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决定女人一生-才情,一种历久弥香的美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红颜易逝,智慧长存。美貌是会随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逝的,内在的才情却能与时俱进,历久弥香。可以说,聪明机智的头脑和学而不倦的热情,才是女人真正的无价之宝。气质女人是懂得积淀才情的,唯有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才能让自己魅力永驻。

    才情是一件穿不破的衣裳

    女人可以不美丽,但不能无不才情,才情能重塑美丽。唯有才情能使美丽长驻,能使美丽有质的内涵。

    谚语云:“才情是穿不破的衣裳。”衣裳,自然是与风度美息息相关的。所以,现代女性中注重培养自身风度之美者,在不断改善自身的意识结构和情感结构的同时,无不特别注重改善自身的智力结构;积极接受艺术熏陶,使自己的风度攫取浓重的才情之光。

    “才情之美”的魅力,是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状态和自尊自重的情感状态。才情女性勇于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善于从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这两部书中采撷才情,从而不再留有“男性附庸”的余味。

    富于才情的女性,善于对日常应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艺术的提炼。例如,遇人、遇事如何以有效的思维方式,迅速采用最恰当的接待方式,以便使行为方式表现出稳重有序、落落大方的风度。

    才情女人的优雅举止令人赏心悦目,她们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她们时尚、得体,懂得尊重别人,同时也爱惜自己。才情女人的女性魅力和她的为人处世的能力一样令人刮目相看。

    灵性是女性的才情,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性。它是和肉体相融合的精神,是荡漾在意识与无意识间的直觉。灵性的女人有那种单纯的深刻,令人感受到无穷无尽的韵味与极致魅力。

    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收放自如,性格柔韧。她非常聪明,既善解人意又善于妥协,同时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到底。她不固执己见,但自有一种非同一般的主见。

    男性的特点在于力,女性的特点在于收放自如的美。其实,力也是知性女人的特点。唯一的区别就是,男性的力往往表现为刚强,女性的力往往表现为柔韧。弹性就是女性的力,是化作温柔的力量。有弹性的女人使人感到轻松和愉悦,既温柔又洒脱。

    真正的才情女性具有一种大气而非平庸的小聪明,是灵性与弹性的结合。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知性”女人,既有人格的魅力,又有女性的吸引力,更有感知的影响力。她不仅能征服男人,也能征服女人。

    才情女性不必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貌,但她必须有优雅的举止和精致的生活。

    才情女性不必有魔鬼身材、轻盈体态,但她一定要重视健康、珍爱生活。

    才情女性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总是处于时尚的前沿,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保留着好奇、纯真的童心。

    才情女性不乏理性,也有更多的浪漫气质。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书本上的精辞妙句,都会给她带来满怀的温柔、无限的生命体悟。

    才情女性因为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因而更加懂得包容与期待。

    才情女性内在的气质是灵性与弹性的完美统一。

    具体来说,女人才情美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的个性

    女性的美貌往往具有最直接的吸引力,而后,随着交往的加深、广泛的了解,真正能长久地吸引人的却是她的个性。因为这里面蕴涵了她自己的特色,是在别人身上找不出来的。正如索菲娅·罗兰所说:“应该珍爱自己形体的缺陷,与其消除它们,不如改造它们,让它们成为惹人怜爱的个性特征。”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条原则,温柔并非沉默,更不是毫无主见。相反,开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女性的天真烂漫气息,更易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2.丰富的内心

    有理想、有知识,是内心丰富的两个重要方面,这是现代女性必不可少的。知识将使女性魅力大放光彩。除此以外,还需要宽广的胸怀。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大海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然而,多数女人还做不到这一点。

    3.高雅的志趣

    高雅的志趣会使女性锦上添花,从而使爱情和婚后生活充满迷人的色彩。

    每个女性的气质不尽相同。女性的气质跟女性的人品、性情、学识、智力、身世经历和思想情操是分不开的。要想有优雅的气质和风度,就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和修养。

    4.优雅的言谈

    言为心声,言谈是窥测人们内心世界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言谈中,对长者尊敬,对同辈谦和,对幼者爱护,这是一个知性女人应有的美德。

    润养生动的才情

    女人如花,花如女人。如花的女人需要的是才情,上天赐予女人美丽的容貌、妖娆的体态,但决定女人是善良平和公道浪漫温柔还是丑恶自私毒辣无知的应该是文化思想和才情品质。女人可以不美丽,但不能没有才情,唯有才情能赋予美丽以灵动鲜活的气质,唯有才情能使美丽常驻,唯有才情能使美丽得到质的升华。倘若一位女子心胸狭窄,谈吐庸俗,纵使其有闭月羞花之貌,也会失色。

    与之相反的是,一个拥有无穷内在气质的女人,善良、温柔、优雅、大方……纵使外表平凡如常人,却总会令人刮目相看。这个女人也会因之变得可爱,变得生动。在他人的眼中,才情女子美得更脱俗,更恒久。

    《简·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拥有丰富才情的气质女子,她的自尊和对光明、圣洁、美好的追求,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作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简·爱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她那纤纤弱弱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内心如此高贵,才情如此丰富,表现出生命力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时光流转,魅力永不减退。才情是女人魅力之本。才情女子就像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意味深远,令人回味无穷。她充满知性,眼光精明,绝不是小女子见识。她的悟性缘于对生活、艺术的理解,她的气质缘于人格深层的自然流露。她稳重、知性,周旋于人与人之间,应付自如。她是春天的柳枝,外表温柔,内心坚强。她是海天中的沙鸥,一飞冲天。她执著于自我风格的体现,无论是工作、生活都自信、自尊,追求完美。她爱自己,更爱他人。她是春天的雨水,润物细无声;她是秋天的和风,轻拂你的脸庞。她以女性的特有情怀,放开胸襟去拥抱整个世界。

    才情女子是天上的彩霞,一抹微笑、一个眼神、一句睿智的话,都值得你回味、心醉。那么,又该如何才能提高你的才情呢?一般而言,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是充实才情的最好方式。因为这四者中无论哪一种,其本身都蕴涵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内,这对学习者心灵的滋养是大有好处的。另外,也可以运动、读书,等等。只要培养起一门业余爱好,无论是跳芭蕾,还是唱卡拉OK,或是其他的什么,凡是那些有益身心的事,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你的心性养成产生影响。

    林徽因:旷世才情,绝代风华

    绝大多数女人终生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想要保持永久的吸引力,然而外在的东西很容易改变,也易褪色,只有才情丰富,善于品味和创造生活的女人,才是永远有吸引力的女人。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似乎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还致力于建筑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原籍福建闽侯。祖父林孝恂得知孙女出生的消息,喜悦地吟哦着《诗经·大雅》中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于是,他为孙女起名为徽音。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带有诗意的名字,使她的一生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为避免与当时一男性作家林徽音相混,从1934年起改为林徽因。

    林徽因姿容秀丽,笑起来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她从小多病,看上去有些纤弱,似一株婷婷的嫩柳,纤细柔美。无论是在同学中还是在家里众多的姊妹中,她都是最受喜爱的一个。

    1920年初夏,父亲林长民去欧洲访问考察一年半,他决定带女儿一起去。这一段在国外的时间让林徽因大长见识,她在这里汲取了大量文学和建筑学的知识,并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林徽因在东西方双重文化的滋养下长大。四书五经、诗词曲赋与拜伦、雪莱、莎士比亚、济慈、狄金森一起滋养着她的心灵,东西方文化在她的血液里水乳交融地流淌。

    同年冬天,徐志摩来拜访林长民时,结识了林徽因。他发现这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是了得,远远超出她的实际年龄。林徽因身上独有的灵动的气质深深吸引着徐志摩,徐志摩爱上了这个刚刚16岁的小姑娘。

    但是,徐志摩固然能创立一门融贯东西的爱情宗教,他本人却不是一位合格的启蒙牧师,这就注定了以下的事实:他选择了一处正确的地点,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他选择了一位合适的对象,却选择了一种糟糕的表达。

    1921年,林长民结束访问,带女儿回国。

    1924年4月,印度诗哲泰戈尔应邀访华,林徽因始终伴随在他的身边,参加各种活动。时人有这样的记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林徽因可谓仪态万方、才华出众。也难怪泰戈尔在他的剧作《齐德拉》用英语演出结束后,走上舞台,慈爱地拥着林徽因的肩膀赞美道:“马尼浦王的女儿(林徽因所饰的剧中角色),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不只是让你拥有一天、一年,而是伴随你终生,你因此而放射出光辉。”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留学。两个人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27年3月,春天来到了宾大校园,这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宾大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一个周末,在纽约访问的胡适应林徽因的邀请来到宾大作演讲。林徽因告诉胡适,3年的美国生活,自己经受了苦痛的折磨,增加了阅历,一点一点地改掉了在北京被惯坏了的毛病,从Idealist Phase(理想主义阶段)走向了Realistic Phase(现实主义阶段)。

    1927年9月,林徽因从宾大美术系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因为对戏剧的热爱,她转入了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C.P.帕克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国外学习舞台美术设计的学生。

    同年,梁思成在宾大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申请进入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东方艺术博士学位。由于资料的缺乏和“含金量”太低,梁思成在哈佛的研究无法继续,他和林徽因同时提前结束留学生涯。

    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相恋5年后,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婚礼。

    1928年7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到北京,半个月后,梁思成在东胜大学执教,林徽因也随后来到东北大学讲授英语和建筑。

    1929年7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

    1931年,东北时局动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梁思成在结束了该学年的课程后,辞去东北大学的教职,回到了北京。对他和林徽因来说,东北大学的3年是他们将多年所学知识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为他们将来成功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打下了基础,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回到北京后,生活安定下来,他们开始研究古代建筑著作,开始营造学社的工作。1932年8月,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降生。1933年,他们一起去山西考察,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抗战开始后,他们两人辗转来到长沙。这时林徽因的肺病又犯了,梁思成也被诊断为脊椎软组织硬化症。但战争的硝烟扩散到长沙,他们只好又搬到昆明,后又到四川,一路的奔波,加重了林徽因的病情,但她挣扎着挺了过来。

    1946年,他们又回到北京,梁思成被聘任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第一任系主任,林徽因不顾身体虚弱,协助他的建筑研究与设计工作。在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中,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林徽因的身体在长期的体力透支中变得越来越虚弱,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

    人们怀念林徽因,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卓越的建筑大师,也是因为她身上所具有的建筑之外的灵秀和飘逸。她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女子,徐志摩称她为“唯一灵魂之伴侣”,为了她而终生未娶的金岳霖称她为“人间四月天”。

    现在我们追忆林徽因,是因为她代表了人们对唯美的追求。就以林徽因的那首《人间四月天》来缅怀一代才女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