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各土邦的平坦土地多半都类似于沼泽,在蒸笼般的空气中发酵着,此外还有毒蛇和猛兽出没,所以,今天的这个地方同数千年前一样,房屋类型依然以木桩建筑为主。这类房屋搭建在夯入土地的木桩或者被生生锯断的树干上,距离地面高达一米半到两米半,由一张或两张轻便的木头梯子连接地面,为了防范毒蛇或者其他动物,梯子尽可能竖得陡一些,有时候爬起来很费劲儿。房屋地面常见的是木板结构,不过大多只是把长条木松散地拼接在一起,此外所有的房子都会在地面铺上干净漂亮的篾席。屋顶是简单的双坡式,前梁通常跟下萨克森州农舍的前梁一样,凸在外面,呈交叉状,屋顶的骨架由竹竿搭成,上面厚厚实实地铺着棕榈叶,不仅轻巧、凉爽,而且还防水。在原始森林中,我曾在夜间多次经历了热带的瓢泼暴雨,那时我就躺在这样一个树叶屋顶下面,未曾被雨水淋湿。近日里我看到许多房子的屋顶铺设的是凹面瓦,农村也见得到这样的屋顶。
这是中南半岛房屋的样式。在有些地方,屋顶依照中式建筑风格带有飞檐翘角,造型优雅。显著的马来建筑特点则是利用错层将房屋划分区域,进行空间隔断,因此从入口处开始,房屋的每个分区都要比前一个提升两到三个手掌宽的高度。
城市里只要土地干燥,不存在卫生问题,房屋便不再以木桩为地基。中式建筑构成了街道的主体,马来的渔舍及农舍被排挤到了市郊地带。华人街,不管是旧的还是新的,毫无例外地坐落着一排排连在一起的三层小楼,只有很少几栋房子是四层。底层用作工坊或者商铺,楼上朝街的屋子如果打开百叶窗,就会看到开放式的房间以及简易的窗栅栏,并且可以很好地通风。这些建筑都粉刷成了彩色,大多是明艳的钴蓝色,在热带强烈的光线下看起来既清凉又高雅。楼上临街的房间由立柱支撑,连成一体,于是每条街道的两侧都见得到这样的柱廊,除了赏心悦目,还上演着一幕幕生活图景。有钱的中国人当然是在别墅区安家置业,那里的房屋奢华,大多受到欧洲风格的影响,屋子四周是宁静的花园,布局呆板,但阳光充足,里面的每株植物都长得很高,分别种植在花盆中。
现在,欧洲人将所有的城市进行了全新规划,引进许多卫生设备和舒适设施,但是很少考虑美观性。从外部看,这里所有的欧洲建筑中唯有市郊别墅区里的平房是漂亮的,那里清凉宜居,绿树成荫,像公园一样。这些平屋别墅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们不得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从而保持了印度房屋的原始风格。白人在这里已建好或者正在修建的其他所有房屋,如果搬到八十年代德国的火车站大街上,也丝毫没有不协调之感。虽然英国人为他们的殖民地办了很多件大事,其中对许多商业街、港口、别墅区以及公园式城郊的规划连同公路建设、水利灌溉以及人工照明,都堪称典范,通常是毫不吝啬的大手笔之作,但是除了平屋别墅以外,他们也盖不出漂亮的房屋。如今大肆流行人造大理石和波纹白铁皮,当地有房产的人中追求时尚并且家资不菲者对此趋之若鹜。日本的牙医和放高利贷的中国人给自己盖的房子,也很适合建在德国中等城市里最没品位的街道上。桥梁、水井和纪念碑也同样如此。不过最丑陋的当属教堂。教堂已经摒弃并背离了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人迹寥落,彰显着西方文化的无力。不管是在安静秀丽的棕榈林,还是在马来村庄里宽阔漂亮的街巷,抑或在整齐划一的蓝色华人街看见一座教堂,都会感到尴尬,这在印度之旅中远比污秽和狂热更让人难堪,因为在这里,内心深处会觉得自己同样负有责任。上述这些建筑就像德国的邮局大楼,全都盖得坚固而丑陋。马来人的房屋在落成三个月以后,外表颜色会受天气影响变得自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似乎已经在那里矗立了五十年。而荷兰总督的宫殿、英国人的教堂或者法国天主教学校的校舍,只有终结了它们所承载的罪恶并且重塑自然,才能愉悦眼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