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心中的倩影-酒令丛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酒令的内涵,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为在场人所共同认可的监督行酒的规则;二是指宴会中助酒兴的一种游戏方式。如果追溯它的历史,可谓悠哉久矣。汉代学者刘向在《说苑》中记载:“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人名——引者按)属觞政,曰:饮不嚼者,浮以大白。”《韩诗外传》中也有关于“齐侯置酒令”的记载。可见,早在战国之前就已经盛行酒令了。

    既行酒令,那就必然要设执行操作与负责监督的酒史与酒监,而这,就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了。《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有句云:“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行酒令中,要公推一人为令官,称作酒监、酒史或酒吏。在那种特定场合,他们是颇有权威的。《汉书》中记载,朱虚侯刘章尝入侍燕饮,吕后令他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吕后表示同意。酒酣,诸吕中有人违犯了酒令,刘章拔剑斩之。太后与左右大惊,但既已许其执行军法,也没办法怪罪他,只是罢宴而已。

    《史记·楚世家》讲过一个与酒令有关的“画蛇添足”的故事:

    楚国的宰相昭阳率兵攻打齐国,齐王非常忧虑,刚好陈轸自秦入齐,听说此事,便到楚军中去见昭阳,说:“请问,按照楚国的法令,打败了敌军的有什么赏赐?”昭阳说,可以当宰相,受封上等爵位。陈轸说:“我想打一个比方。有人送给他的舍人们一杯酒。酒只一杯,人有几个,怎么喝呢?于是定个规则,都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单独喝这杯酒。其中一个舍人,声称蛇已画好,于是拿起酒杯站了起来,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等到他画出了蛇足,酒杯已被后画好的人抢走喝掉,说:‘蛇本无足,你却偏要为它画脚,那就已经不是蛇了。’”现在,你已经做了楚国的宰相,就算能打败齐国,官爵也不能加封了;如果打了败仗,自己身亡,爵位也将被人夺去,这就好像画蛇添足一样。昭阳深以为是,遂退兵回国。

    唐代以后,酒令在文士中十分盛行,或以经史内容为令,或以呼卢、博采为令。白乐天诗中都讲到了,前者如“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新吟胜管弦”;后者如“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盆呼大采”。《坚瓠集》中记载了这样一条趣闻:明代崇祯年间,苏州有陈、倪、牛三位都侯同坐公馆,有一曾姓庠生和一鲁姓监生前来说事,两人走了以后,陈公说:“吾因二生之姓,戏拈一个酒令:‘曾与鲁,好似知县和知府。头上脚下一般样,只是腰间略差些。’”盖谓二人一腰金、一腰银也。牛公应声答道:“衰与哀,好似监生与秀才。头上脚下一般样,只是肚里略差些。”另一人笑说:“我昨天偶断一僧尼奸事,今以其配合成令:‘斋与齐(均指繁体),好似和尚与女尼。头上脚下一般样,只是两股之内略差些。’”三人捧腹大笑。

    《红楼梦》第四十回,详尽地叙述了贾母设宴大观园,陪同者遍行酒令的场面。这次的令官是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一上台,她就宣布:“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她说:“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下去,到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再说第二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语,比上一句,都要合韵。错了的罚一杯。”于是,她就和贾母对答:“左边是张天,”“头上有青天。”“当中是个五合六,”“六桥梅花香彻骨。”“剩了一张六合么,”“一轮红日出云霄。”“凑成却是个蓬头鬼,”“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着喝彩,贾母饮了一杯。最文雅的当然是宝钗、黛玉了;就中以刘姥姥的最为逗趣。且看鸳鸯和她的对答:“左边大四是个人,”、“是个庄稼人。”“中间三四绿配红,”“大火烧了毛毛虫。”“右边幺四真好看,”、“一个萝卜一头蒜。”“凑成便是‘一枝花’,”“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新中国成立前,在民间也曾盛行酒令。我的父亲虽然并不善于饮酒,但他对于酒事却颇有研究。中年以后,由于心境不佳,常常借酒浇愁,当然,酒量并不算大。酒菜简单得很,一小碟黄豆或者花生米,两块咸茄子,或者半块豆腐,就可以下酒了。往往是一边品着烧酒,一边低吟着“子弟书”段。我的绰号“魔怔”的族叔是个饱学之士,见了此景,调侃地说:“古人有‘汉书下酒’的说法,你这是‘子弟书’下酒。”父亲听了,“呵呵呵”地笑了起来。在我入私塾读书期间,每次父亲请塾师刘璧亭先生吃饭,总要邀请“魔怔”叔作陪。记得那是1948年——私塾开办的最后一年的中秋节,他们老哥仨又坐在一起了。因为是带有一点饯别的性质,每人都很激动,说了许多,也喝了许多。喝着喝着,便划起拳来,行着酒令,什么“一更月在东,两颗亮星星,三人齐饮酒,四杯、五杯空,六颊一齐红……”,每人从一说到十,说错了就要罚一杯酒。后来,又改成“拆合字谜”。一直闹腾到深夜。

    这次聚会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少年以后,父亲还谈起过。他的记性特别好,仍然清楚地记得每人即兴说出的内容。当时,按年齿顺序,刘老先生第一个说:

    轰字三个车(指繁体字),两丁两口合成哥。

    车、车、车,今宵醉倒老哥哥。

    接着,是我父亲说:

    矗字三个直,日到寺边便成时(指繁体字)。

    直、直、直,人生快意碰杯时。

    最后,“魔怔”叔张口就来:

    品字三个口,水放酉旁就成酒。

    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父亲还记得,这天晚上,他唱了“子弟书”段《醉打山门》。

    (2002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