永庄在前面拉,韦一会在后面推,踏上了一边打工为生,一边四处寻医为老人治病的艰难路。

    一晃两年过去了,这期间余永庄夫妇拉着两位老人跑遍了周边的大小医院。又过了半年,在一名老医生的独到治疗和韦一会的精心护理下,两位老人竟都奇迹般地能下地了!

    两年之后,两位老人在余永庄夫妇的孝养之下,走完了漫漫人生路,先后离世。送葬那天,余永庄夫妇行孝子之礼,眼里噙着泪,三步一跪,一直跪到巍巍的云盘山极顶……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人人都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余永庄夫妇的品行,高如云山。

    人民的好公仆——陈淳

    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爱胸怀,一心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是百姓心中“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如果没有陈淳,俺们现在还不知在哪里受冻呢!”回忆起两年前的往事,赵洪文、李桂英夫妇依旧心潮澎湃。

    “每次拿着工资本取工资,我们就想起陈秘书长。要不是他,我们还在家偷着哭呢。”白发苍苍的金东范、兰慧英老人唏嘘连连……

    在吉林省吉林市,陈淳的名字家喻户晓。然而,许多市民与他熟识,居然是在上访过程中。陈淳从1993年始任吉林市委副秘书长,1998年后,两次兼任市企业改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一次兼任市企业和社会稳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近十年来,他先后接待上访数千人次,全身心地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和疑难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的贴心人”。

    “凡是负责任的共产党员,都不应该怕上访。共产党员怕见群众,那是天大的笑话!”陈淳认为,上访是改革中的正常现象。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动力与主体,更是为改革发展作出过牺牲的群体。群众上访,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陈淳说,接待群众上访要有“四心”:接待群众要热心,听取意见要耐心,解决问题要真心,改正错误要有决心。陈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02年,原九站造纸厂几位退休职工多次上访,陈淳看他们年岁大行动不便,就说有事儿给我打电话就行,别来回跑了,并把办公室、手机和家里的电话都告诉他们。从此,陈淳的电话向所有来访群众公开,也不设来电显示。无论白天晚上,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无论谁打来电话,他都认真接听,耐心解答。原昌邑区所属的卫生纸厂等三户企业破产时没有给退休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停发养老金的数百名退休人员多次到区、市、省上访。后来,几位老人找到了陈淳。陈淳当即承诺,一定给你们满意的结果。他亲自带人到区里调查,认为上访要求合理,应该予以解决。可是由于年久无人保管,这些退休人员的档案已经遗失了。陈淳带领工作人员从仓库的废纸堆里找到几张工资表,作为确定养老金标准的依据。在社保等部门多方协助下,358名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接续问题解决了。

    回想起多年的上访经历,这些老人感慨万千。他们反复说着两句话:“有困难还得找党、找政府。如果党的干部都像陈淳这样该多好!”

    实践中,陈淳总结出接待群众上访的“四条规则”: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上访群众说,找到陈淳心里就有底,事情就有希望。

    原市一建子弟学校在企业改制后移交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剥离和移交工作停滞了八年,教职员工连年上访,一直没有结果。2006年8月,陈淳接手这个积案,把问题搞清楚后,他多次协调区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用政策统一认识,两个月内顺利实现移交。如今这所学校与丰满区实验中学资源整合,扩大了生源,教师的工资收入由原来每月七百多元增加到一千五百多元。

    校长王奔带领教师代表找到陈淳这个“恩人”,说没拿什么东西感谢你,我们一起给你鞠个躬吧。陈淳潸然动情,他说:“都讲师道尊严,这是老师拿尊严给我鞠躬啊,我实在是承受不起!”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在陈淳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基层群众送给他的两块匾、七面锦旗。对此,陈淳说:“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能通过工作为党和政府争光,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它要比群众为我送旗送匾更有意义。”

    免费赡养老人的煤老板——丁玉龙

    郝季沟位于燕山脚下。村庄地势最高处的建筑是2010年建成的玉龙山庄老年公寓。提起这栋标志性的建筑,村民们都赞不绝口,津津乐道。原来,在2009年,53岁的丁玉龙回到了穷山沟故乡——河北省承德县六沟镇郝季沟村,他发愿要盖起一座养老院。如今,村里50位65岁以上的老人都已入住养老院,开始安享晚年。

    说起丁玉龙的父亲丁凤仁,村里的老人不由叹气:“过去,他们是沟里最穷的家庭。”1960年,全国闹饥馑,丁凤仁饿着肚子回家,缸里找不出米粒,遂跑去黑龙江七台河的煤矿谋生。三年后,7岁的丁玉龙跟随母亲背井离乡,投奔东北。

    闯关东的艰苦打拼,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丁玉龙记得,刚到矿上时,家里住得还赶不上老家的农村:“屋里漏风,晚上呜呜直叫,一床被子得三个人横着盖,饭桌就拿火药箱子充数。”渐渐地,家里也开始吃上肉了。初中毕业后,丁玉龙下井当了一名挖煤工人。到19岁时,他学会测量技术,成了技术工,一干就是18年。

    做生意为日后成为煤老板打下了基础。丁玉龙回忆,1988年,一家人开始倒腾冰激凌,之后开了小卖部。到1996年,家里攒下几万元家底,他用这笔资金起步,开始承包煤矿井口。他自视命好:“别人承包赚不了钱的矿,我承包了就能赚。”

    赚到钱的丁玉龙认为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幸福。”2009年,当全国掀起关闭小煤矿的整顿高潮时,丁玉龙的煤老板生涯也走到尽头。此时,他已积累三千多万元的身家。也就是在这年,丁玉龙决定回到故乡郝季沟,盖一座免费的养老院,把村里的老人都接来赡养。

    而丁玉龙盖养老院的想法在2009年就有了。那年,他和父亲回到郝季沟,在经过山梁时,一户村民家传出儿女和老人大声争吵的声音。而这样的争吵,在村里非常普遍。重新打量故乡,丁玉龙发现,除了解决温饱问题,村民的日子和几十年前并无二致,取暖还是靠烧柴火,“老人生活不幸福,这都是贫穷害的”。之后他便萌生了盖养老院的想法,并得到父亲的支持。2009年10月,在郝季沟的一处荒坡上,丁玉龙的养老院开始动工了。消息传开来,人们都不大相信他真搞慈善。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丁玉龙干脆请来了寿星坐镇——一尊两米多高的雕塑,花费6万元,如今矗立在养老院的小公园内,就是为了证明他这里要建的就是养老院。

    2010年,打理完东北的所有生意后,丁玉龙举家回到郝季沟,专职当起养老院的院长。同年11月4日,养老院正式投入使用,首批43位70岁以上的老人搬入了养老院。2011年重阳节,第二批老人入住。截至目前,养老院共有50位老人,其中有20对是夫妻。

    丁玉龙在日记中写道:“我用去一生的积蓄,一生的辛苦,一生的奋斗奉献,来郝季沟村办这免费养老院,有人说我傻,有人问我图什么。我说,一我不图高官厚禄,二有钱我给大家花,什么也不为,就为家乡老人能有个幸福快乐的晚年。老人一生在这穷山沟太辛苦了,应该过点舒心的日子了。”而且为了保证养老院的长久运转,丁玉龙在账上存了2000万元。“一年利息60多万,足够维持二十多年。”

    因为建了免费养老院,丁玉龙被评为2011年“感动承德”十大新闻人物。但他多次表示支持他这样做的动机与名利无关,有的只是胸口的良心。

    同是煤老板,有的人可以草菅人命,胡作非为;有的人却可以造福乡邻,流芳于世,其实这个社会中衡量人的标准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善良的心才是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阿里木,一个普普通通的以卖烤羊肉串为生的维吾尔族青年,十余年来,将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所赚的10万块钱,默默地倾情资助那些贫困孩子上学,让他们完成各自的学业,先后走上工作岗位。阿里木的行为,看似平凡,但他的这种大爱,正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

    阿里木在走遍大半个中国后决定落脚在贵州毕节市。他十年来在街头摆摊卖羊肉串努力挣钱就为了帮助面临辍学的困难学生。阿里木资助贫困学生之路,始于一次意外的“立功受奖”。

    2002年4月的一天,贵州镇远县城郊突然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阿里木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三个小时下来,大火扑灭了,可他的衣服几乎被烧焦。当地林业部门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当即给他300元钱作为“奖金”。拿着这笔钱,阿里木首先想到了资助贫困学生。

    阿里木找到了毕节地区妇联。没多久,妇联工作人员向阿里木介绍了毕节学院艺术系学生赵敏,她母亲去世,家里十分贫困,正面临辍学的困境。阿里木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及时找到了赵敏,把300元的奖金和卖烤肉挣来的200元钱送到了她的手中。

    当记者问到为何要把自己并不多的积蓄捐出时,阿里木赧然地说:“小的时候家庭环境很动荡,不怎么好,一直以为人会吵架是因为钱,后来发现不是因为钱,是因为教育问题,所以希望学生娃都能多受教育。”

    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阿里木自己省吃俭用,把零钱一分分地攒下来。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他穿了四年多;一个馕饼加一杯水,常常就当一顿饭。他说:“我要把钱花到刀刃上。”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第二天,阿里木就迫不及待地收拾烤箱和刚串好的羊肉串,跟家人打声招呼就去买了机票。

    在贵阳机场安检时,阿里木的行李袋超宽、超重。看他的样子,既不像是参军,也不像是搬家,工作人员有些疑惑。当得知他是去灾区当志愿者后,工作人员很快帮他补办了相关手续。在首都机场转机时,阿里木遇到一位西宁人老刘,两人越聊越投机,于是决定一同去玉树灾区抗震救灾。

    走出西宁机场,两人按约定分工:老刘准备货车,阿里木花了8000元,负责采购牛羊肉和蔬菜。两人拉着满满一车食品从西宁向玉树出发。一路上记不清翻了多少座山,阿里木高原反应十分强烈,头痛欲裂,走一路吐一路。把食品捐给灾区群众后,阿里木挥别老刘,拿着退伍证找到驻扎在附近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加入救援队伍,并得到了批准。

    在灾区,热情开朗的阿里木很容易就与当地群众打成了一片,唠家常,说笑话,介绍家乡风土人情,展望灾后重建美景,鼓励大家重建家园。

    对他来说,帮助别人不分民族和地域。可能也有人说,一个卖羊肉串的小贩,又能帮助多少人呢,反而把自己的生活都牺牲了。可阿里木说:“我帮不过来,但是通过我的行为,有一些人会良心发现,我相信这一点。而且我不觉得我牺牲什么,我觉得很快乐。”

    曾受他帮助的一个孩子周勇写过一句话:“长大了,我也要像他一样,做世间有情人。”

    阿里木,一个平凡的维吾尔族兄弟,他直率地表扬自己:“我烤的羊肉串实在是太好吃了,真的,世界上最好吃的!”

    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

    胡忠与谢晓君夫妇均为援藏教育志愿者。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人最大的富有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在去藏区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在晚报上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他带着妻子到当地考察后,两人为当地的艰苦状况震惊。胡忠下定了决心,妻子支持他的决定。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不久。孤儿学校处在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这里是有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胡忠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三百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

    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谢晓君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但如今,她的双手被高原干冷天气侵蚀后变得有些粗糙,这双手捡过柴烧过水,为孩子们洗过衣服,拥抱过孤儿,擦去过孩子脸上的泪水,却很少弹钢琴。“学校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有时间弹琴。”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谢晓君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塔公草原距离成都约500公里,海拔3800米,每到冬季这里寒冷干燥,风如刀割。支教初期,学校环境不好,几间板房和帐篷就是他们的教室和宿舍。“板房漏风,有时候早上起来,一半的被子上都是雪。”谢晓君说,当时条件艰苦,老师的流动性很大,木雅祖庆学校六年级一班,10个学期换了11位数学老师。谢晓君说已经数不清自己送走了多少位老师。为了不让当地的孩子们伤心,胡忠夫妇在高原一留就是十多年。十多年来,他们也曾犹豫,但却不曾后悔。十多年过去了,胡忠头上有了白发,谢晓君的额头爬上了细纹,他们的脸上留下了高原红。甚至他们的女儿也不例外。胡忠说,这高原红,就是他们坚守十多年的见证。

    仁真旺甲和措杰翁姆两兄妹都是木雅祖庆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父亲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不断重复念叨着:“谢老师是好人。”仁真旺甲两兄妹刚进学校的时候,只会几句简单的汉语,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在自家的特产铺子中帮助父母和顾客交流。除了孩子们有了可喜的变化外,学校条件也在改善。如今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木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00名,校舍也从四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楼房。谈及未来,身为西康福利学校校长、十多年仅回过五次家的胡忠说:“如果学校需要我,我会继续待下去;如果不再需要,我想回去尽一下孝道。”

    在西康福利学校,孤儿们都叫胡忠“阿爸”。十多年中,胡忠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一个家,还以自己的经历感染着这些孩子。在已经毕业的43名学生中,97%都考上了大学,十多名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帮助那些跟他们一样的孩子。

    “江巴汪青是第一个从福利学校走出去的大学生,也是第一位大学毕业后回到这里支教的孩子。”胡忠骄傲地说。四年前,江巴汪青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四年后的今天,江巴汪青回到学校成为一名老师。“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回来,这里将变得越来越好。”

    克己行仁的好大姐——胡玉荣

    曾经的下岗职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几家面店的老板,曾经穷困的她面对日益增多的财富没有去放松和享受,而是仍旧过着节俭的生活,却一直坚持用辛苦赚来的钱资助贫困的学生们。她就是胡玉荣。她让我们相信人间有大爱。

    胡玉荣原是福建宁德寿宁县丝绸厂的下岗职工,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等荣誉。胡玉荣自幼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寿宁县丝绸厂,干起了又脏又累的机修活。1992年,她下岗了。为了生计,她四处打工,到中学代课,到工地扛水泥、拉板车……

    后来,由于机缘巧合,胡玉荣开了一家面制品店。面对全新的行当,胡玉荣拿出当年在工厂苦学技术的劲头。没有师傅教,她就自己摸索。手工制作成功后,她又向朋友借钱买来一台二手制面机,尝试改装机器生产面条和扁肉皮。开始生产出来的面条软硬不一,扁肉皮厚薄不均,她只能含泪送人喂猪喂鸡。但她不气馁,经过半年多反复试验,终于看到软硬厚薄均匀的面条从机器里欢快地吐出。之后,她又把切面机改装成扁肉机,再用易拉罐作模具圈割饺子皮。1995年,胡玉荣面制品加工坊开业,几年后逐渐占了全县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十多年来,不论寒冬酷暑,不管风吹雨打,胡玉荣每天凌晨2点起床,和三名女工一道赶工;5点多,她陆续接到订货电话;6点半,她穿梭于大街小巷送货;7点左右,她回到作坊继续生产,然后继续送货,直到中午。艰辛的劳作,让她的手老茧纵横,还裂开一道道口子,常常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膏药缠了一圈又一圈。

    面制品作坊渐入佳境,胡玉荣得以“经营”另一番事业——助学行善。备尝生活艰辛的她总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困境中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把钱像肥料一样撒出去,帮助别人,才有意义。”

    胡玉荣常去寿宁一中打球,不知不觉成了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她不仅给贫困生物质帮助,还给他们精神鼓励。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本身就是青年成长励志的生动教材。一位同学这样赞美胡玉荣:“您像一位母亲,把谁的孩子都看作自己的孩子;您像一位大姐,倾听着弟妹的生活琐事,为他们排忧解愁;您像一位朋友,街上,山上,家里,有您的地方,就有快乐的回声。”

    不仅如此,胡玉荣还把近年来获得各级荣誉的奖金以及平时积攒的8万元交到县总工会,作为“爱心助学基金会”的启动资金。后来,她获得“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奖金1万元,她把扣除的200元税金补齐后,又向基金会注入1万元。她想趁现在身体还行尽量充实基金,也想借此带动更多的人献爱心。

    总是扶危济困、慷慨付出的胡玉荣一年四季却只穿两身洗得发白的运动服,一部不离身的小灵通用得断了天线。她的家阴冷潮湿,地板革多处破损,一家人的衣服甚至连房间里的衣柜都装不满。

    胡玉荣是热爱生活的人。她的家简而不陋,十分整洁;业余时间她经常打球、游泳、登山等,过得十分充实。然而,“一想到那些饿着肚子上课的学生,我就舍不得花钱。捐出一点钱,也许就能改变一个贫困孩子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胡玉荣总是省吃俭用,省出钱来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她本有一套更好的房子,但她舍不得花钱装修,便以每月600元的价格出租。这两年她还有间店面出租。收入增加了,但一家三口仍然只靠丈夫开渔具店每月千余元的收入生活,唯一改变的就是捐资从零星到定期,从每次二三十元增加到数百元乃至千元、万元。

    “我常对大家说,不是有钱才能献爱心。捡起地上的一张小纸片,给人一个温暖的微笑,说一句安慰人的话,都是爱心的表现,都是在做好事。”胡玉荣说,“受过我一点帮助的人,只要把爱心传递出去就行了,不必老记着我。”

    胡玉荣播下的爱心种子,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发芽。如今,聚集在胡玉荣周围的以学生为主的志愿者达一百多人,他们不时相约到公园、体育场打扫卫生,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上山植树造林,上街宣传环保;近来主动找她要求结对助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胡玉荣说:“做好事时,有人加入,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浙江“富二代”女孩——周晓丽

    周晓丽是浙江义乌一个千万富翁的女儿,她放弃承继父辈的赚钱生意,卖掉机器,把厂房腾出来创办不挣钱的脑瘫康复部和育智教育中心,把最美的青春和特殊的爱献给了八百多个脑瘫、智力残疾的患者,并对其中大部分困难家庭的患者给予免费治疗。正是她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无怨无悔的赤热心肠,周晓丽被选为“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周晓丽有一个小她16岁的先天脑瘫的弟弟。从弟弟2岁那年起,周晓丽就和母亲一起抱着弟弟四处求医,花了近百万元治疗费,弟弟还是只能抱在怀里,不会走,不会说,大小便不能自理。1999年,周晓丽一家打听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有一位叫马飞的年轻医生很有名气,就抱着一线希望前往石家庄。经过多年的治疗,周晓丽的弟弟学会了走路、自己拿勺子吃饭,还学会了自己大小便。周晓丽自学脑瘫康复知识,用“千万遍教学法”辅导弟弟,弟弟不但开口叫“爸爸、妈妈”,还学会了一千多个汉字,甚至能够上网听歌、浏览等。

    弟弟的变化让其他脑瘫儿家长看到了希望,纷纷前来求助。周晓丽决定,和丈夫一起创办一个脑瘫儿童康复中心,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和他们的亲人减少痛苦。为了支持女儿,周晓丽的父亲结束了年利润三百多万元的工厂生意,变卖机器,将价值千万元的厂房腾空。在义乌市残联和卫生局的支持下,2004年5月第14个助残日,义乌市首家民办康复机构——义乌市残联脑瘫康复部成立了。从此,周晓丽放弃了随父经商之路,当起了一名没有工资的特殊教师。

    在周晓丽创办义乌残联脑瘫康复部一周年之际,金华电视台播放了一则新闻,报道金华市金东区鞋塘镇3岁女孩蓝蓝的故事:蓝蓝一出生就是个脑瘫儿,3岁了还不会翻身,不会坐,连脖子都挺不直。蓝蓝的母亲抛下孩子离家出走,蓝蓝的父亲因妻子离家产生了厌世轻生的念头。周晓丽和丈夫看到电视报道后,非常同情蓝蓝一家的境遇,主动提出为蓝蓝免费治疗。三个月后,经过一个疗程治疗的蓝蓝学会了翻身,还可以双手撑地独立坐20分钟。蓝蓝的父亲和奶奶激动地称周晓丽夫妇是恩人。

    残联脑瘫康复部创办六年来,周晓丽夫妇收治了830多个脑瘫、智力残疾的患者,其中大部分困难家庭的孩子都得到了免费治疗。周晓丽用来办康复中心的场地,如果出租,一年的租金不会少于35万元。周晓丽投资的康复部只有付出,很少有物质回报,但周晓丽认为不亏:“如果你和这些孩子在一起久了,你会爱上他们,你会心甘情愿为他们这么做。”

    “孩子们进步了,可是他们的将来呢?他们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自食其力呢?如果没有劳动技能,这些康复的脑瘫智障者还是很难融入社会。”深爱着这批特殊人群的周晓丽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她想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如果能接些加工单子,让这批特殊人群做些简单的手工活,比如串珠、折花、贴商标等,让他们赚取一定的报酬,不仅让其有劳动锻炼、学习技能的机会,而且能争取自食其力,重新树立生活的自信心。于是在义乌市妇联的帮助下,2009年8月,周晓丽创办的残疾人工疗站正式开工。周晓丽说:“我创办的残疾人工疗站,目的是让育智中心毕业的孩子和社会上的智障康复者在这里得到庇护性就业,启发和培养这一特殊群体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习技能的兴趣,进而达到自食其力,重燃生活的信心。”

    “还债局长”——胡丙申

    当了十年县乡镇企业局局长,为农民保了69万多元贷款,退休后打工十年替农民还了39万元的债。山西运城市夏县乡镇企业局退休局长胡丙申为民保债还账的事迹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被网民亲切地称为“还债局长”。

    胡丙申1992年上任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时,夏县乡镇企业年产值仅有两千多万元,并且大多陷入困境。眼见苏南等地的农民都依托乡镇企业富裕起来,胡丙申心急如焚。经过考察,胡丙申发现,资金短缺是制约夏县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当时,夏县乡镇企业贷款条件十分苛刻,商业银行不给放贷,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门槛也很高。农民办小企业既无多余的财产抵押,也找不到担保人,靠个人根本无法贷到资金。于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求助胡丙申。

    麻雀再小也是一盘菜!庄稼汉办企业难度到底有多大,农民出身的胡丙申比谁都清楚,面对他们的要求胡丙申权衡再三始终无法回绝。但由于政策不允许政府部门作担保,要担保胡丙申就只能以个人的名义。夏县有句土话:伶俐保媒,憨憨保账。因为保媒不吃亏,成不成也能得一瓶酒二斤肉,保账有风险,弄不好就会替别人背债。胡丙申说:“这些咱都清楚!可人家找到我,我咋能不管嘛,我是局长!一些信用社和大厂说‘你胡局长搭话我就借’,当时只要能把乡镇企业搞上去,割我的肉都行,哪还怕保债!”

    之后,胡丙申先后以个人名义帮19户农民担保借了69万多元钱,除了少部分来自农村信用社贷款,其余全部是民间借债。原夏县乡镇企业局财务股股长张双锁说:“当时我们都劝他,说人心难测,这个账不能保,可他为了帮那些农民办好企业富裕起来,始终没能听进去。”

    2001年胡丙申从局长岗位退下来后,债主纷纷找上了门。原来当年自己担保的19户农民,除了8户及时还了钱,其余11户因企业倒闭并没有把钱全部还上,有的甚至一分钱都没还。

    胡丙申带着债主挨个上门去找,这一找差点没让他晕过去。原来,欠债人跑的跑,病的病,死的死,当年担保的钱,还有高达24万多元本金没人还。面对家人的抱怨和指责,是自己担下来,还是一躲了之?胡丙申一时难以决断。有人建议他找找关系,把信用社的贷款做死账处理,或者干脆找一下县领导,请组织出面解决。但胡丙申一生视信誉如生命,认为那是隔墙扔娃——活丢人,是要遭人唾骂的。最终胡丙申选择替这11户农民偿还债务,并承诺争取12年把所有钱连本带利都还上。

    十年还债路,弹指一挥间,看似轻描淡写,却充满苦辣辛酸。胡丙申的老同事董乐谦说:“要不是亲眼见你都不相信,他退下来的第一个春节,就到大街上卖对联、卖鞭炮,还开理发店给人剃头,后来又开了个小商店,不到晚上十二点不关门。丙申以前坐小车呀,现在却经常拉大车,有时候看他吃饭,一顿饭一碗水、一棵葱、一个馍,很清苦!”

    还债十年,胡丙申从没向子女求助,因为没脸开口。在当局长期间,他没有给子女安排工作。二儿子复员后至今在县林业派出所当临时工,二儿媳没工作;女儿和女婿在河南卖馒头,至今是农业户口。

    胡丙申不仅对儿女充满了亏欠,提起他的老伴,也是一肚子心酸。他说:“我老伴60多岁了,为了多赚点钱,瞒着儿女回农村当季节工,给人家割麦、打场、摘棉花。我们夏县娶媳妇叫‘杀媳妇’,老伴跟了我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我胡丙申真的是把媳妇给‘杀’了。”

    十年来为了还债,胡丙申生活非常清苦,就连他脚上的这双皮鞋都穿了八年,鞋底被磨成了薄薄的一层,至今都舍不得换。

    就这样,胡丙申整整走了十年还债路。2010年元旦,胡丙申终于还完了最后一笔欠债。十年间,他连本带利总共还了39万元。

    巴士英雄——陈乐平

    一位普通的巴士司机,为了乘客的生命安全,舍弃了自己的生命,用他年轻的生命宣示了仁爱无言。

    2011年11月16日下午2时左右,陈乐平驾驶的上海宝山7路公交车,驶过友谊路上的一段高架,减速驶入车站,刹车,打右转向灯,靠边,开门,车辆平稳地停进站台。乘客上车、下车,车辆没有起步,连发动机也熄了火。乘客瞿先生起身发现司机已经瘫倒在座位上。经医院诊断,陈乐平是突发脑出血。虽经过36小时的抢救,但在18日凌晨3时1分,陈乐平离开人世。

    另一位公交司机登上陈乐平最后驾驶的宝山7路公交车时,却发现钥匙并不在车上。最后,公司的李经理从陈乐平的衣兜里找到了这把钥匙。“我当时眼睛湿了,真的被他感动了。在生命最后关头,他真的做到了把乘客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地坚持安全行车的规定细节。”

    友谊路是一条八车道的交通干道,车辆川流不息。经专家事后分析,如果不是陈乐平严格按照操作守则处理,车辆很可能在路中央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即便司机失去知觉,只要脚还在油门上,车辆就会失去控制”。

    陈乐平的父母已经年过八旬,一家5口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父亲从40岁患病,至今神志不清;妻子树玉兰刚做了两次手术;女儿陈怡正在读大学。虽然经济压力很大,但妻子几乎从没听到陈乐平怨天尤人,反而看到他时常面带笑容,乐观地面对种种困难。陈乐平的哥哥陈和平说,弟弟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尽忠职守的普通人,为家庭为社会默默地操劳一生。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尽责是他坚持一生的守则。五年前,陈乐平的妻子树玉兰身患脑瘤,手术费需要20万元。他瞒着妻子,自己在外面筹钱,还安慰妻子说:“我们马上就去最好的医院,不用担心,小事情,就像修手表一样,坏的送进去,肯定修个崭新的出来。”“就是他这样的轻描淡写,让我过了那一关。”树玉兰流着泪说,“可是我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他自己经常独自落泪。”

    陈乐平走了,乘客对他的感激让妻子非常安慰。然而树玉兰最遗憾的是,陈乐平临终没能留下一句话:“那天早上怕吵醒我,他悄悄起床就出门上班了,一句话也没说。几十年了,他都是这样。”

    刹车,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钥匙。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生命最后一刻,用生命极限保护了车上40多名乘客的安全,被人们称为“巴士英雄”。在上海宝山殡仪馆举行的陈乐平追悼会上,很多得知情况的上海市民自发前来吊唁,表达对一位平凡好人的尊敬与哀思。

    最美支教老师——孙影

    她,风华正茂,有着令人羡慕的高学历和好工作,可以尽享深圳大都市的繁华,可她却只身前往贵州边远贫困山区支教,她用现代网络技术架起了特区与山区扶贫济困的“桥梁”,为山区孩子们带去了光明和希望。她就是被山里人亲切称为“最美深圳女孩”,并获得2010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的年轻共产党员孙影。

    孙影出生于吉林辽源煤矿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2005年,年仅25岁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的孙影南下深圳寻梦。2006年8月,孙影放弃了在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稳定工作,跟随“募师支教”志愿者队伍,远赴贵州毕节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支教。

    大方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水乡更是该县最偏远、条件最差的乡。由于当地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特别多,孩子们艰苦求学的境遇让她揪心。她总说:“那一双双渴望、期待的眼睛,看着让人心疼。”因此孙影暗下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帮帮这些孩子!望着当地破败不堪的校舍,她突发奇想:能否在深圳找一家爱心企业捐资,将学校的危旧教学楼重新改建?她拨通了“募师支教”发起人许凌峰的电话。不久,许凌峰来电说,深圳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愿意捐款25万元,帮助鞍山村建一所希望小学。一年多以后,“许凌峰募师支教希望小学”落成了。这令孙影深受启发。从2008年8月起,孙影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成为一个整合各方爱心资源的“爱心中介”。从此以后,孙影多方奔走、牵线搭桥,认真监管爱心项目,累计参与募集善款370多万元。主要项目包括:在贵州捐建和筹建的希望小学6所,其中4所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2所正在建设或筹建当中(另有3所已达成捐款意向);为300多名贫困生联络到了爱心资助;为贵州、江西等地募得了3000余张“爱心小书桌”;为大方县近5000名学生定制了新校服。此外,孙影还参与了“红十字书库”、“幸福书屋”、“千里送水——贵州行”等爱心项目。随着参与的公益项目的增多,孙影也不得不一次次放弃返回深圳的机会,继续留在大山深处,为完成爱心人士的心愿辛勤奔波。为贫困生牵线搭桥找到资助人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因为贫困生调查是一件很细很累的活儿,先由学校提供贫困生名单,孙影再逐一入户,进行核实。孙影说,有时一天下来,只能走访调查两三个贫困生家庭。

    五年来,她徒步上千公里,走访了毕节地区大方县、赫章县等地山区八所贫困学校的300名贫困生的家庭,一方面把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的信息资料,通过朋友传递或者在她的博客发布,并为他们找到了资助人;另一方面,按捐助者的要求落实捐助对象。她把每一笔捐赠都登记好,在博客上公示,并给每一位捐赠者都寄去了感谢信。她说:“有了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更有勇气和毅力把事情做下去。”

    为了支教助学,五年来,孙影花光了自己2万多元的积蓄,花光了父母资助她的4万多元,还欠下3万多元的外债。她把五年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在山区奔波的几年,孙影累坏了身体,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手腕、膝盖就疼痛难忍;因为坚持在山里支教,她还错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缘分。不过,她无怨无悔。

    孙影的一切付出,都被乡亲们看在眼里,并一致称她为“最美深圳女孩”。

    因志愿服务事迹突出,孙影先后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并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正式候选人等。

    丹顶鹤女孩——徐秀娟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十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波博士的称赞。

    1986年,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只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三只鹤蛋对她来说是三只未来的小鹤。迢迢五千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三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不出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摄氏度左右。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那三只小鹤分别被秀娟叫作龙龙、丹丹和莎莎。

    没有人知道,对那三只鹤卵秀娟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三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生灵,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车,迎接她的却是丹丹的死讯。这是她最心疼的一只鹤。丹丹一只腿有毛病,走起路来就像跳一样。秀娟带它到野外捉虫子时,它对秀娟特别亲近。没有人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秀娟流了多少泪。

    因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养护了它八天。黎明康复了,她却病倒了。病还没好,她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她万万没想到,龙龙会在打针时吐血而亡,秀娟号啕大哭。她在日记里说:“从没在人面前这样哭过。丹丹去了,龙龙也去了,可怜的莎莎吓得转身就逃,我难以平静。”

    9月15日中午两只天鹅在笼子里鸣叫不已,徐秀娟以为它们想出来游玩和戏水,就把它们抱进水塘里。不料牧仁和黎明玩得兴起,先后挣脱羁留它们的绳子飞走了。徐秀娟连忙去追寻。熟悉的海滩、芦荡、沼泽,顿时变得如此陌生,如此浩瀚,如此揪心。直到晚上,牧仁找回来了,黎明还不见踪影。夜深了,徐秀娟等大家休息后又一个人钻进芦苇荡,呼唤着黎明。第二天一早,徐秀娟又去找,没想到她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她。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人们找到她时,发现她连鞋子、衣服也没有脱。两天后,人们找到了那只丢失的名叫黎明的天鹅。然而,年轻的徐秀娟却为了尽快寻找到天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她年仅23岁。

    如今,徐秀娟的感人事迹被谱写为歌曲《丹顶鹤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唱着,人们也被歌曲中所讲述的真实故事深深地打动……

    倾情自然的“富二代”——李理

    他本是家境富裕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一次偶然的机遇,他走进了动物保护者的行列。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他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还曾经与偷猎者进行搏斗。他就是李理,有着仁爱之心的新新八零后。

    1982年,李理出生在北京一个富商家庭。老爸本想让他子承父业,李理却对经商不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18岁的心灵被深深触动了,从此开始了野生动物保护生涯。

    2000年暑假期间,李理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写生,偶遇一位鸟类专家正拿着小喇叭给学生讲环保:“请大家学会尊重生命,不要伤害小动物,保护自然环境……”听着听着,小李脸上开始一阵阵发烧。原来,少不更事的李理到野外写生时,喜欢捕捉黄雀、燕雀等漂亮鸟儿当他画画的“模特”,并且捕起鸟来很凶,只要是李理看上的小鸟,大都难逃其“魔爪”。

    当天,李理还在麋鹿苑内看到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一个压向一个的石块依次倒下,显示着五种灭绝动物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而最后一个墓碑就是“人”。听了专家的宣传演讲,又看到这么多墓碑,李理懵懂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生命的震颤。想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一股忏悔之意油然而生。为了“赎罪”,他回家就把捕鸟工具烧了,并发誓要从捕鸟高手变成一个关爱自然生态的人。

    很快,李理就做到了“野保游侠”,北到昌平、密云,南到房山、大兴,他每天在京城周边山区对野生动物进行巡护、救助,并向当地居民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起初只有小李一个人四处奔走,后来又陆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渐渐形成了一个12人的“野保”团队。这些队员都和他一样热爱野生动物,具备很强的环保意识,其中有高校生物教师、动物园高级饲养员、野生动物摄影师、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等。

    从此,李理和他的队员们经常身着迷彩服,匍匐在荆棘、沟壑中,守护着野外生灵的安危,并用相机拍下它们一个个美丽的瞬间,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一次巡护过程中,他们在官厅水库的冰面上发现了一只孤零零的白天鹅。李理小心翼翼地走到天鹅身边才发现,原来它的脚蹼冻在了冰上!他就用小刀一点点帮它把冰除掉,不一会儿,天鹅又重新飞了起来。过了几天,李理一行外出巡护时,又遇到一群身姿优雅的白天鹅。它们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嬉戏,可总有一只天鹅默默地凝望着他。愣了半天,细心的小李终于恍然大悟:眼前的这只天鹅,正是几天前被他救过的那只!原来天鹅也这般有灵性。那一刻,李理的心头不由泛起一阵感动。

    2006年3月,李理到北京怀柔做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时,几位山民悄悄告诉他,附近山上时有盗猎者出没,他们手上还拿着猎枪。当天,李理带领三名队员到野生动物聚集的山林、河滩上巡视了一圈,没有发现盗猎分子。两天后他们再去怀柔“巡山”,返回途中却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枪响。李理和两名队员急忙循着枪声奔去,远远地看见了几个盗猎者的身影。走到近前,李理不由心头一震:地上躺着的,居然是一只罕见的受伤金雕!金雕的眼珠很黑很亮,褐红色的瞳仁里没有一点杂质,是传说中唯一敢直视太阳的神鸟。但此刻,这只金雕却被盗猎者装入铁笼,左腿已经让子弹打得血肉模糊。它痛苦的悲鸣声如泣血,不断以惊疑的目光看着这个人类的世界。眼前的几个盗猎分子都手握猎枪,对李理等人的出现非但毫无惧色,当小李用手机向森林公安局报案时,他们还将黑洞洞的枪口抵住了他的头!

    此时的李理已经忘记了恐惧,满腔愤怒的他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涌向头顶。“决不能让他们溜掉,兄弟们,拼了!”话音没落,李理迅疾地推开对方的枪管,飞出一脚把那家伙踹倒在地,同时用脚踏住了猎枪。一看“站长”出招了,队员们立即和几名盗猎分子展开了殊死搏斗。

    一场恶战下来,双方都伤痕累累,21岁的“野保站”志愿者小吴被盗猎分子用枪托砸得头破血流,李理的脸上也“挂了彩”。但“野保”斗士们最终以负伤流血的代价拖住了这伙疯狂盗猎者,挽救了珍禽金雕的生命。当森林警察闻讯赶到时,几名盗猎者早已无力逃跑,只能乖乖就擒。

    李理带领的“草根”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逐渐为当地居民所熟知。生活中一旦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村民们就主动打电话给李理他们。通过李理和队友们的努力,已经有很多野生动物得到了救助和保护,附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更加和谐了。

    奉献山区的残疾教师——孙克会

    为了山里的孩子能读书认字,他拄着拐杖,将热血洒向这片土地,将爱注入孩子的心灵,更将他的仁育播撒中华大地。

    洛阳市汝阳县王坪乡孤石小学。周围的大山似乎阻隔了初夏的阳光,有些许让人舒服的凉意。下课铃声响起,原本静谧的校园顿时喧嚣起来。在学生欢快的奔跑中,一位拄着单拐的老师笑着提醒学生慢点跑,眼中满是关爱。

    孙克会,孤石小学的老师。一次意外中他失去左腿,却用拐杖支撑自己,致力于教育事业,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已三十多载。孤石小学是孤石村唯一的学校,学校有92个学生,5名老师,孙克会是其中的一名老师。

    校长吕恒说,只要是孩子们的要求,他几乎没有说过“不”。吕恒告诉我们,13岁时,孙克会在山上砍柴时不小心摔了下来,左腿当时就断了。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当他被送到县城的医院时,已经感染,只能截肢。从那时起,他便离不开拐杖了。

    上课铃响,孙克会从容走进了五年级的教室,11个学生整齐地坐在那里。这是一堂数学课,需要画图,孙克会左手拿着三角板,右手拿着粉笔。每画一下,他都会扶一扶左臂下的拐杖,有几次都显得很慌张,抬高的左臂稍不注意就会离开拐杖,身体会随之摇晃。看见孙克会不停地扶拐杖,坐在一旁的学生申盼盼告诉记者,“孙老师在课堂上摔倒过,我们见过好几次,拄着拐杖写字太难受了。”孙克会不经意地揉揉左臂,走下讲台,一个一个轻声询问学生做作业的情况,此时的他,额头上是细密的汗。

    教室后面的墙上,张贴着学生的作文,翻开其中一篇,作者是这个班级中的郭幸月,作文中的人物,正是孙克会。“地面很硬,孙老师的拐杖每敲一下,就会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是我们班级独一无二的声响,在我们听来,那就是跳跃的音符,是最动听的声音。因为,这个时候,孙老师是在我们身边的”。

    1976年8月,自强自立的孙克会成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三十多年来,他教过的学生有560人从孤石学校走出大山,十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有当干部的,有自己做生意的,孩子们还是挺争气的。”说完,孙克会开始如数家珍般讲述自己教过的学生。

    “山里条件不好,但是教育是公平的。每天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再苦、再累都不算啥。能给孩子们上课,对我来说,是最神圣的事情。如果可以,我真想再教一百年。”孙克会说。

    拾荒助贫——孤寡老人刘盛兰

    山东烟台的刘盛兰老人感动了许多人。90岁的他是个孤寡老人,却靠拾荒17年捐了七万多元善款,一百多个贫困学子得到了他的帮助。2012年,腿脚不便的刘盛兰不得不停下拾荒的脚步,但他的爱仍在延续,他的故事会流传下去。

    因为刘盛兰捐献的事迹,他在当地享有盛名。大家都认为他慷慨,殊不知,对待贫困学子如此慷慨的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毫不犹豫地将靠拾荒所得钱财捐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

    尽管已是名人,刘盛兰的家中仍是一副破败的景象。院子里,围墙已经塌下了一半,地上铺满了厚厚的玉米秸秆,那是老人生火做饭的燃料。由于屋内长期阴冷潮湿,屋外杂草丛生,一整个夏天院子成了蚊虫的滋生地,外人进院,很快就会被咬出一个个“蚊子包”。屋内昏昏暗暗,桌子上摆着他去年获得的奖杯,墙上挂满了锦旗。他把最显眼的位置,留给了他和那些曾受他捐助的贫困学生的合影。他说,自己最早捐助的贫困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现在经常到村子里来看他,他觉得自己的爱得到了回报。

    从2012年年初开始,年过90岁的刘盛兰老人停止了长达17年的拾荒生涯。对此,他总是无奈地说:“腿太疼,走不了路。”因为他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目前有好心人每个月都会寄给他生活费,但他会把这些捐给他的善款进行重新“分配”,转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刘盛兰说:“只要有孩子需要帮助,我就会给他寄钱。我现在不光帮助贫困学生,生病的孩子也帮。”据统计,刘盛兰每年捐出去的善款约有一万多元。要知道这些钱都是别人捐给他的养老钱,可他一分钱都没花过。亲戚、朋友们都劝他留点钱养老,但他总是笑着回答:“我又用不着钱,别人每天送的东西都吃不完。”

    其实,公益事业之所以能成为刘盛兰一生的主要精神支柱,这和他的生平有很大的关系。刘盛兰没有儿女。他原本有个哥哥,但已经不在了,侄子、侄女全都在外地,于是他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目前照顾他生活起居的是一个远房侄子,隔得很远,至少已经出了五辈了。村里人提到刘盛兰都会感叹“他命太苦,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在刘盛兰73岁那年,他所在的工厂出了问题,他的退休金成了泡影,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养老问题。刘盛兰说:“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老得不能干活了怎么办?没儿没女,到死了,也不会有人记得我。”这些基于传统观念的想法让当年73岁的刘盛兰感到恐惧。他最终想到了一个化解内心困境的点子:捐钱,把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贫苦学生,让他们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老人,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让这个世界记得自己曾经来过。所以,对刘盛兰而言,他最大的期盼,便是受他捐助的孩子在收到钱之后,能够给他去个电话,告诉他,钱已经收到了。从此以后,刘盛兰一直在招远市城区拾荒,用自己拾荒的钱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83岁时,他回到了村子里,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心捐助,村里的垃圾堆旁,不时能够看到他拾荒的身影。

    每当有人问他对捐赠的事情后悔不后悔,他总乐呵呵地说:“他们都记得我,我捐得高兴。他们好,我就好。”刘盛兰的事迹传开后,他获评“感动烟台”年度人物。但这些头衔对于他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受捐助的孩子因为得到资助而活得更好。

    一个老人,靠拾荒所得资助贫困学子,而且竟然能坚持17年。这种坚持、这种奉献非一般人能比。

    用生命铸师魂——乡村老师苏瑛

    苏瑛是四川万源市偏远的井溪乡中心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但她特殊的经历和坚强的毅力让平凡的她变得不再平凡。

    青春时节,苏瑛圆了自己的“教师梦”。1989年,苏瑛毕业被分配到离家乡近百公里远的井溪乡任教。初为人师,苏瑛全身像有使不完的劲,每天拼命地工作着。为了防止学生因为家务繁重影响学习和辍学,苏瑛甚至到学生家里帮助采茶、割稻谷、种油菜……也就是在这里,她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师所承担的责任。

    1998年7月5日晚上,忙碌了整整一学期的苏瑛应该在家悠闲避暑,好好休息一下了。可是,她放心不下在期末考试中几位考得不理想的同学,决定在晚饭后到离学校不远处的几名学生家里去看一看,做些家访工作。家访结束,已是晚上九点过了。苏瑛借着街道上昏暗的路灯回学校时,突然身后一辆疾驰而来的大货车瞬间把她挂倒了。苏瑛老师被重重地掀翻在地,左腿顿时鲜血如注……

    “当时,有人带信息回来说苏老师的腿要截肢,我们满街人几乎都哭了!”街道居民李作江感慨地说,“大家都知道苏瑛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太不公平了!”就在车祸后的第二天,井溪乡四十多名学生和家长自发地赶到万源城区医院看望慰问她。

    “左脚胫、腓骨螺旋粉碎性和开放性骨折……”幸运的是,在医生的全力救治下,苏瑛的左腿终于保住了。但由于只有三分之一的腓骨重叠再生,因此不能承受重力,被鉴定为二等乙级伤残。“车祸后,苏老师仅仅恢复了三个多月,就回到了讲台上。”井溪学校王远刚老师介绍说,“那学期我正好教六年级毕业班,苏老师硬是主动找到学校,要和我一起‘搭档’挑重担。”除了拄着双拐外,苏瑛像往常一样,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刚开始,苏瑛老师在讲台上搭了一个凳子,上课时站一会儿就要坐一会儿;后来,她觉得坐着讲课形象不好,于是干脆把凳子撤了,咬着牙坚持站着上课。

    大家原以为,苏瑛的厄运就此过去了,迎接她的将是灿烂的曙光,而命运总是给人开玩笑。2009年农历正月初三。那天,苏瑛搭乘摩托车从井溪乡回娘家铁矿乡陈家坪。不料,她所乘坐的摩托车在途中与对面一辆急驶而来的摩托车猛烈相撞,苏瑛被摔出了五米多远,导致右肩胛骨和七根肋骨骨折、右肺受伤……

    再次经历了生死线上的争夺战,最终,苏瑛从死神的魔掌中逃了回来!第二次车祸对苏瑛无疑是“雪上加霜”,她行动更为艰难。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教师的岗位。平时,她右手无法高举,每每写几行字后,就不得不放下歇息一阵子。尽管如此,苏瑛老师从来没有缺席过一堂课,更没在哪一学期拖过班级的后腿。相反,她比学校其他教师更勤奋上进,在教学中花费的时间更多。

    “因为苏老师的右手不能抬高,所以她改作业基本上都是放在膝盖上完成的,同学们看着都心疼!”井溪学校学生徐云梅说,“苏老师本来身体就不好,还经常送那些生病的同学看医生,冬天常常把一些留守学生接到家里吃住。”苏老师不止一次表示不会离开这个岗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苏老师坚定的信念,让她一次次逃离生死线,重新站在了讲台上。而正是她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教学,放弃学生,哪怕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当一个人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热爱自己的职业胜过健康和生命的时候,她无疑是伟大的,是可敬的。

    拾荒捐赠阅览室——老党员刘图

    每天天刚蒙蒙亮,四川遂宁市安居区的街道上便会出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2005年至今,他坚持每天上街收废品,所得收入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并捐建了五座乡村阅览室。

    老人名叫刘图恥,今年80岁,是遂宁百万名“五老”志愿者之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早在2005年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行1万里路,拾1万个矿泉水瓶子,收1万斤废报纸,攒1万元钱,送1万册书。“今年,我就能完成这1万册书的梦想了。”刘图恥说。

    2005年的一个雨天,刘图恥回老家西眉镇骑龙山村探亲,途经一所学校,顺道进去看了看。眼前的一切让他心酸不已:操场上满是泥巴,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教室里的课桌是几十年前的木桌,桌面坑坑洼洼;学生能读的书只有课本,没有课外书可以看……

    回家后,刘图恥立即拿出了5000元捐给了骑龙山村小学,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冲动在他心中愈发强烈。有一天,他看到家中角落堆放的废报纸,一个想法出现了:捡废品攒钱,然后给孩子们买书。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儿女们的强烈反对。老伴唐桂英说:“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丢人,想到我们不缺吃不缺穿,去捡那些破烂干什么?后来,他带着我们去看那些孩子,我们明白了,农村孩子需要这些。”

    从那以后,每当看到路边有丢掉的矿泉水瓶子,刘图恥的妻子、孙女都会主动捡回来;在杂志社工作的女儿还寄回了四百余册各类儿童读物;遂宁市卫生局专门腾出一间底楼的库房给他堆放废品,同志们都主动将报纸、废纸、矿泉水瓶给他留着;小区的熟人还把收集好的废报纸、矿泉水瓶放在他堆放废品的库房门外;三轮车夫张大爷每周免费给他拉废品去卖……

    爱心助学期间,刘图恥共结对帮扶了四名留守学生。有一年春节,已读初中的叶巧打电话说:“刘爷爷,我会好好读书,长大了报答你。”另一名学生杨娇在信中写道:“今后我长大了,一定会像刘爷爷那样,去帮助其他像我这样的人……”

    得知自己的捐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刘图恥又动起了建农村阅览室的念头。他说:“提高农民知识水平,让农民从书本上学技术。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孩子们有书看,村民也能通过看书学到技术、获知信息。”

    于是,他和收废品的老板商量,用废旧报纸换书,并找亲友“要”书“要”报。每得到一册书,他就将封面擦得干干净净,把每一个卷角都整理得平平整整,按内容分类,给每一册书编上编号。

    2009年1月6日,刘图恥捐建的第一个乡村阅览室在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潮水村医务室向村民开放;2009年5月,在市卫生部门及部分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占地二十余平方米的乡村阅览室在安居区东禅镇田家埝村顺利“开张”;此后,刘图恥又先后在西眉镇桥亭村、天台村和船山区复桥镇定宝寨村建起乡村阅览室。

    如今,刘图恥已将自己收集到的六千多册书送到农村,建成了五个乡村阅览室。三洲村、金梅村的乡村阅览室又开始在刘图恥的脑中谋划。老人说:“只要身体还允许,我就要继续拾荒助学帮困。”

    朴实的话语,伟大的梦想,为村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这种胜似物质的帮助更应该颂扬。

    无私捐米的耄耋老将军——张玉华

    97岁高龄的张玉华将军,自1986年离休后,二十多年来投身慈善事业,用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先后向全国各地贫困群众、学校捐款40余万元,捐赠大米近2万斤。2012年他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

    2012年“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南京市鼓楼区慈善协会收到了一笔5000元的定向捐款,专门用于慰问基层劳动者。捐赠这笔款项的是南京军区原副政委、已经96岁高龄的张玉华将军。据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社区书记凌红介绍,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张玉华都会自掏腰包慰问社区的困难群体,送米送油。

    张老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捐给了困难群体。“从最初工资收入的20%到现在的80%,我能捐多少就捐多少。”张老说。离休后的二十多年来,张玉华的爱心捐赠从没停过。他的警卫员小赵曾告诉记者:“2011年一年他就捐了20多万元,不仅一年的工资都花掉了,还搭上了自己的积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张老立即让警卫员小赵送1万元到社区,为灾区捐款。这1万元是他当时所有的存款,因为就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他向沈阳、武汉等地捐款3万多元,后来又先后向温州残疾人村、六安、金寨、宁波慈善总会、厦门贫困地区等地累计捐款将近7万元。当时小赵心酸地说:“首长,没什么钱了,到月底发工资再捐吧?”张老毫不犹豫地说:“到月底救谁去?救人要救急!”

    除了捐助困难群体外,张老虽已离休,但并未真正休息,他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实事。“我现在有‘四为’:一为青少年下一代服务,二为在职人员服务,三为老年人服务,四为老区服务。”张玉华说。离休后,张玉华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先后担任了家乡山东文登市几所小学及南京市二十九中等十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定期去这些学校为学生们做报告。“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给孩子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是可以的。”张老谦虚地说。

    在张老将军的客厅中,有一个相当大的书橱,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足有上千册。“离休后,我的时间就归我自己自由支配了,每天看书读报是必不可少的。”张老说。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张玉华还经常给在职人员和老年人做讲座。“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贪污受贿、铺张浪费。所以对在职人员加强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必要的。”对于老年人,他乐于和他们分享养生心得。

    记者在张老家中看到,这几年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很多,写的材料有厚厚一大摞,不少部门还给他写来感谢信。张老将这些“回报”看得很重,特别是一些他资助过的学校的孩子逢年过节会来看他,让他很高兴。张老说:“我看着他们为我唱歌、跳舞,和我交流,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

    最坚定的承诺——张兰萍

    张兰萍,一个普普通通的保洁公司保洁员,却因为自己的一句承诺,风雨无阻地照顾了患病同事吴孝明八年。她用自己朴实的行动再一次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

    “老班长,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吴孝明,并一直坚持下去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张兰萍仍然清晰地记得这句话。正是这一句承诺,张兰萍,在2003年9月担任班长的第一天,就从退休老班长那接下这爱的接力棒,连续八年照顾患有精神病的职工吴孝明。

    吴孝明是一个与张兰萍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五十多岁的他患有精神病已有十几年,哥哥是他唯一的亲人,却因种种原因无法照顾他。因此,他长期一个人住在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而每提到吴孝明,张兰萍眉宇间不经意地流露出心疼的神色:“他是一个可怜人,患了病身边没有亲人照顾,也没有什么朋友探望。作为一个公司的同事,也比我大不了多少,我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哥哥来照顾,有时间就多去看看他,陪他聊聊天,有难处能多帮就多帮些。”

    正是因为这样的承诺和热心,张兰萍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牺牲自己的生活时间无怨无悔地照顾了吴孝明八年。无论工作再忙,生活中的琐事再多,张兰萍每个月都会在周末抽出时间,坐车去医院探望吴孝明,给他买些生活必需品和他最爱吃的东西。张兰萍家离医院很远,每次去都要换两班车,车程近两个小时。十分不巧的,她还晕车,路途远、时间长对她来说是双重的折磨,每每赶到医院已是脸色煞白。她的丈夫、孩子,还有关心她的班组职工,都心疼地劝她:“平时工作这么忙,到了周末还不休息,你每次去,来回加起来都要四小时,关键是你还晕车,这么大老远的过去看他,这是何苦呢?”大家都纷纷劝她多注意身体,向公司反映让别人接她的班。但是张兰萍总是笑笑说:“没事,我去前都吃过晕车药了,做好准备工作就行了,放心吧。再说了,当初既然答应了老班长把这件事办好,我就要坚持下去。时间长了,人也是有感情的,就当照顾自己兄长了,真要换人就等我退休吧。”

    医院规定每次探望的时间都不能太长。每次张兰萍去看望吴孝明,他都精神特别好,两人像亲人般笑着话家常,吴孝明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买什么都会和张兰萍说,张兰萍下次去看他时,都会一件不落地带给他。由于吴孝明没有自主能力,因此他的工资卡由张兰萍负责保管,张兰萍不仅要为他购买各类生活用品,还要帮他支付各类住院治疗费用,帮他悉心打理一切。每年张兰萍都不会忘记老吴的生日,必定会提着大蛋糕为他庆祝,逢年过节的年货、月饼、粽子也是一样都不少。这些都是她“锱铢必较”、精打细算的结果。八年下来,共帮他支付各类治疗费用和生活必需品费用近十万元。

    这八年来,不管酷热当头还是寒风刺骨,不管本职工作再忙,张兰萍都会抽空去医院探望他。特别是在“迎世博、办世博”期间,公司全力以赴做好市容道路保障工作,张兰萍作为班长,经常会主动要求加班加点。2009年冬天,有一次张兰萍接到医院的电话,医院工作人员告知她吴孝明想要一件羊毛衫,尽管护士告诉他过两天张兰萍会给他带过来,但他十分急切地想穿,情绪有些激动。张兰萍听闻后十分担心。由于正值“迎世博600天测评”期间,她一直加班到晚上8点,但她顾不上工作一天下来已经疲惫的身躯,急忙打了出租车,火速赶到医院,并把东西带给吴孝明。吴孝明一见到她,情绪就渐渐稳定下来了,张兰萍一直陪他聊天到晚上10点才离开医院。

    八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两人非亲非故,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张兰萍把吴孝明的每一件事都打理得妥妥当当,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她当初许下的承诺。这样的情谊让人动容。在2012年的道德模范评选中,张兰萍被评为静安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012年10月她光荣地入选“中国好人榜”。

    感恩的小吃店主——胡来义

    “给我来一份馄饨。”杭州庆丰社区的张大伯最近一改自己做早饭的习惯,每天到社区边的一家名叫“为民早点”的小摊上吃各式的早点。

    张大伯突然变得“慷慨”的原因是,这里吃早餐不要钱,只要给上一张纸质的“代金券”,就能享用丰盛的早餐。原来,张大伯手上的代金券来自一家早餐店。派发代金券的原因是,曾是打工者的早餐店店主胡来义为了报答这个社区的老人在他初到杭州时给予的点滴帮助。这个冬天,他印制了3000张共6000元的代金券,分发给社区的八十多户空巢老人家庭。

    起初大家都不相信,但小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感恩的心。胡来义说:“社区的老人们曾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包子,如今我赚了点小钱,理应给他们一些回报。”

    胡来义是安徽人,16年前来到杭州打工。胡来义说,他记得很清楚,那天他坐公交车到了这里,没有住处,一个小卖部的店主收留了他,还给了他一碗方便面。初到杭州的胡来义原本心中有恐慌,但这位店主给了他温暖和安心。

    后来,胡来义就扎根这个社区,最初给装修公司当小工,干了几年后,由于和公司业主发生分歧,他不得不辞职。几年下来,胡来义和社区的居民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这里,但又没有别的手艺,只能卖起茶叶蛋。他说,刚开始时一天只能卖出二三十只蛋,连生存都成问题。那段日子,社区的老人给了他不少帮助,大家不但帮着卖茶叶蛋,还不时地给他送点日用品。后来,胡来义做起了早餐生意。但是除了和面,他对其他一窍不通。在这个节骨眼上,老人们再一次站了出来,建议他从杭州人最爱吃的小笼包着手,并手把手地教他做。

    “几位老人整整花了一周,教会了我整个流程。她们给我的感觉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胡来义说,这些事情他都铭记在心。渐渐地,胡来义的早餐店做出了名气,生意越来越好。现在,除了早餐店,胡来义还拥有两家餐馆,他把妻子和孩子接了过来,另外还带了十多个老乡。在杭州,胡来义买了车,在老家,盖了新房。

    从食不果腹到渐渐富足,胡来义说,在杭州的16年,他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也让他更加感恩艰难时刻别人给过的帮助。回报社区,回馈社会,成了胡来义做生意的另一个目标。除了常给老人送吃的,他还常年给附近前来就餐的学生打折;偶尔有困难的打工者来吃饭,他也给他们免单。一年冬天,胡来义给社区的空巢老人分发了6000元的早餐券。胡来义说,这些早餐券不仅是回报,也寄托了他作为儿子对于父母的一份情。原来,胡来义的父亲已去世,80多岁高龄的母亲不习惯城市生活,坚持在老家,照顾不到老人,他觉得内疚。

    胡来义说“老人过得好,在外打拼的子女才会安心”,他很乐意尽自己所能地替别人子女尽一些孝心。而且他还表示,在未来几年,他的愿望是开几家老年食堂,更好地为本社区和其他社区的老人服务。普普通通的行为,情真意切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颗乐于助人并满怀感恩的心。

    “仁心廉医”——袁琨

    武汉市中心医院50岁的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袁琨,被病友赞为“仁心廉医”。她持续二十多年“巧拒”红包,而且不止一次地表示:收了患者红包良心上过不去,如果实在推脱不掉就收下后充作患者住院费。

    患鼻息肉的杨弦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手术,因为深谙医院的潜规则,于是杨弦悄悄找到主治医生袁琨,硬塞给她500元红包。袁琨收下红包后说:“您放心,手术肯定好好做。”手术成功后,护士长给病床上的老杨送来一张收据。原来,他送的500元红包已被袁医生预交了住院费。不只杨弦遇到袁琨的巧拒红包,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一本登记册上,袁琨“巧拒”红包的频率很高:“15日袁琨将两患者感谢费500元、300元充作住院费;18日袁琨将唐某500元感谢费充作住院费……”对此,袁琨总是诚恳地说,行医是职业,也是积善行德,患者本身负担就重,再收他们红包,无论职业道德还是良心都过不去。

    虽然袁琨拒绝红包这件事情高风亮节,可圈可点,但她说,拒绝红包这件事确实曾经给她带来过困扰。最初遇到红包时,袁琨“拒”得直接,但效果并不理想。家住汉口的罗平东因睡眠时呼吸不畅,要做手术。他将一个装有1000元的信封,夹在病历中递给袁琨。没想到,第二天护士就将信封原封不动退回。袁琨说,她拒收红包后,罗先生对手术更担心了,总是反复地问询手术风险等,对手术缺乏信心。她说:“病人的不安让我明白,目前大环境下拒收红包也要有点技巧。”此后,对退不掉的红包,她都暂时收下,待手术结束后,再将红包存进病人住院账户。

    由于医术高、态度好,往往一名患者,能带来十来个忠实“粉丝”。袁琨每次接诊,几乎都有三四十个号。从早上八点持续接诊至中午1点多,才能匆匆扒几口午饭,接着再上手术台。袁琨说,看到病人的欢笑,所有疲惫都没了。看病时,袁琨喜欢和病人唠家常、交朋友。家住武汉的李女士咽喉有异物感,辗转多家医院都诊断为咽炎,但无论怎么吃药、打针,症状都不缓解。袁琨诊断为胃食管反流,其依据则是病人不经意提到的一句“消化不好常常腹胀”。对症下药后,李女士的“咽炎”很快痊愈。

    袁琨对于工作从不懈怠。2011年7月,袁琨不慎左腿骨折,只能坐轮椅上班。但她坚持坐诊看病,坚持不下手术台,腿不能弯曲,就在手术台旁找条凳子搭上。六年前,袁琨在儿子参加高考、丈夫常常出差、家有老人瘫痪的情况下,毅然援疆一年。新疆当地的不少病人到现在还记得这位“不收红包的好医生”。一次,袁琨做完一台鼻腔手术后,病人半夜鼻子突然出血。年轻的值班医生确诊为术后正常出血,但患者始终放心不下。值班医生只好电话向已回家休息的袁琨求助。当时已是深夜12点,袁琨二话不说,立即让丈夫开车送她回医院,当面复查和解释,直到打消病人疑虑,才放心离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她一直坚持不收患者一分钱红包,而且用行动打消了病人的顾虑,证明医生不收红包,一样会用心治病。

    从医27年来,究竟拒收了多少红包,袁琨自己也不知道。但近五年来,患友给她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就有三百多件。目前,湖北省卫生厅已授予袁琨“人民好医生”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医卫干部职工向她学习。

    高尚的职业,高尚的品德,如果这样的医生多一些,不止是病人的福音,更是社会的福音。

    最美的保姆——陈水凤

    永州新田县人陈水凤是一名普通的下岗职工,下岗后的她做了12年的保姆,在雇主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五年前一次普通的雇佣关系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轨迹。

    2007年7月15日,正在家忙碌的她突然听见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婴儿站在门前。“帮我带一阵子女儿吧。”男人开口道。他叫田亚平,女儿刚出生一个多月,因为和妻子闹离婚,打算去广东打工,听人说陈水凤带孩子带得好,准备将女儿交给陈水凤带。稍一考虑,陈水凤答应了。田亚平当即写下一张委托书,并承诺每月给陈水凤400元工资。那一天,陈水凤从田亚平手中接过田田,一带就是五年。之后的两年间,孩子的父亲逐渐和陈水凤断绝了联系,自那以后陈水凤便独自承担起照顾田田的责任。

    由于田田是吃米糊糊长大的,从来没有吃过牛奶,即使吃过母乳最多也只有一个月,因此身体素质本来就弱。加上陈水凤个人经济能力有限,所以田田从小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到充分的营养,以致后来一感冒就要住院,这对经济能力极弱的陈水凤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2009年11月开始,田田患上了支气管肺炎。从此,田田的住院频率急速增加,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陈水凤说,自己做保姆省吃俭用攒下的7万多元养老费,已全部用在田田身上,除此之外,她还另借3.5万元为田田治病。这些年,有不少人劝过陈水凤,说这孩子不是你的,身体又不好,趁早送走吧。而且,母亲举债给田田看病,连续两年在医院过年,这让子女有些不满。三个子女更心疼的是,母亲年纪大了,他们希望她不要出去打工了,就靠退休工资过点清闲日子。而且也有富裕的人表示愿意收养田田,但祖孙俩谁也不愿离开对方,陈水凤也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将田田抚养成人。陈水凤常说:“我也不是活雷锋,虽然和这个孩子没有血缘,但有了感情,我的愿望是把她抚养成人!”

    为了方便给田田治病,陈水凤带着田田来到科大佳园社区水木轩小区,在物业找了份保洁的工作。房租每个月200元,为田田找了个七彩乐亲子中心,每个月600元,而自己开始打工时只有900元,退休工资每月900元只能用来还债。为了祖孙俩的生计和还债,陈水凤不仅身兼物业公司两份活儿,还利用休息时间接零散的家政活儿。因为劳累过度,冬天泡在冷水里,她手上的关节已经变形,人看上去也比她实际的年龄更加憔悴。为了给田田补充营养,陈水凤每天会买上两元钱的肉,或买一条两指长的小鱼,其他的食物来源则靠捡菜。令她欣慰的是,田田近两年没有生大病,脸色也好看得多。一转眼田田到5岁了,已经不适合在七彩乐亲子中心和那些3岁以内的小朋友待在一起,陈水凤很着急,她甚至保证:“哪个幼儿园能接受田田入学,我免费做十年工。”这对特殊的“祖孙”故事传开来后,科大佳园社区党委书记张金华联系上了北京红缨开心果连锁幼儿园花城幼稚园。张金华还表示,社区的居家养老食堂可以为“祖孙”俩免费提供伙食。当陈水凤知道这个好消息时,58岁的她当场老泪纵横。

    现在,陈水凤非常满足,她的心愿就是好好照顾田田,尽快把田田的鼻窦炎手术钱凑齐,把这些年借的债还清。大爱无声,大爱无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让人动容。这份爱很朴实,但这份爱很伟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