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的构建-做大事要有大器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俗话说:"人至察则无徒。"做人还是应心胸豁达,不可过于较真。哪怕是众人眼里的恶人、小人、屈节之人,也要敢于拿来为我所用。这些人用之得法,都会发挥出巨大的力量。那么对一些小瑕疵,何不睁只眼闭只眼呢春秋名将吴起,虽具才华,却趋名好利,是个十足的名利狂,为得仕途,不惜,使用卑劣手段。吴起到鲁国请率大军攻齐,却因妻子为齐国人而受到怀疑,于是吴起愤然杀妻,后遭鲁臣嫉妒,被削掉了兵权。

    吴起本想用妻子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辉煌前程,不想在号称"礼仪之邦"的鲁国栽了跟头。不仅白白搭上了妻子的性命,而且弄得名声狼藉,彻底堵死了自己仕进的道路。他听说三晋之中,魏文侯最贤明,便跑到魏国,结识了魏国大臣翟璜,便求翟璜将他引荐给魏文侯。是时,魏国的西部边境西河一带与秦国接壤,连年受到秦军的侵扰,魏文侯正在物色能守卫西河之人。翟璜便向魏文侯推荐吴起。

    魏文侯不放心,又征求相国李悝的意见。他问李悝:"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在用兵打仗方面,是一个杰出的人才。"魏文侯立即召见吴起,听吴起畅谈其治军用兵之策,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毅然拜吴起为将,令他率军去抵御秦军的进犯。吴起再显身手,不仅击退了秦军的进犯,还大举反攻,一气攻占了秦国五座城邑。之后,吴起又与魏国名将乐羊一道远征中山国,历时三年,终于灭掉中山,使魏国威名大震。鉴于吴起的军事才能与赫赫战功,魏文侯任命吴起为西河守,让他肩负起了防御魏国西部边境的重任。

    宋代的杜衍曾经说过:"如今当权在位的人,大多数喜欢指责别人小事的过失,这样做实在是不宽恕的行为。"杜衍从做知州的长官到安抚官员,从来没有斥责一位官员。对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就让他们干一些实际的事,不让他们闲下来养成懒惰的习惯;对那些行为不谨慎的官员,用之不谨慎会导致祸患的道理教育他们,不一定要以法惩罚他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还应放开胸怀,接纳他们。

    康熙二十年,康熙以"海氛一日不清,民生一日不宁","台湾不平,则沿海兵民弗获休息"为由,又一次力排众议,决定进军台湾。

    七月,康熙起用原属台湾郑芝龙降将、留于身旁13年的汉人大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用台湾降将收复台湾,康熙就不怕施琅三心二意吗?康熙可不糊涂。施琅赴任前,康熙特在内廷召见,又于瀛台赐宴,殷切嘱咐了一番,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的希望,一定要把台湾收复。

    第二年,因指挥意见分歧,施琅首次进军受挫。康熙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特别恩准施琅"独立肩任,直人海岛"的请求,将指挥权完全交给了他,显示了宽广的胸襟。

    施琅不负康熙所望,经过一年的准备,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率战舰300余艘直驶澎湖。16日,两军交战。施琅身先士卒,左目被火器所伤。17日,施琅回师休整5天,严申军令,查定功罪,赏罚官兵,并重新进行了兵力部署。

    日,两军决战。清军水师焚毁击沉敌舰200余艘,击毙将军以下军官300余员,歼灭敌军12000余人,一举攻占了澎湖列岛。郑军主力尽失,无力再战,被迫请降。施琅不负康熙所望,一举攻下台湾。

    施琅的启用,体现了康熙宽广的胸怀,更显示出康熙在行事上的绝妙手段。他虽然采取武力手段进攻台湾,但是却从正义的角度出发,将攻打台湾的战争定义为正义的收复失地之战,而且还派了台湾降将施琅为主帅,增添了舆论的正面导向。虽然打仗,众人却说不出什么怨言。而最终,施琅也算劳苦功高,功成名就,不知要怎样谢康熙信任之恩呢。所以说,做人要以宽容豁达为本,在充分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不惜把重任交给众人都不看好的人去做。这样,既用人所长,又显示了豁达胸襟,别人也必将谢恩报答。

    古人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记住,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不一定干的都是坏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