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十三日晚,张云卿的心腹张钻子绕小道、钻山林,偷偷回到其家乡——武冈县十一区大龙乡(今洞口石背乡)。因当时群众已经充分发动起来了,剿匪反霸,准备土改,搞得轰轰烈烈;民兵们设关堵卡,清查户口,缉拿坏人。张钻子无法找到容身之地,连夜投奔观音乡金龙岩其姑父家去,想藏身于金龙岩洞内,依靠姑父的供给养活一条命。
他的姑父忠厚老实,怕担风险,不敢收留,要张钻子另想办法。他说:“事到如今,你已是藏不住、逃不脱了,只有向人民政府投降自新,才是唯一出路。”
“投降?我这样的人还能投降……”他没有继续说下去,意思是去投降是死路一条,决无生路了,故执意不去。
事情也实有几分巧。张钻子的大姑妈正在金龙岩姑父家里走亲,她见到侄子那副可怜相:穿的全是布条;身上没有两指大的好皮肉,全都布满了斑痕血印,尤其是那双脚,肿到了膝盏边,脚指头烂得掉肉露骨,脓血外渗,目不忍睹……她叹口长气说:“唉——想不到你会落到这样一个地步!”她想到好歹是她谢家人,不能见死不救。于是,她自做主张说:“妹夫,你有难处,今晚就把侄儿送到我家里去吧!”
当晚,张钻子被送到了石堰乡文丰村后的白蚁亭岩洞里,就由他的大姑爷曾传德两口子照料。
曾传德当年六十岁,地主家庭。因为他名望不大,也曾受过官匪的欺侮,好在他老婆的侄儿子张钻子是匪首,才保住了他的家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家里主要是他老婆谢氏当家。
谢氏原以为她家在八房头(文丰村)院子后面,避人耳目,离白蚁亭岩洞又只有里把路,照料侄子是比较方便的。可后来,情况有变,村政府竟设在她家里来了,这不能不使她感到十分恼火。
在谢氏的吩咐下,曾传德请了郎中到岩洞里给张钻子看了病,送饭又送药。三天过去了,尚没有被人发现半点蛛丝马迹。
但是,村政府传来了匪情报告:据悉,张云卿、张钻子、张中怡等顽匪,已从绥宁潜回家乡。
村干部们经过分析研究,又联想起曾传德近日来有时外出回来得晚,莫不是他的行动与逃匪有关?因此,决定试探一下。
16日晚上,文丰村在村政府召开村干部和民兵骨干会议,重点研究分析匪特活动情况,发动群众捉拿逃亡土匪。省农民代表、石堰乡人民政府宣传委员兼文丰村村主任邵国宝,在讲话中故意旁敲侧击地说:“现在我们村里的清匪反霸已经取得了很大胜利,特别是那些当土匪的,该自新的自新了,该关的关了,该杀的也杀了他一个。现在还有没有呢?还有。我们本地的没有了,外地的会跑来,也许从外地跑来的凶恶匪首就藏在我们身边,我们千万不能放松警惕性,要时刻保持同匪徒作斗争的旺盛斗志!”
邵国宝这么一说,会内人认为这是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说严重一点没关系。而会外的曾传德等人听了,吓得浑身颤抖,坐立不安,以为对他们所做的一切,政府已了如指掌,马上要定他们的窝匪罪了。因此,会议一散,曾传德找邵国宝来了。邵国宝暗喜,心想:“曾传德上门来了,总该多少有点情况吧!”
果然不出所料,曾传德一口气说完了隐藏张钻子的经过,并说:“从现在起,我把他交给村政府,按照政策法令处理。”邵国宝当即表扬说:“不等我们来找你,你就先报告了,说明你的觉悟高。不过,你要设法稳住他,不能让他跑了,也不要让他死去,我们要想办法捉活的!”接着,邵国宝又说了一些如何稳住张钻子不走的办法。
曾传德对邵国宝这个打短工出身、年仅二十四岁的村主任如此足智多谋,佩服得五体投地,拱手点头说:“一切听从村主任安排,叫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17日,邵国宝参加了石堰乡召开的扩大干部会议,会议详细部署了捉拿匪酋张钻子的行动计划,他在会上作了中心发言,并谈了要曾传德“引蛇出洞”的具体办法。
晚上,月牙西下,夜风阵阵,星星躲在云层里,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曾传德同往常一样,提着饭篮摸到岩洞前,朝岩洞里击掌三下,里面回了一下,他便提着篮子走了进去。
这时,乡干部和民兵骨干散伏在岩洞周围,还有近千名民兵,在村干部率领下,守住了所有要道关卡,布下了天罗地网。
这个岩洞像个张开的狮子口,怪石嶙峋爬满青藤;洞上边的石头距地面约十米,邵国宝同乡长曾广基、副乡长曾传富、乡主任曾昭文都伏在这里,架好枪,屏住气,睁大眼睛捕捉战机。
天是那样的黑,什么也看不见。埋伏在岩洞周围的人,都在等待着曾传德引蛇出洞。可又个个在担心,因为看不清,不能扑上去捉活的,也不好放枪,怕打草惊蛇跑了张钻子,误伤曾传德。
当张钻子快吃完饭时,曾传德装得有些焦虑不安地说:“你吃饱了,我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听说民兵要围岩洞、搜山抓坏人。你今晚另外找个地方躲一躲,到那边深山里去也可以,民兵即使踩山也不容易碰着。如果蹲在这岩洞里,民兵一围就难得脱身了。”张钻子听了觉得有道理,犹豫片刻,提着布袋子就往外走。到了洞外,曾传德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你先往前走,我到前面山上看看有人没。”张钻子信以为真,按照曾传德所指的方向走去。
说也奇怪,这会夜空云过星闪,隐约可辨人影。张钻子才迈出几步,曾传德一转身,躲进了石窝里。说时迟,那时快,四周的枪口都跟上了张钻子。邵国宝想先把张钻子打伤再捉活的,一枪把他打倒了。听到枪声,仇恨满腔的民兵们哪里还抑制得住,都开了火,有的还甩了手榴弹。当大家围拢去用手电筒照时,这个无恶不作、血债累累的匪首早已一命呜呼,断了残生。身上千疮百孔,肚皮被手榴弹炸掉一块,刚吃下的饭也被掀出来。在他的布袋子里,还缴获一支三号连枪和三十发子弹。
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将其暴尸三天,以消众恨!
选自《洞口文史》 作者:王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