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渗透扩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水有一个特点——“沁”,即穿透力。即使是没有间隙的东西,水也能通过渗透、扩散慢慢沁入。

    水具有渗透、扩散的能力,这是许多东西所无法办到的能力。人生的成长、学习过程亦应像水一样,目标要不断的提升和提高,才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就如同水一样,泼到地上便马上让干的地面逐渐地变成湿的地面,不断的渗透、扩散。而设定目标的式是目标须较自己的能力高一些,方能不断自我挑战和成长。

    因为如果你有登峰攀顶的能力,为何要把目光停留在半山腰呢?

    善于发现对方的弱点,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充分把握已经有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不动声色地渗透扩散,最终能帮助我们在军事上和失业上取得成功。

    《孙子兵法》中说:“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意思是说:挑动敌人可以知道敌人的行动规律,用假象去行诱敌人可以知道敌人占据的地形是否有利,进行试探性的战斗可以知道敌人部署的虚实强弱。这里讲的是,在作战中,要进行试探性的活动,以摸清敌人虚实,弄清敌人的行动规律。

    水道的渗透扩散之计,则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上述的军事思想。

    【引子】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老子《道德经》

    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了“无为”是有好处的。

    【原理】

    老子以水作比喻,阐明了一个深刻的思想:柔能胜刚,而且战胜刚强的,往往就是它的对立面柔弱。无有入无间:无有,指没有形象的东西;无间,没有间隙。没有形状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水的渗透扩散是充分利用对方弱点,这跟纵横捭阖的谋略很像。

    “纵横捭阖”之说,出自战国时代。当时,诸国争雄,战事频仍,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不使自己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被吃掉,都非常重视研究治国安邦的政治外交方略。于是,形形色色的游使谋士应运而生。他们深入研究各国间的利害冲突,游说各国君王,在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纵、横、捭、阖”就是这时产生的四种方略。

    “纵”即“合纵”;“横”即”“连横”。“捭、阖”,指明暗、开合,作为一种谋略,指分化和拉拢两种手段。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中,或联合或对抗,或分化或拉拢,需依据当时各种利益关系采取和变换不同方式,这是事关社稷安危的谋略艺术。在错综复杂,竞争激烈的商战中,有时需要弱者的联合,通过联合使其强大,与强者抗衡;有时又需要依附强者来发展自己。这就是“纵横”。而有些时候,则应该进行必要的分化,拉拢,这就是“捭阖”。

    【故事】

    渗透扩散——杨璇石灰火马阵

    孙子眼目中的真正用兵高手,是那种先制造必胜的条件,以“先胜”为基础,取胜于无形中的人。

    “太守大人,您画这稀奇古怪的车辕干吗?”一位部将不解地问零陵郡太守杨璇。

    “嗯,我要布一奇阵。现在叛军兵力三倍于我,我们如果按常规打法,就无法取胜。”年近花甲、颇有儒将风范的杨璇,手持画笔,笑眯眯地说,“好,快去把军中工匠叫来。”

    一会儿,那位将军领来了军中的工匠。

    “请诸位来此,是要给你们一个紧急任务。你们必须在十日之内,给我制造出50辆特大马车。具体规格要求都在这张图纸上了。”

    工匠们领命去营造马车。一晃10天过去了。

    “太守,离皇上限定我们剿平叛贼的时间已没有几天了。太守到底有什么破敌策略?”零陵城几位副将一起跑到太守府,火燎火急地问杨璇。

    “诸位将军莫急嘛。那50辆马车造好了没有?”太守杨璇慢条斯理地问。

    “马车已经全部完工。”一位将军回答。

    “好!准备明天发起进攻。”

    第二天凌晨,零陵城全体军兵整装待发。突然,太守府传出命令。让新做的马车上都装满石灰粉末,让所有的军马马尾上都系上布条。

    天色微明的时候,战场上刮起了大风。杨璇命令拉着石灰粉的马车走在部队前,让士兵顺风朝着敌阵拼命撒石灰。石灰粉在大风中飞扬。一时间,阵地上遮天蔽日,飞沙走石,处在下风阵地的叛军被飘洒的石灰粉吹得一个个眼睁不开,气透不过,更不用说能看清对方阵地上的阵形。

    与此同时,杨璇随即命令士兵们点燃马尾上的布条,尾部燃烧的“火马”,惊恐万状,拼命向敌群中飞奔。一下子冲散了叛军的队形。汉军立刻组织有拉弓箭设备装置的兵车快速攻入了敌阵,向敌人万箭齐发。叛军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抵抗,就溃不成军了。

    这时,杨璇又命令士兵一边击鼓奏钲,一边呐喊,大造声势。叛军实在吃不准汉军究竟有多少人马,在一片灰雾之中,四散逃窜,被杀得尸陈遍野。其首领也在逃亡中被乱箭射死。

    此事发生在公元180年。这是典型水的渗透扩散之道应用的例子,石灰火马穿透了叛军坚固的阵地。

    地处东京闹市区的一家专门经营手帕的商店,一天在店门打烊之后,夫妻两人在灯具下盘算一天的营业额。

    妻子重重地叹了口气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上个月还卖掉了上打手帕,这个月只剩下几打的销售额了,真是一天不如一天,再这样下去,我们只好关门歇业了。”

    丈夫也叹着气说:“下午我去工厂进货,那些大公司和超级市场的阔商一进就是一卡车手帕,对我们这些零星小户头,厂家似乎也不那么在乎了,长此下去,如何是好?”

    自从3个月前,附近开设了一家超级市场,那里的手帕花样繁多,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使得这家小小的“夫妻店”根本无法与之竞争,生意一落干丈。到店里来问路的人倒是不少,但一般问完路就走。

    妻子发了一阵感慨后说:“难道我们开这家店,只是为了当一个业余的路径咨询员吗?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呢?”“什么?我们是业余的路径咨询员?”丈夫眼睛突然一亮,脑子里很快闪过了一个念头,“不,我们要当职业的路径咨询员!”

    “怎么?你疯了!你要撇开小店、去当导游吗?”

    “我没有疯,我终于想到办法了!”店主高兴地喊了起来。

    原来店主是这样设想的:手帕上印有山水、花鸟以及各种图案和花样,这些只有审美和观赏价值,但并无实用价值。既然到小店来问路的人很多,何不在手帕上印上当地的导游地图,既方便顾客,又利于推销商品,还可以得到厂商的重视和青睐,真可谓“一石三鸟”的好办法。

    他立即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到手帕厂定制了成批印着东京交通图及有关风景区导游图的手帕,放在小店里出售。从此以后,这家“夫妻店”的生意又兴旺起来了。

    就这样,简单的地图手帕穿透了大超市的市场,成功地从中分到了一杯羹。

    渗透扩散——孔明安居平五路

    刘备新亡,称帝不久的曹丕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这五路兵是:一、辽西(今辽宁义县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二、南蛮王孟获起兵10万,攻打益州(今云南晋宁东)、永昌(今云南保山)等郡;三、孙权起兵10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今四川三台西北);四、降将孟达起上庸兵10万,西攻汉中;五、曹军以大将军曹真率兵10万,攻打阳平关。50万兵马五路来犯,蜀国闻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倾国之危,迫在眉睫。这时诸葛亮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这可急坏了众君臣。后主刘禅亲自去亟相府探望,却见诸葛亮正在池边悠闲地观鱼。原来诸葛亮这几日正闭门考虑退兵之策,他告诉焦急万分的后主:“陛下不必忧心,四路大兵我已退了。惟东吴一路,我正考虑派谁作使者前去,退之容易!”刘禅一听大喜,这才放下心来。

    真是神了!诸葛亮安居不动就能退数十万大军?原来诸葛亮不愿泄密,故瞒住了朝中百官,而他实际上已在运筹帷幄、暗里调动兵马,以不同方法去震慑各路兵马。诸葛亮究竟是怎样安然击退五路敌军的呢?

    蜀大将马超世居西川,在羌人中威信极高,被称为“神威天将军”。诸葛亮星夜传檄,令马超伏四路奇兵,镇守西平关。西番兵出西平关,见到马超,不战自退,吓回去了。这是第一路兵马。

    南蛮孟获兵马强悍,但他们生性多疑。诸葛亮派人飞报大将魏延,令他率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入左出,以疑兵之计阻击孟获。孟获见到蜀兵四出调动,以为主力兵马在此,撤退回洞了。这是第二路兵马。

    叛将孟达,诸葛亮了解到他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故他派人送了一封李严的亲笔劝诫信给孟达。孟达接到信后,兵马走到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这是第四路兵马。

    阳平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诸葛亮谴调赵云引一军把守,守而不战。曹真率大军无法攻破,只好折道而回。这是第五路兵马。

    关于第三路东吴之兵,诸葛亮后派邓芝为使者前去说项。邓芝从容不迫,向孙权陈述了联蜀对魏的利害,孙权为之所动,又见其他几路兵马都不战而败,他干脆没再发兵。

    一场气势汹汹的五路兵马来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军师诸葛亮兵不血刃地消解于无形之中了。

    看起来十分强大的敌人被诸葛亮化于无形之中,这里他使用了水道渗透扩散的计谋。但渗透扩散的前提是了解每一个对手。诸葛亮对五路兵马有全面的了解,比如蛮兵的多疑、羌人的敬马超如神、东吴的首鼠两端、孟达的叛将心理、曹真进兵的天然障碍等,进而对症下药,所以能“药到病除”。这里应该说还有一个知己知彼的战略素养的问题。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放系统,从内部看,其经营要素有人、财、物、技术、资讯等,其经营环节包括生产、供应、销售;从外部看,它要服从于市场需求,考虑竞争对手,而这些又要受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自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现代企业的整体综合性加强,辐射半径延长。这就要求战略经营必须体现整体意识、宏观意识,甚至全球意识;既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层次性;既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思考,防止顾此失彼,出现遗漏;又要分清不同层次,区别轻重缓急。

    全局是由多个不同层次的局部所组成。全局制约局部,而局部又影响全局。在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要能果断地舍弃局部,以抓住重点,保证全局;在局部可能导致全局失败时,又要高度重视局部,步步落实。

    美国的汽车业所以被日本击败,就是因为美国汽车业忽视了能源这个因素对汽车消费的影响。石油危机已经来临时,美国有些汽车厂还在闭门造车,坚持生产耗油量大的大型轿车。正所谓“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经营的历史上也不乏弃车保帅的成功例子。美国刮胡刀大王吉利,曾经兼营一段计算机、电子表等电子产品,结果不仅在这些方面敌不过竞争对手,而且影响了原有产品的经营。他从挫折中认识到,转向生产电子产品是吃力不讨好,便毅然割爱,回到自己熟悉的业务上,仍然重点经营刮胡刀和美容用品,重新夺回了经营的主动权。

    渗透扩散——鲁国夫妇入境问俗

    宋苏轼《密州谢上表》:“入境问俗,又复过于所期。”《礼己·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大意是,进入另一地区,要先打听一下民俗、禁忌,以免遇到麻烦。这段话其实暗含了水道渗透扩散的谋略。

    《韩非子·说林上》中有一则故事说:

    鲁国城有一对夫妇,男善编草鞋,女善织麻布。他们听说越国是个鱼米之乡,富庶安宁,就准备迁居到越国经商。

    邻居劝他们说:越人从小光着脚板走路,个个蓬头披发,从不戴帽子,谁买你们的草鞋和麻布?

    邻居的话使他们打消了去越国的念头。

    这个故事告拆我们,产品要在一个地区争得顾客,打开销路,必须先要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消费习惯和兴趣爱好。这与水道的渗透扩散是不谋而合的。

    世界是形形色色的,世界市场也是形形色色的,即便是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范围内,市场也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市场表象背后,乡风民俗、历史传统等环境文化因素对企业商品起着喜恶的评判作用,成为企业经营成败与否的一个决定条件。只有善于识别、运用和改善环境文化,才能使商品经营立于不败之地。

    驰名世界的肯德基两度进军香港市场的先败后胜,是一个对环境文化的不熟悉转为熟悉的过程。对环境文化的熟悉、把握和运用,使肯德基终于站稳了脚跟。

    1973年,赫赫有名的肯德基公司踌躇满志、大摇大摆地踏上了香港这个弹丸小岛。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肯德基公司主席夸下海口:要在香港开设50至60家分店。

    这并非是信口雌黄。这种由贺兰迪斯上校在1939年以含有11种草本植物和香料的秘方首次制成的肯德基家乡鸡,由于工艺独特,香酥爽口,备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到70年代,肯德基在世界各地区有快餐店数千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快餐店连锁网。于是,它又把目光瞄准了这颗“东方之珠”。

    1973年6月,第一家家乡鸡在美革新村开业,其他分店亦很快接近开业。到1974年,数目已达到11家。

    在肯德基家乡鸡店中,除了炸鸡之外,还供应其他杂类食品,包括菜丝色拉、马铃薯条,面包,以及各种饮料。肯德基家乡鸡首次在香港推出时,配合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电视广告迅速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电视和报刊、印刷品的主题,都采用了家乡鸡世界性的宣传口号:“好味到舔手指”。

    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加上独特的烹调方法和配方,使得顾客们都很乐于一试,而且在家乡鸡进入香港以前,香港人很少尝试过所谓的美式快餐。虽然大家乐和美心快餐店均早于家乡鸡开业,但当时规模较小,未形成连锁店,不是肯德基的竞争对手。看来肯德基在香港前景光明。

    1974年9月,肯德基公司突然宣布多家餐店停业,只剩4家坚持营业。到1975年2月,首批过入香港的肯德基全军尽没,全部关门停业。虽然家乡鸡公司的董事宣称,这是由于租金上困难而歇业的,但其失败已成定局。其失败原固也明显不仅是租金问题,而主要是没吸引住顾客。

    当时的香港评论家曾大肆讨论此事,最后认为导致肯德基全盘停业原因,是鸡的味道和宣传服务上出了问题。

    为了适应香港人的胃口,家乡快餐店采用了本地产的土鸡品种,但却仍采用以前喂养方式,即用鱼肉饲养。这样,便破坏了中国鸡特有的口味,甚是令香港人失望。在广告上,家乡鸡采用了“好味到舔手指”的广告词,这在观念上也很难被香港居民所接受。而且,当时的香港人认为家乡鸡价格太昂贵,因而抑制了需求量。在服务上,家乡鸡采用了美国式服务,在欧美的快餐店一般是外店,驾车到快餐店,买了食物回家吃。因此,店内通常不设座位。而香港的情况则不同,人们在买的地方进餐,通常是一群人或三三两两买了食品后坐在店内边吃边聊。家乡鸡不设座位的做法,等于是遣走了一批有机会成为顾客的人。因此,家乡鸡虽然广告规模较大,吸引了许多人前往尝试,但是回头客就不多了。

    家乡鸡首次进入香港的失败,败在未对香港的环境文化作深入的了解。

    一转眼8年过去了。1985年,肯德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已投资成功。这时,他们准备再度进军香港。

    在1985年的时候,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肯德基要想重新占据市场已比较困难。开业以前,公司的营销部门就进行了市场调查和预测,结果表现为前景乐观。这一次肯德基开拓市场更为谨慎,在营销策略上按香港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变更。

    家乡鸡店重新开业后数月,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者选择了知道有肯德基家乡鸡店的人为调查对象,询问他们对家乡鸡印象,以及肯德基与其他快餐店相比,有何不及的地方。

    家乡鸡连锁店针对调查结果,对营销策略又进行了一些改变,如增开新店时,尽量开设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以方便顾客,同时扩大营业面积,改变消费音拥挤的状况,以及增加菜类的种量等。

    家乡鸡的营销策略的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香港成了肯德基的一个大市场,分店数目占肯德基在世界各地总店数的110强,肯德基也成为与麦当劳、汉堡包皇和必胜客薄饼并立的香港四大快餐食品之一。

    肯德基运用了水道渗透扩散的谋略后,终于被香港人接受了。

    渗透扩散——陈平白登解围计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匈奴冒顿单于带领40万人马,一直打到了太原,围住了晋阳。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大军抗击来犯之敌。打进晋阳后,刘邦听说前队兵马节节胜利,就想大举进攻。

    派去侦察的人回来后,都这样说:“匈奴的冒顿部下,大多是老弱残兵,他们的马也挺瘦,陛下请下令追击吧!”

    刘邦仍不放心,派奉春君刘敬(即娄敬,后赐姓刘)去匈奴那儿谈判,其实是再去摸一下底。刘敬回来后说:“我看到匈奴的人马确实是不堪一击。分薄弱的话,怎敢大举进犯我中原呢?我认为这一定是匈奴人施的‘示弱之计’,引诱我们去追击,好把我们装在他们的包围圈里。请陛下三思而行。”

    刘邦想,既然大家看到的都是老弱残兵,还怕他们什么?就把刘敬关进监狱。

    刘邦恐怕慢了会放跑冒顿单于,就急急地带了一队骑兵,先追上去。谁知刚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匈奴的40万人马就围了上去。他们个个兵强马壮,精神抖擞。刘邦这才想起刘敬的忠告,捶胸顿足起来。

    在这危急关头,刘邦率军杀开一条血路,退到平城东面的白登山上。此地山势险要,匈奴人虽然一时没有攻上山去,但他们只派几万人围住白登,其余的30几万兵马分头在要路口上拦截后面的汉军。这样,白登山上的汉军就成了一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孤军了。刘邦整整被围了七天,没法脱身。

    到了第四天早上,刘邦、陈平正在山上了望。忽见山下有女骑兵在奔驰,一打听,原来冒顿单于打仗时,王后(阏氏,音yānAzhī)也来了。陈平猛然想出一条妙计。

    第二天,陈平派了一个使者去见匈奴王后。一路上,使者用黄金买通了匈奴将士,所以很快见到了匈奴王后。使者献上一大堆金碧辉煌的珠宝后,又呈上一幅美人图,说:“中原皇帝恐怕匈奴大王不肯退兵,就准备中原最最漂亮的女子献给匈奴大王。这是她的像,先给大王看个样子。”

    匈奴王后展开一看,好个美女子,眉似初春柳叶,脸如三月桃花;玉纤纤葱枝手,一捻捻杨柳腰;满头珠翠,引得蜂狂蝶乱;双目多情,令人魂飞魄舞。连匈奴王后也看痴了。忽然心里顿时一惊:要是单于得了这天下第一号美女,从此我不要被冷落了吗?忙对使者说:“这个就不用了,我请单于退兵就是了。”

    当晚,王后劝说冒顿单于退兵,冒顿单于叫汉军送了很多礼物,才撤开一只角,放刘邦他们出去。

    第二天清早,天正下着浓雾,刘邦悄悄地撤离了白登。陈平还不放心,叫弓箭手朝着左右两旁拉满了弓,保护刘邦下山。

    刘邦提心吊胆走出了匈奴的包围圈,快马加鞭,一口气逃到广武。他定了定神,首先把刘敬放出来,说:“我没听你的话,弄得在白登被匈奴围了起来,差点儿不能和你见面

    了。”

    刘邦逃出了虎口,自己知道没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长安。以后,匈奴一直侵犯北方,叫刘邦大伤脑筋。他问刘敬该怎么办?刘敬说:“最好采用‘和亲’的办法,

    大家讲和,结为亲戚,彼此可以和和平平地过日子。”

    刘邦同意刘敬的意见,派刘敬到匈奴去说亲,冒顿同意了。汉高祖挑了一个宫女所生的女儿,称作大公主,送到匈奴去,冒顿就把她立为阏氏。

    打那时候起,汉朝开始采取“和亲”的政策,跟匈奴的关系暂时缓和了下来。

    白登解围全靠陈平运用水道渗透扩散的计谋,他发现了山下的女骑兵,立即利用对方的身份和弱点,着手渗透扩散,结果成功了。

    在企业经营中,产品的销售是决定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市场是企业进行经营销售的场所。交易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点。没有交易成功,市场营销活动就是不结果的花朵。

    一个企业生产某种新产品,是在可行性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试产的;而这种新产品投放市场,仍要继续调查研究。一般说来,新产品要有一个试销过程,看试销情况如何,方可决定能否进行成批生产。

    具有“推销天才”之称的艾柯卡,为了提高克莱斯勒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出了一种新型的敞篷汽车。但这种汽车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能接受多少?对这些艾柯卡没有十分把握。于是,艾柯卡亲自驾车“渗透”了解市场的接受程度,确定无疑后,才正式推出产品,结果大获成功。

    1982年,濒破产倒闭的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公司克莱斯勒,在艾柯卡的领导经营下,终于走出连续4年亏损的低谷,但如何重振雄风仍是艾柯卡的苦苦思索的问题。

    企业家常用的方法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出奇制胜,价廉质优又是重要手段。艾柯卡根据克莱斯勒当时的情况,决定首先出奇制胜。他把“赌注”押在敞篷汽车上。

    美国汽车制造业停止生产敞篷小汽车已经10年了,原因是由于时髦的空气调节器和立体声收录机对以有车顶敞篷汽车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再加上其他原因,使敞篷小汽车消声匿迹了。虽然预计敞篷小汽车的重新出现会激起老一辈驾车人对它的怀念,也会引起一代年轻驾车人的好奇,但是克莱斯勒大病初愈,再也经不起大折腾,为了保险起见,艾柯卡采取了“先渗透后扩散”的策略。

    艾柯卡指使工人用手工制造了一辆色彩新颖,造型奇特的敞篷小汽车,当时正值夏天,艾柯卡亲自驾着这辆敞篷小汽车在繁华的汽车主干道上行驶。

    在形形色色的有顶汽车洪流中,敞篷小汽车仿佛是来自外星球的怪物,立即吸引了一长串汽车紧随其后,几辆高级轿车利用速度快的优势,终于把艾柯卡的敞篷小汽车逼停在了路旁,这正是艾柯卡所希望的。

    追随者下车来围往坐在敞篷小汽车的艾柯卡,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是什么牌子的车?”“这车是哪家公司制造的?”“这种汽车一辆多少钱?”

    艾柯卡面带微笑一一回答,心里满意极了,看来情况良好,自己的预计是对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艾柯卡又把敞篷小汽车开到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娱乐中心等地,每到一处,就吸引一大群人的围观,道路旁的情景在那里又一次次重现。

    经过几次“渗透”,艾柯卡掌握了市场情况。不久,克莱斯勒公司正式宣布将要生产“男爵”型敞篷汽车面市,美国各地都有大量的爱好者顶付定金,其中还有一些女士。

    结果,第一年敞篷汽车就销售了23000辆,是原来预计的7倍多。水道的渗透扩散之计,帮助克莱斯勒公司重新起飞。

    渗透扩散——钱藻离间审京军

    明朝时期,京军的权势很大。他们不仅在北京城里横行不法,还要到外县去肆意骚扰。地方官对他们毫无办法。

    一次,有两个京军到通州抢劫百姓。当时拱卫京城的领兵大员是钱藻,驻守在密云。他得知消息后,就将这两名京军召到辕门。两个京军依仗自己是皇帝的亲信嫡系,说话态度蛮横,并没把钱藻放在眼里。

    钱藻见他俩不肯服罪,就分别审理,以期各个击破。他将甲留在门外,单把乙叫进堂前反复审问,声色很严厉。还亲自拿起朱笔在纸上记录口供,尽管乙什么也没有说,但他还是记满了一张纸。然后把乙押下去,再将甲传来审问。甲也是依然故我,拒不服罪。

    钱藻拿起那张写满字的纸对甲说:“你的同伙已全部招认了。他说抢劫的事是你策划的,是你动手的,也是你同他串通一气,拒不认罪的。你是主犯,他是从犯,现在他服罪了,你还不服罪,所以按例,你应当处死,他可将功折罪,当堂开释。”

    京军甲没想到钱藻是骗他,又看到那张写满字的纸,不由又急又气,他忿忿不平地说:“他完全是一派胡言,虽然我也动了手,但一切都是由他作主的。想不到他倒打一耙,反而诬害我。”

    钱藻同样没听他的话,仍旧自顾自地又写满一张纸。那京军乙在辕门外听到堂上京军甲和钱藻对话的声音,虽然听不清内容,但心已经虚了。

    这时,钱藻又把京军乙传到堂前,让他两人对质。这一对同伙一反开始时缄口不语的态度,而是抢着诉说对方的罪状,把如何策划,如何行动,如何分赃,如何对待官衙的所作所为都讲了出来,就像两只对咬的恶狗一样。还连带咬出他俩以前合伙犯罪的事实以及其他京军胡作非为的行径。

    钱藻把这两个京军所供事实,写成奏疏,禀报皇帝,建议朝廷整顿京军,严肃法纪。朝廷见京军闹得太不像样子了,就同意了钱藻的要求,不仅对这两个京军按罪论处,而且对所有有过犯罪和骚扰百姓行为的京军都作了处理。从此京军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钱藻巧妙离间,运用了水道渗透扩散的谋略,所以取得了成功。

    再看一则水的渗透扩散之道在商业中应用的案例。

    美国的海关已有数百年时历史,蓄谋逃避严密的海关管理条例,又要不犯法,简直比登天还难。但进口商琼尼却得逞了。他的办法是仔细研究海关的各项规章条例,预料海关人员可能作出的某些假设,然后精心策划钻空子。

    进口法国女式皮手套须缴纳高额进口税,因此这种手套在美国的售价格外昂贵。琼尼跑到法国,买下了l万副女式皮手套。随后,他仔细把每副手套都一分为二,将其中l万只左手套发运到美国。

    这位进口商一直不去提取这批货物。他让货物留在海关,直到过了提货期限。凡遇这种情况,海关得将此作为无主货物拍卖处理。于是,这1万只舶来的左手套全部被送到了拍卖行。由于一整批左手套毫无价值,这桩生意的投标人只有一个,就是这位进口商的代理人。他只出了二笔微不足道的钱,就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这时海关当局已意识到了其中的蹊跷。他们晓谕下属:务必严加注意,可能有一批右手套舶到,不能让那个狡猾的进口商得逞。

    然而,这位进口商已经料到了这一着。他还料到,海关人员会假设这些右手套会像上次的左手套一样一次整捆运来。于是,他把那些右手套分装成5000盒,每盒装两只右手套。他期望海关官员会认为,一盒装两只手套,那一定是一副。这个宝又押中了。第二批货物一路绿灯通过了海关。这位进口商只缴了5000副手套的关税,再加上在第一批货拍卖时付的那一小笔钱,就把1万副手套都顺利地弄到了美国。事后,他在对人谈起这件事时,得意地说:“海关虽严,仍有孔可钻,我成功了!”

    许多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是建立在隐蔽的或已知的假设之上的,而对这种假设的正确与否,往往不作认真严格的检验,只凭以往的经验进行惯性的推论。琼尼正是抓住这一点,以合法的手段闯过了号称最为森严的美国海关,发了一笔横财。

    渗透扩散——公叔巩固地位用对头

    一有敌人就要赶尽杀绝,这是出于本能而行动的短虑浅见的作法。而作为老谋深算的军事指挥者,连敌人也要加以利用,使其有存在的必要。这就是“用敌于我”的谋略。

    战国时期,韩国相国公叔与韩王爱子几瑟对立,相互争夺权力。结果,几瑟被迫流亡在外。公叔的内心仍然很不安宁,在几瑟流亡之后,他曾派刺客暗杀几瑟,他的谋士劝道:“不要这样做。太子伯婴非常看重你。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几瑟的存在。是因为要牵制几瑟,你才受到重用的,他如果死去,你也必然要受到轻视了。只要几瑟存在,太子就有所畏忌,不得不依赖你的作用。”

    这就是敌人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对敌人力量的积极利用。敌人当然少些好,但对对手的作用也要多从几个角度去分析,通过冷静地权衡,以求力量的均等,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

    敌对力量的存在,可以看作防止自己疏误的警戒信号,也可以作为某种可用的目标,或者作为巩固自己营垒的团结的某种媒介,进而还可以作为发生失误与事故的辩解理由。其利弊是不能简而论之的。

    善于利用对手,也是水道渗透扩散谋略的应用。我国历史上一些谋略家,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有时故意保留一定的对手,其韬略是耐人寻味的。

    美国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个饮料公司,互相争斗了半个多世纪,谁也未能打败对手。相反,通过这场旷日持久的饮料大战,日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喝可乐的人越来越多。而最大的得益者,却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行销战争中,你不可能打倒所有的敌人,也没有必要打倒所有的敌人。事实上,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当市场处于两雄相争的局面时,对双方都更有好处。——可乐市场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1886年,一位名叫班伯顿的药师发明了可口可乐的配方。到了1902年,可口可乐已成为美国境内家喻户晓的产品,并从此以后主宰着美国的可乐市场。

    1915年,可口可乐设计了一个容量6.5盎司的新瓶子,不但样式独特,而且适合人手握持。“这是有史以来最完美的设计”。可口可乐的人如是说。他们不但在每个广告中都抬出这个瓶子,还帮它注册商标。从这一年起,约有60亿只可乐新瓶流入市面。谁也想不到,可口可乐这个伟大创意却给予竞争者了一个迅速窜起的机会。

    1939年,百事可乐以“一样价格,双倍享受”的价格战,一举击中了可口可乐的要害:一样花5分美元,可口可乐给你6.5盎司,而百事可乐却给你12盎司。这一下打得可口可乐进退两难:如果要削价,市面上多不胜数的自动贩卖机中可口可乐将无法处理;如果要增加容量,则必须放弃大约10亿瓶的6.5盎司装可口可乐生意。结果在二次大战期间,百事可乐超过了露西可乐和胡椒博士,直逼可口可乐的王座。

    到了60年代,百事可乐又再接再厉,在“百事新生代”的战略引导下,以一个接着一个的创意,将可乐双雄大战带入高潮。

    “自认年轻的消费者,百事是你的最佳选择”。

    “奋起吧!你是生龙活虎的百事新生代。”

    百事可乐企图藉着这个概念,将可口可乐重新定位为“老旧、落伍、跟不上时代”。

    两雄相争的最高潮,应属80年代的广告战。从这里,又可见百事可乐的大胆创新。

    1983年,百事以500万美元签下天王巨垦迈克·杰克逊做为广告明星,震撼了社会大众,然后是莱诺·李奇、唐、强生、蒂娜·托娜,一直到玛丹娜(他们还找过艾科卡和费拉罗),一连串的巨星表演,使百事可乐的声势如日中天。不过尽管百事可乐使出浑身解数,却只能在85年底取得短暂的盟主宝座,可口可乐依然是可乐市场的老大。以近50年的努力,却未能打败敌人,百事可乐看来是打输这场战争吗?未必。

    “当大家对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之战兴趣盎然时,双方都是赢家。”百事可乐的总裁罗杰·恩瑞以这句话为“未必要打倒敌人”做了最佳的注释。恩瑞可接着指出,持续的战争,目的在维持大众的好奇心:“喂!今天百事可乐这样做,你想明天可口可乐会怎样做?”

    顾客的兴趣扩大了市场,两家公司提供的创意越多,喝可乐的人就越多,所以可乐之战一定要有趣,如果只是一家公司在表演,那这场游戏就像开了盖的汽水,气泡很快就会消失。

    这场可乐战还会持续下去,可能是可口可乐领头,也可能百事可乐称王,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双方都是大赢家,双方都在运用水道的渗透扩散,令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渗透。

    渗透扩散——宋棐卿和“抵羊牌”毛线

    今天毛线织物己成为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有几件毛线衣物,特别是在城市更是如此。然而,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毛线在中国却是一个新鲜物品。我们的主人公宋棐卿,正是由于瞄准了中国市场这一空档,依靠生产毛线这个当时市场上的“独门货”而一举成为中国著名企业家的。

    1927年,宋棐卿从美国学商回国后,立即利用其父开设在济南的德昌洋行设厂纺制毛线,但误购了粗纱纺机,导致失败。宋棐卿并不气馁,他认真总经经验,认为主要是不熟悉技术所致,于是派弟弟宋宇涵去英国专攻毛线技术以便东山再起。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全国反帝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洋货滞销,国货畅销的局面。宋棐卿认为这是推出国产商品的大好时机,决心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毛纺厂并迅速投入生产出产品。为此,他自任董事长兼经理,组成了东亚毛呢纺织股份公司。资金不足,就积极向社会募股集资。他首先派遣平素和当时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有往来的赵子贞向韩募得股金十万元,连同其他人和宋棐卿自己的股金,共集资二十三万元。

    用这点资金要办成一个纺织兼备的毛纺织生产体系显然是不够的,他决定先筹办一个仿制毛线的工厂。为了能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尽快生产出产品,他通过怡和洋行向英国购进了旧机器,从澳大利亚购进半成品毛条作原料,并租用过去的意租界(今河东区建国道一带)一处旧厂房作为临时厂房,开始了生产。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宋棐卿也费了一番思考。他认为在当时“九·一八”后,举国上下一致要求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情况下,最佳的对策应该是突出“国人资本,国人制造”。为此,他决定以双羊抵角作为毛线的商标,并将毛线的牌子定名为“抵羊”,即抵制洋货之意。因为适应了国人反帝抵制洋货的心理,产品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市场欢迎,当年东亚共生产10余万磅毛线,仍然供不应求。

    “抵羊牌”毛线畅销,固然是由于它适应了市场需求,质量和价格也能为消费者所接受,但是如果没有经销商的大力推销,也不能那样炔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经销商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宋棐卿对于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从建厂之日起,他就特别注意要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点。在建厂的第二年,即1933年,经销“抵羊牌”毛线的网点已达600余处,全国各大商埠差不多都有抵羊牌毛线的经销点,使当年抵羊牌毛线销售量达70余万磅,从而一跃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名牌商品。

    为了和洋货竞争,东亚还采用了一种名为“厂商产销合作合约”的办法,就是在洋货倾销的城市,选择有声誉的店家与之订约,由商店预交一部分押金,工厂给予利息,并按押金所值向商店发货,不另收货款,涨落价由工厂负责,每月清算一次。这样,经销单位不但不承担风险,而且利润优厚,自然愿意为东亚出力。另外,还采取了一种名为“经销家酬劳证”的办法,奖励经销店及其负责人。即每销出二百磅毛线,发给票面五元的酬劳证一张,年终可按股票计给利息;每足二十张可换票面百元的东亚股票一张,享受股东一切权益。许多经销店及其负责人就这样成了东亚的股东,从而把经销商与工厂之间的供销关系,变成了同为本公司股东的患难与共关系。

    重视售前售后综合服务,也是宋棐卿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抵羊牌”毛线问世之初,毛线编织物在中国还是新鲜物品,华北、华西、华中地区毛线织物更为罕见,一般妇女当然也就不会编织毛线织物了。为了增加毛线的销售量,东亚公司在建厂之初就建立了编织技术传授班,免费招收各阶层妇女,义务向她们传授速成编结技术。最盛时,曾经组织初高级四个编织班,三个月为一期,每期收学员达一百余人,测验合格者给予证书。据不完全统计,东亚先后共办了十几年编织班,每年约有数百人从编织班毕业,这些人毕业后无疑将成为毛线,特别是东亚“抵羊牌”毛线的消费者,而她们对编织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又会进一步扩大这一消费者的队伍。

    编织技术传授班之外,宋棐卿还建立了东亚服务部,以函售为中心,办理各项服务工作。大至代客买卖,小至索样品或添配几两毛线,无所不包。并规定,顾客来信必须登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而且只许取手续费,不准赚顾客的钱。服务部还经常向顾客寄公司的产品样本和宣传品,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服务部建立后,服务对象共达五六万人之多,他们分布全国各地,是东亚的一支庞大义务宣传队。

    注重商业信誉,善于进行市场竞争,也是宋棐卿高人一筹之处。东亚设有慈善基金,除捐助教会和各慈善团体外,还义务办学校和设立奖学金等,以提高东亚公司的“商誉”。对于破坏东亚“商誉”的行为,更是要给以有力的反击。1933年11月,上海经营毛线的洋商见“抵羊牌”毛线销势猛烈,就故意制造谣言,说“抵羊牌”毛线不是国货,而是日本货冒充,说有人曾探听到东亚公司曾委托日本正金银行汇款给日本某商社,而某商社再从日本运毛线给东亚等等,企图以此扼杀初露锋芒的“抵羊”毛线。宋棐卿认为对此绝不能坐等视之,而应积极维护企业的声誉。他紧紧依靠中华工商总联会、上海国货维持会及上海提倡国货会等民众法团为后盾,并请了工商界的头面人物王文典、周永祥等人作声援,同时聘请上海名律师江庸代为征求反证,并拿出一万元的巨额奖金,作为提供反证人的酬劳。结果,不但使谣言不攻自破,也使“抵羊”信誉大增,销售量更是扶摇直上。

    看到东亚业务兴旺,有些企业也想在毛线业显显身手,1934年在天津开业的祥和毛织厂是其中之一。为了和“抵羊”牌毛线竞争,该厂生产了一种叫做“飞艇牌”的毛线,并以高薪为诱饵,从东亚拉走部分技术熟练的技工。宋棐卿针锋相对,他一面用高薪挖走祥和的得力推销员,一面生产副牌“高射炮”毛线,并用压价甩卖的办法排挤“飞艇牌”毛线。经过一年多的较量,祥和终于支持不住,只得请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出面帮助调解。到1935年4月,祥和字号不见了,它变成了东亚公司第一分厂。

    广招股东,也是宋棐卿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不仅注意招募资金雄厚的大股东,也注意招资金并不很多的小股东。他的招股原则是:“不怕股东小,就怕股东少”,除个人股外,家庭、团体、工厂、商店、学校、教会等东亚都可招为股东,股东最多时,达到一万多户,遍及全国,分布各个阶层。对于社会名流,宋棐卿更是千方百计吸收他们入股,以便利用他们的社会声望为公司服务。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山东齐鲁大学校长林济清、中华基督教会全国协会总干事崔锡章、上海名人陈立庭等,都被他采取种种方法拉来作为东亚的股东。至于他们入股多少,根本不去计较。如果公司需要这些名人当选为董事,而他们的股金又不足法定数额时,公司就临时借给他们一部分股金。这些名人当了董事后,常可以给东亚的经营带来诸多便利。如当时天津工商界的名人赵真君被选入东亚的董事会后,东亚的产品很快在华北打开了销路;潮帮名人杜之绅为董事后,不但为东亚开辟华南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还为后来宋棐卿在香港建立分公司尽了力。

    宋棐卿是精于水道谋略的高手,他每一步都根据对方的特点,采取了或者斗争、或者联合、或者拉拢的手段,渗透扩散,在商场中纵横捭阖,如鱼得水。

    【关键词】渗透扩散,纵横捭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