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天王巨星出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刚才说了,高大人下令山海关外所有人马全部撤进关。命令发出,有人不执行。

    抗命的这位就是在明末所有大臣中,名气最大,争议最多,死的最惨的袁崇焕袁先生!

    按理说这本书讲的是清朝的事儿,袁崇焕是明朝那边儿的人,大概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但是不行,因为老袁的名气实在太大,那就相当于明朝的天王巨星,粉丝超多,我估计有人专门憋着劲儿等着看这一段儿。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具体是哪儿人有争议,有的说是广东东莞人,有的说是广西藤县人,反正跑不出两广去。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考的不太好,仅列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进士出身”有点讲究。为了便于您对后面人物的理解我大概讲一下。

    中国的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位就是考试的前三名,赐名“进士及第”。从唐高祖武德五年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出了五百九十二位文状元,加上各代的武状元一共是七百七十七人。

    将近一千三百年就考了几百位的状元,各位就知道这玩意儿有多难。

    苏东坡他爹、“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考了十几年,连个进士都没混上,老头子感慨的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二甲人数比头甲多,头名叫“传胪”,赐名“进士出身”。

    三甲人最多,赐名“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其实就是“不同”,完全是给各位名次靠后的同学一点心理安慰,大概就是今天的“相当于本科学历”这么个意思。正所谓“替如夫人洗脚,赐同进士出身”。

    袁崇焕就弄了个“同进士出身”。虽说在三甲里名次靠后,但怎么也算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且当时老袁比较年轻,只有二十多岁。比起七八十岁还没考中个举人的,老袁就算天才儿童。

    袁崇焕中了进士之后,授福建邵武知县,地方偏了点,到今天都不算发达地区,但好在是个实缺,比让你在家候补强多了。

    到了邵武,老袁非常敬业,并且爱民如子。据说有一次老百姓家着了火,袁大人拎着水桶亲自救火,史书上说他穿着鞋翻墙上房,如履平地!

    还好袁崇焕是县太爷,这要是换个别人,我估计能当场当飞贼办了。

    袁崇焕干了几年知县后,按照朝廷规定要进京述职。在京城他遇见了他的第一位贵人——御史侯恂。

    我怀疑老侯这人懂点相面、算命之类的东西,因为他老先生看上的几个人确实都是一时的风云人物。但可惜的是老侯自己却是命运坎坷,官职大起大落不说,连监狱都是几进几出,特别是崇祯最后那几年,隔几天他就得进去一回,险些就掉了脑袋,最后还是李自成把他从大牢里放出来的。

    侯恂觉得袁崇焕是个人物,把他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当时刚好广宁兵败,老袁激动的热血沸腾,自己一个人谁也没告诉,跑到关外转了一圈。家里人到处找不着他,急得焦头烂额。难道这三十大几的老爷们儿还能被人贩子拐了不成?

    袁崇焕从关外回来后,连夜写奏折:“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

    这句话怎么说呢?有点吹。不过有干劲总是好的,那还有不敢去的呢,值得鼓励。

    朝廷也是很高兴,马上提升袁崇焕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

    从此袁崇焕来到了维系他一生辉煌荣辱的地方——辽东。

    高第撤军入关的时候,老袁任宁前兵备道。

    接到命令,袁崇焕就怒了。

    拼死拼活的搞了好几年基建,现在你上嘴皮儿一碰下嘴皮儿,我就白干了?!

    不行!谁要撤谁撤,我就在这儿彪上了,死也不退一步!

    老高本来到辽东的时间就不长,现在手下这帮人又全是孙承宗的班底。袁崇焕公然抗命,高大人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得了,不撤就不撤吧,你愿意找死,那谁也拦不住。

    天命十一年,由于后金地区缺乏粮食,努尔哈赤组织了十三万人的抢粮队,号称二十万,渡过辽河,进攻明朝。

    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是努尔哈赤最后一次出征。

    努尔哈赤其实并没把宁远当成个太大的事儿。

    辽阳、沈阳都拿下来了,小小宁远,万把人的城池,估计根本不用打,到那儿他们就得投降。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正月二十三,后金兵临宁远城下,努尔哈赤派人进城劝降。

    劝降的人见了袁崇焕甩开腮帮子就劝上了,大概意思就是现在我们二十万大军来到此地,你们快快的投降。投降之后,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不然,到时候大军杀进城来,玉石俱焚,后悔可就晚啦……

    老袁微微一笑:“我实在是没想明白你们老努是怎么想的。宁远,锦州这些地方你们当时占了又不要,我们就收回来搞建设。这几年天天砌砖,累的我他妈吐血,刚刚修的差不多了,您又来了!现在你们一句话让我交出去?你当我傻是不是?!什么二十万大军,三十万大妈的!我早收到信儿了,你们撑死十三万人。你回去给努尔哈赤带我的话,要打就打别废话!想进城也行,给个几千万拆迁费先!丢你个老母黑……。。。”

    老袁越说越激动,粗口都出来了。

    劝降这位也没搞清楚“丢什么老母”是啥意思,不过看那表情也不是什么好话。

    其实袁崇焕敢说这种硬话,那也是有底气的,毕竟八旗铁骑不是泥儿捏的,凭你两句话就想吓回去?没那种事儿。

    老袁的底气在于他掌握了高科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