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六七班-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六七班”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特殊的群体,是“老三届”的子概念。而提到老三届,人们想到的是“文革”、上山下乡,是狂热、荒唐、颓废,是退休、衰老、渐行渐远,这很自然,但不大准确。

    老三届脱离农村、农场已经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时间比此前的十多年要长得多。因此,他们并非都是在狂热和无奈中度过的。只不过那段特殊的经历给他们留下难忘的记忆,对以后的人生形成独特的影响,甚至使他们形成了独有的生命特质。他们习惯以老三届自称,别人也常这样称呼他们。

    而且,即使在狂热的年代,老三届仍有人保持着理性、善良。在极端的艰难困苦中,广大老三届忍辱负重,为国家图变创造了时间、空间的条件。在历尽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艰辛回城后,他们体恤国家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成为建设、改革的一支生力军。

    人是环境的产物。老三届从那个特殊年代走来,经历了特殊的坎坷、愚昧、泪水和悔恨,不可不带有坎坷、愚昧、泪水和悔恨的印痕。但是,老三届的主色调是真善美,主旋律是奋斗、上进。当国家迈上了正轨,老三届便展示出独特的生命价值。老三届这种内在的东西应该珍惜。

    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历史。写老三届,不是单纯的怀旧,也不是单纯要为某个群体树碑,而主要是写与他们紧紧相连的历史,从国家艰难的岁月中引起反思,从国家昂首阔步的年代汲取力量。

    这些,就是我写作此书的基础、动因和目的。

    很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郭松副社长,他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热情关心和支持。很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席香妮编审,她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精心审改,提高了质量。很感谢老部队的战友张邦邦、张国强,他们对本书的出版给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九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