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精校)-第249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子光笑笑,没说什么,下马向大门走去,还没走到门口,两扇朱漆铜钉大门就慢慢的打开了,一名大腹便便的女子带着七八个丫鬟家丁在里面等着呢。

    “妾身在此恭候老爷多时了。”那女子抬起头来,两眼含泪望着刘子光,不是董小宛还能是谁。

    “小宛!”这回刘子光终于克制不住情绪了,飞奔上去抱住了董小宛,多少离愁别绪,尽在不言中。

    “小宛,你不是被……”刘子光狐疑地问道。

    “是许大人救了我,他还杀了魏良卿为我出气呢。”董小宛说。

    刘子光回头,许三皮赶紧拱手道:“卑职应该做的。”

    原来当日死在火海中的女尸并非董小宛,而是从城外找来的一具自杀的尸体,那女人因为怀了私生子而悬梁自尽,正好充当了董小宛的替身,案发现场布置成先被杀死后被火烧的样子,所以气管里没有灰烬也是正常,即便是钦密司的仵作也查不出纰漏。

    听了许三皮简短的介绍,刘子光笑道:“你倒是个卧底的行家,从最初在我紫光车行里卧底当车夫,到在魏忠贤手下卧底,也真难为你了,不过现在也不好再当卧底了。”

    许三皮的嘴角不为人察觉的抽动了一下,道:“如今天下大定,三皮只想告老还乡,还望大人应允。”

    刘子光道:“那可不行,锦衣卫这一摊子你还得担起来啊。”

    刘子光好像又想起来一些什么,问道:“我府上有个小妾叫韩雪儿的,你们可有线索?”

    孙纲许三皮两人皆道不清楚,当初也曾下力气寻找,可是把南京城翻遍了也找不到。许是韩雪儿带着女儿逃出京城也未可知。

    刘子光叹了一口气,韩雪儿和自己的仇恨一直没化解,或许借着这次机会永远离开了也很有可能,她是满清军机处培养出来的特务,倒也有些手段,至少不会饿死,只是可惜了那个女儿,连名字都没给她取,甚至自己这个当爹的都没抱过她一回,说来真是可叹。

    国公府收拾的还算干净,那些被抢走的宝贝都送了回来,陈设也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刘子光当晚就下榻在这里,和董小宛尽诉离别之情。

    电报已经发往徐州,皇太后、太后和那些宗室们不日即将启程返京,届时更会举办盛大的欢迎仪式,不过棘手的事情也将来临,监国只是情急之下任命的,现在大势已经初定,是该重新找个皇上出来坐天下的时候了。

    第十二卷

    和谐

    第九十二章

    朝会.探监

    次日早朝,这回刘子光没有推辞,堂而皇之的进入了紫禁城,在奉天殿召开了监国主持的第一次朝会。

    这次朝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皇帝,没有太监,六部九卿也没有,只有监国大人和一帮将军。

    朝会是个严肃场合,刘子光就没穿他那身招牌旧战袍,而是换了一套大红色的蟒袍,龙椅他自然不会去坐,就这样大模大样的站在大殿当中。

    来参加朝会的人不多,除了刘子光的嫡系人马以外,就是顾炎武王夫之之类虽无官衔但是民间威望比较高的文人,这年头文人都介于学者和官僚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按照大家的推测,这回顾炎武弄一个内阁首辅是不成问题的了。

    果然,监国大人开口便道:“现在大明朝最缺的就是人才,本公希望顾先生能入朝为官,造福于民。”

    顾炎武当然是推辞了,说前端时间协助莲花神教只是为了平息内乱,他本人并无入仕的念头。

    刘子光道:“今天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外人,本公也不瞒大家,东林党那些人我是不打算再用了,程朱理学害人不浅,倘若再用他们为官,十余年后这天下还是老样子,就连本公也无能为力,所以想趁着这次机会把六部大换血,你们不要怕当官,其实当官最容易,只要脑子清楚不疯不傻都能当官。”

    一听这话,钟寿勇就说了:“大帅,这有何难,从营里挑几十个兄弟不就成了。”

    刘子光笑道:“武人们还是保境安民的好,这案牍的事情让读书人去做好了,当然尔等若是能通过科考也行。”

    听了这话王夫之的眼睛一亮,出班说道:“监国大人可是要在这科考上做文章?”

    刘子光道:“正有此意。”

    王夫之摇头道:“天下士子皆以此为晋身之道,若是改变了,恐怕天下会大乱啊。”

    钟寿勇道:“这天下不早就乱了么,再添点乱也没啥。”

    刘子光道:“非也,科考不可改,但是这八股取士的制度却要改上一改。大明朝未来的官员不能要那些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要以实学为先,百花齐放嘛。不知道两位先生可否愿意帮我把这科考制度改上一改。”

    这倒把顾炎武和王夫之的兴趣勾上来了,他俩均表示愿意尽力,但是官职依旧不愿领,刘子光也不强求,反正能办事就行,给他俩分别加了个头衔:同尚书待遇。

    这种称谓是刘子光首创的,意思就是这人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是有级别在那里摆着,你们地方上的官员都得好生伺候着。

    两人都是直爽人,也不再推辞,便接了差事,开始筹划新的恩科考试去了,他们倒不怕这次恩科没人来考,因为民间其实并不缺乏能人,例如宋应星那样的人就是个例子,至于那些真的只会八股文的家伙,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科考的事情就算过去了,刘子光又提起北方袁崇焕父子之事,数十万大军盘踞河北。可是心腹大患,而且袁承志和刘子光有血海深仇,是剿是抚几乎不用探讨了。

    但是刘子光的意思却是以抚为先,若是袁氏父子晓大义,自然休兵罢战,若是存了不臣的念头,那就提兵北上,和蒙古大军南北夹击,害怕剿不灭他们么。

    主意打定,就安排人去写一封长信,找个袁崇焕的门生故旧送过去,是战是和交给袁氏父子定夺,当然不管结果如何,袁承志这条小命是保不住了。

    谈完了正事,就该说些不相干的了,钟寿勇道:“大帅,您准备怎么处置弘光伪帝以及那些伪臣们?”

    钟寿勇现在是刑部尚书,这属于司法口的问题,他自然关心的很。

    刘子光道:“弘光伪帝只是个婴儿,被人利用而已,谈什么处置,据查他并不是福王的遗腹子,而是福王府一个下人的孩子,这事昭告天下就行了,不必拿无辜的孩子开刀,咱不是那样的人。”

    “至于那些伪臣则要严办!什么冒辟僵,侯恂之类的家伙,交三法司会审,按照大明律走,从严处理便是。”

    朝会到此结束,毕竟这次朝会缺了很多人,只能商谈一些紧要的问题,至于选储君这样的大事,还是得等皇太后来了再做定夺。

    散朝以后,钟寿勇被单独留了下来,现如今钟大人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孙纲毕竟是犯过政治错误的,不能重用,许三皮自始至终就不是刘子光系统的人,更不能用,刑名司法侦缉这一块就只有钟寿勇担起来了。

    刘子光道:“我要找的几个人有下落了么?”

    钟寿勇道:“大帅想逮的人还能有跑?都拿下了,天牢里享着福呢,大帅要不要去瞧瞧?”

    刘子光自然是欣然前往。

    京城最大的监狱原本是锦衣卫诏狱,现在那里已经是一处奇观,被刘小猫轰成废墟以后,几次暴雨积攒的雨水汇聚成湖,甚是壮观,就连刘子光路过的时候也为之咋舌,关于这事他问过刘小猫,但是刘小猫懵懵懂懂的啥也说不出,刘子光自己也想不通,后来索性不想了,这世上奇怪的事情多了,自己穿越本身就是说不通的事情,万一刘小猫是外星人也未可知啊。

    除却锦衣卫诏狱,城内最大的监狱就是刑部大牢了,一干人犯如今都关押在那里,看到监国大人在刑部尚书的陪同下前来视察,典狱长赶紧屁颠屁颠过来迎接,说了来意之后,典狱长问道:“大人是先视察天字号牢呢,还是先视察地字号牢房?”

    这里面有讲究,天字号是关押诸如刘宗敏冒辟僵侯恂之类人的,地字号则是关押一些二级罪犯。

    刘子光道:“按理说应该先看老朋友的,不过地字号里有几个久仰大名却素未谋面的朋友,本公想先去瞧瞧他们。”

    典狱长头前带路引着一帮人前往地字号牢房,这刑部大狱到底比不得锦衣卫诏狱,牢房设备各方面都差了不少,栅栏都是木头的,不过看守的还算严格,越狱的事情绝不会发生。

    经过几道牢门,来到一处牢房前,牢头拿佩刀在栏杆上拍了几下道:“司马胜,监国大人来看你了!”

    牢房里,一个白白胖胖的人躺在干草上动也不动。

    刘子光奇道:“咱们刑部大牢的伙食这么好啊,重犯都能养成胖子。”

    牢头急忙辩解:“大人误会了,这司马胜是得了重病,浑身浮肿排不出尿来,这一身都是虚胖啊。”

    原来如此,刘子光让牢头把门打开,走了进去,看到这位名闻遐迩的大谋士司马胜,如今已经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躺在干草上瞪着眼睛等死。

    “久闻司马先生大名,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唉,怪可惜的,钟大人,你们不兴保外就医的么?”刘子光问道。

    钟寿勇道:“这人病的太重了,无人医得,搞不好明天就死也有可能。”

    刘子光道:“那不行,找人好好瞧瞧,不能让他病死,要会审之后明正典刑才行,有病就得看,咱不差钱啊。”

    钟寿勇道:“大帅见教得是,回头卑职就找郎中医他。”

    司马胜半死不活的也没什么好看的,刘子光便转往一间牢房,这里面关的也是个知名人士,当年操控了股市大起大落的智叟老先生。

    一见这位智叟,刘子光就笑了:“我当是谁呢,原来还是故人,丁总理近来可好?”

    丁曙臣沉默不语,事到如今他也没啥好说的了,总归难逃一死。

    刘子光却说:“丁老先生的案子要酌情处置,手上没有命案的不一定判死刑,无期也是可以考虑的嘛,咱们大明朝讲究的是司法公正。”

    这一句话就等于救了丁曙臣的命,本来以为必死无疑的他顿时觉得天空豁然开朗,当即跪地道:“多谢监国大人不杀之恩!”

    司马胜和智叟是刘子光最感兴趣的两个二类罪犯,看完了他们,便转往天字号牢房。

    天字号牢房的设施要好一些,也是单间牢房,不过已经有床铺了,刘子光对刘宗敏没啥兴趣,径直去见侯恂。

    侯恂可谓三朝元老了,若是他能经得过冒辟僵的蛊惑,或许还能善终,可惜终归存了侥幸,担任了弘光朝的伪官,一个杀头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隔着铁栏杆,两人百感交集,侯恂是老东林了,骨子深处还是有些血性的,知道难逃一死,说话也没什么顾虑了。

    “我侯恂晚节不保怨不得他人,只怪自己贪念太重,只求监国大人念在你我曾经共赴湖广平叛的份上,不要罪及家人,如果可以的话……老夫想留个全尸。”

    刘子光亦是感叹不已:“侯大人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真是可惜可叹,只是国法在上,刘某也宽恕不得你,念在你以往的功劳上,就留你一个全尸,听说令郎这次还算本分,那就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罪不及家人,是本公的准则,你大可放心。”

    探完了侯恂,又来到冒辟僵的监房前,正要进去,忽然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里面,正是吴三桂和陈圆圆。

    第十二卷

    和谐

    第九十三章

    收拢

    看到吴三桂带着陈圆圆探监,刘子光倒是一愣,随即又明白过来,吴三桂这是在向情敌示威呢,有什么能比夺了别人的老婆更开心的事呢,这三个人的关系错综复杂,按理说最初是吴三桂横刀夺爱的,可是这些年吴三桂也算对得起陈圆圆了,而陈圆圆则是恩将仇报,给吴三桂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这些轶事,京城已经是人尽皆知。

    见有好戏看,刘子光等人便不入内了,在牢门外面看西洋景。

    陈圆圆一脸怯生生的躲在吴三桂身后,不敢看牢房里的冒辟僵,昔日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此时已经变了摸样,披头散发神情乖戾,脸上一块块的乌青,身上一条条的血痕,看来没少吃苦头,他一双怒目盯着吴三桂,撞击着栏杆吼道:“吴三桂!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陈圆圆吓得花枝乱颤,扯着吴三桂的袖子道:“三桂哥哥,这个疯子是谁啊?”

    冒辟僵一下子呆住了,随即变得更加疯狂起来:“圆圆,我是冒襄啊!你不认识我了么!那天我不是故意把你推落马下的,实在是形势所迫,你会原谅我的,难道不是么?”

    陈圆圆显然想不起来这个疯子和自己有啥关系,吓得又躲到吴三桂背后,小声说:“三桂哥哥,这个疯子真吓人,圆圆不要再看了,咱们走吧。”

    吴三桂拍拍陈圆圆的头,温柔地说:“不怕,这个疯子就快死了,再也不能伤害你了。”而后又对冒辟僵冷笑道:“冒公子,圆圆我会照顾的,就不劳你费心了,你安心上路吧,在那边不会寂寞的,令尊令堂和冒家大小五十余口都受你牵连关进大牢了,到时候一起过奈何桥也好有个照应。”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还有满门抄斩的仇恨,何止是用不共戴天能形容的了,这场争斗之中,最终还是吴三桂拔得头筹,报仇雪恨赢得美人归,虽然此时美人已经失忆,但是这正是吴三桂求之不得的结果,即使如他这般痴情的汉子,也无法面对一个多次背叛自己的女人。

    冒辟僵一口污血喷出,当即倒地不起,吴三桂也看不看,拉着陈圆圆转身离开,在牢门口正遇到刘子光,吴三桂赶紧行礼:“见过监国大人。”

    刘子光嘿嘿笑道:“探望老友呢。”

    吴三桂讪笑道:“随便走走。”

    刘子光道:“长伯好雅兴,慢走,不送了。”

    冒辟僵急血攻心,晕倒了,刘子光便不再进去,直接离开刑部大牢,需要探视的人还多着呢。

    这次要去的是城南孙家,孙纲家本来只是一处三进的院子,自打他跟了刘子光以后,就买下旁边的地皮重新加盖了几进,当上南厂提督以后,风头更劲,孙家的宅子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大,可是自从四月里孙纲被扎伤以后,提督的位子丢了,南厂也被钦密司和东厂打压,孙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就连新宅子都被人霸占了去,又回到原先那个旧宅院居住。

    虽然刘子光表示尽释前嫌,但是孙纲也没傻到那个地步,自打刘子光进入南京之后,他就闭门不出了,再也不和旧部联络。

    刘子光一行人来到孙家宅子大门前,附近有些修鞋的、拉车的,做小买卖的都急忙闪避,刘子光何等人,一眼就看出来来不对劲了,对钟寿勇笑道:“没必要安排人手监视。”

    钟寿勇讪笑道:“以防万一嘛,大帅如今不比从前,身系天下安危啊。”

    刘子光便不再多说,命人敲响了孙家的大门。

    孙家门庭冷落久矣,哪里会料到有客来访,而且还是这么大的贵客,一个老眼昏花的家人过来打开大门,看到满眼的蟒袍飞鱼服,老家人登时就呆了,到底是提督家的门子,多少见过一些世面,立刻跪在门边问道:“敢问是哪位大人驾临?”

    有人回道:“快去通传,监国大人到了。”

    原来还以为是少爷的同僚来拜,没成想竟然是监国大人亲自来了,老家人激动的站起来边往里跑边喊道:“老爷,少爷,有贵客来了。”

    孙纲正在家中闭门思过,小家小院的大门口有个什么动静里面很快就听见了,他几步窜出厢房,看到门口的一大片车马旗帜,眼睛立时就湿润了,快门迎出大门跪倒道:“罪人孙纲恭迎大人。”

    孙纲的老爹孙坚也被惊动了,他先从身上摸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片药丸压在舌头下面,也来不及更衣了,便率领一家老小走出来迎接刘子光。

    “老兄弟,我教子无方,对不住你啊。”孙坚老泪纵横,心情激动,说话都有些不利落了,他和刘子光在铁厂同为奴工,虽然关系不是很近,但也算是老交情了,父子俩和刘子光都以兄弟相称,倒也没有不妥,江湖儿女无辈分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