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主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鉴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范文程先生的伟岸身影都将时不时的闪现在我们眼前,我就不详细介绍他了。

    因为杨镐已经等了很久了。

    老杨的准备工作做的相当不错。光人马就调动了不少,号称四十七万大军。这个号称的人数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还有零有整,要是换我编,反正是忽悠人,又不用发军饷,干脆弄个五十八,六十六啥的,多吉利。当然,人家可能有啥讲究,反正我是没弄明白。

    其实实际人数我们是可以大概算出来的。据《大明会典》记载,辽东驻军的编制数为九万四千六百九十三名,不过,以明朝各级军官的觉悟来说,让他们不吃空饷那确实很难,所以实际人数应该达不到这个数,但当时辽东的局势又很严峻,你真让各位官爷吃个两万人,他也没那胆。

    总的来说吧,编制数肯定不够,但也应该差的不太多,我们就按九万人算。杨镐从关内各地征调了大概十一万人,加起来这就有二十万。大明的各位将军出征还有个习惯,就是要带家丁护卫,也就是贴身保镖,这帮人是不领军饷的,工资都是自己的主子开,这些家丁家将的数量也不少。老杨还觉得不够,又从朝鲜连哄带吓借了两万五千人。这么算下来杨镐大概有二十三万到二十五万人马。

    这二十五万人可就真不算少了,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我们学校统共不到三万人,一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里黑压压一片,打嗝的声音都能震你一跟头。

    兵有了,将也不能少。杨镐把这二十多万人分成东西南北四路。

    东路主将刘铤,老刘在当时可是大大的有名,人送外号“刘大刀”,据说他用的大刀,重120斤!120斤的刀,别说砍了,砸也把人砸死了,人家老刘还“轮转如飞” ,你说这位猛不猛?

    西路主将杜松,老杜是十几岁就当兵,杀人放火几十年,从大头兵一路升到总兵,说身经百战,各位应该没意见。

    南路主将李如柏,这位兄台,人不大,来头不小,他爹就是辽东的大军阀李成梁。俗话说“将门虎子”就指的他这种人。

    最后一路,主将马林。这位可不是打乒乓球的那位马林,那是奥运冠军,人家最近忙着离婚打官司,没空在这掺合。咱们这位马林,明史上说“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这么看来这哥们还是个儒将。

    以上四位就是四百年前那场大战的主角。

    主角很重要,但主角不是编剧,他们无权改变剧本,他们也不会想到,这一幕故事是个悲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