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莎士比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位商人。四岁时,他的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小镇镇长。

    父亲经常带他去看戏,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因此,他喜欢上了戏剧。

    六七岁时,莎士比亚被父亲送进斯特拉福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文学。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古代罗马的诗歌和戏剧。为了模仿自己看到的情节,他常和小伙伴在一起表演。但不幸的是,父亲经商失败,再也无法继续供他上学,14岁的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给父亲当起了助手。18岁时,莎士比亚结了婚,不到21岁,已有了三个孩子。

    15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来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骑马的观众看马的差事。这样,莎士比亚离戏剧更近了。一有机会,他总忘不了观看戏剧,模仿演员们的表演。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他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便加入其中,再加上他的才华,他终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时,莎士比亚也一样认真,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表演,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要是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戏。正因为莎士比亚曾阅读了大量书籍,所以他更加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和人民的命运,他决定也尝试写些历史题材的剧本。

    在他27岁那年,他尝试写了《亨利六世》等三部剧本,结果大受观众欢迎。从此,他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在莎士比亚的早期创作中,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他的作品出色地反映了英国社会五光十色的画面。1595年,他写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恶习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个性解放的思想。同期的《威尼斯商人》则尖锐地讽刺了高利贷商人极端利己的本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莎士比亚创作高峰的标志是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其中《哈姆雷特》堪称世界悲剧创作史上的奇迹,主人公哈姆雷特也成为最复杂的文学典型人物之一。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表达了先进思想的代表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莎士比亚晚年转入神奇剧的创作,寄希望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作品有《辛白林》、《暴风雨》等。

    在他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时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作品思想通过情节和人物自然地表现出来。莎士比亚还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吸收民间语言以及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长处,运用得得心应手。剧中时而用散文,时而用诗体,毫不刻板。他的许多词句脍炙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被同时代的戏剧家称为“时代的灵魂”。

    1616年4月,在莎士比亚52岁生日那天,他因饮酒过度病逝。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剧本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演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