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决定女人一生-用艺术的情趣去品味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的品位,是与其环境、经历、修养、知识分不开的。只有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修养,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才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和高雅的气质魅力。有品位的女人乐观向上,她拥有高雅的爱好和情趣,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并用心去感受它。

    品位生活面面观

    “品位”在辞海中的含义是:“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而时至今天,随着《品位》与《格调》等一系列读物的面市,“品位”成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衡量标准,并成为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境界,在他们中间,谁接近了“品位”谁就获得了人生的最高荣誉,品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怎样去品味生活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问题吧。

    1泡吧——“品位”在夜幕下摇曳

    告别了高科技数字,走出办公大楼,不会拖着一身的倦怠直奔自己的床榻,呼呼睡大觉,而是应该不管有事没事,必去泡吧。酒吧、咖啡吧、茶吧,即兴而定,通用的原则是:

    a强调吧的位置。在北京,酒吧要去三里屯,咖啡吧要去繁华街区的星巴克,不过不是像检查卫生或安全防火似的每间店铺都得莅临,而是挑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如能听到印度音乐,能看到尼泊尔纸浆灯罩,还有有穿牛皮鞋的阿富汗女孩子服务的那种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店。

    b神情悠闲自然。进门之前,满面疲倦,风尘仆仆;进门后,轻松入座,凝视着酒杯、咖啡杯或是茶杯的眼神流露出的是亲切和浪漫的温情。

    c无论何时,对于酒、咖啡或茶的产地、品质、特性都能说出个大概。

    2艺术欣赏——品位的核心内涵

    看过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好莱坞大片《指环王》后,开始关注中东的电影市场,睁开慧眼欣赏来自阿拉伯世界的伊朗影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认真体会异域风情、异质文化。而且这影片不会只靠在家里看VCD来解决,要去影院感受环绕立体的恢弘气势。

    对各种风格的音乐情有独钟,从每个月的薪水里专门划出一部分收藏CD,古典、乡村、摇滚、爵士等,购置一套Hi-Fi音响,准确把握当前乐坛的动向,会哼周杰伦的《千里之外》、《菊花台》,买他的专辑,但绝不追星,不关心歌手的私人生活,单纯从艺术角度决定个人喜好。

    碰上柏林交响乐团来华巡演时,一定会抓住难得的机会,无论票价多少,绝对到场,在欣赏过程中,全身心感受,让心灵在音乐中畅游与净化。对待美术也审美独特,布置家居时,挂幅油画,也许不是真迹,但画面内容绝对高雅。

    艺术欣赏是品位的内涵,需精心磨炼。

    3走进“e”域——生存方式充满时代感

    这是一个靠高科技信息支撑的时代,一个有品位的人要有做IT精英的抱负,即使实现不了,也不气馁,转而安慰自己,玩电脑的目的不一定非当上网站的CEO,或成为高级软件工程师,电脑的意义更多地在于便捷、快速的互联网。

    联络方式除了手机、电话外,还应拥有电子邮箱、QQ号和MSN,这样才不至于太落伍于时代。

    喜欢在网络世界中冲浪,从网上下载资料、听音乐、看电影、炒股、理财、订购商品……

    充分享受网络的优越性,喊出“e时代”、“网络生存”等口号。

    对于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的言论充耳不闻,始终热爱互联网,成为各论坛的常客,并能时常发表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文章。

    在互联网上的身份通常是:大虾、黑客、SOHO族等。

    4热衷财经——在金色海洋中游刃有余

    关注全球经济涨落,对纳斯达克、道·琼斯、恒生、日经这些名词的使用达到一定的频率,对各国财经状况如数家珍。可以纵横捭阖地谈论重大的政治事件,比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之类。关注股市动态,出入于交易大厅,但不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股票上,进入股市不过是投资理财,调剂心情,自己的生活状况不会因为股票的跌浮而有所改变,因为不追逐蝇头小利,所以颇能领略出股票的带来的生活乐趣。

    擅长个人理财。在不同的银行开不同的账户,房款、电话费、煤气费、水电费全部从专门的账号电子支付,替自己买各种保险,以及研究各类经济学知识,即使不从事经济类工作,但金融、财会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研究财经使你的品位在经济方面有了增值的可能。

    5旅游——为生命增添浪漫

    紧张劳碌一周,遇到双休日,就找家野外探险俱乐部去野营;倘若是那种挑战生存极限的,除帐篷、睡袋外只允许带一把刀、一盒火柴、一点干粮的徒步旅游,就更是刺激了。遮阳帽、旅游鞋、背包,这些行当一定要专业。出去野营,不必害怕阳光暴晒,皮肤黑点才够健康。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留意身边形单影只的异性是否正需要援助。这样的旅游才算得上浪漫。

    至于“五一”、“十一”的黄金周,两周前就得选好出游地点、出游路线。冬天去海南岛日光浴,夏天去承德避暑山庄。出发前,从网上查出到目的地的海陆空的最佳路线,通过电话预订好机(车、船)票以及所要下榻的宾馆,一切应进行得从容而有序。

    偶尔还会去国外走走,感受异域的风情,最好能去欧美转一圈,亲身体会巴黎的夜景,回来后,带回的纪念品一定要货真价实。

    新鲜是品位的内在要求,旅游正好符合。

    6运动健身——让身体彰显品位

    运动给品位注入生命的活力。

    办张VIP卡,每周至少一次光顾健身房。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健美,跳健身操,塑身,减肥。

    不管多么窈窕的女士,或多么矫健的男士,对自己的身材和健康都要保持危机感,经常运动,才能享受健美、快乐的人生。

    打网球。场地要塑胶的,球服、球鞋要NIKE或其他世界知名专业品牌的,球拍用PRINCE的。

    精通比赛规则,ACE球、破发、占先、抢七等术语解释起来清晰明确,很像是一个专业教练。

    高尔夫球也偶尔去打打,充分享受阳光、草地、新鲜空气。

    7阅读

    如果女人希望淋漓尽致地流露你的气质、品位与格调,你该怎么做呢?用书籍丰富你的心灵!读书有助于增加知识,提升品位,丰富性情,是女人修炼气质的良好方式。书籍的美容,会让一个相貌平平的女人容光焕发,让青春靓丽的女人锦上添花、风采照人。女人需要阅读,阅读能造就女人。爱读书的女人,无论到哪儿,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书是女人最好的良师益友,一个期待精彩的女人,一定要爱书、读书、赏书,而且越多越好。

    8布置家居——让一景一物充满情调

    周围的环境要让人心情愉悦,周边要么是高等学府,要么是田园风光;铁门边有魁梧的保安,全天候运转红外线的监控器,居住其中不必为自家的安全担忧;道路宽敞,保证私家车出入自如;ISDN或ADSL,能接的全都接上;网球场、游泳池、超市、诊所,应有尽有。

    在最能突出个性、玩出品位的房间装饰上得下足工夫。家具用欧陆风格的,做工考究,样式优美,色调淡雅,清新简约,既有传统的华贵,又具现代的时尚。

    将DIY的精神充分灌输到家居陈设中,隔三差五地折腾折腾。经常翻阅家居杂志,按照上面传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兴趣口味来拓展一下屋子的空间。先把房间里的东西分类,再精简数量,然后把剩下的物品通过计算体积来找到最恰当的摆放位置。将自然情趣带进居室,比如在客厅挂上洋常春藤,在卧室放盆山百合什么的,以些许微观的点缀显示主人的品位。

    9“全能专家”——在广博中深度挖掘

    知识涉猎面广,除了自己借以谋生的职业外,有自己的特长和精通的领域,比如你在广告公司工作,和别人谈起哲学来,也可以从中国的先秦讲到古希腊罗马,从孔子讲到亚里士多德。

    你也许不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但从来不会让人看到一个窘迫的外行,网球场上的穿戴从头到脚都要专业;喝酒时白葡萄酒配白肉,红葡萄酒配红肉要专业;发表影评时要专业,谁是第四代,谁是第五代导演要心中有数;客厅里挂着的油画的风格要专业,属于古典主义流派还是现代主义流派要区别对待,泾渭分明等。

    说到底,渊博的知识是品位的底蕴所在,也是最难达到的一个方面。

    品位是一个目标,定多高全在你自己,因此,你也许离品位近在咫尺,也许远在天涯。

    在茶、酒中品出高雅意境

    我国古人曾以“苦而寒”为由,将茶弃之不理。但谁能想到,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喝茶竟成了一门艺术!人们最开始对饮茶的认识,主要限于药用、解渴、解酒、养生等功能性方面。

    随着历代饮茶风尚的改进,粗放式大碗喝茶逐渐转变为品尝式的烹饮,喝茶便逐渐成为一种人皆推崇且情趣盎然的艺术享受。到今天,品茶消遣,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

    茶是一种健康饮料,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微量元素,含有茶多酚、茶多糖等独特成分。会饮茶者必是至情、至性、至趣之人。茶可入世,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生活息息相关,喝茶有种衣食不愁的踏实感;茶亦可出世,琴、棋、字、画、诗、书、茶,不带半点烟火气。休闲时代的茶人,个性率真,化繁为简,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关爱天地万物,在品评中积极主动地不断更新知识。一个平常的小人物,关注自己所生存的星球,面对纷乱的世界,保持一份平常心,即使过着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平淡生活,因为有所关注、有所思索,从而使自己融入时代,成为新世纪生活的弄潮儿。

    茶具必须洁净,大千世界,迷雾沉沉,人间处处有尘埃,唯有勤加擦拭,才能寻得一片净心洁神的销魂清美。不论使用与否,再忙碌的日子也可以抽出几分钟,略加清洁整理。最怕看见茶艺馆陈列柜上蓬头垢面的茶具,即使是好东西也给摆坏了。

    说过了茶,我们再来谈谈酒。

    酒可助兴,可解忧,可治病,可去乏,现代休闲时代,喝酒会给人带来一种非常的感觉。

    “斗酒诗百篇”,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酒文化的文明古国。历朝历代,我国的风流才子都与酒有不解之缘。而遍布全国的名酒,则如珍珠一般,为我国的酒文化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饮酒要饮出酒中的深味,往往意不在酒而在酒外。三两知己把盏小酌,论时事,谈旧闻,说古今,道天地,叙友情,品字画,听音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徐品人间真味,漫数历代风骚,把酒临风,怡性忘情,实乃休闲生活中的一大快事、乐事!

    美食配美酒,怎样喝酒,每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但美食家告诉我们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吃中国菜时尽可能选用中国酒,吃西餐时尽可能选用洋酒。

    如果是比较正式的宴会,那么在正餐前,餐前酒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所谓的开胃酒。在我国,最普遍的开胃洋酒是在各种宴会上多有提供的产于意大利的金巴利酒,它迷人的红色象征着意大利人的浪漫与激情,人们喜欢用它配以橙汁或加冰块,那美妙的余味能使人胃口大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入正餐后,通常是根据宴会食谱的安排及档次来提供酒水。但似乎最不能缺少的便是红、白葡萄酒。想必它的加盟,更能创造出温馨的气氛,营造和谐的环境。一般说来,葡萄酒都是跟晚宴的佳肴相配合的。如果晚宴以海鲜为主,多数人喜欢喝一些白葡萄酒,以增加海鲜的鲜美味道;如果晚宴以肉食为主,那么配以红葡萄酒更为美妙:一来可以暖胃;二来可以提高肉类的鲜嫩程度并可去除肉中的腥味。

    菜肴不同,配酒也略有区别。如吃中餐,则一般喝国酒。在我国南方,人们比较讲究“酒对”——状元红酒专对鸡鸭菜点;竹叶青专对鱼虾菜点;加饭酒专对冷菜;吃蟹时要饮黄酒……具体而言,就是色、香、味淡雅的酒类应与色调冷、香气雅、口味纯的菜点配合;色、香、味浓郁的酒类应与色调暖、香气馥、口味杂的菜点相配。咸食一般选用干、酸型酒类,甜食选用香甜型酒类,辣食选用浓香型的酒来配套。

    如是西餐,则讲究更大。正宗西餐的用酒习惯是:吃羹汤时喝雪利酒;吃鱼和海鲜时喝无甜味的白葡萄酒;吃肥腻或浓味的牛羊肉和野味时,喝高度红葡萄酒,最常见的是白兰地酒;

    吃奶酪时可用红葡萄甜酒;甜味的香槟则和布丁一起上桌。具体到每种酒的饮用,又有特殊的讲究。如在品尝苏格兰威士忌前应先吃一点香脆的饼干,让味觉恢复正常,如能喝一点清水清除口腔内的异味,饮用时味觉更佳。威士忌酒可以净饮,也可以加冰、加水或苏打水,一般作为餐后酒饮用。

    外国人认为香槟酒可令饮者胃口大开,宜作为餐前酒,如配以鱼子酱、冻肉、蜜饯果,则美味可口。一瓶真正的香槟,具有葡萄的细腻和清新的气息,在口感上有着花香味和水果芳香,酸涩中带有甜甜的滋味。由于香槟酒本身带有一点点绿色,根据色彩对比学的原理,利用香槟来搭配一点红色的任何食物,绝对会让宾主尽兴。最理想的状况是用原味的香槟来搭配肉类菜肴,而以甜味香槟来搭配餐后甜点。

    酒是性情的水,茶是有思想的水。酒很浪漫,茶很古典。一个飞扬,一个蕴藉;一个奔放,一个内敛。或许可以这样比喻:酒,拥有风情之美;茶,拥有韵味之美。故而,会品酒的女人是风情万种的女人;会品茶的女人是气韵优雅的女人。茶与酒,好比人生,浓烈与淡雅之处,激情与幽情之间,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一切尽在意会之中,沉醉、悠扬……

    张爱玲:在寂寞中品味人生的精灵

    香港青年女摄影家李乐诗,背负行囊睡袋,独自漫游世界。一位记者问她:“旅途漫漫,你形单影只,就不怕孤独或者寂寞吗?”李乐诗听得真切,答得严谨:“我孤独,但没有时间寂寞。”“孤身走路我才能专注,专注才能捕捉摄影契机。”

    在人生的长河中,既有欢乐和愉悦,也会有孤独、寂寞和焦虑。

    只有经过沉默修养和孤独洗礼的人,才能捕捉到人生的真正底蕴,才会过滤出清澈洞明的品位。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认识自我。

    张爱玲诞生时,古老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封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然而封建大家庭的内部依旧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古老的文化与那种安稳、舒缓的传统生活方式还在继续着。张爱玲诞生时,其家境已经没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维持着大家的风范。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1848~1903)是清末同光“清流派”的中坚人物,同治辛未翰林,官至侍讲,署左副都御史。她的外祖父更是大名鼎鼎,是稍微了解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的李鸿章。

    诞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书香之族,不知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祖先的余荫固然令后人得享锦衣玉食,维持表面的花团锦簇,但显赫的过去也会成为无形的压力,后人如果想超越祖先是非常艰难的。许多软弱的人在这种压力下妥协了,不再去想尊严、荣誉等问题,张爱玲的父亲、弟弟就是如此。而张爱玲——这个瘦削的女子,不仅没有被祖先的压力所压倒,她的家世反而成全了她,成就了40年代上海的一段传奇。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式人物,他早先对自己聪慧的女儿还是喜爱的,在张爱玲小的时候经常带着她去应酬,有时还和女儿谈谈亲戚间的笑语。因为是旧式子弟,他也有一定的古典文学修养,偶尔抽空指点一下女儿的功课,张爱玲的《摩登红楼梦》就是由她的父亲拟的回目。但这种爱是要看他的心情而定的。张爱玲觉得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会沉下去。所以她对父亲家里的一切都看不起:鸦片、教她弟弟的先生、章回小说……她说她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把世界强分成两半,光明和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她父亲那一边的必定不好。

    由于身为没落世家的一分子,张爱玲对旧式生活的腐朽败落有着真切的体验与清醒的认识。

    她熟悉自己笔下那些公子王孙、遗老遗少、太太、姨奶奶、丫鬟、小姐,熟悉他们的生活方式,深谙他们阴暗、畸形的心理。张爱玲将其内心深处苍凉孤寂的宿命感投射到她笔下的人物长廊里。

    张爱玲从小就被视为天才。3岁时能背唐诗,7岁时就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关于姑嫂相害相杀的家庭伦理悲剧。在这个时期她认识的字甚至还没有厨子多。8岁时,张爱玲尝试写了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

    张爱玲酷爱《红楼梦》,在开始尝试大部头小说时,她写的就是《摩登红楼梦》,全书共分五个章节,尽管情节不连贯,但遣词造句的功力已十分了得。

    张爱玲在大学期间很努力,她对西方文化、西方历史和文学的了解是在这3年打下的底子,她的人生观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厚积才能薄发,张爱玲这只蛰伏地底的蝉,在气候土壤适宜的上海要一鸣惊人了。

    1943年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张爱玲敲开了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鹃家的大门,她拿了自己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来毛遂自荐。周瘦鹃这位哀情小说作家在张爱玲告辞后,就在灯下细细拜读。一边读,一边击节,他为作者遣词造句的老练、洞察人情世故的深刻与冷漠而惊叹不已。于是《沉香屑》很快在周瘦鹃主办的《紫罗兰》上发表。

    张爱玲的“两炉香”立即引起了文坛的一片惊叹,随后《心经》、《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连环套》等相继问世。短短一年,张爱玲就像天女散花般将自己的小说、散文撒遍了上海文坛,年仅23岁的她从此成了文坛的风云人物。

    她的名气直线上升,几乎是一夜之间红遍上海滩。上至汪精卫政府的达官贵人、日本文化界的人士,下至各种通俗小报的读者,没有人不知道上海滩出了个张爱玲。在文艺圈中她的名字更是如雷贯耳。

    身为名门之后,加之自身才华横溢,所以张爱玲自觉不自觉地与别人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

    尽管她在作品里描写世俗的人生,但她却一直是一个远离世俗的观戏者,永远与现实、与迷她爱她的读者保持着一定距离。

    人生是舞台,人们免不了要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个舞台上远远眺望着,她不是演员,她也没有试图去做导演,她只是如同一个解说员,用她的笔来为人们讲述一个个离我们不远不近的故事。因为这种距离感,许多人觉得她过于骄傲。人们评论张爱玲都喜欢把她比成希腊神话里那个爱上自己的水仙,就连最了解她的胡兰成也曾说她“觉得最可爱的是她自己,有如一枝嫣红的杜鹃花,春之林野是为她而存在。因为爱悦自己,她会穿上短衣长裤,古典的绣花的装束,走到街上去,无视于行人的注目,自恋是伤感的,而她却是跋扈的”。

    她为出版《传奇》的印刷所送去校样时穿着奇装异服,使整个印刷所的工人都停了工去看她的衣着。

    她穿着奇装异服去好友苏青家,整条巷子为之轰动。她在前面走,后面就跟了一群看热闹的小孩子,一面追,一面叫。

    张爱玲最经典的打扮是在旗袍外面罩一件夹袄。据说有人曾经问过张爱玲何以这样打扮,她回答说:“我既不是美女,又没有什么特点,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起别人的注意?”“一个人假如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得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一生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这就是张爱玲实际与功利的个人哲学。

    张爱玲传奇的一生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章,应该算她与在汪伪政权里担任过要职的胡兰成之间的一段乱世情缘。三毛曾经以他们的恋情为模型写下电影剧本《滚滚红尘》。但三毛把张、胡之间的爱情高度理想化了,现实中的张、胡恋结局固然凄凉,过程也并不都是那么美满。

    虽然张爱玲孤高自傲,但她也是女人,少女情怀总是诗,加之她的家庭并没有给她多少温暖,所以张爱玲需要一个疼爱、呵护她的男人。而胡兰成比她年长15岁,人生阅历丰富,深谙女人心理,是一个讨女人欢心的能手,还是有名的政论家。张爱玲可以在他面前更多地袒露自己,不论是幼稚还是与年龄不相称的世故,张爱玲都需要一个倾吐的对象。当然张爱玲作为一个才女,仅仅是一个呵护她的男人是远远满足不了她的需求的,张爱玲需要一个懂得欣赏她,能和她旗鼓相当的知音。而胡兰成是一个有名的才子,悟性很高,所以能够懂她,而且因为懂得欣赏,所以他的赞美就格外的熨帖,不是隔靴搔痒。

    可是张爱玲毕竟还是生活在人间,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她和胡兰成的关系是不容于世俗的,胡兰成在他们相遇时已经有妻子。张爱玲虽然我行我素惯了,但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所以她不可能不在意,况且胡兰成风流成性,时不时地惹上一段风流韵事。心高气傲的张爱玲开始能够勉强一笑置之,但最终还是不能避免二人的悲剧结局。

    1955年张爱玲去了美国,在那里遇到了第二任丈夫赖雅。赖雅是他们在文艺营认识的剧作家,她喜欢赖雅的才华与学问,于是这两个异国情人结合在了一起。10年后,赖雅去世。张爱玲的最后一次爱情火焰就此燃烧殆尽。

    张爱玲被人遗忘了半个世纪,到晚年才像国宝一样被挖掘出来。大陆的现代文学史长期受政治气候的宰制,岂仅是忽略她,简直是抹杀她。她的作品长期饱食图书馆的灰尘,直到有一天重见天光,人们不禁有惊艳之感。

    从1972年以后,张爱玲深居简出,埋首研究她钟情了一辈子的《红楼梦》。1995年9月,她在睡梦中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没有人知道她的离去,她的尸体几天后才被人发现。许多人可能觉得张爱玲死得很可怜,其实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设定的,她要的就是没有一朵花、没有一滴眼泪送她退场。

    张爱玲——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传奇落幕了。她死得寂寞,但洗尽铅华,她并不排斥寂寞,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这个孤独的女子造就了文坛上至今为止极其华丽的文字,赢得了数以万计近乎喧嚣的惊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