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王国传奇-东归还是自立——麴氏家族的两难选择(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麴氏家族,高昌王国历史的重要角色,历时最长,故事最多。这里有励精图新的意气风发,也有内忧外困下的家国遗恨。是继续独居一隅,还是东向归中?在两难政治抉择中,这个蕞尔小国,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大剧。

    一、麴氏高昌:纷乱中的守国

    麴嘉于公元525年去世后,谥曰“昭武王”。何为昭武?按照《周公谥法》:“容仪恭美,昭德有劳,圣文周达曰昭”,“刚强直理,威强叡德,克定祸乱,夸志多穷曰武”。可见,后世对麴嘉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允文允武,克乱定祸,开麴氏王国百年基业。

    麴嘉去世后,留给后人的统世系不是那么明了。经考证,大致确定了麴氏王国十个王,其中有确切名字的有九位。

    自麴嘉承平元年(公元502年)算起,到公元640年唐灭高昌,麴氏王国共十主、九世、一百三十八年。作为一个西域小国,麴氏王国辗转于各大政权之间及民族势力之间,固然有他举步维艰的难处。然而,一个独立建国一百多年的政权,确实又使人感叹于麴氏王国生命力之强。探索这个王国的奥秘,其间必不可少的是麴氏高昌作为一个西域小国的立国之道。他先后臣服于柔然、高车、铁勒、突厥等西域少数民族政权,对远在中原的中原王朝也是经常遣使贡献,尽一个西番属国所应尽的职责。

    章和年间,正值南朝萧梁大同年间,麴坚遣使向梁朝贡献,一路上经过西魏的打劫,再加上仓促遣使,高昌上供的贡物多是伪滥。但是为了向萧梁示好,高昌麴氏也没顾得这么多。因为麴坚之时,北朝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一北方的北魏此时已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东、西二魏彼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由于实力均衡,有如拉锯战一般,难以分出胜负。在北朝的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西域小国又必须寻求依靠,高昌只能选择此时国力颇为强盛的南朝萧梁。现存的梁元帝《职贡图》中就绘有高昌使者的形象,证明虽然高昌与南梁远隔千山万水,且有各种政治势力的阻挠,但并没有阻挡住高昌通使的决心。毫无疑问,这是作为一个小国为求得生存而不得不具有的政治敏锐。

    到了麴玄喜、麴宝茂祖孙年间,高昌多与西魏及其后继者北周进行交通,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此时的高昌伎乐传入了中原。高昌专门豢养了一批伎女,这些伎女的用途可大了,她们可以作为礼物向大国贡献,并通过她们把高昌的伎乐传播出去。她们也可以被派往重大的活动中,用表演的方式增加欢快的气氛。十分发达的高昌伎乐,对中原的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一时期,佛教兴盛起来,高昌和中原的交流也多以佛教为媒介。频繁的文化交流,加深了高昌与中原文化的同源关系。

    在麴宝茂即位之前,北方的突厥兴盛了起来。公元552年,土门建国,号伊利可汗,至555年,木杆可汗灭柔然,统一漠北,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南至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这片广大的地区都臣服于突厥。高昌作为突厥的近邻,不能不与之交通。强大起来的突厥不断地骚扰高昌,高昌既无回击之力,又没有靠谱的势力可以依靠,只好委曲求全,化敌为友。双方同盟结婚,麴宝茂娶了突厥可汗的女儿。这么一桩政治婚姻着实影响了高昌国的历史进程,它使高昌在突厥的强势下得以保全,也直接引起了麴宝茂的孙子麴伯雅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从而为高昌国的发展历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麴乾固继承了麴宝茂的政治遗产,于公元560年即位后,收继这位突厥可汗之女为自己的妻子,继续维持与突厥良好的双边关系,享国日久,国家无事。麴乾固在位共四十二年,于公元601年去世,是高昌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一位国王。这一时期也是高昌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其子麴伯雅、其孙麴文泰时期走向强盛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二、解辫削衽:一次重整河山的尝试

    六世纪中叶,北方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厥人消灭柔然后,成为广袤草原的新主人。突厥民族强大后,给整个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也影响到了高昌。

    1.走出野蛮:他们是一群狼的后裔

    突厥这个民族非常有意思。据传,突厥的先人原生活在蒲昌海,不幸被邻国攻灭,男女老少都被杀死。唯有一小儿,年龄尚小,虽说不忍心将其杀死,也还是被断了一条手臂,断了一条腿,丢在了大泽之中。天道好生,丢弃的孩子被一只母狼发现,这只母狼发了人性,每日在大泽之中衔来肉给孩子吃。就这样,小男孩存活了下来。孩子长大后,渐渐地与狼有了感情,便与这只狼交合,生了十个孩子。其一姓阿史那氏,最贤明达慧,后来阿史那氏成了君长,便是突厥人的祖先。

    突厥人逐渐开始壮大,他们以畜牧为生计,逐水草而居,衣裘褐、披发左衽、食肉喝奶、善于骑马射箭,依靠其机动性强的特点,隔三差五月满之时,便抄掠来往行人或汉族农业人口。突厥性格残忍,其习惯法规定:杀人偿命;淫人妻女者,阉割后腰斩;打架伤了眼睛,要以自己的女儿作为赔偿送与别人;偷盗的按照赃物的十倍赔偿。

    突厥男人好赌博,女人好运动,踢个球,健个身什么的。男女之防不是很重,经常男女相饮而醉。婚俗貌似和草原上其他民族类似,老爸、哥哥死了,儿子、兄弟把所有的妈妈、嫂子收继过来重娶一次,以防止财产外流。

    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到了公元六世纪中叶,逐渐占领了整个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后来,突厥内部兄弟们内讧,导致突厥一分为二,即东突厥与西突厥。虽然一分为二,但是并不妨碍突厥的强悍,西域这些小国也是苦其抄掠。东西突厥势力此消彼长,对西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

    为了控制西域这片广阔的土地,突厥经常来骚扰、抄掠。对高昌也不例外。公元553年,高昌王麴宝茂即位第二年便派遣使者麴斌出使突厥,谋求与突厥交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增强两国的实质性友好关系,高昌与突厥进行了联姻。西突厥室点密可汗的女儿嫁给了高昌王麴宝茂。本来两国是平等的,现在一搞,麴宝茂成了突厥可汗的乘龙快婿,室点密成了老丈人,两国的关系自然不再平等。随后,麴宝茂及他的世子麴乾固分别接受了西突厥授予的官衔,从而确立了明确的从属关系。

    从麴宝茂到麴乾固,这几十年来,高昌国内外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危机。这父子俩还算老实。可是到了麴伯雅时期,突然感到有点不爽。麴伯雅高高兴兴地登上了王国的宝座,没想到的是,作为国王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让他感到恶心。按照突厥人的收继制传统:父死,子必须娶其庶母为妻。当年麴宝茂死,麴乾固就是这么做的。现在麴伯雅也要继承下去,不过这次麴伯雅要娶的可是一位突厥奶奶,麴伯雅叫这位突厥奶奶为“大母”。

    这个突厥奶奶就是当年高昌与突厥的一桩政治婚姻的结果。麴宝茂当年为与突厥建立良好的关系,娶了当时室点密可汗的女儿,麴宝茂死后,突厥公主又嫁给了他的儿子麴乾固。现在麴乾固也死了,该轮到麴伯雅收继自己的妈妈们了。这样一层层的收继,使得当年他的奶奶现在将要成为他的妻子。我们知道,麴乾固在位四十二年,就算这位“大母”十岁嫁到高昌,此时也至少有五十多岁了。按辈分说,这位突厥公主应是麴伯雅的奶奶,而且肯定已经不是如花似玉,这让麴伯雅感到非常棘手,这次是真的不想娶了!

    可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麴伯雅是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虽然麴伯雅挣扎了好久,也抵制了好久,但是最终没能顶得住突厥方面的压力,娶了这位突厥奶奶。

    不过,这件事在年轻的麴伯雅心里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他也第一次深刻地感到了这些胡人的未开化。麴伯雅想想自己堂堂陇西望族出身,深受汉文化的熏陶,举手投足虽沾染了些胡人的习气,但是骨子里却是改不掉的汉人血脉!因此,一股强烈的反胡冲动涌上年轻麴伯雅的心头。再加上自己贵为一国之主,却时时要受突厥人指指点点,这愤怒之火就不打一处来,总想有朝一日再不要见这帮胡人,彻底的和他们断绝关系。

    历史总是这样,总是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故事。公元605年,突厥部下一个勇猛的部落——铁勒兴起。铁勒其实是匈奴人的后裔,种族非常复杂,分布也较为分散,各部铁勒互不统属、各有君长,反正都自称是“铁勒”。他们原先分别臣服于东、西突厥。公元605年,铁勒反叛阿波系突厥,自立可汗政权,并迅速地控制了整个西域东部地区,高昌就是在此时臣服于铁勒的。不过,铁勒虽然脱离了突厥而自立,但还是无法与突厥相抗衡,仍然要为突厥提供服务与财物,以换取两家的相安无事。

    高昌也挺倒霉的,来的这位铁勒,虽然没有强迫麴伯雅娶老太太,但是却看上了高昌的富庶。这帮贪婪鬼,总是会派遣一些重臣在高昌驻守,凡有商贸往来者,便上去抽取税金。不过,话又说回来,铁勒也不容易,在高昌辛辛苦苦收的税,哪能全进自己的腰包,还要拿出来一部分来孝敬突厥。不管怎么说,高昌算是倒霉透了。所以,麴伯雅对铁勒也没有什么好印象。总之,在麴伯雅看来,这些胡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十年河东转河西,铁勒605年背叛处罗可汗,到了613年左右,又被射匮可汗征服,再次臣服于突厥。铁勒在高昌的势力最长也不会超过十年。因此,到了610年以后,铁勒对高昌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而就在此时,西域东部又出现了一个新面孔——隋朝。

    2.文明诱惑:一次中原上国的观光之旅

    609年,隋炀帝消灭了吐谷浑,占领了吐谷浑统治的西域南部地区,进而又把势力推进到西域通往内地的南北两条通道。隋朝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设立了四郡,深入到了西域东部地区。

    麴伯雅期待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隋朝刚进入西域,就派人游说高昌王入朝贡献。麴伯雅于是在公元609年6月亲自出使隋朝。这次隋炀帝接见西域诸国国王及使者的地点选在了甘肃张掖。今天的张掖已是西北地区落后的地区,可是当初隋朝时,怎么也算一个国际性的商业都市!再加上隋炀帝又是一个好面子的皇帝,派遣到西域的使者裴矩,好说歹说、送礼送钱,唯一目的就是邀请西域各国首领前往张掖向隋炀帝朝贡。

    这里随便说一下,古代的朝贡,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好多都是折本的。这些小国拿了些土特产,牵了几只羊,赶了几头牛就来了,到了中原皇帝所在地,向皇帝这么一贺,皇帝们体恤小国的艰难,又为展示我中华的富庶与殷实,便会反赐予这些朝贡小国好多丝绸、金银、技术、人才。所以到了后来,很多中原王朝都不敢让这些国家前来上贡,而是规定好,他们必须多少年才能入贡一次。但是一些好大喜功的皇帝则不问那么多,自己乐了就好。看见这些胡人齐刷刷站在一排,向自己朝贺,感觉真的是很过瘾,还问什么花了多少钱?俗!隋炀帝便是这样的一类。

    隋炀帝首先把朝贺的地点安排在了相对富庶的张掖,其次,命令军乐团在道路两旁焚香、奏乐。歌舞团在两旁唱呀、跳呀,把张掖的少女都召集过来,盛装浓抹,乘马坐车,好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这次来的西域小国共二十七个,他们哪里见到过这样的场面,都不禁对大隋的繁盛与文物的精美感到惊讶。高昌王也参加了这次会面。

    当麴伯雅看见隋炀帝盛装出场、文武群臣俯首跪拜之时,顿觉这才是国王!对隋朝的文物、仪仗制度的喜爱简直难以言表。再看看自己这身行头,想想高昌国内那些胡不胡、汉不汉的舆服、仪仗,简直是自惭形秽!一种学习隋朝,改胡服为汉服的冲动涌上了心头。诸色人等、诸品班位,各种身份地位,不用询问,一见服装便知。

    此次除参观上国风物之外,隋炀帝还专门照顾麴伯雅,请中原高僧慧乘为笃信佛教的麴伯雅开设专门的讲经法会,讲《金光明经》。

    张掖的见闻已使麴伯雅感到震撼,随后麴伯雅携其世子麴文泰东去长安、洛阳访问。一路上见识肯定丰富,对中华文物、中国制度、人民富庶、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等一定又一次次的大吃一惊。本有汉文化基因的麴氏父子,一定对这些亲切不已,羡慕不已,一种效仿华夏的想法深深地埋在了心里。此次见闻对这对父子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高昌国的走向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公元611年,麴伯雅再次踏上了中原的土地,此次是陪同西突厥处罗可汗入朝大隋。西突厥势力难抵东突厥,但隋朝采取的是分化瓦解、以胡制胡的政策,扶植弱小、抑制强大。在拉拢处罗的时候,开始处罗还没有答应。隋炀帝在大斗拔谷召见处罗时,处罗并没有应诏而来。此次麴伯雅上书隋炀帝,希望再次劝说处罗入朝。果然在裴矩的游说下,处罗同意入朝。处罗可汗在麴伯雅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中原。这次陪同奠定了麴伯雅与处罗可汗的私人交情。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果然不错,麴伯雅的这位朋友,将对他以及他的高昌王国产生重大的影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