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小窍门-荔枝不宜多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荔枝虽好,但容易上火,人吃多了会烂嘴巴或流鼻血。广东人有一句话,“一只荔枝三把火”,别以为是夸大其词,一些人吃多了的确会有不良反应。如果连续多日大量地食用鲜荔枝,可导致上火,引起体内糖代谢紊乱,不少人会产生头晕、心慌、脸色苍白、易饥饿、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抽搐、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昏迷等类似低血糖的病理表现,这就是荔枝急性中毒,也叫荔枝病。

    由于荔枝属性温燥,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最好少吃;如果正在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或有急性炎症时,则不适宜吃荔枝,否则会加重病症。对于儿童来说,荔枝也不宜多吃。不过对于身体虚寒、胃寒的人而言,倒可以多吃一些。

    若吃荔枝上火了,倒也不用惊慌,民间流行的解决方法是喝适量的淡盐水或蜜糖水,也可以来一杯“降火”茶(用玄参9克、麦冬9克、灯芯花3个,以3碗水煎成一碗),或者吃性寒的西瓜。倘若是已经吃出了荔枝病,则应立即平卧,然后喝一杯浓糖水即可恢复,但重患者应及时送医院医治。

    小心“注水肉”掺假手段翻新

    “注水肉”是人为地以增加重量谋取利润为目标地向生肉中注入水分,主要见于猪肉和牛肉。可以在屠宰前一定时间给动物灌水,或者屠宰后向肉内注水制成。注水可达净重量的15%~20%。注水肉颜色一般比正常肉浅。表面不黏,放置后有相当的浅红色血水流出。给肉注水违反食品安全法规、损害消费者权益、降低肉类的口感质量,同时所注水的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但是你知道吗?“注水肉”的掺假技术提高了呢!根据《重庆商报》的报道:“注水肉”掺假手段悄然翻新,一些不法屠宰场、肉贩为增加肉的重量。竟利用化工原料卡拉胶极强的黏稠性能,将其与水稀释后注入待宰动物体内,而使其不至于像“注水肉”一样易被发现。

    媒体评论这种掺假手段是重庆的独创。甚至于可以申请专利了!因为相比之前我们知道的“注水肉”来讲,注射卡拉胶的方法更具有一定的隐秘性。根据非法商贩的陈述:前几年,无论是做猪肉、牛肉生意,还是做鸡、鸭、兔生意,掺假的办法便是注水。但由于水的滞留性差,执法人员甚至普通市民采取用刀割、用卫生纸挤压等办法。就能让“注水肉”现出原形。现在改注卡拉胶,效果特别好,不容易被发现。

    根据执法部门的了解,“卡拉胶注射法”的操作方法如下:把卡拉胶和水按3∶1000的比例调好,加热,待卡拉胶溶于水后将“胶水”注射到待宰的动物体内。这样的动物宰杀后,不但“水分”不易溢出,而且肉质看起来更鲜嫩。

    南于卡拉胶具有增稠功能,一斤肉注二两“胶水”不会现形,卡拉胶,义名鹿角菜、鹿角藻胶,是一种食品化工原料。其主要胶物质系从红藻中提取。卡拉胶产品一般为向色或淡黄粉末,无臭,无味。由于其有诸多物理化学特性,且水溶性特好,能形成高黏度的溶液并能形成凝胶,故常用于食品工业、日化工业、生化、医学等领域。

    很显然,这种肉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我们一定要留意。专家提醒消费者,应有针对性地掌握“注水肉”的鉴别方法。

    专家提示

    用眼看

    牛肉纤维组织粗,注水后的牛肉像洗过一样;猪、羊肉纤维组织细,注水后的瘦肉看上去水淋淋地发亮,不注水的瘦肉外表呈风干状,颜色略微发乌。

    用手摸

    “注水肉”由于冲淡了体液,所以没有黏性。

    用刀切

    注水肉黏刀,不注水的肉不易黏刀;同时,注水肉弹性差,刀切面合拢有明显痕迹,如肿胀一样。

    用纸巾擦

    将纸巾贴在刚切开的切面上,不注水的猪肉,一般纸上没有明显浸润或稍有浸润,注水的猪肉有明显浸润,并且可以点燃、烧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