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忠臣?奸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在河北阜城县南关的旅舍中,接到皇上已经下旨令锦衣卫将自己缉拿回京的消息。

    魏忠贤知道,如果被抓回去,那必死无疑,而且恐怕到时候想要个痛快的都不能够。

    入宫四十年的一幕幕一桩桩在魏忠贤的脑海中慢慢闪过。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当自己到达辉煌顶峰的时候,再走一步既是深渊。

    就这样了吗?

    就这样吧。

    “想当初,开夜宴,何等奢豪。

    ……。。

    想当初,睡牙床,锦绣衾稠。

    ……。

    想当初,势顷朝,谁人不敬?

    ……。

    如今势去时衰也,零落如飘草。

    ……。

    随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马声嘶。

    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

    真个不如死!

    一道白绫,为大明朝最后一位权监画上了句点。

    魏忠贤不会想到,十七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前夕,崇祯帝命人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

    历史的真相有时候就是这样可发一笑,排除异己,无恶不作,败坏朝纲的的魏公公在明朝大厦将倾的时候得到的最后一句评语居然是:“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魏忠贤当政时,大明两京十三省并无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辽东局势也尚算平稳。他极力推行万历朝的矿监政策,要求向中上阶层征税,即维持了帝国的财政支出,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至崇祯上台,重用东林党人,撤销了这一政策,反倒向底层大众加征三饷,致使海内沸腾,各地揭竿而起。

    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这是天启留给崇祯的最后一句话。

    也许崇祯明白了,也许他不明白。

    忠臣?还是奸臣?

    我不能为魏忠贤下定论,也许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我们都不能简单的将其贴上好人或坏人的标签。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