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丽娜,好久不见!”刘老从小车里下来后,开心地喊道。
蒙特丽娜是小嘉的外号。在那次文学笔会上,那位鹤发童颜的老作家一时童心大发,给一屋子的男男女女都起了外号,花木兰啦,宋江啦,李逵啦……博得了一屋子开心的笑声。披了一头长发又有高高额头、胖胖脸型、笑得有点迷人的小嘉就被姜老起名“蒙娜丽莎”。因为一时心急,那“蒙娜丽莎”被喊作了“蒙特丽娜”,旁边的人齐声纠正:“刘老,是蒙娜丽莎。”刘老孩子似的固执:“不,就叫蒙特丽娜,因为是形似不是神似。”“蒙特丽娜”的外号就这样传开了。大家再见了小嘉,就很开心地“蒙特丽娜”、“蒙特丽娜”地叫喊着。
刘老到小嘉所在的小县城出差,听说小嘉工作的小镇有一处美丽的风景,便兴致勃勃地驱车跑了二十多里山路来了。说是看风景,结果一行人却哪儿也没去,只窝在小嘉的小房子里嗑瓜子、聊天儿。普普通通的小嘉很少有这么西装革履、气宇不凡的朋友。单位的同事也纳闷儿,看不出小嘉居然结交了一些看上去很有身份的朋友。晚上,小嘉请刘老他们在小镇上吃饭,顺便拉了几个要好的同事作陪。席间,刘老又把蒙特丽娜的典故讲了一遍,大伙儿就“呵呵呵”地笑开了。蒙特丽娜的外号由此在单位也传开了。几个同事在一旁猛盯了一会儿小嘉,感慨道:“还别说,还真有那么几分相像呢,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刘老他们吃了晚饭就连夜赶回了县城,说是要去歌厅一展歌喉,还问小嘉去不去。五音不全的小嘉赶紧摇了摇头。
送走了刘老一行人,已是夜幕低垂。心情很好的小嘉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乡间小调。
隔天,有压低了的声音从一个窗口传出来,刚巧被路过的小嘉听了个正着。
“听说,小嘉在外面不知惹了什么事呢。这不,人家找上门来了,她在餐馆里请人家吃饭呢!”“估计是得罪了什么人啦。”“还蒙特丽娜呢,她以为她真的是蒙娜丽莎,瞧她那得意劲儿……”
听了这些莫须有的传言,小嘉又好气又好笑,真想一脚踹开那扇门,叫那些乱嚼舌根的人闭嘴。小嘉没有那样做,她只是苦笑着悄悄地走开了。她能怎么样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些时候你表现得越愤怒,越中某些人的下怀。是谁说过那么一句话:解释永远是多余的——因为懂你的人不需要它,不懂你的人更不需要它。何况,这制造流言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天一起吃饭、最了解事实真相的那几个同事。小嘉想不起自己在什么事情上得罪了这些人。刘老在走之前还邀请小嘉一起去县城唱歌,现在看来自己没去是对的。要不,还不知会传出怎样不堪的谣言呢。
唉,人心叵测啊!
小嘉是个有洁癖的人。喜欢舍近求远去几米远的隔壁单位上公共厕所,本单位厕所一进去还得踮着脚才不至于把鞋子弄脏,想一想都没心情。那天早上,小嘉可能吃坏了肚子,天还麻麻亮就憋不住了,套了件外套,连头发也来不及梳,就急匆匆地往隔壁单位跑。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几个早起的同事,同事们怪怪地朝小嘉笑:“蒙特丽娜,这么早啊?”小嘉也没多想,点了点头说:“你们也早啊!”后来有一天,有一个男同事实在憋不住了,就嬉皮笑脸地问小嘉:“亲爱的蒙特丽娜,那天早上,天还麻麻亮,你是从哪里回来呀?”小嘉说:“我去隔壁单位方便去了,难不成也要向你汇报吗?”“去隔壁单位方便,谁信呢?本单位又不是没厕所,我看,八成是和哪个男的去约会了吧?”小嘉急了:“真的是这样。昨晚我一直在自己的房间睡觉,隔壁的丽丽可以给我作证!”丽丽幸灾乐祸地说:“别问我,我可不知道,你一个大活人,我能管得了你吗?”小嘉知道跟这些人多说无益。她索性豁出去了:“是,我昨晚就是出去约会了,你管得着吗?”奇怪,这么一来,那个咄咄逼人的同事反倒哑口无言了。
生活在继续,流言就像脚盆里的洗衣粉泡沫一下子膨胀得老高,一下子又灰飞烟灭,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兴风作浪。小嘉的平静生活被扰乱了,也许是蒙特丽娜的错,也许是洗衣粉泡沫的错。
不管怎么样,小嘉不想再被人喊作蒙特丽娜了,她剪短了头发,蓄起了刘海,藏起了她迷人的微笑。她是小嘉,小嘉是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