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歌讲稿-一年之间中国的农民和农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现在选出二十二首诗来,从这二十二首诗看1958年一年之间中国的农民和农村,历史家难得写这样惊天动地的真正的历史!

    花也舞来山也笑

    一声爆竹连天响,

    四十条纲要传到乡,

    花也舞来山也笑,

    人换思想地换装。

    (江苏江浦)

    “人换思想地换装”,一年大事一句话显示出来了。我们认为这是毛主席的思想对六亿人民、对锦绣山河起的促进作用,换句话说是哲学的力量。难得的是新民歌一点没有哲学气,它就像一声爆竹似的,非常显得中国气派。

    把把市秤星子明

    把把市秤星子明,

    又有两数又有斤,

    农村开展大辩论,

    大是大非分得清。

    (江西)

    这首诗就表明哲学要什么新民歌就歌什么,新民歌简直是哲学的形象化。因为它是形象化,所以它一点也不教条,它总取得了民族形式。这首诗表现相信群众这一个伟大的道理。这个伟大的道理老百姓用一杆秤来说明白,这杆秤是中国老百姓用的东西。

    困难是杆秤

    困难是杆秤,

    看你硬不硬,

    你硬它就软,

    你软它就硬。

    (四川什邡,陈宵搜集)

    这又是一杆秤,又是中国的东西,又说明了一个大道理。我们把“花也舞来山也笑”、“把把市秤星子明”、“困难是杆秤”这三首诗联系起来读,对我们该有多大的教育作用,鼓舞作用!主要是“头脑”这个东西,要把它武装起来。农业纲要武装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辩清是非是更进一步的武装,不怕困难又更进一步。

    下面六首诗表现中国农民的劳动干劲:

    挑塘泥

    挑塘泥,

    像挑米,

    汗湿衣,

    心里喜。

    (湖南)

    这四句,一十二个字,该表现了多么高贵的思想感情呵!我们知识分子光读书是不中用的,要去挑塘泥,这一首《挑塘泥》胜过所有的圣贤书!

    汗透衣衫心才欢

    山风为我打锣鼓,

    流水为我拉丝弦,

    我迎寒雪洗个脸,

    汗透衣衫心才欢!

    (福建,程崇福)

    今天的劳动的汗真是教育诗!它已经没有在旧社会里所谓的“血汗”的意味,它完全是进步人类的欢喜的海洋!这一首七言诗,同前面的《挑塘泥》的三言诗,把忘我的劳动时的“心里喜”表现得太可爱。

    拼命干

    抓晴天,

    抢阴天,

    毛风细雨当好天。

    大雨小干,

    小雨大干,

    无风无雨拚命干。

    (江西)

    这首诗,前一半,“抓晴天,抢阴天,毛风细雨当好天”,是中国老农的经验之谈。后一半则完全是今天的集体力量的表现,“小干”、“大干”、“拼命干”,都是口号!是行动的呼声!

    村村一片山歌声

    挖泥一片响土声,

    送肥一片脚板声,

    犁田一片吆牛声,

    村村一片山歌声。

    (湖南武冈,曾莺)

    古典文学里头不可能有这样的诗,五四初期的新诗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诗,首先是没有这样的社会现实,作诗人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劳动观点也是一件事。我们有了劳动观点,热情地反映我们伟大的社会现实,我们就会发挥汉语的特长写出只有汉语才能写得出的诗来,这首诗就是证明。伟大的时代配合变化丰满的语言,新诗将有无限的歌唱前途,参加劳动就一定能促进我们攀登最高峰。

    一匹大山装得下

    一挑鸳兜不多大,

    修塘开堰挑泥巴,

    莫嫌我的鸳兜小,

    一匹大山装得下。

    (四川 明德)

    这首诗怎么这样写得生龙活虎似的?仔细一看,原来我们的诗人,我们的劳动者,对小鸳兜太爱了,好像母亲爱孩子似的,所以说着“莫嫌我的鸳兜小”的话。同时这“一匹大山装得下”的“一匹”二字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小鸳兜能把一匹大东西(它是一座山呵!)挑得跑了,我们读起来怎么不感得这首诗生龙活虎似的!

    哪里飞来一座山

    哪里飞来一座山,

    这山座落社旁边,

    今天看来屋样大,

    明天看来遮住天。

    不是山来不是山,

    铲来草皮十万担。

    (湖南湘潭韶山社)

    这首诗表示农民费了巨大的劳动以及对自己的巨大的劳动成果的巨大欢喜,真是再好没有了。“铲来草皮十万担”,除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民哪里有这样的豪举?要把这十万担草皮写成一首诗,又是怎样的豪举,这个诗人不伟大吗?这首诗并没有作者的名字,诗是顶天立地一首诗,“哪里飞来一座山”!

    下面两首诗写劈山凿石:

    龙王山上出真龙

    轰隆隆,轰隆隆,

    一股青烟进天空,

    石头开花树搬家,

    龙王山上出真龙。

    (山西,江旋)

    千年岩石把家搬

    火炮一响震动天,

    千年岩石把家搬,

    清泉像匹白棉布,

    天上挂到地平川。

    (湖北郧县)

    这两首诗的题目就象征古老中国的大跃进。“石头开花”啦,“树搬家”啦,都表现群众语言的特点,把巨大事件说得极不费力,必须勤劳的劳动者才说得出的。“清泉像匹白棉布,天上挂到地平川”,好像是写景似的,但不是写景,等于前一首的“龙王山上出真龙”,是同自然作斗争的喝采,这是新民歌同一般写景的诗不同的。

    下面我们再选一首诗,如果光看它的题目,那是不会知道它是歌唱什么的,它是同《送粪曲》一类的美丽的诗:

    自己编曲自己唱

    猪儿圈圈满,

    俺是司令员;

    猪儿要开饭,

    厨师我来担;

    母猪生娃娃,

    俺是接生员;

    预防猪生病,

    又把医生兼。

    瞅瞅肥猪赛小象,

    望望粪堆似小山,

    自己编曲自己唱,

    一遍一遍唱不完。

    (桓仁县文化馆)

    我们真欢迎“一遍一遍唱不完”这样的诗,我们相信这样的诗是真正唱不完,看这里面的生气勃勃呵!“瞅瞅肥猪赛小象,望望粪堆似小山”,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好形象,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美感和壮观!这不叫做共产主义的风格吗?

    下面选六首诗,都是反映农村办工厂的:

    办地方工业歌谣二首

    一

    人勤能叫鬼推磨,

    俭省能攒金满窖,

    不花大钱办大事,

    开个工厂呱呱叫!

    二

    三月初三去赶会,

    一进庙门事不对。

    往年将台上坐泥像,

    今日个将台上搁机器。

    噢!

    这是社里办工厂,

    怪不得庙里都一股跃进气!

    (陕西凤县,马进德)

    党号召勤俭生产,这两首诗便充分表现勤俭生产的乐观精神。“怪不得庙里都一股跃进气”,这首诗的跃进气就利害,是毛主席说的,“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农民办工厂

    农民办工厂,

    简单又便当;

    闲时当工人,

    忙时把地上;

    本钱自己积,

    原料不出乡;

    工具十来样,

    古庙做厂坊;

    为了钻技术,

    进城跑一趟;

    学习三五天,

    白把变内行;

    颗肥能自造,

    农具会改装;

    土产自加工,

    还能烧硫磺;

    钢磨碾米面,

    机器缝衣裳;

    天黑喇叭响,

    电灯明晃晃;

    农民办工厂,

    生产大变样!

    (山西晋城,马国良辑)

    全民动手办工厂

    肥东县,干劲强,

    “兴修”打个漂亮仗,

    开春以来劲头转,

    转手又来办工厂。

    全党全民齐动手,

    镇乡合作出力量。

    想点子,出主张,

    腾出民房做厂房,

    又快又省又便当。

    缺少资金难不住,

    大家一齐来解囊。

    献铜元,献银洋,

    破铜烂铁也献上,

    投资运动如火热,

    银行人员日夜忙。

    铁工厂,针织厂,

    被服厂,肥料厂,

    新式农具修配厂,

    社社都建面粉厂,

    镇上建个发电厂,

    一厂一厂又一厂,

    大大小小几十厂。

    行动快,信心强,

    高山也难把路挡,

    五月一日电灯亮,

    照得人心亮堂堂,

    亮堂堂!

    (安徽肥东,唐吉章)

    这些诗虽然不是一个地区的,是来自各省的,但农民办工厂是各地区同时响应党的号召。《农民办工厂》和《全民动手办工厂》两首同“怪不得庙里都一股跃进气”已经大不同,声势浩大起来了,从“三月初三去赶会”到了五一节,“五月一日电灯亮,(照得人心)亮堂堂,亮堂堂!”我们要注意一件事,中国农民已经认清了大势,黄金和白银对个人说已经没有用处,所以报纸上有农民献出从日寇侵入时留下的金砖的事,肥东县全民办工厂的诗便反映“献铜元,献银洋,破铜烂铁也献上”。今天中国农村的现实是:私有财产的观念从农民心里打破了。“破铜烂铁也献上”,不是瞧不起“破铜烂铁”,是把“破铜烂铁”和银洋铜元等量齐观,对个人没有啥用,对全民办工厂便各有各的用处。所以“破铜烂铁也献上”写得极有气概。

    高山角里办工厂

    平地一声春雷响,

    枫堂要建造纸厂,

    每日造纸四万担,

    孩子听了拍巴掌,

    老人听了把话讲:

    山角里头办工厂,

    哪里这么便当?

    不用十五年,

    也得十年长。

    老人话音还未落,

    汽车呜呜开进山。

    车门一开人群下,

    一来就是几百个,

    都是工人老大哥。

    他们身强力又壮,

    七手八脚力量多,

    破庙里头安机器,

    机器轰轰光唱歌。

    歌声一起响十湾,

    吓得老虎连夜逃荒坡,

    响得枫堂人民笑呵呵。

    高山角里办工厂,

    金银财宝山区多!

    (浙江庆元)

    这首诗反映了两种人,一是孩子,一是老人。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接受得快些,老人总有些保守。然而“老人话音还未落,汽车呜呜开进山”,枫堂的老人自然也“笑呵呵”了,这时有经验的老人们想必更是懂得“高山角里办工厂,金银财宝山区多!”

    在《花也舞来山也笑》那首诗里,预言着四十条纲要将促进“人换思想地换装”。果然,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农产品产量成倍、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地增长,而同时人们思想解放,眼看合作社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就应时而起。下面我们选五首歌唱人民公社的诗:

    人民公社有四多

    生产资金积累多,

    互相协作人力多,

    大力革新农具多,

    统一领导经验多,

    到处都是活诸葛。

    (上海曙光社张泽民)

    在歌出了四多之后,来一句“到处都是活诸葛”,把所有的好处都形象化了,“活诸葛”就是办法多。在以前,知识分子的诗人就瞧不起这种词汇,以为这种词汇何能入诗,今天的情况大不相同,知识分子开始知道要从人民的语言里学习人民的思想感情。

    人民公社属人民

    人民公社属人民,

    人民当家作主人;

    社员团结似兄弟,

    乡乡社社一家人。

    (上海曙光社张泽民)

    我们认为这一首极朴素的诗写出了极大的理想,我们的人民公社就是如此,它表现着多么美丽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呵!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工农业一齐搞

    人民公社就是好,

    工农业一齐搞,

    地里庄稼比牛壮,

    工厂烟囱比天高。

    (河北怀来东风公社乔福钰)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就是好,所以它取了那么好的形象,把地里庄稼用“牛壮”来比,烟囱之高用“天高”来比,“牛壮”与“天高”,从来没有这么美丽的词汇!

    人民公社发电厂

    青砖墙,红瓦房,

    烟囱竖到蓝天上;

    门口挂上白漆牌:

    “人民公社发电厂”。

    发电厂,真漂亮,

    晚来电机突突响,

    全社电灯一齐亮,

    好似星群落地上。

    (江苏淮阴,沈彦)

    这首诗给人以极新鲜的感觉,对新鲜事物缺乏敏感的人也应该刺激他感觉敏锐。何以呢?因为诗人把新鲜事物一下都给与读者了,青的,红的,高的,蓝的,白的,青的是砖墙,红的是瓦房,高的是烟囱,烟囱竖到蓝天上,再是新的人民公社发电厂的白漆牌,还有晚上“全社电灯一齐亮,好似星群落地上”!不是诗人用整个的灵魂爱新起的人民公社不能有这么新鲜的感觉写这么的好诗。

    民兵不缺少

    人民公社好,

    民兵不缺少,

    社内有大队,

    生产建设保,

    行动军事化,

    到处是英豪。

    (陕西大荔,扈世德)

    帝国主义者见了我们的诗要发抖。见了我们这首诗的题目就要发抖,“民兵不缺少”是一种修辞法,语气极其朴质可爱,意思是我们的民兵多得很,“到处是英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