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的天荒地老-赝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沈宏

    文一平跟宝达曾在戈壁滩一块儿“修理过地球”,也算是患难之交。那时候,文一平因老父是“走资派”而下放至千里之外的戈壁滩;而宝达是“工人阶级”家庭出身,只因家中有六兄弟,刚好轮到他“上山下乡”,为此也来到了戈壁滩。文一平和宝达虽说是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而在那杳无人烟的戈壁滩遇见同乡人,便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觉得分外亲切。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以后,文一平和宝达先后回了城,由于文一平老父的“解放”,其被安排在文化局工作,到如今也只能混了个科级干部;再要上,学历和年龄已都不允许了。而宝达则是顶替父亲的职位进了一家丝织厂,从挡台工干到保全工。现在丝织厂已经倒闭,宝达也下了岗。

    这么多年了,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不同,文一平和宝达之间的接触已疏远了,虽说同在一个城市,也难得见面。不想那天,他们却在钱币市场碰到了。文一平是这钱币市场的常客,这些年他一直在搞字画、钱币等古董收藏;而宝达是下岗后才到这儿来的。当时,宝达正拿着几枚古币在跟人交易。文一平见宝达手里的几枚古币是很值钱的“靖康元宝”,而宝达出的价钱又非常低,开始有些怀疑这是赝品。等文一平拿在手里反复细看后,觉得这几枚“靖康元宝”并非赝品,是地地道道的真货。文一平确定宝达是外行,便以高出别人一倍的价钱要买下这几枚古币。可宝达觉得不好意思,说:“哪用这么多钱?你哥们儿要,就拿去吧,还给什么钱!”

    文一平说:“这怎么行,钱还是要给的嘛。”

    宝达又客气地推了几推就收下了。于是,他俩边说话边一块儿走出钱币市场。站在路口,正要分手时,宝达又说:“唉,说真的,我对吉币这玩意也不懂行。要不是生活所迫,我也不会把家里的这些古币拿出来。”

    文一平听了眼一亮,问:“你家里还有?”

    宝达说:“有倒是还有几枚,我也不知值不值钱。”

    文一平说:“那干脆去你家看看!”

    于是,两人又一块儿来到宝达家。宝达从墙角拿出竹梯架到阁楼便爬上去。一会儿,宝达从阁楼上捧出一个纸板箱下来,便打开纸板箱,从里面取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木闸子递给文一平,说:“你看看吧。”

    文一平打开木闸子,看到里面有七八枚古币。一枚一枚地看……开始,文一平摇头说:“乾隆通宝,崇祯通宝,不值什么钱。”可当他看到其中的一枚,心立刻一阵猛跳:乖乖,这是北宋的“熙宁通宝”,难得珍品!再看下一枚,文一平的心跳得更厉害:“保大元宝”,五代南唐钱,珍品中的珍品!

    文一平看完后,不动声色地把这些古币放入木闸子里。宝达追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文一平说:“有两三枚还可以,不过还谈不上珍品。”

    宝达挠挠头,笑笑说:“哪能啊,值几个小钱就行!”

    “这样吧。”文一平平静地说,“你去钱币市场卖,也卖不了几个钱。咱是哥们儿,不唬你,我全买下了。至于价钱嘛,高出市场。”

    宝达忙说:“哥们儿,不要客气,你看着办!”

    文一平说:“那好,我出五千全买了。”

    宝达听了一惊,说:“这几个破铜钱,哪能要这么多钱?”

    文一平说:“按理是没这么多钱。可瞧瞧你老兄的家,没一样像样的东西。哥们儿,算兄弟我资助了。”

    宝达搓着两手,说:“这……这多不好意思……”

    文一平说:“咱哥们儿,还谁跟谁啊!”

    宝达边谢边把文一平送到巷子口。文一平走了大老远才回过头瞥了一眼宝达的背影,狡黠一笑:这个笨蛋,如今一枚“保大元宝”起码值3万元。

    数日后,文一平去南方广州参加一个古钱币拍卖会。在拍卖会上,文一平拿出“保大元宝”准备以3万元起价拍卖,可经拍卖会的几名古币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是一枚非常逼真的仿制品。

    文一平当场晕了过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